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芳(期刊服務股)
心智如何運作一直是令人好奇的問題,腦部活動偵測與刺激技術的發展,使研究人類心智活動的大腦機制成為可能,二十世紀末認知神經科學的進展,使心智問題的研究邁入了新境界。
配合本期腦與心智科學的主題,很榮幸能邀請到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吳恩賜老師受訪,吳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介紹有關腦與心智科學的相關知識和經驗,並針對我們所提出的問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我們解說,讓非專業背景的我們獲益良多。訪談過程中,老師詳盡地為我們解說,並主動提醒我們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與其聯繫,令我們倍感窩心,在此誠摯地感謝老師接受我們的訪問。
茲將本次的訪談整理摘要如下,以饗讀者。
- 時間:民國102 年1月24 日(四)10:00
- 地點:基礎醫學大樓15樓1554室
學思經歷
來自新加坡的吳老師,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心理系畢業後在新加坡當地醫院服務,與醫院的Michael Chee醫師,運用磁振造影儀(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簡稱MRI)探究當地具有雙語能力的受試者認知功能等。Michael Chee 醫師也與來自美國的研究者Denise Park合作研究,逐漸延伸研究範圍,如腦部記憶力與年長者老化情形以及東方人與西方人在不同文化影響下腦部的差異性。在這期間Denise Park教授力邀吳老師至美國深造研究,於是吳老師申請到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進修,並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
老師隨後至美國東岸Baltimore專門研究老化之研究機構NIA(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進行博士後研究,此機構擁有美國關於老化研究最長期的資料庫:Baltimor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BLSA),資料從1955年至今不斷擴增,擁有老化研究及受試者詳盡的研究報告內容等,此資料庫在研究人類老化領域中是相當寶貴的資產之一。結束博士後研究,因緣際會下老師於2012年進入國立臺灣大學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至今。
淺談腦與心智科學概況與未來趨勢
以往腦科學與心智科學原是兩個獨立的學科領域,腦科學較著重在神經細胞方面,研究腦部活動偵測與刺激之下,觀察所造成的影響,腦科學研究的特色是它涵蓋人類所有的知識領域。而心智科學著重在行為層面,大腦運算出來的結果便是心理歷程的生理基礎,而行為便是心理歷程的輸出產物。人類的心智是文明演進的基礎,因此探討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是須整合現有不同領域的知識,利用先進的科學儀器探測大腦與心智之間的奧秘。
當個體的外顯行為與環境產生互動時,個體會從互動的過程中調整心理歷程,心理歷程的改變反過來會影響大腦的生理結構,而人類心智便在這動態的歷程變化中孕育而生,此觀點能將大腦、心理、環境之間的關係串連起來,使研究者能以全方位的觀點探索心智運作,這兩大領域彼此相關聯,因此腦與心智領域實為密不可分。
約40年前左右認知神經科學轉化並漸漸取代傳統心理學,直到1980年代,各種腦造影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MRI的問世,讓各方研究人才得以整合,奠基於認知心理學的知識、概念和研究方法,直接探究一般人的認知行為之神經機制,驗證過去許多腦傷或行為研究的理論,也開啟了腦與心智研究的新局面。約莫在1990年起,這門新興科學也在臺灣引起重視,逐漸影響各方領域,這二十幾年的發展,腦與心智科學與各領域的碰撞後也激盪出許多創新的跨界合作研究。藉由跨領域的合作,未來可解開人類未知的諸多可能,在醫學方面,以往只能單就患者病情狀況給予治療以及後續處理,但在現今可藉由各項病情狀況進一步了解患者,例如:記憶力的衰退及老化問題,經由MRI 發現患者腦部中海馬迴(Hippocampus)有縮小的情形,因為有此發現,回溯最根本的起因,探究患者本身,了解人類為何會有此表徵,找尋解決的辦法。
腦與心智的結合可運用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人工智慧已存在多年,最早開始於電腦的領域,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各項儀器設備不斷地發展創新,人類更加了解智慧是如何運作產生的,人工智慧先研究人類的心智模式,根據研究成果寫出程式,再把這個心智模式放入電腦,當機器接收到指令時就能夠產生出模仿人類行為。另外,在未來,一種稱為「機械外骨骼」的全身式義肢,具有雙向連線、連接了大片大腦組織的腦機界面,腦波控制義肢和電腦的技術,將能幫助那些罹患嚴重神經疾病而癱瘓的病人恢復生活品質,讓失去視覺、聽覺、觸覺,無法握物、行走或說話的人恢復全身運動的能力,並經由腦機界面重獲神經功能,他們甚至僅需要用腦波與機器交談,就能夠完成許多過去無法完成的目標。
研究方向與未來目標
近年來高齡化的現象,在傳統社會結構中,包括家庭結構、經濟型態等相對的急速變遷,更帶來了經濟、照顧、社會活動安排與生活角色調適等問題,為了改善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種種可能問題,藉由認知神經科學老化研究,能了解人類大腦特徵轉變以及因年齡而產生神經認知過程的變化,進而達到提前預防以及有效改善的目標。
吳老師與美國研究者合作研究,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簡稱fMRI),探討年齡的變化是否影響視覺感知以及記憶力的分析。海馬迴-是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份,在陳述性訊息轉為長期記憶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研究,部分老年人記憶力逐漸衰退,大腦中海馬迴相對退化萎縮,腦部處理視覺和空間訊息的區域可能受到影響,從影像解讀東西方樣本,發現有些許的差異性,有可能是文化不同等因素所導致。
吳老師另一個研究是評估參與巴爾的摩縱向老化研究的受試者其執行能力,在這些研究中發現,雖然高齡者的執行能力普遍下降,但仍有大量的個體差異性存在,從縱向數據上來探討,其認知能力卻是穩定的。因此,重要的是分辨出這些不同的個體,了解何種改善方式可能有助於認知能力的穩定性,儘管目前已知與生活型態、東西方文化差異及人體最原始的基因排序等因素有關,但最重要的一環還需要持續探討。腦與心智科學的目標,在於探究大腦運作和人類行為之間的關係,這些研究為抽象的心理現象提供具體的生理基礎,儘管這個領域在亞洲地區還算較為年輕,目前無法全盤解析大腦運作的奧秘,但過去二十幾年來的知識累積和技術發展及西方研究資料等,已提供我們一窺腦科學堂奧的蹊徑。
另外期望能在亞洲地區建立如同BLSA的老化研究資料庫,透過受試者的研究,揭開因年齡變化而影響決策判斷最核心關鍵所在,有效防止及減輕因老化有關的認知功能下降,給予人類最佳的預防及治療。
資訊尋求行為
針對圖書館提供的服務,老師建議學生可使用的期刊有:
- Brain
- Cerebral Cortex
-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Neurobiology of Aging
- NeuroImage
- Neuron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 Psychology and Aging
-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另外老師推薦的實用網站有:
-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 http://adni.loni.ucla.edu >
-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on Decision Neuroscience and Aging < http://www.srndna.org >
- The Human Brain Project < http://www.humanbrainproject.eu >
- PubMed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
最後,再次深深地感謝吳老師在訪談中所分享的寶貴經驗以及對圖書館的高度肯定,希望未來老師能持續給予本館指導與鼓勵,我們會精益求精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以下即針對老師於訪談中提出的建議予以回覆:
Q:建議圖書館有像Google檢索系統,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出各式各樣的相關資料。
A:探索服務(Discovery Service)提供讀者簡易、快速、直覺的圖書館資源查詢介面,目前圖書館評估測試中,預計不久後將會正式啟用,此服務提供讀者在單一檢索點(single search point)就能輕鬆地檢索及取得圖書館任何形式的資源(例如: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期刊文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