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李嗣涔校長(左)十分欣賞藝術家格雷琴(右)畫作。(圖片拍攝﹕ 楊玲)

記者|楊玲文字報導(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記者|陳明莉、曾驛翔影片拍攝(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美觀是很重要,然而精確才是至高無上的準則。——Gretchen Kai Halpert

「So Beautiful!」在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驚嘆聲中,美國藝術家格雷琴‧凱‧哈伯特(Gretchen Kai Halpert)的「追求真實的筆尖」科學插畫展9日於臺大圖書館1樓展覽室登場。此次活動由臺大藝文中心主辦、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等十多個單位協辦,展出格雷琴珍貴的28幅畫作及相關書籍、畫具等。

格雷琴背景跨越科學與藝術兩大領域。畢業於康乃迪克學院植物學士、紐黑文大學研究所生物學插畫。曾長年於耶魯大學與羅德島醫院擔任研究科學家,也是自然科學插畫家協會前主席,是位相當傑出的科學插畫家。格雷琴把科學插畫展定義為「很好的科學輔助說明」,主要是為了說明一項科學主題,藝術家用視覺溝通方式與科學目的作完美的結合。她指出,與拍照最大差別,是科學插畫能選擇性描述主題,對需要識辨特徵的描述如醫學領域上,相當有貢獻。...《閱讀全文》

 
   
謝豐舟老師解說「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緣由。(圖片拍攝﹕ 楊玲、林玉枝)記者|楊玲文字報導(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記者|林耀恩影片拍攝(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臺大醫學院教授謝豐舟日前在圖書館舉辦「迎接生命的一雙手」回顧展,從醫療、教學、研究與藝術等方面完整呈現大半生璀璨時光。除了成長背景、從醫歷程外,在場展出的眾多優秀畫作,以及寶貴的跨領域策展經驗,也相當值得關注。

除了醫師身份外,謝豐舟最津津樂道的另一個身份就是「跨領域的策展者」,從2006年開始策劃一系列的臺大杜鵑花節藝術祭活動,並將相關活動定位為「藝術」與「知識」的結合,凸顯了臺大近年來除了科技,更重視人文思考的精神。謝豐舟表示,當時的主題是宣傳神經科學,希望以學術結合藝術方式,讓更多人所熟知。具體的執行方式像是辦了一場「杜鵑花神經科學生物醫學影像競賽」,並將之精神延續。

以2008年為例,首獎由臺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蘇芃翰獲得,題目為「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作品意念取自幼鼠的橫切片,摘取其背根神經節的組織,並由42張螢光顯微鏡照片拼合出來的高解析度影像,是一幅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作品。...《閱讀全文》

千百年來,許多哲學家與科學家都熱衷於探究這個問題。有人認為人類並非獨一無二,因為我們已經從許多其他動物身上找到愈來愈多的獨特之處,甚至是「人性」;另一種觀點則指出進步的語言能力、成熟的藝術創造以及系統的學習模式,都讓人類在萬物中顯得與眾不同。

人類確實很獨特。我們會追求夢想,我們會為了道德價值而調整慾望,我們還會為了真相而去建構抽象理論。我們之所以能如此,都是因為大腦的作用。人類的大腦是演化的產物,即使在分子的構造與神經元的數量上只有些許的差異,就足以造成黑猩猩與人類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腦科學是二十一世紀的顯學,本期【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特別邀請到台大醫學院教授謝豐舟醫師擔任顧問,為我們策畫【大腦、演化與學習】系列講座,從生理構造、心智狀態到學習特性,帶你一起深入探索大腦的奧妙。 《前往活動網站》

陳之藩(1925年~2012年)。(圖片摘自香港中文大學網站首頁)記者|楊玲報導(臺大跨科際對話平臺)

愛因斯坦說:「專家還不是訓練有素的狗?」這話並不是偶然而發的,多少專家都是人事不知的狗,這種現象是會窒死一個文化的。——〈哲學家皇帝〉陳之藩

享譽華人世界的科學兼人文跨科際學者陳之藩2月25日在香港逝世,享壽86歲。陳之藩是一位傑出的電機工程學者,曾獲選英國電機工程學會院士、擔任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客座科學家、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臺灣成功大學客座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榮譽教授等,曾出版理工著作《系統導論》及《人工智慧語言》。其中與香港中文大學淵源甚深,曾擔任該校電子學系創系時期系主任,協助開辦博士班,培養相關專業人才,是位相當具有成就的科學家。

然而,其更為世人所熟悉的是散文著作,更被喻為20世紀散文大家之一。作品包括《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釣勝於魚》、《陳之藩散文集》、《大學時代給胡適的信》、《蔚藍的天》、《時空之海》、《散步》及《思與花開》等,其中〈謝天〉、〈失根的蘭花〉、〈哲學家皇帝〉等多篇散文膾炙人口,多次入選國、高中教材。知名散文家思果說,陳之藩的文字是雅潔上品,在遣詞造句上如平仄協調等下了很多工夫,看出來受舊詩影響很大。....《閱讀全文》

台北赤蛙。(圖片來源﹕ pseudolapiz@Flickr)作者/蔡明燁(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當我們在今天開始注意到「跨科際」教育的潛在意義,且想要推動更有效益的穿領域科學傳播時,台北赤蛙復育成功的案例,提供了我們ㄧ個非常珍貴的課題──也就是從「線性」走向「網狀」思考的重要性。

在台灣的科學傳播網絡中,致力於生態保育的社群屢建奇功,可能是因為1980年代間,環保意識在國內抬頭,適逢寶島正開始走向民主化,環保團體很快成為市民社會的活躍份子,而經過了多年的努力,不僅環境保護的大原則已經成為許多台灣民眾的共識之一,以永續生態為宗旨的各類組織,相對上也已經在長年的實際操作中,建立出比較多元的社會網絡,並累積起較為豐富的穿領域溝通經驗,因此當我們在今天開始注意到「跨科際」教育的潛在意義,且想要推動更有效益的穿領域科學傳播時,台北赤蛙復育成功的案例,提供了我們ㄧ個非常珍貴的課題──也就是從「線性」走向「網狀」思考的重要性。....《閱讀全文》

Facebook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社群網站之一。(圖片摘自SHS計畫Facebook粉絲團)【全文原載於2012.01.01《知識通訊評論月刊》111期〈網路時代的新社會科學〉】

網路資訊交流的擴張,使得社會科學研究能夠獲取更廣泛的個人紀錄資料,但是牽涉隱私等倫理規範制度的限制,以及規範者對於網路內容的陌生和保守,阻礙這方面研究的發展潛力。

網路通訊的大規模普及,以及開放共享文化的興起,為社會科學家帶來了福音。它們打開了一個窗口,社會科學家可以通過它,觀察到個人和團體容易被歷史忽略的經驗,並提供研究人員檢視成千上萬(不只是少數)事件目擊者的記錄之機會。例如,我自己的研究,檢視在推特(Twitter)上的抗議、人們如何使用Digg的網站來成為一個線上社區的一份子、政治運動家如何在網上接觸選民,以及網誌可能如何對新聞傳播作出貢獻。

美國國會圖書館去年收購了推特二○○六年創始以來,所有公開推文的存檔,並宣布將開放查詢其資料庫,雖然目前尚不清楚何時或會遵循什麼樣的規則。透過社會媒體,社會科學進入了「大科學」的時代。 收集公眾的思想,可能為研究人員帶來倫理難題。訊息可能是公開的,但寫作訊息的個人可能不知道它們是公開的,且可能會驚訝於他們的言論會被保留或放入另一文章內容。 在二○○六年,哈佛大學的社會學家收集來自臉書(Facebook)上學生的友誼和共同興趣的研究數據,一些人就質疑研究人員是否有足夠的權限,可流通這些資料,以及他們是否使資料充分匿名。 ....《閱讀全文》

 


節目緣起

IC 之音「梅竹講堂」是延續清大與交大「梅竹賽」的精神,由「交大思源基金會」及「清華企業家網絡協會」( 簡稱 TEN)共同贊助舉辦, 兩校的校友會也都大力支持。活動從今年3 月初開始至明年2月底,連續52週。IC 之音將訪談交大、清華的傑出教授,或是畢業校友中的知名學者、傑出的企業家,以及部分跨領域的代表性人士。其中26位來自交大, 26位來自清華。訪談的主軸是「觀念, 讓世界改變。」,分享各人的經驗、新知、思想、及價值觀,精彩可期。

節目內容及時段

第一場
訪談對象:交大校長吳妍華女士
訪談時間:3/05 (一)17:00-18:00播出、3/11 (日)09:00 – 10:00重播

第二場
訪談對象:TEN 會長蔡朝陽先生
訪談時間:3/12(一)17:00-18:00播出、3/18(日)09:00 – 10:00重播
之後為隔周輪流訪談交大和清華代表性人士,敬請密切鎖定!

IC 之音「梅竹講堂」網址
http://www.ic975.com/AOD/

 

科文計畫推動辦公室
http://case.ntu.edu.tw/shs
FACEBOOK粉絲團: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SHS計畫)
TEL:02-3366-8653,02-3366-8654
FAX:02-3366-8655
地址: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581室(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