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10期

 
[學術活動] 分裂、動亂與文化接觸──國際學術會議「大分裂時代的敘事──大陸‧臺灣‧香港‧馬來半島」訊息報導
       2013年8月3日至4日,國際學術會議「大分裂時代的敘事──大陸‧臺灣‧香港‧馬來半島」,將於愛知大學車道校舍舉行。將邀請來自中、港、臺、日、美、星、馬共二十多個學術單位的相關研究者,共同就1940年代東亞文化人/文化文本的動盪、飄泊、接觸,進行深入的對話與探討。不只聚焦於1945年前後,更將視野延長到1950年代的冷戰時期,深入地探討不同媒介、文化之間閱聽、接收、翻譯之間的複雜路徑。希望以文化活動連續的觀點,以及跨領域、跨地域的研究對話方式,打破過去文學史上的領域分界,納入整全性的對話思考。
[學術活動] 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臺灣研究」相關活動報導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長期注重臺灣人文社會研究人才方面的培養。自2009年至今,該校亞洲研究系與東亞研究中心更進一步接受臺灣教育部資助,不僅成立「臺灣研究講座」,更積極舉辦各項與臺灣相關之學術及文化活動,目前已累積不少成果,對於臺灣研究在海外的推廣貢獻良多。
[學人動態] 臺灣研究在北美:專訪張誦聖教授
       現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亞洲研究學系、比較文學研究所任教的張誦聖教授,帶領著德大臺灣研究團隊不遺餘力地在北美推動臺灣研究。本期以Q&A的方式越洋訪問張誦聖教授,請張教授分享本身的學思經歷以及臺灣研究在美國學界趨勢,值得讀者參考。
 
[學術活動] 在地與世界,地景與聲景:第十九屆北美臺灣研究年會報導
        第十九屆北美臺灣研究年會於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二十二日,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圓滿結束,本次會議主題圍繞著「Taiwan in Theory」,透過臺灣與理論、知識、學科之間的對話與辯證,開啟了臺灣研究的新頁。從在地到世界,從地景到聲音,臺灣在不同的尺度定位、學科範疇下,皆展現了獨特的理論潛能、人文景觀,因而臺灣研究的連續性與多樣性,更值得研究者投入與深耕。我們期待來年NATSA能夠在過往的基礎上,繼續聚合北美與世界各地的臺灣研究能量,挑戰、挖掘臺灣研究的可能性。
 
 
[學術活動] 2013「作家撒野‧文學迴鄉」系列講座活動訊息
       國立臺灣文學館與中國時報(開卷版)共同合作的「作家撒野‧文學迴鄉」系列講座活動將於7、8月間舉行,活動將邀請多位臺灣作家分享個人閱讀與創作的種種心得,歡迎有興趣者前往參與。
[學術活動] 漢學研究中心「寰宇漢學講座」簡介及近期活動
     「漢學研究中心」舉辦之「寰宇漢學講座」,將於7~8月邀請外籍學人進行六場講座,分享研究成果。
[學術活動]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簽署臺灣研究合作備忘錄
      2013年6月21日,中華民國駐英代表沈呂巡代表政府與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校長威普立教授(Professor Paul Webley)在駐英代表處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包括「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臺灣研究2012~2015合作瞭解備忘錄」暨「臺灣文化光點計畫合作備忘錄」,期能透過國際交流拓展臺灣研究在歐洲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