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44期(電子版90期)2012.4.15
|
|||||||||||||||||||||||||||||||||||||||||||||||||||||||||||||||||||
|
|||||||||||||||||||||||||||||||||||||||||||||||||||||||||||||||||||
講 題:空間與記憶的詩學─楊照談八〇年代的臺大校園 ※自由入場,免費參加,現場座位有限(40名),請盡早到場 ▶可登記公務人員學習時數兩小時。 |
|||||||||||||||||||||||||||||||||||||||||||||||||||||||||||||||||||
|
|||||||||||||||||||||||||||||||||||||||||||||||||||||||||||||||||||
”Register & Read” Beta服務有以下特色及限制,說明如下: 1.註冊帳號與限制:請讀者連線至JSTOR網站註冊個人帳號,每個帳號限閱讀3篇文獻,且只能線上閱讀。(帳號下的文獻,可保留14天,14天後,可移除再更換。)原出版社如有提供訂購方式,即可訂購下載全文。 2.如何閱讀全文:以”History Ireland”期刊為例,
JSTOR並有提供簡易的操作示意圖,可線上觀看。 |
|||||||||||||||||||||||||||||||||||||||||||||||||||||||||||||||||||
六部經典作品涵蓋了西班牙風情萬種的諸多面向:《Volver》道出女人面對心中不欲人知的秘密時,所展現的驚人勇氣;《Biutiful》刻劃西班牙文化、移民等問題,及西班牙人面對死生雖無助卻逐漸豁達。《Celda 211》中的陽剛暴力點出西班牙政治也有陰暗一面;《Los lunes al sol》則為西班牙早已浮上檯面的失業問題,找到更多出路與解答;《El Abuelo》這部文學作品改編電影表現西班牙豐富的宗教義理與貴族傳統;《Hable con ella》維持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一貫影像鮮麗之手法,情感描述細膩動人。 此次影展在《迷火》熱情瞬變的佛拉明哥舞中揭開序幕,四段幻化曼妙的曲風及舞步讓在場超過300位觀眾陶醉不已,開幕當天更準備了繽紛豐富的西班牙道地美食供讀者體驗,西班牙海鮮燉飯的豐盈香氣讓人彷若置身歐洲國度,從飲食文化作為探索一個國家的出發點,再好不過。
圖書館舉辦影展活動帶給讀者的不僅僅只是看場電影而已,透過專業影評人的眼睛,能幫我們看我們所沒看到的,電影想表達的深沉意境;透過西語學者的耳朵,陌生的西班牙語也能學上兩句,西班牙的美麗風光、西班牙的社會問題,好像離我們不再遙遠…此次影展活動承蒙多方協助而圓滿大成功,相信實際到場參與的讀者一定跟我們一樣,享受了六場豐盛飽滿的心靈饗宴! ※如您錯過精彩講評,請即刻上臺大影音@Online收看! 物語創造場所生命─黃世孟教授演講側記校史館.陳南秀
|
姓 名: 職 務: 學 歷: 經 歷: 研究方向: |
黃世孟 Shyh-meng Huang 臺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 臺灣大學及臺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 高雄大學工學院長及榮譽教授、 建築學會、都市計劃學會理事長 校園規劃與學校建築、物業與設施管理、 圖書館建築 |
三十年走來,黃教授參與校園規劃甚深,並將理念實踐於南北兩校,他特別強調「物語創造場所生命」的概念,以人文歷史和公共藝術來滋潤校園,賦予場所生命與故事,讓校園角落充滿人文味道,驅使人們不自覺地想去親近、想去了解、想親身至當地感染氣氛。
「物語」一詞來自日語,意即「故事」。從漢字字面解釋,物是名詞,即「東西」;語為動詞,即「講話」。黃教授認為如何讓物質性的東西自己講故事,巧妙地將人文內涵結合工程建設,這是大學校園規劃尤其應該關注的重點。
黃教授以其在高雄大學總務長任內的兩則案例作為說明:「寄語高大的時間記憶石」與「根植大地的車阻」。前者是讓高大第一屆畢業生,在畢業典禮當天巡禮校園的最後一站,舉辦於巨石下埋入裝載畢業生所寫下對高大寄語的時光盒儀式,身為構想啟動者的他,期許畢業生五十年後,能回到母校推開這二十七噸重的記憶大石,重閱年輕時志氣高昂的豪情;後者則是因為高大幅員遼闊,需要在重要節點角落設置車阻,以避免校園內車子野蠻橫行,但是擔任總務長的他,放棄購買現成車阻的簡單方法,選擇向學生公開徵選創意造型車阻,結果學生的提案令人驚艷,獲得第一名「根植大地」牙齒般造型的車阻,現在就坐落於高大校園內。「雖是小地方,卻是好場所」,富含人文意義的校園角落,故事將會一屆傳一屆地流傳訴說下去。
當天黃教授除了講述高雄大學盼為人知的校園物語,也帶領聽眾優游於臺大校園,探究許多建築背後不為人知的點滴。其中,關於新總圖書館建築的鐘塔,有人特別提問為什麼會側一邊?黃教授解說,那是為了讓龐大量體的圖書館,營造出「不平衡的對稱感」,而且本來鐘塔設計的高度比現在還要高,但是礙於超過五十公尺需要重新審查的規定,只好作罷。原本他的心目中,希望圖書館內部及周邊都應該落實公共藝術,鐘塔裡面如能演奏出天籟之音,運用看不見的公共藝術來強化校園空間,應該是很有創意的想像。校史館館長、圖書館副館長的林光美女士也回應道,當初鐘塔設計是可以乘載四、五十個鐘演奏音樂的,但後來因為某些因素而沒有實現,現在新總圖鐘塔的結構規範,依然可以載重當初的設定。
從黃教授的演說中,讓我們在看待校園建築時,多了透究建築背後故事的好奇,也引領建築領域的從業人員,在規劃設計建築時,注入更深一層的人本思維。
當我們一走進展場,藝術家格雷琴‧凱‧哈伯特 (Gretchen Kai Halpert)便驚訝地說:「好漂亮的展場,比我預期的還要好呢!」不論是展覽入口由園藝系同學設計的植栽牆面,或是展場內部的綠地、樹木擺設、以生態為主題的背景音樂,無不希望是能傳達Gretchen的田野精神,她是這樣一位熱愛自然的藝術家,用科學家的眼神仔細凝視著大地的表情,並用畫筆記錄下來。對她來說,畫畫不僅幫助思考,也培養觀察力,讓人增添對眼前事物的感受與體會。藉由深入的觀看,我們重新練習如何「感覺」這個多形又多彩的世界。
臺大藝文中心自去年2011年開始籌劃的「追求真實的筆尖」科學插畫展,透過校內眾多單位及教授們的協助,展覽順利地於3月9號開幕,會場共展出近30幅的手繪作品,主題包含植物、生物與醫學。開幕當天,除展覽發起人醫學院謝豐舟教授及生科系陳俊宏主任,李校長、包副校長、羅副校長、袁國際長、圖書館陳館長等貴賓也都到場參與開幕,一睹藝術家的風采。開幕當日共湧入500人的參觀人次,展覽期間並陸續有來自不同縣市、甚至國外民眾前來參觀,藝文中心非常高興這次展覽能激起不少的漣漪,並將科學與藝術的主題結合在一起,傳達新概念。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及《科學人》雜誌均派代表前來看展,並表示在現今人手一機的數位攝影時代,希望大家未來能持續推動科學插畫的主題,重新點亮手繪的價值。
Gretchen跟其他參訪的學者不同,她喜歡騎腳踏車、喜歡探險。訪臺期間,她趁著天氣好,騎著我們借給她的粉紅腳踏車到古亭河岸公園。天氣一放晴,她的腳步更顯得輕快。短短兩周,她已完成兩場演講、三場工作坊、一場專訪、還有好幾次親自蒞臨展場與學生互動。親切的性格讓她在短時間「蒐集」了許多粉絲,在展場興奮的和她拍照。「You are a star in NTU now!」我對她說。當她看到科學人雜誌內頁刊登展覽訊息的廣告,更是欣喜,興奮地問我:「在書店都可以買得到嗎?我要多買本給我媽媽看!」
這次展覽的「客源」很廣泛,從解剖學系的大學生、臺中科博館研究員、職業插畫家、高中老師、大學通識教育老師,到幼稚園小朋友、學生的家長,看到他們開心逛展的表情,以及現場畫標本的互動,我們真是開心呢!這是一個給大家的展,我們希望不同領域的人皆能從中有所收穫,帶滿滿一口袋的新想法回家。
從科學插畫家身上,我們學習到如何將事情用整合的角度來看。藝術家用科學的精神作畫,而科學裡也處處是藝術的影子。「我的數學很爛。」、「美術館裡的東西我看不懂。」、「物理化學跟我不合。」這些我們經常聽到的喪氣話必須消失,人才能開始敞開心胸,接觸那些自己不曾想過能與其相遇的事情。有藝評家便曾說:「藝術提醒那些我們曾放棄的事情。」當新的事物出現時,試著別用排斥的態度去面對,而是積極的「why not ?」世界上我們不懂的事情很多,但不正是那些神秘的、未知的道路不斷領著人類向前嗎?
展覽雖結束了,但沒來得及觀賞的人還可以線上逛展喔!
另外,Gretchen在開幕當天也致贈了兩本涵蓋她的作品書籍給臺大,之後在圖書館都可借閱!
書目如下:
Marcus, C. B., & Kyer, L.(2007). Today’s botanical artists. Atglen, PA : Schiffer Pub.
Freeman, S., & Halpert, G.(1991). Herbs for all seasons: Growing and gathering herbs for flavor, health, and beauty. New York:Plume.
善用評鑑工具找出頂尖期刊─以獸醫領域為例閱覽組.張育銘
|
台大人文庫贈書芳名錄2011年9月圖書館感謝臺大人之熱心響應,加入「臺大人文庫」之行列, 讓您的著作伴隨臺大邁向頂尖! 臺大人文庫.陳靜慧
|
作 者 | 書 名 | 捐贈者 |
陳三義 | 飛翔吧!小星星少棒隊 | 陳三義 |
劉至平 | 圖解第一次下圍棋就上手(修訂版) | 劉至平 |
蔡文斌 | 會議規範實用 | 蔡文斌 |
蔡文斌 | 公道與中道 | 蔡文斌 |
蔡文斌 | 法學緒論 | 蔡文斌 |
孫震 | 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 孫震 |
孫震 | 現代經濟成長與傳統儒學 | 孫震 |
熊秉元 | 尋找心中那把尺 | 林明傑 |
陳慕純,徐大智 | 身心解壓好睡眠 | 陳慕純 |
莊哲彥 | 愛滋病全貌1992 | 醫圖 |
王世晞 | 臨床神經解剖學 | 醫圖 |
林文士人 | 臨床病理討論1 | 洪慶章 |
林彥卿 | 非情山地 | 林彥卿 |
徐澄清 | 因材施教: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 | 蔡宜芳 |
何敏夫 | 臨床生理學 | 趙珮珊 |
丁一倪 | 生物化學實驗 | 林琬琪 |
潘子民 | 機能性發酵製品 | 黃伯超 |
戚樹誠 | 組織行為 : 台灣經驗與全球視野 | 戚樹誠 |
謝易宏 | 流金華年 經典財經案例選粹 | 謝易宏 |
|| 贈書方式
「臺大人文庫」收藏對象及原則:
1. | 舉凡現任或歷任教職員工、歷屆校友及在校生等所有臺大人的著作、譯書或編審作品,都是「臺大人文庫」之收藏目標,歡迎捐贈。 |
2. | 「臺大人文庫」的藏書將永久典藏,專架陳列;所有藏書目錄亦將置於圖書館網站上開放查閱。 留名典籍:圖書館歡迎著者於贈書上親筆簽名或題記留念,讓您的典藏更形珍貴。
|
3. | 此外臺大人的日記、筆記、自傳、信件、手稿、歷史照片、剪報、證書、繪畫、攝影、教材等圖文聲音資料,也是本文庫擴大蒐集的範圍,同樣歡迎捐贈。 |
|| 贈書聯繫方式:
各式著作可寄至: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臺大人文庫 收
地址 | 臺北市10617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 | +886-2-33662295
E-mail | chinghuichen@ntu.edu.tw
動盪時代中的金門戰鬥營農藝系校友.郭俊開
|
發行人: |
陳雪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