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機前先鏡檢
由於使用顯微核心的所有顯微鏡都要收費,因此使用前最好先在實驗室以顯微鏡檢查確定實驗成功後再來拍攝,以節省您寶貴的時間與金錢。另外在拍攝樣品前也應先以目鏡確認訊號標的細胞再拍照記錄,一開始未先透過目鏡鏡檢且急於透過電腦螢幕即時影像找細胞拍照的使用者,往往因為硬體調整錯誤而找不到影像,或拍攝到錯誤訊號。核心的顯微鏡開放給大家使用,前人的設定與之後的使用者不一定會相同,因此務必養成先用眼睛鏡檢找到細胞後再拍攝的習慣。
二、確認硬體狀況
確認光源是否已開啟、穿透光或反射光路上的配件擺置是否正確無誤、鏡頭是否清潔等是拍攝樣品前一定要確實執行的步驟。依筆者經驗,最常發生的是鏡油沾染到乾式物鏡,鏡檢時會發現細胞影像模糊不清,影響拍攝結果,此時請將鏡頭以以棉花棒沾100% 酒精擦拭乾淨,或通知管理員擦拭鏡頭,並記錄於使用記錄本上,以幫助管理員提醒上一位使用者注意使用習慣。
拍攝穿透光影像,尤其是DIC對比方式,務必要做聚光鏡克拉校正,目的在將聚光鏡光線聚焦在樣品上,以充分發揮物鏡及聚光鏡效能獲得最佳解析度的穿透光影像。使用者在拍攝前可請管理員幫忙校正或者向管理員請教學習如何做克拉校正。
機器有任何狀況,或是使用者覺得與之前使用時有任何不同之處,請務必告知管理員處理,以維護所有使用者的權益。
三、玻片需擦拭乾淨
讓來自於樣品的光線完全進入物鏡是獲得清晰影像的第一要務,玻片若是沒有擦拭乾淨上面沾有灰塵等,光線容易產生散射、折射或反射,因此來自樣品的光線
(例如樣品螢光)無法全數進入物鏡,使用油鏡時也容易污染鏡油,造成影像模糊。使用越高解析度物鏡及越靈敏的系統偵測光線時,這些微小細節卻是舉足輕重。
四、以穿透光記錄樣品外觀形態之重要性
筆者發現使用者常認為穿透光影像與實驗結果無關,因此常省略不拍攝,殊不知穿透光影像可以清楚呈現細胞的型態,若是實驗過程中對生物樣品有任何不良影響,穿透光影像下的樣品外觀可當作很好的證據,這對老師判讀學生所挑選拍攝樣品位置是否有問題時有極大的幫助。而且投稿國際期刊有時可能會被要求要放入可見光影像,因此拍攝螢光影像時 我們建議同時拍攝可見光影像以供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