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終點前的分分秒秒─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 |
陪伴臨終哀慟者乃是極度個人的工作,助人專業者們不但深刻影響病人及家屬,也被他們深深影響。助人者們若有勇氣去指認並正視照顧臨終病人時全部的反應,就可用它來啟發、豐富自身的工作;反之,也許會看到自己被捲進難堪的局面。
本書的目的在於處理專業助人者在從事臨終關顧時產生的情緒反應與反轉移感覺,以便能以同理和關懷的態度,幫助病人尊嚴而頭腦清晰地面對臨終與死亡...... |
|
|
|
|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
很少談論生死話題的書,讓人感覺這麼溫暖,這麼從容。
作者米奇‧艾爾邦在昔日恩師最後幾個月的生命中,每個星期二去探望他。這位老教授墨瑞面對著死亡一步步逼近,卻仍保有熱情和幽默感;藉著每個星期二的談 話,他一點一點地柔軟了米奇世故冷漠的心。他們師生的重聚,成了一堂有關生死之智慧的課。「只要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這堂課很短,但涵蓋許多課 目:愛、工作、家庭、年老、寬恕…… |
|
|
|
|
|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
作 者傅偉勳有臺灣「生死學之父」之稱,自述從小就很怕「死」,長大後卻專攻哲學,並於美國大學講授「死亡與死亡過程」這門課。就在醫師宣布他罹患癌症的同 時,允諾寫下這本書。躺在病床上沉思冥想,他探問為何一大半人怕死,結論是「怕自己」,「怕自己將要完全失去世上所喜愛過的事物」,執著在世俗世間所「渴 愛」著的一切!當下他體悟到要超克死亡的挑戰,必須抱持著無私無我、愛和希望。
與其到人生最後關頭才汲汲找尋生命的價值,現代人不若培養健全的生死智慧,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保持生命的尊嚴,這樣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即可安然地離世,維持死亡的尊嚴...... |
|
|
|
|
|
再見,愛瑪奶奶(Goodbye Grandma Erma) |
有一天,愛瑪奶奶說:「我的生命,大概只剩下一年,
不開始準備不行了。」書中的照片,真實有力的表現出
愛瑪奶奶的那份安詳與從容……
圖畫書裡較少見的黑白攝影圖像,用在這本病痛和死亡的主題書裡,格外具寫實的震撼力。透過愛瑪奶奶的愛貓陳述故事,讀者看到一位長者對待生命的智慧和安頓 生命最終旅程的豁達。《聖經》上說:「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這本書確實傳達了愛瑪奶奶的長者風範,對各年齡層的讀者,應該都有不同程度的啟示和感動! |
|
|
|
|
|
通往泰瑞比西亞的橋 |
傑西和柏斯萊創造了叫泰瑞比西亞的想像國,他們規定,進入這個國度,必須抓著河邊樹上的繩子盪過去。在這裡,柏斯萊替傑西打開了知識和想像的世界,他們合力去打敗現實和想像中的敵人,沒有什麼能打敗他們。
泰瑞比西亞的出現,使傑西和柏斯萊都不再孤獨了。
但是有一天,柏斯萊死了。
傑西從最悲痛的情緒中,回顧他和柏斯萊的感情,體會到柏斯萊是如何教會他用更寬廣的視野和勇氣,來關愛這個世界。
於是,傑西決定要造一座橋,幫助任何想通往泰瑞比西亞的人…… |
|
|
|
|
|
紅色羊齒草的故鄉 |
比利住在全世界最棒的浣熊狩獵區──奧沙克山區。他好想要兩隻浣熊獵犬,可是他家太窮,根本買不起,於是比利決定自己賺。歷經千辛萬苦,比利終於得到了他的狗——老丹和小安。
故事的結尾,作者安排了一個紅色羊齒草的傳奇。他藉著這則傳說來告訴比利:死亡是人生的一部份,就好像一天中必須經歷早晨和黑夜一樣,否則,另一個新的日子便不會到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