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第3期        2012.04.02                                                                                                                                                          歷史連結區

本期內容

系主任的話:

l顏月珠教授退休

活動花絮:

lKFA&TFA財務金融國際研討會

l歐洲期貨交易所合作協議

lCFA 合作協議

系學會活動:

l第16屆全國大專院校財務金融研習營 (隊輔王雨涵)

榮譽榜:

l100學年度上學期獲獎教師名冊

l獎學金得獎名冊

財金人的分享:

l遇見了雙聯的美---臺大早稻田雙聯學位分享 (湯惟慈)

l臺大清大交流心得 (紀宜均)

l我在Iccha the desire的七天J (柳育筑)

 

系主任的話(文/胡星陽主任)

顏月珠老師從民國58年進入台大商學系服務,在今年2月正式退休。超過40年的服務期間,從商學系到財務金融系,包括我在內有數不清的同學受惠於顏老師,獲得統計知識的啟蒙。對老師這麼多年來對學生的關心照顧、付出和奉獻,在此說聲謝謝您。

 

活動花絮

KFA & TFA 財務金融國際研討會

為促進學術交流,韓國財務金融學會(Korea Finance Association)和臺灣財務金融學會決定聯合舉行學術研討會。首屆會議由本系承辦,於100年9月24日假臺大管理學院一號館舉行。

活動參與者主要來自韓國金融學會以及台灣財務金融學會,國外學者共63人,含韓國財務金融學會會長Sangsoo Park教授和學會會員,以及來自美國、大陸、新加坡的學者;國內學者則來自各大專院校。共有60位學者共襄盛舉,發表36篇文章。文章內容囊括公司理財、投資管理、金融機構及衍生性商品四項議題。

此次研討會參與師生反應良好,成功促進兩國金融議題交流。財金系未來也將持續和韓國財務金融學會會員進行金融議題交流,舉辦學術研討會,並積極邀請來自金融界各方重要人士共同研討論文,以期提升臺大財金系之學術地位。

歐洲期貨交易所合作協議

歐洲期貨交易所與臺灣大學於100年11月16日上午假臺大管理學院一號館10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合作簽約儀式,由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與歐洲期貨交易所亞太執行總裁施羅倫先生共同簽署。

在這項合作協議中,歐洲期貨交易所將長期支持管理學院在國際化發展,包括贊助金融實驗室設備更新,提供歐洲期貨交易的即時資訊做為金融交易教學研究之用,每年更將以全額補助的方式,提供財務金融系所二名學生前往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總部實習機會。財金系的學生將有機會到歐洲期貨交易所進行實習,實際了解歐洲期貨交易的各項作業方式和運作情形。首創國內先例,對臺灣大學,特別是本系,都具重大意義。

歐洲期貨交易所由德意志期貨交易所與瑞士期貨交易所共同經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交易所,2010年的交易合約量超過26億,完全以電子化平臺經營。歐洲期貨交易所可以同時進行企業上市,證券期貨交易,清算、結算與託管服務,資訊服務等相關業務。近年來,歐洲期貨交易所積極發展亞洲市場,推動與學術界之合作。

CFA合作協議

財務金融學系與CFA協會(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於2011年12月2日簽訂合作協議,財務金融系正式成為CFA Program Partner課程合作夥伴。簽約儀式出席的嘉賓包括CFA協會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艾博科博士 (Dr. Ashvin Vibhakar,CFA),財金系系主任胡星陽教授,和CFA協會台灣分會主席林知延先生。

成為 CFA課程合作夥伴,代表財金系的課程涵蓋大部份CFA考試知識體系的內容,同時也向學生、雇主和市場表示本系支持CFA協會的《道德操守》和《專業行為準則》。

CFA協會未來將提供CFA雜誌與電子報等教育資源,讓學生了解最新業界動向;本系老師也能利用CFA協會網站的影音教材,更新上課內容;學生則可參與CFA考試線上模擬測驗,並有機會申請CFA協會提供的獎學金:財金系每年可推薦五位大學部或碩士班學生,減免CFA第一級考試的註冊費用。

 

系學會活動

全國大專院校財務金融研習營

營隊介紹

財金系學會於2月13日到17日舉辦為期5天的「第16屆全國大專院校財務金融研習營」,為每一位對財金知識有興趣的大專院校生與社會人士舉辦。本營隊已順利舉辦了16個年頭,旨在提供豐富的金融知識與財務素養,並藉由實地參訪與社交晚宴,讓學員一睹商界工作環境與人脈交流。

在五天的營期,安排了多場講座,講師名單遍佈產官學界,如臺大財金系資深教授李存修老師、沈中華老師、花旗銀行鄭貞茂副總裁、非凡新聞李文娟經理…等,以掌握理論與實務間的平衡。課程包含各式投資工具介紹、個人理財規劃之方法與理念、大環境分析、金融業的營運與結構、探討時下議題、金融法規、案例分析等等,以期學員能完整了解現今的投資環境,學習財金知識,並完善個人的財務規劃。

在講座之外,學員也至企業實地參訪,親身了解金融業的工作環境。除此之外,特別舉辦的金融高峰論壇,邀請了許多重量級講師探討現今的金融時事,讓學員親聞大師風範,第一手了解他們關於時事的精闢見解。在營隊期間亦舉行了正式晚宴,邀請了多位講師與企業主參加,提供學員機會,學習建立業界人脈,並體驗商界社交場合氛圍。

 

隊輔心得

如果時間逆流,而我被參與財金營與否的選擇巨石滯留,我還是會做一樣的選擇,然後,繼續與你們航行。上學期越接近尾聲,越感覺得到工作人員們想要讓財金營盡善盡美的信念所帶來的焦慮,身為隊輔的我,好像除了鼓勵,無法給更多實質的幫助。直到上營前,才發現當初同學們強烈的意念竟然悄悄轉移到我的腦海裡,意識到小隊員對於這個營隊的喜好與觀感,站在第一線的隊輔承負著很大部分。很焦慮自己是否能扛得起台大財金這塊招牌,是不是真的能讓小隊員有所獲得。直到營期我才發現隊輔這個角色很微妙,不只是給予,更是小隊員與整個財金營間的橋梁,而從中我們亦是學習者。

不曉得是我太過幸運,還是來參加這個營隊的大學生都是身懷絕技,我的小組擁有各方的人才。曾經以為台大匯集了全台灣最積極的大學生,這個偏執驕傲的想法在財金營徹底被打破。很慶幸、很讚賞在營期最後一天有小組報告的活動,真的讓我大開眼界。看著我的小隊員們大多非財金領域出身,但是討論的積極與彼此清晰的思辯、專業、大方一眼便令人明白重點的投影片及如行雲流水的講述自己的想法,無論是哪一個方面,都是我在接下來仍需要努力的部分。

營期結束時,在集思門口與同組的大家相約再見面時突然有些惆悵,或許那一天很遙遠很遙遠,但是這五天的感動、收穫與刺激對我會一直一直很清晰。

(財金三/王雨涵)

財金人聯絡管道

歡迎加入:臺大財金會(系友會)Facebook

歡迎加入: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所校友會(財金會)

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官網

 

榮譽榜

*100學年度上學期獲獎教師名單

管中閔老師

與博士班莊惠菁同學以論文 「以無資料窺探偏誤的檢定評估共同基金績效」榮獲2012年聯電經營管理論文獎及2010年度證券市場發展季刊優秀論文獎

沈中華老師

以論文「發行體評等高於主權評等之因素探討-- 以全球商業銀行為例」榮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年報年度論文獎

*獎學金得獎名單

獎學金名稱

年級

姓名

段方慧艷女士紀念獎學金 大三 范廷瑋
周玉津教授紀念獎學金 碩一 陳姿利
財團法人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清寒學生獎助學金』 大二 何岳霖
中租青年會就學獎學金 大三 林立原
財金系系友會獎助金 大四 楊孟涵
大四 周相成
大三 宋佶翰
大三 王雨涵
大二 顏鐿鑫
碩一 張瀞云
財團法人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獎學金 大四 張雅筑
大四 張珮綺
大四 馬偉倫
碩二 張辰碩
碩二 康萬祥
100學年度臺大勵學獎助學金 碩一 羅雁文
碩一 張譯中
國泰慈善基金會
2011年
蔡萬霖先生紀念獎學金
碩一 張譯中
碩一 楊景雯
碩一 孫郁婷
碩一 盧龍潤
碩一 駱韻文
碩一 吳旻荏
碩一 袁鼎鈞
碩一 張翊桓
碩二 傅 萱
碩二 林政彥
徐木蘭教授獎助學金 大四 陳彥安
1963年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校友獎勵清寒學生獎學金 大四 黃婉毓
財團法人台北市台大高階管理碩士教育基金會獎學金 大三 林沛呅
CFA Program Partner Scholarships 大四 傅澤威
大四 楊孟涵
碩一 陳姿利
碩一 湯佳勳
碩二 許雅琄
CFA Program Society Scholarship 大四 王景權
大四 楊哲瑋
大四 婁瀚升
碩一 鄭妙儀
碩一 劉文琳
碩一 張翊桓

 

財金人活動分享

遇見了雙聯的美/管理學院早稻田雙學位計畫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正準備著要前往早稻田大學,只有在台大修過日文一的我,其實連基本的打招呼都不太熟練,要去日本留學這件事還是讓我有些不安,不過現在真的慶幸自己當初做了這個選擇,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機會。

我去的是以英文授課的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其實英文是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iberal Studies,這個學部的特色有以下幾個特色。第一、課程橫跨七種領域;包括心理學、語言學、商學管理、社會文化等等,雖然說不像在財金系的課程專精於財務金融,可是我認為,既然花了四年的時間在台大學習財金知識,也可以給自己接觸其他領域的機會。 第二、國際學生多;國際教養學部的日本人學生和國際學生人數的比例將近二比一,所以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都分別來自四十幾個不同的國家,不論是在課堂上或是課餘活動時,幾乎每天都是國際交流的好機會。也正因為如此,課堂上可以聽見更多不同的觀點,課程更顯豐富,也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真正的包容力與國際觀。 第三、日文課程紮實而多元;只要是非日本籍的學生都必須修習日文課程,我在早稻田的三個學期裡,每週有八堂日文課,而一堂課是九十分鐘,可見日文課的密集程度。而且日文課的種類、主題繁多,有一般綜合日文課、日本傳統文化課或是商用日文等等,能夠待在全日文環境又一邊上日文課,讓我從幾乎沒有日文能力,到回國以前順利通過日本語檢定一級程度(JLPT N1),這真的是我沒有預期到的收穫。

 

另外一項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我得到在日本工作的機會。因為雙學位計畫的時間有一年半,相對交換計畫時間長,所以較有充裕的時間尋找工作機會。另一方面,擁有台大和早稻田雙學位也是一項利器,讓在日本找工作這件事不再是不可能。一同赴早稻田雙學位計畫的還有幾位台大政治系的同學,其中也有一人已經得到某日本企業的offer。多數日本企業會設有專門給「新卒」(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管道,通常的入社時間是四月或是十月,所以就算計畫結束後必須先回台大完成學業也都是可行的。對我而言,得夠在國外工作的機會實為難能可貴,所以很開心能夠在日本找到工作。

在日本的期間,休閒旅遊當然也是不可或缺,校內社團多采多姿,學校也常常提供很多活動訊息給外國學生,像是富士山的登山活動、早慶戰觀賞、文化交流的營隊,其他校外組織也舉辦很多Homestay的活動,都有機會去北海道或是九州等待上一、兩週,不但可以更深入日本生活也可以和Host Family培養出深厚的情誼。日本的四季之美也是筆墨難以形容的,雙學位計畫有一年半的時間,四季的風景真的盡收眼底,對我而言真的是印象最深的一部分。

好好回顧這一年半的生活,真的覺得很值得。如果學弟妹有交換學生的意願,我覺得不妨考慮看看這項雙學位計畫,不但可以得到兩個學位在求職方面是一個加分、期間較長對於語言能力的提升還有文化體驗都可以更加深入、乃至於畢業之後的就業,也可以為自己創造不一樣的可能。

(湯惟慈 大學部/95級)

臺大-北京清華交流

去年報名了臺大-北京清華交流計畫到了北京一趟,在那裡受到很多北京清華同學的照顧,記得離開北京時,還跟大家說:「有機會的話來台灣看看,一定好好招待你們。」為了也回饋給清華的同學一個同樣難忘的回憶,也為了讓更多人有這股意願暑假到北京去看看,因此接下了這次寒假臺大-北京清華交流計畫的總負責人。

說起來這個活動一路上辦起來並不是非常的順遂,因為我同時是管院學生會的幹部、學期中時忙管院舞會忙到很疲憊了,這個交流計畫一直給我很沉重的壓力與負擔。而能讓我一直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是去年暑假在北京所得到的友誼以及想把自己去年所得到的分享給大家的心情。

這次的交流活動活動的安排很有難度,因為年齡的跨度相當大,在學術交流上面如何讓MBA的學生有收穫但同時讓一年級的學生不至於覺得太難。實地探訪的行程如何安排清華的學生都有興趣但同時讓台大的學生也不覺得無聊的景點,在在都考驗了我們籌備團隊。

不敢說我們做到最好了,不過看到雙方都體認到對方的優點而互相學習著,如:台大學生學生清華學生的好口條及問問題的能力、清華學生學習台大學生的創意。學術交流之餘雙方也是熱烈的討論彼此文化的不同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我想我們算是有達到當初這個活動設立的用意了吧!衷心的期盼這個活動能一直繼續辦下去且越辦越好。最後想感謝這段期間幫助我們的所有人,辛苦大家了!

(紀宜均/大學部98級)

我在Iccha the desire的七天

在德里的最後兩周,原本和我在另外一個NGO工作的俄羅斯女孩Kate邀請我一起到ICCHA(註1)陪孩子們一起玩和學習。她和我說明每天都有不同的項目,有唱歌跳舞、簡單的英語教學,還有基本的衛生觀念及處世道理。老實說,對於帶孩子我真的沒有什麼經驗,要設計相關課程也不是我的專業領域,直到真正接觸後才發現沒這麼困難。也許是因為在財金系待了一年多,慣於將思考模式複雜化。而在這裡,工作單單純純,人際關係也單單純純,課程的規劃並不複雜,孩子們很容易就可以融入情境當中,並且發揮創意自得其樂;與他們相處也不需要花費心思,語言和年齡都不是隔閡和距離,每個孩子都是小太陽,他們從不吝於對人們分享溫暖。

2/25,我在這裡的最後一天,印度的志工向孩子們翻譯說我要走了,一個和我很親的小女孩arti邀我去她家坐,這是我第一次踏進他們的家中。低矮的平房,天花板大約比我的個頭再高一些些,燈光昏暗不過至少知道他們不缺電,客廳有張大床和電視也有廚房浴室,另外arti和姊妹們也有一個共用的小房間;小女孩倒了杯水給我喝,我的腸胃也沒事。整體來說不算壞,讓我對他們的生活品質放心不少。這座貧民窟與政府有合作關係,他們有穩定的水電,也有接受教育(先不論教學品質),一些企業像是crocs也有提供給這些孩子鞋子穿以防他們在滿是碎玻璃和垃圾的地上奔跑時受傷,所以這群孩子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群。但也不禁想起那些我在旅行時常常看到的,居住在火車軌道旁貧民窟的人們,是否有被關切到呢?

(一個叫Damni的小女孩送我的小花)

“Eunice I will miss you…” Arti用有些生硬的英文對我說,一瞬間我竟不知如何回答,原本我以為這裡的孩子們對於各國志工的來來去去已經習以為常,在來之前我也做好心理準備自己與他們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連絡,我們終將只能成為他們生命中的過客;然而這些孩子還正在學習如何道別,他們將我們這些bayah、didi(印度文的哥哥姊姊)作為生活中的重心,當我們離開時,對於孩子們也許又會是生命中的一次重擊,想到這裡心中滿是歉咎。”I will miss you too. Take care and be good okay?” 他點點頭,然後我們說再見,當我確定自己走得夠遠時,才敢再回頭看她,卻發現她正擦著眼淚。

對我而言,在這裡的七天,每天就像踏入了一個世外桃源。曾經有個印度志工問我說來印度為什麼要選擇到這樣的地方,”you should know this is not the best part of India”,但當你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容時,你終於知道這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是什麼,是一種你無法將眼光移開的美麗。回到台灣,學業、社團、課外活動的代辦事項紛紛湧現在你眼前,乾淨的城市,說著熟悉語言的人們…我又與現實世界接軌,卻一再的想飛回印度,飛回去那些mimimi(註2)身旁,飛回想念。

(財金二/柳育筑)

註1:ICCHA為一NGO名稱

註2:mimimi為俄羅斯文中可愛的意思,這是我們在NGO服務時對孩子們的稱呼。

 

attachment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