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102學年度第1學期經典人文學程開始申請
[專題報導] 100學年度「椰林講堂」 ──衣若蘭老師教學成果發表
[學生園地] 《史原》跨學群討論會 「中國傳統法律知識、教育與傳播」討論紀要
[書  介] 李鎧揚《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
[校園活動] 臺大出版中心與誠品臺大主辦:「漂泊與跨境:1930-1940年代的臺灣、中國與日本」系列講座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102學年度第1學期經典人文學程開始申請

  • 「經典人文學程」是本校文學院為提昇全校學生的進階人文素養所開設,課程皆由文學院精心規劃,涵括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文化研究等領域,以適合全校不同學科的學生修習,並作為通識課程之上的進階人文課程。 當人文素養已是社會領袖的必備教養時,歡迎有志臺大人申請修習。尤其歡迎主修理工醫農等自然科學之優秀同學選修。
  • 申請資格: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二年級(含)以上及碩、博士班學生。
  • 102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如下:
    中文系 潘少瑜 近現代翻譯文學
    中文系 蕭麗華 中國文學經典
    外文系 曾麗玲 英國現代詩選讀
    外文系 熊宗慧 俄國文學閱讀一
    歷史系 甘懷真 通典導讀
    歷史系 秦曼儀 近代歐洲閱讀文化史
    哲學系 林明照 莊子哲學
    音樂所 沈 冬 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
    人類系 呂欣怡 都市人類學
  • 申請辦法:詳見經典人文學程網頁(按此連結
  •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13年9月12日(週四)止,請將相關申請資料送至歷史系辦公室。審核通過後,預計於一週後(9月18日)公布核准名單。
  • 承辦人:歷史系林佳宜助教,電話:02-3366-4705,E-mail:history@ntu.edu.tw
100學年度「椰林講堂」 --衣若蘭老師教學成果發表
衣若蘭(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口述,石昇烜(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整理

 本校為提供課程交流平臺,並提升教學品質,每學年末舉辦「椰林講堂」教學成果發表會。100學年度之「椰林講堂」,衣若蘭老師受邀演講,分享所開授之通識課程「臺灣女性人物群像」的規劃與進行方式。本課程並獲選共同教育中心「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100學年度第1學期績優計畫。本文即依據衣老師演講內容整理而成。

 這門通識課名為「臺灣女性人物群像」,之所以不以「臺灣女性史」為名,一方面是目前相關的研究尚未成熟,二方面是我雖然關注女性史,但在臺灣史方面仍是一邊上課一邊學習。所以我將課名定為「臺灣女性人物群像」,讓修課同學可以從多面向的女性人物中體會生命。

 課程主題約有七到八個,主軸是「多族群的臺灣女性」。指定閱讀書目有兩種,一為《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這是對臺灣女性進行口述歷史的專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游鑑明教授所撰寫,內容包括口述歷史的經驗談,以及女性記憶相關的問題。學生可以從這本淺顯易懂的小書,學習如何對受訪者進行訪問。第二種是《世紀女性.台灣第一》,為1999年公視回顧百年來的臺灣女性經歷,從中選出八位臺灣女性為代表,並說明其意義。書中內容尚包括導演手記、訪談紀錄與人物生平,不僅可以作為課程教科書,也可以說明公視導演如何拍出這部紀錄片,例如導演如何提問、受訪者的回應等等,對同學......(全文連結)(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3期

 

▲衣若蘭老師分享通識課教學經驗
(2012年6月27日攝於普通教學大樓204室)

                                   
《史原》跨學群討論會 「中國傳統法律知識、教育與傳播」討論紀要
吳景傑(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毛元亨(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史原》自2010年復刊以來,便致力於結合各學群研究生的研究專長,促進彼此交流,並提供研究生發表未成熟或階段性研究成果的平台。職是之故,《史原》策劃一系列的講論會與討論會,並於2012年4月14日舉辦首次跨學群討論會,以「中國傳統法律知識、教育與傳播」為主題,邀請各學群專業領域的研究生進行學術討論,本文即為該場討會紀要。

《史原》跨學群討論會關注各時期歷史的承與變,而傳統中國法律正符合此關懷。傳統法律自先秦至近現代有延續性;另一方面,法律在各時期的變遷也清晰可見,至近現代更因「西方法」的加入而產生劇烈變動。在「傳統中國法律」此一大範圍議題中,本次討論會選取「知識、教育與傳播」的子題做為切入點。這是因為,傳統中國法律自古以來滲透於政府制度與民眾生活,其中制度固然是一切的基礎,但法律真正進入民眾的生活,卻須經歷一段複雜的過程:先由制度轉化為知識,知識再透過教育與傳播普及於社會,廣為流傳,而後逐步被民眾內化為日常生活之一部分。

 由於本次討論會的重點在學群間的交流,而非個人研究成果的發表,故進行方式不循一般研討會流程,而是由各討論人逐一介紹各學群現今的研究成果(報告過程中隨時可接受提問),眾與會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群間的對話,以期相互激盪,共同......(全文連結)(本文原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3期

 

▲左起:會議主持人吳景傑,報告人陳重方、李如鈞、游逸飛、楊曉宜、鹿智鈞
(2012年4月14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文二十教室)

                                   

 

李鎧揚《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

  • 作者:李鎧揚(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 臺北:國史館,2012年7月,236頁,ISBN:9789860329032
  • 本書探討時間為日本統治時期,在史料上主要利用《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地方州廳報等,討論臺灣總督府如何在兼顧合理經費支出下,整合傳統資源、輔以財務法規,因地制宜制定公學校經費收支的過程。由於日治前期臺灣地方不具備完整地方行政組織,總督府一方面致力傳統資源整合,並設計出「協議費」與「學費」等財源作為學校收入。歷經統治初期財務不穩情況後,總督府逐步修正經費支出規定,使公學校成為財源自主的財團法人,能夠獨立維持運作。
    大正9年(1920)地方成立公共團體後,鑒於地方取得獨立財源,府方將初等教育事務委任給地方市街庄,初等教育也成為地方行政的一環。但由於公共團體負擔事務過多,地方財政在1930年代開始出現問題,地方也普遍出現就學困難的情況。1930年代中期為因應人力需求,府方開始以國庫補助地方教育費,也在實施義務教育的前一年確立以國庫補助初等教育的措施。殖民地教育經費構造也由原先的「州廳—市街庄」二級制改為「國庫—州廳—市街庄」三級制,更為趨向日本本土的教育經費制度設計。
 

臺大出版中心 x 誠品臺大||週二人文學術現場
漂泊與跨境:1930-1940年代的臺灣、中國與日本系列講座

  • 講題一
    大分裂時代兩岸文化人的漂泊:許壽裳、陶晶孫與天才少女作家陳蕙貞
    • 主講人:黃英哲(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
    • 主持人:柯慶明(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執行長)
    • 時間:2013年8月20日(週二)8:00pm-9:00pm
    • 地點:誠品臺大店3F藝文閣樓
    • 活動簡介:1940年代東亞發生了兩大重要歷史事件,即1945年的日本敗戰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夾雜著這兩大事件的動盪時代下,因戰爭、亂離,使得1940年代的文化漂泊,不斷地於中國大後方、淪陷區、「解放區」、臺灣、香港等地反覆循環。本講將以此大分裂時代為背景,討論許壽裳、陶晶孫與天才少女作家陳蕙貞三位兩岸文化人的漂泊經歷與異鄉體驗,並著眼於此「大分裂」背後的非連續性與不完整性的文化接觸之意義探討。
  • 講題二
    前往上海,前往重慶:被遺忘的電影人――何非光
    • 主講人:三澤真美惠(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
    • 主持人:梅家玲(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與中文系合聘教授)
    • 時間:2013年8月27日(週二)8:00pm-9:00pm
    • 地點:誠品臺大店3F藝文閣樓
    • 活動簡介:何非光,出生於日本殖民下的臺灣,曾赴日本求學;1931年懷抱對日本殖民主義的強烈抵抗意識到上海,在上海以演員進入電影界,並以演出反派成名;1937年,何非光前往抗戰時期的大後方,執導多部抗日主題電影。然而,何非光的臺灣人身分使得他在殖民地臺灣、殖民母國東京、國際城市上海、抗戰根據地重慶,都被視為他者看待,不被納為「國民」,而他的個人生命歷程亦為在此一大時代動盪下的漂泊與跨境,作了最清楚的說明與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