|
|
[最新消息] |
. |
本系張嘉鳳老師與方震華老師自102學年度起升等為教授 |
|
. |
102學年度第1學期研究生學位論文發表會 |
|
. |
本系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 |
|
. |
102學年度第2學期修習「學士論文」即日起開始申請 |
|
. |
102年秋季嘉華獎學金開放申請 |
[活動預報] |
. |
2013.10.31(週四)楊肅献老師講論會:近代歐洲史學的古典學術背景 |
|
. |
2013.11.4(週一)鄭嘉勵先生主講:南宋六陵對北宋皇陵「祖宗故事」的繼承與突破 |
|
. |
2013.11.7(週四)宋怡明老師(Michael Szonyi)主講:明代東南沿海地區的衛所和軍戶--國家制度與日常政治 |
|
. |
2013.11.8(週五)座談會:區域研究的歷史意義 |
[書 介] |
. |
陳翠蓮《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出版 |
[活動報導] |
. |
汪前進老師:黃河清,聖人出--中國古代地理災異觀的一個典型案例 |
|
. |
臺灣大學總整課程成果發表會 |
|
. |
徐興慶老師:新書《日本德川博物館藏品錄──朱舜水文獻釋解──》出版的意義及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展望 |
|
. |
張志宏老師:《女神降臨》女子八家將紀錄片製作中的性別思考 |
|
. |
「第三次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入門:何謂東亞?」研習營 |
[專題報導] |
. |
第二次「東亞碑刻史料解讀工作坊」紀要 |
[學生園地] |
. |
第45屆臺灣大學歷史系系學會主編電子報第1期 |
[校園活動] |
. |
書寫生命,記錄校史--臺大學生日記365天特展 |
|
|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
|
|
|
本系張嘉鳳老師與方震華老師自102學年度起升等為教授
- 本系張嘉鳳老師與方震華老師自2013年8月1日起通過教授升等。
- 張嘉鳳教授研究領域:中國醫學史、中國天文學史
著作目錄:按此連結
- 方震華教授研究領域:宋史
著作目錄:按此連結
|
|
102學年度第1學期研究生學位論文發表會
- 發表日期:2013年10月24日(週四)早上8:55開始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發表會議程:按此連結
本系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
- 101學年起,本系博士生論文發表會改為講論會形式,發表人進行1小時之講演,其餘時間由評論人評論及現場來賓提問。歡迎各位師長同學參加。
- 發表人:陳怡宏
- 指導教授:吳密察老師
- 論文題目:臺灣農村的「皇民化」--高雄州「部落」社會教育團體戰時運作(1935-1945)
- 評 論 人:許佩賢 老師(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副教授)
- 時 間:2013年10月24日(週四)早上10:10-12:1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
102學年度第2學期修習「學士論文」即日起開始申請
- 根據「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論文修習規定」,有意於大三下學期撰寫學士論文者,須於大三上學期之11月前確定指導老師(限本系專任教師)。
- 有意修習並確定指導老師者 (同學需自行徵得教師同意), 請於2013年11月5日(週二) 前,以e-mail方式向系辦林佳宜助教回報下述資料,並請同時副本給指導老師。
- 信件主旨:
申請1022修習學士論文-歷史○ ,(學號)b********(姓名)○○○
- 信件內容:
本人○○○,日前已徵得○○○老師同意,指導本人修習並撰寫學士論文,在此提出申請。 以下為本人之申請資料。
指導教師:
系 級:
學 號:
姓 名:
聯絡電話:
|
|
102年秋季嘉華獎學金開放申請
- 本系51年度畢業校友金志成先生事業有成,為鼓勵本系成績優秀、品行端莊、家境清寒之同學勤奮向學, 特設此助學金。
- 名額5名,上下學期各申請一次。(本學期每名助學金7,000元)
- 申請截止期限為2013年11月1日(週五)。核准後,將公告週知並通知得獎者領取。
- 本獎學金以本學期未申請獲得其他獎學金之同學為優先。
- 相關連結:嘉華獎學金申請程序及申請條件
|
|
|
|
楊肅献老師介紹
|
2013年10月31日(週四)
楊肅献老師講論會:近代歐洲史學的古典學術背景
- 主講人:楊肅献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主持人:陳翠蓮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
- 時 間:2013年10月31日(週四)14:30-16:30
- 地 點: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
|
2013年11月4日(週一)
鄭嘉勵先生主講:南宋六陵對北宋皇陵「祖宗故事」的繼承與突破
- 主講人:鄭嘉勵 先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 主持人:許雅惠 老師(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時 間:2013年11月4日(週一)15:00-17: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主講人簡介:
鄭嘉勵先生專長宋元文物考古,著名發掘工作如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宮發掘,發現《華嚴經》跋文及《慶元修創記》殘碑,以及大量石刻文獻及佛教文物。近期重大考古工作為南宋理學家徐邦憲之子徐謂禮墓的發掘,出版《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內容記錄徐謂禮一生歷官及政務職責,是研究南宋中後期政治、官制史的第一手資料。本次演講將結合講者長久以來進行浙江考古文獻整理工作的經驗,分享南宋墓誌中呈現的議題。
|
宋怡明老師介紹
|
2013年11月7日(週四)
宋怡明老師(Michael Szonyi)主講:明代東南沿海地區的衛所和軍戶--國家制度與日常政治
- 主講人:宋怡明 老師(Michael Szonyi)(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
- 時 間:2013年11月7日(週四)14:00-16:00
- 地 點: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 備 註:中文演講
|
|
2013年11月8日(週五)
座談會:區域研究的歷史意義
- 時 間:2013年11月8日(週五)14:00-17:00
- 地 點:臺灣大學博雅教學館301室
- 主持人:甘懷真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 與會來賓:
鄭振滿 老師(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宋怡明 老師(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
|
|
|
|
|
陳翠蓮《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出版
- 作 者:陳翠蓮(臺大歷史系教授)
- 出版資訊:衛城出版,2013年10月,325頁,ISBN: 978-986-89626-3-7
-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共三卷,卷一《自治的夢想》,卷二《自由的挫敗》,卷三《民主的浪潮》,卷一由陳翠蓮老師撰寫。
一九二0年代日本大正時期,解放的思潮影響著亞洲各國青年,在那個臺灣識字率只有三.九%的年代,已有一批在日本留學的臺灣知識青年,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日治到二戰後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追尋自治之夢的時期。
|
|
|
|
2013.10.8
汪前進老師:黃河清,聖人出--中國古代地理災異觀的一個典型案例
- 主講人:汪前進 老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 主持人:古偉瀛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
- 汪前進老師對於黃河河水變清的思想進行初步探析,總結出黃河河水變清的問題,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自然地理問題,也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及文化問題。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
2013.10.9
臺灣大學總整課程成果發表會
- 主辦單位:臺大教學發展中心
- 主講人:
甘懷真 老師 (臺大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雨德 老師 (臺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鄭佳昆 老師 (臺大園藝暨景觀學系助理教授)
曹昭懿 老師 (臺大物理治療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彥榮 老師 (臺大生化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 本系甘懷真主任於會中發表學士論文課程的成果。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
2013.10.09
徐興慶老師:新書《日本德川博物館藏品錄──朱舜水文獻釋解──》出版的意義及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展望
- 主講人:徐興慶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持人:朱秋而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盧怡如拍攝)
|
2013.10.11
張志宏老師:《女神降臨》女子八家將紀錄片製作中的性別思考
- 主講人:張志宏 老師(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
- 主持人:衣若蘭 老師(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3.10.11
「第三次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入門:何謂東亞?」研習營
- 主講人:
甘懷真 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徐興慶 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高嘉謙 老師(臺大中文系助理教授)
鄭吉雄 老師(香港教育學院文化史講座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盧怡如拍攝)
|
|
|
|
|
第二次「東亞碑刻史料解讀工作坊」紀要 |
林楓珏(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
前言
臺灣大學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系主辦第二次「東亞碑刻史料解讀工作坊」,於2012年12月7日假臺灣大學歷史系會議室召開。主辦人臺灣大學歷史系甘懷真提及:選擇以工作坊的形式,可以凝聚出更具討論性質的研討會,讓與會者有更加豐富的收穫。此外,這種小型的工作坊,可以讓發表人更自由地選擇發表題目--新的研究成果,或者長期關心的課題。此外,2011年12月9日舉辦的第一次「東亞碑刻史料解讀」工作坊,也是促成舉行第二次工作坊的重要因素。第一次的工作坊,呈現出一種有別於大型研討會的熱烈討論氛圍,不分發表人、討論人,與會者都可以很順利......(詳見全文)(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4期)
|
▲會議一隅(2012年12月7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
|
|
|
|
臺大圖書館
書寫生命,記錄校史--臺大學生日記365天特展
-
日記,是個人的生命史;校史,是大學的歷史記載。臺大校史館一年半前邀請全校的同學們,一起寫下自己在臺大的日子,藉由一年365天、365位學生的日記接力寫作,書寫個人一生一次的青春歲月,也記錄下這一年的「臺大校史」,讓細沙堆積成塔,讓每位同學的生命之流,在這裡--匯流成河。而今,彙整收集的三百多篇日記手稿,除了裝訂成全球獨一無二的手工書於校史館展示之外,為了擴及更多讀者閱讀,該日記內容亦編排成為電子書,放置網站公開瀏覽。另外,配合手工書與電子書的公開之日,校史館同步舉辦特展,引領大家走進臺大學生日記的動人篇章。
-
時 間:2013年10月14日(週一)~12月16日(週一)
10:00-16:00(週二及國定假日閉館)
-
地 點:臺大校史館二樓
-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圖書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