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活動廣播】
+2011.10.29 「彩虹征戰‧歧視滾蛋」同志大遊行
+2011.11.02 群學x唐山聯合講座 劉華真‧《自由之夏》座談會
+2011.11.02 《牽阮的手》北區試映及導演座談會
+2011.11.21 群學x唐山聯合講座 趙彥寧‧《海參戰役》座談會
+2011.12.10-11 社會學年會「研究新世代」
+2011.12.10 「血拼休假權」移工大遊行
+2011.12.14 系學會主辦紀錄片播映會‧《扣押幸福》
【學術新訊】
+賀‧本系畢業生林庚厚論文刊登於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八月新書《八輕遊台灣》 吳晟‧讀後感 與 何明修‧自序
【本期專題】
+專訪紀錄片導演‧系友龍男‧以撒克‧凡亞思:我的電影社會學
【活動報導】
+台大社會系系學會主辦2011‧秋茶
+社會人:歡迎100學年度轉學轉系生
[CONTENT]社會二 博安
2011年10月29日是第九屆台灣同志遊行,本屆的主題與精神是「彩虹征戰,歧視滾蛋!」今年暑假,教育部研議在既有中小學性別教育中,納入「同志教材」,引起正反兩面激辯不休的熱烈討論。而從這次事件中反同及恐同的聲音告訴我們,除了法律和制度層面的不平等之外,對於性傾向和性別氣質的歧視仍然深刻的存在於社會文化之中。
從社會系學生的角度而言,為什麼參與同志遊行是重要的呢?社會學對於人群分類和社會不平等的研究,主要是依循階級、族群與性別三個軸線。而從女性主義與具有性別意識的角度切入討論社會分類與社會不平等,可以拓展社會學研究的視野,讓看起來可能相關性不大的議題能夠連結起來被深刻地討論。
社會學的知識訓練,培養了我們集體的視野,認識到個人處境是與社會結構是有連結的。而性別也是主要的社會結構,性別本身就構成一個非常根本的結構條件與結構因素,會影響其他的社會結構比如教育、家庭、經濟、階級等等。
以性傾向來說,因為我們的社會習慣、規範與制度都依著異性戀結構的需求來設計,異性戀社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男人與女人會有親密關係,然後建立家庭。所以社會傳統、經濟安排與法律結構都把異性戀伴侶當作唯一且極為重要的社會單位。也因此,同志在這樣的權力結構下,情感、慾望、居家與生活等都變得不真實。
所以我們常看見媒體與社會輿論常對同志抱持刻板印象甚至偏見的報導、對同性情慾有「假性」、「暫時性」這種預設異性戀為「正常又自然」的論述、性別氣質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學生被強迫驗明正身的性別屈辱與暴力對待、因為相愛不被家庭與社會認可的同志伴侶相約殉情、同志出櫃而父母因缺乏資源與認識而產生逃避心態的「入櫃」、同志婚姻與伴侶權尚未落實在法律層面的保障以及不受國家公權力的肯認……。這些種種,都可以觀察到身處異性戀體制下的同志,是需要面對許多不友善的。
從上述我們可以知道,人群的差異存在不平等,「主流」與「少數/弱勢」是有權力關係階序的:不同於主流的文化被視為「他者」,被以污名化的方式加以抑制。我們要破除「他者」的迷思,並進一步肯認差異的價值。而這些長期以來被視為他者的文化,在社會生活的運作中,乃是處於權力的邊緣位置,承載此文化的群體往往長期以來居於不利的處境。所以光是肯認其存在的消極式平等是不夠的,而是必須積極性地給予資源,使其能爭取權益。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強調行動的積極開展,當我們覺察社會中存在對弱勢群體的壓迫,特定的改革行動必須被進行,以破除或緩解壓迫結構。我們認知到差異所形成的不平等之後,集體行動是有必要性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非走上街頭不可?為什麼我們不能再沉默?
而我們意識到了這些集體式的力量形塑了不平等,是不是只能被牽引著、束縛著,只能嘆息人微言輕、無力改變呢?Allan Johnson在《性別打結》一書使用了一個隱喻,想分享給大家:我們都是在父權的價值滋養下成長茁壯的一棵「父權樹」,從提供養分的根莖到樹幹以及茂密的樹葉,就好像承載著父權價值信念的家庭系統與社會制度。然而,個體當然不是因此就無法解構父權結構的限制而僅能一再複製,一片具有性別平權意識的樹葉或許掉落土壤而轉變為養分,進而滋養另一棵小樹,就有跳脫父權樹而具備性別平權意識的可能性。
林國明老師在社會系B96小畢典致詞時曾言:「社會學知識,讓我們養成一種人文精神,一種對人的處境的關切;社會學知識,培養我們的分析判斷能力,能夠思索是什麼集體力量塑造了人的生活處境;社會學知識,也鍛鍊我們批判實踐的行動能力,讓我們相信,我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可以和別人共同追求合理的生活處境。」社會學讓我們見到人與人的差異會因為社會結構的力量形塑了不平等,但我們也認知到不平等並不是理所當然、一成不變的,必要時可以採取集體的行動爭取改變。透過閱讀、思考與實踐,試著讓我們的生活世界變得更美好。參與同志遊行當然不是唯一的方式,不過它可以是認識多元性別的契機之一:同志大遊行是一個有很大包容性的場合,我們可以看見同志們如彩虹般多采的身體展演,以及對於親密關係可以有更多元的想像。畢竟瞭解,是實踐尊重的第一步。
10月29日,我們,凱道見!讓我們「看見差異,『異』同努力!」「打破歧視,擁抱同志!」
彩虹如何爭戰:活動詳情請看2011台灣同志遊行聯盟
一場學生運動,如何改變他們的一生?——《自由之夏》座談會
劉華真 主講 (台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時間:2011.11.2﹝三﹞19:00-20:30
地點:唐山書店「W83B活動空間」(台北市溫州街83號B1)
地圖︰http://socio123.pixnet.net/blog/post/35974905
「自由之夏」是1960年代初期,發生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著名學生運動,
其所引發的文化與政治效應,孕生了日後其他重要運動,包括女權運動、
反戰運動、民權運動。當年參加運動的學生並非只是出於「年少輕狂」;
參與之後,也不是「船過水無痕」,反而永遠改變了他們的生命路徑。
顛覆島國根性的萬里踏查——《海參戰役》座談會
主講人:趙彥寧(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
時間:2011.11.21 ﹝一﹞19:00-20:30
地點:唐山書店「W83B活動空間」(台北市溫州街83號B1)
地圖︰http://socio123.pixnet.net/blog/post/35974905
當我們高喊保護地球環境、強烈譴責他人不當使用的同時,可能遺忘了
我們自身的「消費者」身分……
兩場講座皆免費參加 自由入座
唐山書店(電話: 02-2363-3072 , 23673012)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電話:02-23702123 Email:socialsp@seed.net.tw)
《牽阮的手》北區試映及導演座談會
《無米樂》導演莊益增、顏蘭權,五年心力,最新作品。
曾獲: 201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台灣獎首獎
2010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獎入圍
2010女性影展閉幕片
2010南方影展 不分類首獎、觀眾票選獎
2011 東京國際女性影展邀映 ::::::
時間:11/4 (五) 18:00進場 18:30開始放映
地點:臺灣大學學生第一活動中心(活大)禮堂
12/14 系學會主辦紀錄片播映及座談會《扣押幸福》
晚上6:30@社會系館101
講者:
李韶芬/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成員,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社會學博士生
影片簡介/本片為 2008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探討一名已任職25年的女性警官,罹患肺癌面臨死亡的威脅,在生命的終點到來前,僅希望讓同性伴侶可以成為她警官退休金的受益人,惟在同性伴侶/同居伴侶 不受保護的紐澤西州,重病的她必須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獲得婚姻中配偶理所當然的權利?反觀台灣,同性/同居伴侶關係尚無任何正式之法律制度保障,那麼, 同性/同居伴侶的未來與幸福又該如何爭取?(摘自伴侶盟官網)
[CONTENT]
─學術新訊─
恭賀本系畢業生林庚厚同學
本系畢業生林庚厚(Ken-Hou Lin)同學之研究文章"Income Dynamics, Economic Rents and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US Economy." (with Donald Tomaskovic-Devey),刊登於著名期刊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簡介:林庚厚同學於2005年自本系畢業,2007年秋季赴美讀研究所,目前就讀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社會學系。研究興趣包括社會不平等、經濟社會學、國際移民、時間運用(time use)、關係社會學(relational sociology)以及量化研究。並對非典型資料(unconventional data)與統計圖表(statistical graphics)之分析具強烈興趣。
Income Dynamics, Economic Rents and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US Economy
Abstract
The 2008 collapse of the world financial system, while proximately linked to the housing bubble and risk-laden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was a consequence of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U.S. economy since the 1970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 and incom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U.S. economy, advancing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of income shifts into the finance sector. Complementary developments include banking deregulation, finance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size and scop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e shareholder value movement, and dominance of the neoliberal policy model. As a result, we estimate that between 5.8 and 6.6 trillion dollars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finance
sector since 1980. We conclude that understanding inequality dynamics requires attention to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s.
Keywords income inequality, financialization, market, neoliberalism, institution
《八輕遊台灣》讀後感 吳晟
一
身為農家子弟,承續父祖,從年幼以至逐漸老邁,終生立足在自己的鄉土,成長於斯、耕作於斯,養育子孫,世世代代賴以安身立命,我對土地的濃郁情感,難以計量;同時我也是生物教師,對生態環境的變遷,特別留意,增進更深一層的知性認識,更深一層的關注。
數十年來,這樣的情感和關注,經常流露在我的詩作、文章中,是我最主要的創作動力。隨著開發主義的經濟思維,漫無節制主導台灣社會的發展,盲目追逐經濟成長,成為全民理所當然的「核心價值」,放任土地正義泯滅、環境倫理極度扭曲,我的詩文注入無比憂慮,乃至悲傷。
但我幾乎不曾挺身而出,直接訴諸行動對抗。
直到二○一○年春季,因某些機緣,我跟著台大研究生許博任等一群年輕學子,去二林中科四期空曠園區、去相思寮農家、去國光石化預定地芳苑、大城海岸、去沿海養殖場,實地走訪,在這之前我陸續從報章雜誌蒐集而來的相關報導,和多篇秉持知識良知的專家學者的論述,與現場所見所思所感,相激相盪,我長年以來蓄積的憂慮與悲傷,終於爆發出來,轉化為忍抑不住的悲憤。開始醞釀《只能為你寫一首詩》的詩篇,並實際介入反對行動。
很巧合的是,六月初詩作定稿,不久接到《商業周刊》編輯來電,表示將製作「天空浩劫」專輯,探討六輕、八輕石化業,邀我寫一首詩,依我的寫作進度,若非早就寫好了這首詩,哪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更巧合的是,首次接到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電話,邀我六月二十四日出席藝文界記者會,我立即應允,當天早上搭高鐵去台北,《商業周刊》剛出版,我買一本帶到會場,即席朗誦《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從此我更積極、更主動參與、籌劃、展開一連串反對國光石化的實際行動。
在環境保護社會運動的經歷,我充其量只是一名幼稚園學童。我一面參與、一面學習,成長不少,特別是青年朋友教我最多。
我不諱言,在這一年多實際參與反對國光石化運動,我是抱持著近乎拚命的高昂情緒,深深感受到每一位參與者的熱情,充分發揮了社會正義的力量。據我粗略觀察和歸納,反對國光石化運動「暫時勝利」,至少得自於十股社會力量,分別是:彰化環保聯盟及許多環保、公益團體、在地自救會、專家學者、彰化醫界聯盟、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含高中生)、藝文界(包括創作歌手)、平面及電子媒體、乃至從政人士………。
每一個團體、每一股力量,無論誰先誰後、無論什麼方式參與,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甚至在彰化縣政府前、在凱道上、在環保署前面抗議的每一位默默聲援的群眾、青年學子,來到大城溼地表達關心的每一位「訪客」,都散發出無比動人的力量;至今,我的腦海中,仍經常浮現每一張面容……。
二
回顧台灣歷年來發生過無數大大小小為保護環境的抗爭運動,也許轟轟烈烈,也許很快就潰敗而煙消雲散,每一場各有不同的時代背景、環境意識、社會氛圍、以及面對的勢力和命運,當然也有各自敘說不盡的動人故事……。
殊為可惜的是,據我所知,大部分社會運動,很少留下比較完整的事件記錄,作為歷史見證,遑論深入的探討,留給後人反省、借鑑或參考,甚至連起碼的文宣、大事紀等資料,也無人保存、整理,任其湮滅。這是台灣人太過於「務實」的本性,只重現在、漠視自己歷史記憶的通病使然嗎?認為凡事過去就過去了,有什麼值得談論?於事何益?
沒想到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反八輕運動「戲劇性」地暫時告一段落,很多伙伴還在為這個「懸案」而困惑,六月底,謝志誠和何明修二位教授,就已著手完成《八輕遊台灣》這本十分特殊的「遊記」初稿。
謝志誠教授曾經擔任台灣環保聯盟祕書長、台灣教授協會環保組召集人,不只學養淵博,環保運動經驗也十分豐富,早在二○○六年就和蘇煥智縣長合著《黑面琵鷺的鄉愁》一書,詳實記錄一場長達十二年的艱辛環保運動。
年輕的何明修教授,研究專長有社會運動、環境社會學、勞動研究、教育社會學等領域,二○○六年十二月,就已出版專著《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而今兩位教授,以其專精學養和長年觀察、記錄、訪談,恆久毅力合力完成《八輕遊台灣》──以演義筆調,先簡略交代台灣石化業的身世族譜,再展開八輕如何漫遊台灣的歷程。
這趟「旅程」從一九九四年起始,全台趴趴走,至二○一一年四月,在彰化大城溼地決定「安息」(不知是否伺機而動?),橫跨十多年,涉及的人、事可以想見非常龐雜,本書作者卻能理清「旅遊路線」圖,以事件敘述為主,脈絡分明,兼及評述。
八輕遊記來龍去脈,本書雖已記述完備,但涉及的人、事確實太龐雜,難以面面俱到,參與反對運動的每個團體、每個成員,可能覺得甚多不足之處,某些作者的觀點或評述,也不盡然會滿意。甚至資方或政府官員,也有可能不以為然。
不過,「創造歷史」者對寫歷史者的「期待」,往往有很大「落差」。
我們常說,「留給歷史去評斷」,也就是留給寫歷史的人去評斷。大凡任何「歷史事件」回顧敘述,不免與「當事人」記憶有出入;基本上應以不背離史實為最高原則,至於如何記錄、如何詮釋,自有書寫者自己切入的角度與考量,要對自己的書寫負責。
當我拿到謝志誠教授列印給我的沉甸甸厚厚一大冊《八輕遊台灣》書稿,並希望我寫序,實在十分躊躇,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環保運動的經歷,充其量只是幼稚園學童,豈敢說什麼話。不過,拜讀二位教授這麼用心的著作,深為感謝和敬佩,那麼,就當作小小讀後心得報告吧。
序(二) 何明修
在二○○六年底,我出版了《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一書。在其中,我分析一九八○至二○○四年間環境運動的發展軌跡。我的核心關切是,台灣環境運動是起源何種歷史脈絡?在威權到民主的鉅變之中,環境運動扮演了何種的角色?哪些道路可以通往環境的民主化?很明顯地,這些提問是屬於鉅觀層次的,我大致上採取了國家/社會運動的分析視野。因此,環境運動二十幾年來的驚奇歷險,被視為台灣整體社會演進的一環。在《綠色民主》之後,我深刻感受到鉅觀提問之不足,畢竟民主化以來,遍地開花的環境運動呈現出相當不同的風貌,需要採社區的、由下而上的觀點再加以補充。由於我那時在南台灣任教,我選擇觀察柴山、橋頭、林園、大寮等地作為我的研究田野。在這些社區,環境運動者所要抵抗的對象明顯有別,包括任意排放污染的工廠、被回饋金收買的地方頭人、侵佔國有土地的業者、破壞文化資產的交通建設。面對不同的敵人,在地的環境運動也分別採取了社區營造、生態解說、環境巡守、遊行抗議等不同的策略,而他們的集體努力也獲得程度不一的成果。越是根植於在地的考察,越是肯定了生態學顛撲不破的道理:多樣性不只是我們需要珍惜的狀態,也往往是事物的原本風貌。
過去幾年來,我關注地方性的環境議題,因此,對於蘇花高、中科、台塑鋼鐵、湖山水庫等全國性議題較少著墨,對於二○一○年夏天以來聲勢越來越浩大的反國光石化運動,我也只是投以同情性的關注。很高興,二○一一年寒假,謝志誠教授主動聯絡我,希望能找我合寫這部《八輕遊台灣》的歷史。我讀了他的初稿之後,是有一些基本的想法。首先,台灣社會運動的歷史書寫不應該只侷限於學術研究領域,而是更積極地與知識公眾對話。在二○○八年初,我出版過《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試圖以一位勞工領袖的個人傳記,來勾勒出解嚴後台灣工運的軌跡。我自己的的感想,撰寫這一類非學術性的著作,其實會帶來層次不同的成就感,這絕對不是出版一篇學術期刊論文所能取代的。
其次,對於社會運動而言,創造歷史固然是最首要的任務,但是書寫歷史也具有同樣的不可取代性。國光石化是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工程,包括基礎工業與工業港的設施,將摧毀珍貴的潮間帶生態(大城溼地),威脅沿海養殖業者的生計(王功蚵農),危害某種明星級的保育類動物(白海豚)。同樣的劇情元素在十年前的濱南工業區也曾出現過,亦即是台江內海、七股蚵農、黑面琵鷺。同樣地,投資預定地也分裂為對立的兩派,地方頭人帶領他們的群眾為廠商搖旗吶喊,他們的講法永遠是「繁榮地方」,反對者則是與NGO聯手共同捍衛家園。值得注意的是,在種種反國光石化運動者所提出的論述中,陳定南與宜蘭經驗是常被提到的;相對地,反濱南工業區運動的記憶是缺席的,彷彿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是不曾出現過。很明顯地,公眾的集體記憶是不容易維繫的,需要有人投入整理的工作。
我是在一九九九年二月與謝志誠教授結緣,那時我仍是在收集研究資料的博士生,請教他關於濱南案的種種問題。我非常感謝他那時所提供的協助,我後來寄一本完成的博士論文給他,此後一直到二○○九年我來到台大社會系之前,彼此都沒有再聯絡。因此,當謝志誠教授在今年初主動洽談合作事宜,我也感到很吃驚,我大膽猜想,也許他對我的印象還是停格在十幾年那位來請教濱南案點點滴滴的菜鳥。但是無論如何,我還是得感謝他的信任,讓我有可以自由發揮的文字空間。此外,我也得感謝我所訪談過的二十五位相關人士(名單見附錄二),他們提供十分珍貴的研究資料。事後回想,無論是在地或是在台北,青年或是老將,每位受訪者的參與經歷、內在信念、未來期待都是構成十分迷人的不同世界。我只能說,自己是何奇榮幸能夠窺見這樣的繽紛與斑斕。
社會運動從來就不是少數參與者的家產,寫社會運動的歷史也不是少數學者的特權,既然沒有人可以有壟斷歷史詮釋的權利,這一本書也會只是其中一種觀點。反國光石化運動已經落幕,但是記錄這段改變台灣環境史的工作才正要開始。
*感謝何明修老師、吳晟老師以及左岸出版社授權刊登。[CONTENT]
─本期專題─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我的電影社會學
社會二 陳品妤
社會二 武 陵
中文二 張乃文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Lungnan Isak Fangas),阿美族人,台大社會系畢業後專職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並於2009年取得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電影製作碩士。雖是台灣少數的原住民導演之一,但創作題材類型並不局限於原住民議題。執導過的多部紀錄片作品, 曾於美國、台灣、韓國獲得獎項和參展的肯定。
一位導演,用美國電影風格拍紀錄片,以電影述說他所關心的故事,他是台大社會系畢業的學長,他是龍男‧以撒克‧凡亞思(Longnan Isak Fangas)。
著迷光影的年代
一切要從攝影說起。
「一開始是照相,後來喜歡上電影」,高中玩攝影,到了大學時期則也加過攝影社,此外,也逐漸熱衷於電影。攝影是靜態的,跟動態的影像很不一樣,後者呈現出似乎更炫彩的世界,尤其使他著迷。當時的他,完全不知道什麼是紀錄片。
上了大一,才曉得有所謂的「影展」,開列的片單對於渴望電影的心靈,正像著迷閱讀的人得以進入一座館藏豐沛的圖書館那份興奮與悸動,既熱血又瘋狂,拼了命就是為了能多看。沒有網路售票系統的當時,金馬影展開始前三天,就和幾個同學在八德路購票端點,帶著睡袋,輪流排隊、睡覺、換班,跟站哨沒兩樣。
「如果你們看過影展的片,就會發現很多片並不是那麼好懂。因為連續看,常常看了兩部就睡第三部,後來,我們評判片子好不好看的方式是,如果睡覺起來繼續看,還看得懂,就是好片!」大一開始,這種以觀影當作主旋律的生活,持續成為之後大學生涯的節奏;同時,知道了忠孝東路七段的國家電影資料庫,裡頭許多歐美老片、經典蒐藏或定期推出,例如伍迪艾倫的專題,全都老老實實照單全收,「當時有看沒懂,反正就是裝文青。」影展中引進紀錄片,看了,才慢慢有點懂,紀錄片跟看習慣的劇情片不那麼一樣。
大學畢業後,決定讀電影研究所的他,因為台南藝術學院規定報考時至少要有一部作品;相對於劇情片,紀錄片入門的門檻比較低,短短兩個月之間,用借來的攝影機,以自己未婚生子的妹妹為主題,導演完成《回來就好》。
成績放榜,上面沒有他的名字。
雖然考試失利,可是他發現這部處女座,竟讓家人重新發現對彼此的在乎。
海灘‧太平洋‧搖滾狂熱
《回來就好》沒能讓他錄取研究所,卻為他贏得行政院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還入圍第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2003年,台北縣政府委託他側拍一年一度貢寮海洋音樂祭的「海洋獨立音樂大賞」競賽。方向很明確,不過找他來的縣府新聞室主任廖志堅給沒有任何限制,一切形式自由。
「當初海洋音樂祭的拍攝是從三十二個團裡選十二個進入決賽,我再從中去篩選幾個來拍。」因為對搖滾樂團沒有研究,參賽隊名稀奇古怪,「拍攝『Mango runs』是因為他們練團的地點離當時的家很近;拍『不正仔』是因為他們跟『Mango runs』是好朋友;『台中腔』則是因為名字太有趣。」以原住民搖滾樂團為特色的圖騰也在被選之類,其他的團因為重複性太高,剪接時就刪掉。
最後的成品正是《海洋熱》,一部讓他在當年許多影展上大放異彩的里程碑作品。
《海洋熱》浪潮之後,《誰在那邊唱》?
《海洋熱》裡面用青春換取音樂和回憶的年輕搖滾團中,其中一個便是圖騰。音樂季結交的友情延續到2010年,這次,他們成為最新一部片惟一的主角。
讓我們好奇的是,《誰在那邊唱》的片頭,除了例行的製作人、導演、技術人員名單,竟然出現「演員名單」。一部紀錄片有「演員」?導演解釋,在這部片中,他決定不用某些記錄片常用的talking haed(註),而是設定一個情境,再分別給個別角色不同任務,誘導他們「演」出他們曾有過的真實衝突。
紀錄片的領域有一句很著名的話,認為紀錄片工作者應該「像一隻停在牆壁上的蒼蠅」,在最不引人注意的狀態下拍攝,以達到客觀。問導演對這句廣為流傳的話的想法,他說:「所謂的真實,其實是行車紀錄器,或者監視器下的產出。我所想要的真實,則是情感上的真實。在《誰在那邊唱》的拍攝,我擺明了我是一隻飛進去的蒼蠅。」當「卡!」聲一下,連被記錄者自己也困惑了:「剛剛『演』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同於劇情片中大都是以表演為專業的演員,紀錄片鏡頭前的,卻是鮮少面對別人凝視的素人。圖騰團員本來就很愛演,獲得海洋獨立音樂大賞之後,更是產生無比的信心,對各種形式的跨界都勇於嘗試;但他們畢竟不是演員,要怎麼讓被拍攝者同意,和攝影者互有默契,則必須花時間長期相處,讓他們信任,才能讓整體的呈現比較自然。「當然也有人會用錢去替代花時間這件事,但我沒有用過。所以我和我的被拍攝者通常是先當朋友,如果很難打開心防,感覺沒有機會,我就不會拍了。」
既通俗,也顛覆
從《海洋熱》、《誰在那邊唱》,到今年的《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紀錄片導演版》,兩個關鍵元素雙股纏繞般決定了屬於他的風格──一個是音樂,一個是原住民;既是拍完《海洋熱》之後逐漸鮮明的題材喜好,背後也隱藏了一個潛在的寶萊塢式阿美族歌舞片大夢。
在德州奧斯汀唸電影製作碩士,獲益最大的是「鋪陳─衝突─結尾」三幕劇格式的運用。很類型化,感覺也很受好萊塢式的影響,「但你知道安排衝突在劇情的特定時間點出現時,觀眾就是會買單!」拍攝一部混搭阿美族歌舞、嘻哈街舞的《舞力全開》原住民版的新計畫,既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禮讚,也是以通俗片手法翻新大眾印象的一次努力嘗試。
也許,這是導演嘗試翻轉特定形象的全新對應之道。當鏡頭前的對象是原住民時,導演的確想要改變被定型的刻板印象。很多關於原住民的形象,只片面的呈現,然後不成比例地、放大、播送,「比如說,的確很多原住民朋友講話都有一種腔調,我也不否認這個事實,但是不能在影像中只讓他們以這個形象出現,彷彿他們『就只是』這樣。」在大多數人缺乏理解的情況下,汙名因而更加難以磨滅。因此導演在拍攝的時候,就會希望更關注在影片的主題,「像在拍攝《誰在那邊唱》的時候,盡量讓這個團在螢幕上的時間佔滿,」原住民的族群身分不會被刻意凸顯,而是自然、平實地呈現角色日常的生活樣態。
電影社會學
「當初念社會系的時候,我就擺明了我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在課業上,因為花太多時間在電影,課業方面沒有那麼突出。」還是歸結於對電影的著迷啊。
社會系給予的最豐沛的,便是「自由」。自由在於,因為市場沒有明確的對應職業,所以存在寬容度,有充分餘裕能探索、追尋自己喜愛的電影,「不像法律系或是醫學系,我可以有被解釋的空間,如果不學好、不是全班前幾名,不代表我以後就完了──好像沒有什麼不ok的!怪獸去五月天ok啊,沒有一定要考社研所、當教授或用批判觀點幹嘛的。」
社會系的訓練,也讓他看到主流以外的觀點,打個比方,好比看野台戲的時候,你站在舞台和觀眾之間,不只觀賞台上的表演,同時看到觀眾對演出的反應,以及劇團後台上妝、等待、排演、幕後的多角視線。
還記得那些老師呢?「影響我比較多的是孫中興老師,有修他的社會學導論和愛情社會學,當時覺得原來這麼有趣的東西也是一門學問。到現在拍好記錄片都會給老師看」老師有偏好的類型,看完片子問他的意見,給的建議常常是:「一定要呈現角色的內心衝突。」
「我發現一方面自己抽象的理解能力不那麼好,」談到學過的理論、概念,導演回憶道:「一方面認為理解到一部分,然後直接去實踐,比較有意義。」決定不走學術研究的路,不申請社研所轉攻電影所,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透過電影,他實踐了那些日子裡習得的種種。
「所以我現在透過拍片實踐對社會學的想像,我的想像就是我的片子。」
後記訪談之外
正式的訪談完成後,切換成聊天模式,談他監製的《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最欣賞的李安導演,聊了國片和台灣電影工業目前大致的情況。
「台灣少一個導演不會死,但多一個監製可能幫助很大。」大環境下,一個台灣導演面對的生存壓力十分沉重,既要追求作品的品質與特色,還得在沒有工會的保障下,獨自面對拍片的經濟壓力。「如果都像魏德聖拍《賽德克‧巴萊》那樣的做法,台灣每個導演至少都要減壽好幾年。」
如何藉由一部部片,讓觀眾慢慢回到電影院看戲,也把電影工業的條件、「設備」備齊,整個環境才能良性運轉,穩定地往好的方面運轉,不用仰賴可遇不可求的「某某熱潮」──正是龍男導演下一階段的大目標。
【導演作品】
1999《回來就好》
1999《尋找鹽巴》
2002《我的莒光作文簿》
2003《美麗的遠行》
2004《站崗的女人》
2004《海洋熱》
2005《海洋熱2》
2009《誰在那邊唱》
2010《大吟釀之幕後花絮》
2011《很久沒有敬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