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100學年度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新生家長座談日
  國立臺灣大學希望助學金即日起至9月2日接受申請
[書  介] 王世宗老師新書《必然之惡--文明觀點下的政治問題》出版
[活動預報] 臺大歷史系72級畢業30週年同學會籌備會
[專題報導] 四分溪簡牘讀書會
  【進修歷史翻新頁--夜歷史回顧系列】文曲夜話 
[學生園地] 動手動腳找東西--記2009年春季南陽盆地探訪之旅
[校園訊息] 2011年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系列
  霧社事件八十週年主題書展

臺大歷史系募款專區

99學年度新生家長日照片

相關連結:臺大歷史學系新生專區

【歡迎參加】
100學年度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新生家長座談日

  • 時 間:2011年9月4日(週日)上午 10:3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2樓 歷史系會議室 (面向文學院右側)
  • 主持人:系主任 甘懷真老師
  • 出席者:本系大一新生家長、大一導師:李文良老師、張嘉鳳老師、陳慧宏老師、劉慧老師、徐秉愉老師、劉巧楣老師,以及本系教師。
  • 聯絡人:林佳宜助教,02-3366-4705,傳真:02-2362-0028,電子郵件:history@ntu.edu.tw
  • 相關資料下載:
    100學年度歷史學系致新生家長函
    100學年度歷史學系新生家長日座談流程
    100學年度歷史學系新生家長日座談回函
  • 新生家長日時程表 
    時間 流程
    10:30 ~ 10:50 本系系況介紹 & 主任致詞
    10:50 ~ 11:00 介紹大一導師、導師致詞、介紹本系教師
    11:00 ~ 11:50 意見交流 & 家長提問
    11:50 ~ 11:55 主任結語
    11:55 自由參觀本系、文院環境
    12:10 座談會結束

 

臺大學務處生輔組獎學金專區

【獎助學金】
國立臺灣大學希望助學金即日起至9月2日接受申請

  •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11年9月2日止
  • 獎學金金額:20000~30000元
  • 申請對象 :大一新生
  • 申請資格 :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100學年度學士班一年級新生,非低收入戶且未享公費待遇者。
    2.家庭全戶年收入合計未超過70萬元、利息所得合計未超過1萬元,且營利所得合計未超過5萬元者。
  • 繳交文件
    1.希望助學金專用申請書:請至附加檔案下載。
    2.新生入學通知書影本。
    3.財政部國稅局全戶99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4.全戶3個月內戶籍謄本正本或戶口名簿影本。
    5.申請人郵局存摺封面影本。
    6.僑生請務必先至僑輔組面談並檢附清寒僑生助學金審核標準表。
    7.其他相關證明文件。
  • 詳細情形及申請辦法請至臺大學務處生輔組查詢

王世宗老師新書《必然之惡--文明觀點下的政治問題》出版

 

  • 作  者:王世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出版資訊: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8月。ISBN:9571455334。416頁。
  • 簡  介:
    政治所以為必然之惡乃因人是善心不足的社會性生命,一則現實上不為善必作惡,二則權力鬥爭使人性之惡作用擴大,以致政治成為少數善人對抗多數惡人的公共事務,其情勢不僅為惡勢力的勝利且為惡行的正當化,仁者當政只能延緩惡的發展而不可能扭轉乾坤,善政的推展須得強迫凡夫服從,這又是行善必有所犧牲的無奈,可知政治總不是一件好事,雖然它應該被當作一件好事去做。儘管人的惡性可能強於善性,但人的本性畢竟是善而非惡,故「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政治事實的陳述也是政治良心的省思,如此政治之惡在事實上縱令是必要,良心卻不以為然,這證明政治只是必然之惡,因其為惡,所以不具絕對的必要性。
    政治的必要性隨人的惡性而存在,人若可以上進則政治可以消除,然下達者眾故政治成為舉世最大的勢力,而一切人事的政治化便是其活動的強化與其性質的腐化,此即政治是人可以控制的天災,政治愈蓬勃表示人性愈墮落,若人本是政治的動物,則人的使命自當是提升其萬物之靈的層次而使政治進化至無為之境,易言之政治雖乏目的性,但政治的目標無疑是政治的消滅。此理顯示原罪也是罪,原罪的承擔是為去除原罪,是謂「無恥之恥無恥矣」。

 

【系友活動】
臺大歷史系72級畢業30週年同學會籌備會

  • 時 間:2011年9月10日(週六)11:00~17: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面向文學院右側二樓)
  • 主辦人:莊佩璋 02-2308-7111#5304(夜)
  • 聯絡人:張隆志 02-2652-5354(日)
        黃銘明 02-2358-5485(日)

四分溪簡牘讀書會 /文 劉欣寧(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生)、游逸飛(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編按:讀書會提供一個課堂以外師生交流、問學或同學間聚讀、切磋的管道。本系電子報將陸續介紹幾個由本系師生主導或參與的讀書會,謹向各位撰文的老師及同學致謝。 讀書會相關文章原刊載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十期

一、緣起

 新材料引領新學問。由於郭店楚簡、里耶秦簡、睡虎地秦簡、張家山漢簡、尹灣漢簡、居延新簡、敦煌漢簡、走馬樓吳簡出土,簡牘已成為研究中國古代史不可不接觸的新材料。但對甫入歷史學殿堂的青年學子來說,簡牘研究不僅不易入門,且常使人望而生畏。2005年春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邢義田先生為此在臺大歷史系開設「漢簡研究專題」的課程。但短短一學期,又豈能滿足師生間切磋學問的旺盛熱忱?故邢先生提議創設讀書會,繼續研讀出土簡牘。
 此議一出,便引發熱烈迴響,吸引許多鑽研中國古代史、中古史的碩、博士生加入。由於初始成員多不專門研究簡牘,各有制度史、社會史、婦女史等不同的研究關懷;在出土簡牘中,又以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的內容較為豐富,較能滿足成員不同的關懷。是以初始成員一致決定先行研讀張家山《二年律令》。自此以後,每月一次的讀書會固定於周六上午,假臺北南港四分溪旁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行,持續迄今。

▲邢義田先生(中)在讀書會例會介紹他至居延、敦煌烽燧遺址考察的成果。
左為劉增貴先生、右為劉欣寧小姐。(2007年11月17日攝)

二、進行方式

 四分溪簡牘讀書會由邢義田先生主持。參與成員輪流帶讀簡牘。日常事務由班長負責,班長由資深成員擔任(歷屆班長為王安泰、劉欣寧、游逸飛)。目前的例行進度為研讀《二年律令》,已讀完〈賊律〉、〈盜律〉、〈具律〉、〈告律〉、〈捕律〉、〈亡律〉、〈收律〉、〈雜律〉、〈錢律〉、〈置吏律〉、〈均輸律〉、〈傳食律〉、〈田律〉諸篇。
 最初以《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為研讀底本。隨著學界研究的進展,讀書會即時參考各種新的譯註本,如《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集釋》、《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二年律令」譯注稿その(一)至(三)》、《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張家山第二四七號漢墓竹簡譯注》、《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譯注》 。
 在各家譯注的基礎之上,讀書會秉持最嚴謹的文獻研究標準:首先審視每枚竹簡的出土位置與編聯,討論律文排列與律篇分類是否合理。繼而逐字對照圖版與釋文,討論律文釋讀是否正確。接著為每條律文做現代語譯、注解疑難詞彙,企圖徹底把握律文意義。最後盡可能參考最新研究論著,深入討論律文涉及的歷史議題。
...(詳全文)(本文原刊載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十期


【進修歷史翻新頁--夜歷史回顧系列】

文曲夜話 /90級系友 周倍宏

夜影寂靜,舍外喧囂,椰林風影,千嬌百媚。

日出影斜,學子紛紛,蘆內鼎沸,九流十家。

星光燦爛,湖波褶褶,燈火依舊,千綻萬放。

時光荏苒,歷史悠悠,夜廬不再,一覺百年。

  • 臺大歷史系進修學士班回顧網站:按此連結
  • 歡迎老師、同學寫下對夜間部(進修部)的想法及感言,文體不拘,字數請在300-2000字以內,並將刊載於本網站。
  • 歡迎提供相關照片及部落格、網站連結。
  • 來信請寄:wjtsai@ntu.edu.tw,蔡偉娟小姐收,電話:(02)3366-4700

動手動腳找東西──記2009年春季南陽盆地探訪之旅 / 李修平(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筆者與胡永慶先生(左)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合影。

 2009年3月28日至4月27日,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與臺大歷史系的補助之下,本人非常榮幸,得以藉此難得的機會,至中國大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術交流。我的研究領域是中國上古史,目前正以〈黃河與長江之間——周代南陽盆地的政治支配與物質文化〉為題,撰寫碩士論文。為蒐集、目驗新出土的考古材料,考察南陽盆地的山川地勢及其聯繫四周的交通通道,並向當地的考古工作者請益,趁著氣候宜人的煙花三月,我隻身遠赴大陸。

 這是我第五度造訪內地。前三次為旅遊行程,直到2007年暑假,我才首次到大陸進行學術訪問。兩年前的參訪讓我大開眼界,旅程自陝西西安開始,其後轉赴寶雞與韓城、甘肅禮縣、山西太原及侯馬、河南鄭州與三門峽,最後落腳北京。除了參訪各省的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博物館,還實地走訪陝西西安少陵原西周墓地、韓城芮國墓地、甘肅禮縣大堡子山春秋秦國墓地,以及山西侯馬晉侯墓地等考古工地。雖然當時我仍未決定論文題目,但對長江流域的楚文化極有興趣,因此最後決定臨時抽出三天空檔,連夜搭乘火車南下楚文化的研究重鎮之一--湖北武漢。

  南方三日之行,令我印象深刻,短暫的旅程,竟開啟了我的研究方向。位於長江中游的武漢,不僅在氣候與地形等自然環境與北方的黃河流域判然二分,就連農業、交通、建築等人文景觀亦大異其趣。而當地的物質文化,更是早自新石器時代起,便與黃河流域分途發展。毫無疑問,中國的北方與南方是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真的有一條分界線,將中國的南北一分為二嗎?帶著這樣的疑惑,我開始將目光集中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中間地帶,嘗試尋繹當地的區域發展史,以及其在中國大歷史中的地位與意義 ...(詳全文)(本文原刊載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七期

 

 

▲圖四 弓形器(或名掛韁鉤),出土於1995年安陽郭家莊東南。南陽十里廟出土的弓形器基本與本器類似,只是兩端已殘,中央的設計與紋飾不同,鑲嵌許多綠松石。學者或認為弓形器為兵器,或為車馬器,或為配戴於御車者腰間以便於操控馬車的器具,尚無定論。(攝於殷墟博物館)

▲圖五 【中爯父簋】,1981年出土於今南陽市的城東,共兩件,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銅器,分別藏於河南省博物院與南陽市博物館。兩件銅簋均有銘文,內容不盡相同,但出現「南申」、「南申伯」、「中爯父」等字樣,學者據此判定當時的南陽屬於申國故地。(攝於河南省博物院)  


 

2011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系列

  • 主辦單位: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時間:2011年9月24日~11月26日,週六14:00~16:00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國際會議廳
  • 參加辦法請參閱活動網站 
 
  • 演講時程:
    09/24  島嶼趨勢:用跨界整合打造創意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 劉仲明副院長
    10/01  科學福爾摩斯:CSI的公道與正義/刑事警察局法醫室兼鑑識中心 程曉桂主任
    10/15  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1986年諾貝爾獎得主 李遠哲院士
    10/22  石油用完了怎麼辦?/淡江大學化學系 王文竹教授
    10/29  虛擬時光機:科幻與未來學/自由作家 葉李華教授
    11/12  水世界/CASE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臺大化學系 陳竹亭教授
    11/19  荷爾蒙與健康/中研院分子生物所 鍾邦柱研究員
    11/26  彩色人生:從傳統染藝到時尚光電科技/中研院化學所 陳錦地研究員


霧社事件八十週年主題書展

  • 主辦單位: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1930年10月27日,南投縣仁愛鄉馬赫坡社的賽德克族人,因為不滿當年日治政府採取高壓統治的手段,憤而群起抗日,引爆了「霧社事件」,總計有近千位賽德克族人因此事件而死亡。今(2011)年時值「霧社事件」八十週年,相關史料文獻書籍紛紛出版,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也即將於今年9月初上映,本中心推出「霧社事件八十週年主題書展」,展示中心館藏有關「霧社事件」之書目,展期自2011年8月24日至10月31日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前來閱覽。
  • 相關網站: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