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http://case.ntu.edu.tw/future/
<探索六>‧化學大未來:
CHEMISTRY-
OUR LIFE, OUR FUTURE
09/24~11/26
|
■本期快訊
在本場演講中,葉教授將從尖端科技各個面向為我們解釋
化學工程如何扮演邁向未來的推手,並探討如何利用理性
去探索未來世界的輪廓與遠景。
時間: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國際會議廳
|
|
|
|
■本期目錄
|
|
|
葉李華─徜徉於科學與科幻之間 /case編輯整理
對葉李華這種既熱愛探究科學知識又癡迷於科幻天地的「科學家」來說,捨科學就科幻或捨科幻就科學,本來就是兩難,但有一天葉李華一轉念卻說:「科學研究少我一人沒損失,科幻推廣少我一人,就少了很大的力量」。
■科幻電影的啟蒙
『我的科幻生涯,來自父母從小給予我的一臂之力。』葉李華從小就常常跟著父親一起看電影,念幼稚園時曾跟著父親看了一部「聯合縮小軍」的科幻電影,震撼了他幼小的心靈,一輩子難忘。此後,電影、電視、漫畫、小說,各種與科幻有關的事物他都有興趣,他最著迷的是漫畫家劉興欽的「阿金與機器人」和電動木偶影集「神奇雷鳥號」,小學便立志唸科學、當科學家。
■找到熱情與使命,從主觀的科幻迷轉變成客觀的科幻推廣者
一九七八年,葉李華高一,倪匡第一部科幻小說「雨花台石」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刊出,葉李華一讀之下大驚:「終於看到真正的中國科幻小說了!」從此,對科幻小說開始著迷,不論是連載的、成書的,每一本每一篇都不放過。光靠閱讀還不能滿足他內心深處對科幻的渴望,在閱讀的同時還另外做了閱讀筆記。而筆記上寫的不只是心得感想,還有人物關係圖譜、故事發展系統,甚至故事發展構想的建議。
在服兵役的第二年,倪匡先生來台灣出席「倪匡讀友會」,葉李華特地請了假,親自送上自己多年閱讀倪匡作品的總成果。當時倪匡迷何其多,但葉李華對作品的深入、熟悉程度卻是最深,讓倪匡極受感動,從此,兩人成為忘年之交,不論身在何處,葉李華始終是倪匡的「小朋友知己」。
一九九三年春天,隱居在舊金山的倪匡,對葉李華說了一句話:「來吧!」,兩人成了同住舊金山的鄰居。在葉李華深居舊金山潛心翻譯的四年裡,倪匡對他頗有意見,常說:「我六十歲隱居,還說得過去,你才三十多,該回台灣推廣科幻,你若去做,我無條件支持你!」在倪匡的催促與使命感召喚下,葉李華選擇回到生長的故鄉從事科幻推廣。
|
■1985年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
■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理論物理博士。 |
■為科幻的汙名平反
葉李華認為中國人對「幻」這個字有一些既有想法,甚至覺得「幻」是大逆不道,造成「科幻」的原罪,他希望可以藉由語言文字透過各種媒體,破除這個迷思,讓「科幻」得以正名、去汙名化。
葉李華強調,科幻小說有幻想部分,但不違背邏輯推理,必須有所解釋,這是與時下流行的「哈利波特」或「魔戒」不同之處,真正的科學家都肯定科幻的,甚至投身科幻小說的創作,像本世紀科幻文壇超級大師以撒.艾西莫夫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生化科教授,同樣引領半世紀風騷的科幻科普作家亞瑟.克拉克曾獲得聯合國等頒發的學術獎項。
葉李華比喻,若科幻小說是一座大廈,科學是地基、幻想是樓層、科學精神是鋼骨,張系國曾說明:「科幻小說的基本精神,就是它不斷在突破「過去」的束縛,設法一窺「未來」的究竟。但科幻作家又深知,『過去』和『未來』之間,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科幻小說可以趣味,但科幻並不是逃避,而是在更深層次反省人類的處境。」。
在葉李華心目中,科幻科普都是提倡科學,他走的路只是把三者結合為一罷了。
-TOP-
|
前往瞭解關於結晶體工作坊的詳細資訊> |
|
|
科學到民間部落格重新開張!
科學到民間-全國年度科普活動
活動時間:2011年8月~2012年7月
活動地點:全台各縣市鄉鎮 (包括離島地區)
募集熱情講師
誠摯地邀請各領域學者及老師們能貢獻所學,為「科學到民間」擔任講師,我方 將根據承辦者希望的科普或科學教育題材、對象程度、時間、地點、活動方式等,慎重推薦合適的科學家演講或參與活動。
邀請承辦單位
承辦單位可為任何學校或團體單位,只要有心推動科學教育或科普活動,都可以申請承辦一場或多場「科學到民間」的活動。在地理分配上,將力求接近民眾以及偏遠地區。
|
|
只要點擊進入網頁即可立刻下載申請書申請活動喔
立刻前往瞭解科學到民間部落格>
-TOP-
|
|
|
【精選文摘】賈伯斯與諾貝爾獎
撰文 ∣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陳竹亭
每年十月的第一週,諾貝爾獎總是科學界最夯的話題。估算台北與斯德哥爾摩的時差,下午五點許多同事就在電腦前等候公佈獎落誰家。
今年的物理獎頒給了波爾馬特(Saul Perlmutter)、施密特(Brian Schmidt)和里斯(Adam Riess),三人利用遙測超新星,發現宇宙加速膨脹的證據。化學獎則由1982年發現準晶結構的謝西曼(Daniel Shechtman)獨得。這兩件科學界的盛事想當然耳的分別在五日及六日博得了新聞的版面。台北的新聞各別報導了不到一分鐘。事實上,科學界沒在注意的,或是聽了新聞報導仍然不知宇宙「暗能量」或「準晶」是什麼科幻東東的,當然是大有人在。對得獎科學家的名字形同陌路,就更是不必說了。
十月五日及六日另有一個更引人入勝的新聞,就是蘋果發表手機新產品。雖然明知賈伯斯因胰臟癌病情嚴重,不會再出面,蘋果迷及媒體仍然翹首企盼。結果沒有看到iPhone5和賈伯斯的觀眾大失所望,iPhone4S和庫克雖然沒有獲得太多的掌聲,仍然比諾貝爾獎掙得了更多的全球新聞焦點。
真正的世紀新聞,是七日凌晨蘋果宣佈賈伯斯的逝世。向來沒有國際視野的台北新聞界,也在晨間新聞用了很長的特稿介紹賈伯斯的生平及科技偉業。
究竟科學、科技在今天的世界裡扮演著何種角色?科學已經式微了嗎?在史諾(C. P. Snow)於半世紀前提出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戰爭至今,逾半世紀,科學終於潰敗了嗎?那麼今天的科技又是誰的成果呢?
|
圖片來源:John_Tomko@flickr
|
賈伯斯的屍骨未寒,算不上蓋棺論定,已經不乏巨人或偉人的美譽。這是大多數諾貝爾獎得主難望其項背的。有人說賈伯斯是個藝術家或哲學家,而不僅是個工程師或商人。究竟賈伯斯所成就的與諾貝爾獎所成就的有什麼不同?又可能有任何相同之處嗎?
科技源自科學,但是技術與科學都是源自人性。科技是科學與社會連結的媒介,而賈伯斯正是為這媒介創造了全新的載具。當賈伯斯在80年代慧眼獨具的把阿多筆(Adobe)剛出爐的後文卷(PostScript)軟體引入蘋果的雷射印表機時,我們有理由後見之明的相信,賈伯斯已經承接了古騰堡印刷在西方文明中開創的使命,正是啟迪人性的一種創新。
繼續閱讀>>
趕快加入CASE PRESS臉書粉絲團>>
-TOP-
|
|
|
轉系與跨領域學習:科學、歷史與科學史的可能關係
作者:陳恒安(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日前參加轉系面談,一位理學院大二同學自我介紹,娓娓細述「棄理從文」的心路歷程。除了長期以來嚮往文史領域,認為科學知識不完整,無法經由科學觀點全方位認識世界,成了換跑道的重要考慮因素。這位學生成績優異,清楚志趣所在,對於未來也有所規劃。以歷史系面談委員的立場,當然非常歡迎這麼一位對歷史真正感興趣的學生。不過,面對這樣的理由,幾位面談委員卻也同時感到納悶。為什麼這位學生會認為轉到歷史系之後,不需擔心所學知識將側重文史哲?難道學院中的文史哲訓練,便足以提供學生掌握知識完整性的能力?
國內大學的理科教育,如果本質上沒有太大改變的話,大學二年級的課程應該還沒真正踏入科學研究領域,充其量只觸及科學(系統知識,大有多答案),還不到研 究階段(探索未知,無標準答案)。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理學院大一的主要課程都是共同科目,科學課程通常是微積分、普物(實驗)、普化(實驗)、以及普生 (實驗)等課程。大二後才逐漸進入各專業次領域的基礎及進階課程。以化學相關學系來說,可能是有機化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或化學數學之類的課 程。這階段的大學課程設計,著重基本概念與知識的傳授。即使是實驗課程,也著眼於讓學生熟悉實驗設計、方法與基本操作技巧。在理論層次上,實驗的目的,在 於幫助學生了解,抽象的科學理論與自然界之間是如何透過實驗而產生關聯。或者說,這個階段的實驗只是種讓科學概念視覺化的技術,強調實驗true to theory,而不是true to nature的特性。簡單來說,大學初階的實驗課,並不是用來探究自然界中的未知現象,而是讓學生逐漸熟悉廣義的科學實驗文化。理學院的學生,除非資質與 興趣特出,否則以大二的學生來說,應該都還沒機會踏入科學研究的主廳堂。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學生會有刻版印象,認為研讀科學,最後會造成知識偏食,以至於 難以探索世界的整體性?或者,學生的擔心,是因為看到科學強調數據、操作與應用,而忽略精神、價值與意義的探索?
|
為什麼有學生認為研讀科學會造成知識偏食、
難以探索世界的整體性?(圖片來源:mars_discovery_district@flickr)
|
我們的教育,特別是科學教育,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讓學生產生如此誤解?這位學生的反應讓我想起自己轉行的經驗。我自己環境科學系畢業後,考上生物研 究所,畢業後申請進修科學史。大學時代,急切地吞食各種知識,無組織地任其延伸並連接。除了必修選修課程之外,新左派、結構主義、心理分析、綠色思想、科 學哲學、科學史、科普、經濟學、中西哲學史、新儒家、新詩、小說、老莊、邏輯,甚至拓樸學與非線性函數都是涉獵的內容。大三、大四時,很幸運跑到生物系選 修了林俊義教授開設的生物哲學,以及歐保羅教授開設的生物科學史。這兩門即使在現代的生命科學系中仍屬難得一見的課程,讓我有機會從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角 度再次認識科學。當我知道許多科學理論或觀念是由特定的問題意識出發之後,我發現科學更有趣了,雖然也同時發現科學變得難以理解。有趣,是因為我漸漸發現 科學與世界的交互作用,遠比過去所了解的更複雜,但是也更具人性。科學並不只是定律,而是基於人類各時代知識與技術條件所發展出來,一套對大自然的特殊提 問與解答方式。學習科學並不是挑戰解題而已。
繼續閱讀>>
-TOP-
|
|
|
|
國立台灣大學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
Tel:(02)3366-2801/Fax:(02)3366-2805 |
E-mail:ntucase@ntu.edu.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