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SHS電子報 NO.41穿領域科學傳播系列:台灣與國際的接軌
  圖片來源: flickr  

作者|蔡明燁 (歐洲台灣研究學會秘書長暨英國西敏寺大學中國傳媒中心研究員)

根據歐盟2010與2011年出版的報告,歐洲國家正面臨一系列的重大社會性挑戰,包括經濟成長、就業指標、國家競爭力、社會凝聚、多元社會所帶來的文化與教育衝擊、永續性、環境保護、人口變遷、移民與融合、生活品質,乃至全球性的互賴互動等課題。

照片來源:Nige Harris/Flickr

為了因應這些重大挑戰,「穿領域」(trans-disciplinarity,另譯「跨科際」)的概念與實踐,在21世紀逐日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例如歐盟和英國的研究贊助單位近年來都不斷在推動「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也就是講求橫跨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後期──必須加強國際與社會面向的思考及校園內外的互動,以期深化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在教學方面,威爾斯的老牌大學亞伯(University of Aberystwyth)也創設了「食物與水安全(Food and Water Security)」碩士課程,結合國際政治、生物、環境及地理學家共同授課。此ㄧ思潮及行動恰與台灣教育部在2012年透過【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所積極推動的工作互相印證,該計畫總辦公室標榜:

「跨科際的理念重在強調面對及時、重大、或關鍵的社會或國際議題及問題,必須由不同的觀點、社群成員、專業學門及跨領域研究來共同探究、認識問題及彼此的角色,共謀處理或解決之道。……跨科際教育正是針對此訴求進行人才培育。……人文、科學的跨科際教育,可以議題或問題解決導向的實作課程及行動研究實施人才培育,同時打造面對在地及全球性重要課題或問題的實習平台。」

此外,國科會自2006年起提倡的【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顯然也充滿了「知識轉移」的精神,結合產官學的能量,致力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希望在台灣打造出一個欣欣向榮的科學傳播產業,進而邁向國際市場。《閱讀全文》

 

作者|林函潔(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在臺北藝術大學與陽明大學的藝醫共學計畫中,有門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開設的「藝術方法學」,成果發表展中有兩組同學,做出相當大膽的嘗試!「亮睛睛」關懷女性老化身心問題,而「美的方程式」則是直接對現今最熱門醫學美容所定義的「美」,以實驗方式深入探討,不但勇於提問求證和創作,也讓藝術作為一種關懷社會的途徑,有更多元的詮釋!精心設計老化體驗展區,透過聆聽訪談,希望激發同理心去感受體驗老化的不便。最上圖為作者為參觀者解說「未來眼鏡」的概念。(照片拍攝:童靜瑩)

有多久沒有好好看到媽媽「亮睛睛」的眼睛?

由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的彭佩菁和蕭瑞郁所做的「亮睛睛」一展,以眼睛為主題,探討女性老化的身心現象,透過訪談媽媽們,認知自我身體未來可能變化,希望進一步促進人們對長輩的關心,除了平日生活晨昏定省的關懷外,能否為長輩提供更便利的生活,降低眼部退化所帶來的不便。

為了讓人更具體了解老化對身心的影響,成果展示展設計了體驗區,讓參觀者體驗身體感知環境的變化,以及帶來的不便。最後,針對訪談者提出老化帶來的身心問題,兩個女生用她們的巧思設計了「未來眼鏡」這樣的概念眼鏡,期盼能帶來更多的反思和關懷!《閱讀全文》

 

作者|孫語辰(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道德、藝術與生命科學的折衝與整合」是由台大哲學系苑舉正教授所領導的課程群組,教學團隊所包含跨校的八位教師,專業分布在哲學、人類學、音樂學、醫學、生命科學與心理學等領域。這個學期裡,分別開設了思想、生命科學、道德、美感四個類別的課程,並在6月9日舉辦成果發表會,由課程教師、助教及修課學生分享教學內容與學習心得。

「道德、藝術與生命科學的折衝與整合」課群教師與成果會與會貴賓合影(圖片拍攝:孫語辰)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預設課程的訴求:在於集合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共同解決一個社會上具體、實務的問題。藉由參與「道德、藝術與生命科學的折衝與整合」課群成果發表會,重新省思「問題解決導向」這個訴求的內容,以及在跨科際教育活動上的適用範圍。

依據這次成果發表會中,檢視各個課程所提及的實際問題為何。例如,首先登場的是「思想」類課程裡,苑舉正授課的「科學的本質」主要探討的是科學哲學。修課學生會計系四年級的林璇表示,她從課堂中學到孔恩(Thomas Kuhn)提出的「典範」(paradigm),以及「典範並非不可被推翻的」這個觀念時,讓她反思自己主修的會計學門這個「商業界的典範」,過去會忽略無法量化計算的資源,但在資源即將耗竭的時代裡,是否有重新商榷的必要,而並非只是一昧地接受「典範」所建立的規則?《閱讀全文》

 

作者|唐功培(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影音團隊SHSnet數位平臺

因應文林苑的社會事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的劉立偉老師、土地管理學系陳建元老師、公共政策研究所馬彥彬老師與逢甲大學經濟系顏厚棟老師一同來規劃及推動「多元複合議題的城鄉發展規劃與實踐」這個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如同文林苑事件所展現的,都市發展帶出許多複雜的問題,而這個課程團隊要帶學生共同處理面對的,又不只是都市發展所引發的問題,而是它背後所牽動的整個國土規劃和城鄉發展的問題。

逢甲大學「多元複合議題的城鄉發展與實踐」 跨科際課程(照片提供:SHSnet數位平臺)

參與教師們的專業背景,讓他們敏銳地察覺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公眾空間使用上的問題,並且經由教師們的協同教學,讓學生們能以多元觀點來看台灣社會中所發生的空間使用問題。 課程中還採用合作學習原則與案例教學方式,讓學生分成數個四人左右的小組,在上學期對社會上爭議性議題進行分析;在下學期模擬實務操作,並於課堂進行簡報與討論,依照這種方式讓學生經歷問題解決導向的學習。

在下學期的課程中還舉辦跨校聯合工作坊:根據小組分組議題的階段成果,班級到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和其他學校的學生以工作坊的方式進行交流合作,探討不同地區的規劃實踐之差異。《閱讀全文》

 

作者|唐功培(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影音團隊SHSnet數位平臺

強調「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成為士農工商」的清華學院,在2012年推動了環境與社會:從綠宿舍到綠校園 課程,此門課程由李天健教授所開授。 此課程目標是要帶領學生面對環境問題,從李天健教授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將環境保護行為視為為了處理環境問題,必要的德行(Virtue),整個課程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這種善。清華大學「環境與社會」跨科際課程(照片提供:SHSnet數位平臺)

李天健老師的課程,在已經確認處理環境問題的迫切性的前提下,讓學生獲得實踐的動機,並且經歷審慮覺知抉擇行動四個階段。學生在這門課中,以5~6人一組的方式,並且由李教授在荒野保護協會、樸門永續設計協會的民間團體夥伴作小組導師的指導下,開始考慮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保行動(綠生活)以達到改善人類環境問題的目標,然後學生發現他當下就可以掌握的手段;再來選擇一個此時此地就可行的手段,最後採取具體行動。學生的具體行動為有菜園耕種、綠屋頂、雨水收集、麵包窯、校園湖泊邊坡植被、校園湖泊水質調查暨改善、節能設計等等。《閱讀全文》

 

撰文作者|戴子揚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教育研究部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特約編輯|林彥廷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教育研究部長/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圖片來源:xie-wei/Flickr

一提到風災,腦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黃滾滾的土石流,或許是被吹得像搖搖欲墜的行道樹,又或者是橫斷在道路旁的大樹。只不過這些都是新聞上看得到片面的畫面,往往忽略了受災居民的心理受。風災來臨,,除了房屋可能毀損坍塌,還有受災戶面臨迫切的生計問題,以及重建的心理建設,他們的聲音,我們真的聽到了嗎?

「莫拉克新聞網」是一個報導關於莫拉克風災災民生活的獨立媒體,  ,內容獲得廣大迴響,網站主要傳遞給社會大眾的是受災居民生活災後重建中長期的議題。此外,在莫拉克新聞網也提到了,新聞中受災戶面對的問題,不僅僅來自於災難本身,政府的救災行動及積極幫忙的慈濟也可能會造成受災戶困擾[2]。作為這篇文章的撰寫者,在文章的開頭從這樣角度切入風災對臺灣居民的影響,希望能藉此讓讀者能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風災下的受災戶。《閱讀全文》

 


撰文作者|游曉韵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教育研究部員/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照片來源:夜行者1989/Flickr
特約編輯|林彥廷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教育研究部長/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過去台灣以農業立國,1952-1960年農業為台灣的經濟基礎,那時推動「以農業培養台灣工業,以工業發展台灣農業」,七零年代十大建設後,經濟快速發展,其結構轉為工業為主,士農工商的傳統行業順序被轉為以工商掛帥,長久以來農業發展面臨被壓縮的狀況,而現今的經濟制度下農民總是處於弱勢,除了農地被徵收建立科學園區、工業區外,當遇到供水短缺時,工業就將水源的腦筋動到農業用水上,使得同時面對缺水的農業更是雪上加霜。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的生活必需品,但是當糧食短缺時,縱使有再多的金錢,也無法立即解決缺糧危機。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各種報告紛紛指出氣候變遷除了造成極端氣候外,同時也會改變全球的水文分布,因此各地都需要盡早做好防洪防旱的準備,而農作物的種植與水息息相關,更應更加關注。閱讀全文》

科文計畫推動辦公室
http://shs.ntu.edu.tw/shs
FACEBOOK粉絲團: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SHS計畫)
TEL:02-3366-8653,02-3366-8654
FAX:02-3366-8655
地址: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581室(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