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新消息] |
. |
102年秋季嘉華獎學金開放申請 |
[活動預報] |
. |
2013.9.27(週五)朱開宇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 |
|
. |
2013.10.9(週三)臺灣大學總整課程成果發表會 |
|
. |
2013.10.11(週五)「第三次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入門:何謂東亞?」研習營 |
[活動報導] |
. |
和氣直子老師:廣島長崎於環太平洋地區的歷史意義之考察 ,1950~1970年代 |
|
. |
張曉威老師: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志的書寫--以柔佛古來再也縣新村志為例 |
[專題報導] |
. |
「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紀實 |
[書 介] |
. |
楊曉宜《唐代的捕亡制度》出版 |
[校園活動] |
. |
臺大圖書館2013年資料庫講習課程秋季班開課 |
|
. |
臺大圖書館2013年臺灣學術機構典藏研討會 |
|
|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
|
 |

|
102年秋季嘉華獎學金開放申請
- 本系51年度畢業校友金志成先生事業有成,為鼓勵本系成績優秀、品行端莊、家境清寒之同學勤奮向學, 特設此助學金。
- 名額5名,上下學期各申請一次。(本學期每名助學金7,000元)
- 申請截止期限為2013年11月1日(週五)。核准後,將公告週知並通知得獎者領取。
- 本獎學金以本學期未申請獲得其他獎學金之同學為優先。
- 相關連結:嘉華獎學金申請程序及申請條件
|
|
|
 |

|
2013年9月27日(週五)朱開宇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
- 發表人:朱開宇先生
- 指導教授:梁庚堯老師、范毅軍老師
- 論文題目:唐代交通圖與GIS(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 評論人:羅鳳珠老師(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 時 間:2013年9月27日(週五)下午2:00-4: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
2013年10月9日(週三)臺灣大學總整課程成果發表會
- 時 間:2013年10月9日(週三) 09:30-12:30
- 地 點:臺大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多媒體教室)
- 參與對象:臺大教職員、北二區夥伴學校教職員
-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月4日(週五)止
- 報名網址:按此連結
- 主講人:
- 甘懷真老師 (臺大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林雨德老師 (臺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 鄭佳昆老師 (臺大園藝暨景觀學系助理教授)
- 曹昭懿老師 (臺大物理治療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陳彥榮老師 (臺大生化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 活動流程表:按此連結
|
臺大東亞文化研究論壇
|
2013年10月11日(週五)「第三次東亞文化交流研究入門:何謂東亞?」研習營
- 時 間:2013年10月11日(週五)8:30-17:1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文學院2樓)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講 師(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 徐興慶(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
- 高嘉謙(臺灣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 鄭吉雄(香港教育學院文化史講座教授)
- 活動流程表:按此連結
- 備註:
|
|
|
 |
2013.9.12
和氣直子老師:廣島長崎於環太平洋地區的歷史意義之考察 ,1950~1970年代
- 主講人:和氣直子老師(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
- 主持人:辻本雅史老師(臺大日文系教授)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

2013.9.17
張曉威老師:馬來西亞華人地方志的書寫--以柔佛古來再也縣新村志為例
- 主講人:張曉威老師(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助理教授兼院長、本系系友)
- 主持人:甘懷真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
|
|
 |
「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紀實 |
石昇烜(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整理 |
本系前任教授杜維運先生於2012年9月1日病逝溫哥華。 杜師專攻史學理論與方法,長期致力於史學的研究、撰述與教育,其學術成果嘉惠學子無數。本系為紀念杜老師的成就,於2012年11月22日舉行「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邀請史學界師友針對史學方法與理論提出回顧、反省與展望。杜夫人孫雅明女士偕二位子女杜宗騏先生、杜宗蘭女士出席,並有多位師友憶述杜老師行誼,現場氣氛溫馨感人。本文為會議實況摘錄。
|
系主任甘懷真老師首先致詞。杜老師的逝世是史學界的一件大事,這場研討會代表臺大歷史系對杜老師的一些心意。杜老師的學術歷程中有三個家--臺大歷史系、香港大學中文系和政大歷史系,各有其學術意義和美好回憶。以臺大而言,是杜老師求學和知識奠基的地方。杜老師身為學者,我們緬懷與紀念他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以研討會來回顧其治學生涯和貢獻。為此,本系安排三場專題演講和一場綜合討論,邀請古偉瀛老師、邢義田老師和陳建守先生(臺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為主講人。古老師也是籌辦人之一,感謝古老師和邢老師義不容辭的幫忙。杜老師畢生鑽研史學方法、史學......(全文連結)(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4期)
|
▲左起:邢義田老師、杜宗蘭女士、許逖先生、杜師母孫雅明女士、尹章義老師、古偉瀛老師、黃進興老師、甘懷真老師。
|
|
|
 |
|
楊曉宜《唐代的捕亡制度》出版
- 作者:楊曉宜(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 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2年3月,164頁,ISBN:9789862548141
- 本書透過律令及法律文獻,分析唐代的捕亡制度,所涉及的對象為緝捕者、逃亡者與犯罪者,並透過各項史料的分析,討論兩者之間身分的界定與法律問題,探究捕亡制度與社會秩序的聯繫性與影響。從基層行政組織的角度觀察,可發現唐代中央與地方的連結關係,更可看出逃亡現象對於國家政權穩定性的影響,逃亡現象是社會秩序的指標,反映了中央政權與地方官府的運作狀態,以及為政者的治國策略。捕亡制度雖只是基層的行政制度之一,卻是中央維護全國社會秩序的治理體系。
本書分成四大面向。第一,捕亡制度的建立與組織,探討此制度的組織概況與工作執掌。第二,緝捕對象的探討,界定犯罪者與逃亡者的身分關係,以及國家政權運作的影響。第三,緝捕程序與法律規定,討論緝捕者在追捕過程中面臨的狀況,以及涉及的法律課題。第四,捕亡制度與社會秩序的關係,如罪人的處置、緝捕者的角色、國家政權的影響等。
|
|
|
 |
臺大圖書館
2013年資料庫講習課程秋季班開課
|
|
臺大圖書館
2013年臺灣學術機構典藏研討會
- 簡介:大專院校機構典藏系統的建置,已成為目前學術研究先進國家的重要課題及發展趨勢。基於「分散建置、整合使用」的理念,目前全國已有一百三十餘所大專校院參與本計畫,逐步建置各校的機構典藏系統,並加入臺灣學術機構典藏系統(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簡稱TAIR)。讓臺灣整體學術研究成果產出更容易於國際上被看見、被使用,進而與世界學術研究脈動接軌。
由於機構典藏計畫推展已有數年,經過各參與單位不斷的推展與充實,已奠定了TAIR平台對於彙整臺灣整體學術成果的良好基礎。希望可以藉由本次研討會的交流分享,讓眾多新舊參與單位能獲取新知並交換經驗。
- 日 期:2013年10月4日(週五)13:00-17:00 (12:50開放報到入場)
- 地 點:國立清華大學第二綜合大樓8樓會議廳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 指導單位:教育部
- 報名截止:2013年10月1日(週二)
- 報名網站:按此連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