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最新消息] 本系陳弱水教授自100學年度起榮任臺大文學院院長
  • [最新消息] 6.4(六)2011年歷史系畢業撥穗典禮
  • [最新消息] 第五屆臺大歷史金品獎徵文比賽得獎名單
  • [活動預報] 5.27(五)陳景修老師: 'East of California': Asian Americans in Nineteenth-Century Boston (19世紀在波士頓的亞裔美國人)
  • [活動預報] 5.30(一)羅新老師主講:說北魏孝文帝之賜名
  • [活動預報] 6.4(六)臺大歷史30年系友同學會
  • [書  介] 《福建早期發展之研究:沿海與內陸的地域差異》
  • [活動報導] 夏國安系友返系座談
  • [活動報導] 吳莉葦老師蒞系演講
  • [活動報導] 黃富三教授榮退演講暨茶會
  • [專題報導] 交流有道此為梯--幾個實作的取徑 (臺大歷史系文化交流史平臺系列活動 )
  • [校園活動] 「從電影探尋白先勇的文學身影」影展暨演講
  • [校園活動] 「魏教授的腳印--魏火曜教授生平文物展」


臺大歷史系募款專區

 

陳弱水教授研究成果與著作

本系陳弱水教授自100學年度起榮任臺大文學院院長

 本系陳弱水教授經校長核聘,自100年8月1日起擔任文學院院長。

 陳弱水教授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1993年起任職於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目前為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 陳教授曾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2007-2012)、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10-2012)等。

 陳教授專長領域為隋唐五代史、中國思想史、比較思想史。著有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中國文化史》(合著)、《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以及論文數十篇。

 

2011年歷史系畢業撥穗典禮

  • 時間:2011年6月4日下午13:30至17:00
  • 地點:臺大文學院演講廳
  • 活動流程:
    • 13:30 畢業生暨與會師長、家長入場
    • 14:00 99學年度歷史系撥穗典禮開始、甘懷真主任致詞
    • 14:20 師長祝福影片放映
    • 15:00 撥穗儀式開始:系主任主持撥穗儀式及頒發畢業證書
    • 16:00 撥穗儀式完畢、畢業生及在校生致詞
    • 16:25 進修部影片放映
    • 16:35 畢業生行謝教師禮、謝家長禮
    • 16:40 應屆畢業生團體合影、自由合影
    • 16:45 撥穗典禮正式結束;茶會時間
    • 17:10 茶會結束

 

第五屆臺大歷史金品獎徵文比賽得獎名單

  • 論文類(研究所組)
    優等貳名:林盈君、陳志豪
    佳作參名:吳國聖、王萬雋、吳挺誌
  • 論文類(大學部組)
    優等壹名:許滸
    佳作貳名:陳彥臻、范里
  • 記敘類及創意呈現類
    優等壹名:徐柏涵
    佳作壹名:林昆緯

 

【演講】
5月27日 (五)陳景修老師: 'East of California': Asian Americans in Nineteenth-Century Boston (19世紀在波士頓的亞裔美國人)

  • 主講人:陳景修 老師(Prof. Constance Chen,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U.S.A.)
  • 主持人:趙綺娜 老師(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 時 間: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下午 2:30至 4:3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備 註:英語演講

 

【演講】
5月30日 (一)羅新老師主講:說北魏孝文帝之賜名

  • 主講人:羅 新 老師(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主持人:甘懷真 老師(臺灣大學歷史系主任)
  • 時 間: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上午 10:00至 12:00
  •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講者簡介:羅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專長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北方民族史,西域史;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西域(樓蘭、車師)史、北方民族(匈奴、鮮卑)史。新著為《中古北族名號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 演講摘要:皇帝賜予本有名字的臣下以新名,屢見於史籍,並非特別罕異之事,但北魏孝文帝賜名之多之頻繁,在中古時期的帝王中極為突出。只有置於代北集團華夏化的歷史背景下觀察,孝文帝這樣大量賜名的行為才能獲得具有歷史意義的理解。然而應該注意的是,孝文帝的賜名對象並不局限於代人,進入北魏統治集團核心圈子的相當一部分華夏士人也成為孝文帝的賜名對象。
    分析表明,孝文帝對華夏士人的賜名並非偶然舉動,實有深層的文化涵義。這就反映了太和姓、名改制本身並非單向度的「漢化」或「華夏化」,而是孝文帝為北魏王朝爭取正統地位所進行的諸多重塑華夏傳統的文化建設之一。
  • 羅新老師相關網站:按此連結

 

【系友活動】
6月4日 (六)臺大歷史30年系友同學會

  • 本系30年系友同學會將於2011年6月4日下午假歷史系會議室舉行,歡迎系友、師長及同學踴躍參與!
  • 預計流程:
    • 14:00 ~ 15:00 撥穗典禮觀禮、文院巡禮
    • 15:00 ~ 17:00 歷史系會議室茶敘
  • 班 長:陳銓鎂、林玥秀
  • 聯絡人:王健文(cwwang@mail.ncku.edu.tw

 

 

《福建早期發展之研究:沿海與內陸的地域差異》

  • 吳修安 著 (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12月,416頁,ISBN: 9789866913648
  • 本書以中古時期(約三至十世紀)福建地區發展的地域性差異為論述對象,對影響區域開發的地理環境因素,以及在地理環境的影響下所形成區域發展格局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歷史地理學的角度,運用區域比較方法,來觀察中古福建開發過程。正史地理志、唐宋時期地理總志以及宋代福建地方志等地理書為本文的核心史料。首先恢復中古時期福建的地理環境與交通發展,接著論述地理環境的差異對經濟開發的影響,進而探討社會文化發展的分佈格局。 

2011.5.17
夏國安系友返系座談

  • 主講人:夏國安 系友
  • 主持人:古偉瀛 老師(臺大歷史學系教授)
  • 夏小姐以「不斷學習--我的養成旅程」為主題,與同學分享她於各階段工作養成的能力。夏小姐認為學習歷史讓她在處理人的事情、思維、價值觀方面,比外系同學更具有優勢。她也鼓勵同學找到自己的定位,隨時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現實的自己又是如何。以她為例,選擇人力資源的工作是源自她喜歡解決問題、協助人成長,也因此可以在這份工作中獲得相當大的成就感。最後夏小姐以張忠謀對學習的看法為總結,希望同學訂定目標,有紀律、有計畫的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1.5.18
吳莉葦老師:十八世紀的清朝是否為一帝國(主義國家)?反思耶穌會士敘事與中國傳統觀點

  • 主講人:吳莉葦 老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 主持人:古偉瀛 老師(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吳莉葦老師從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分別以清中葉之前耶穌會士對土司制度的描述、耶穌會士文學中的苗人、以及歐洲製圖學中反映的耶穌會士觀點等面向,比較清中葉之前耶穌會士與中國傳統觀點的不同,說明中國對國家擴張的認識傳統與歐美的殖民帝國視角相異處。吳老師也反思中國與歐美思維傳統相當不同,而新清史研究與中國的清史研究其實忽略了對方的認識傳統,因此身為其中的研究者必須特別謹慎及留意。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2011.5.19
黃富三教授榮退演講暨茶會

  • 主講人:黃富三 教授(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主持人:甘懷真 教授(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本系舉辦黃富三教授榮退演講暨茶會,黃老師的講題為「世界史中的臺灣史:學術生涯回顧」,他與大家分享其走入臺灣史研究的歷程,並期許臺灣史的研究與教學需與世界史結合。黃老師認為,唯有宏觀與微觀雙管齊下,才能了解臺灣史的重要性。現場師長和同學出席踴躍,氣氛溫馨。
  • 完整演講摘要:按此連結
  • 活動照片:按此連結

▲黃富三教授(左)、甘懷真教授

▲黃富三教授演講風采

▲本系退休教授查時傑老師

▲會場實景

▲甘懷真主任代表全系師生致贈紀念品

▲張哲郎老師發言

▲梁庚堯老師發言

▲呂紹理老師發言

▲古偉瀛老師(右一)發言

▲本系博士候選人陳中禹(左)代表獻花
 

交流有道此為梯--幾個實作的取徑
臺大歷史系文化交流史平臺系列活動

 吳欣芳(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2010年適逢利瑪竇神父逝世四百週年,全球各地不論是宗教界或是學術界皆籌辦相關的紀念活動和研討會。臺大歷史系文化交流史平臺在6月24、25日及7月1日三日,邀請2010年上半年在新竹清華大學訪問的韓琦教授和張先清教授,以及現任教於賓州州立大學的夏伯嘉教授,針對明清時期天主教耶穌會士在宗教、學術、社會和文化等方面和中國的互動,進行五場專題演講,與臺灣學人分享他們最新的研究和反思。
 茲節錄各場演講摘要,以饗讀者。(詳全文)(原文刊載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八期

(左圖)此次平臺活動主辦人古偉瀛教授(右二)與三位受邀學者合影。左起:韓琦教授、夏伯嘉教授與張先清教授。

「從電影探尋白先勇的文學身影」影展暨演講

  • 白先勇先生為知名作家,作品細膩動人,深受讀者喜愛。其最重要的創作文類為小說,小說情節或以傳統直敘,或以倒敘,或以「意識流」表白,或是以交插並用之寫作技巧,透過其細膩的心思與筆觸,呈現人們內在善變情感,直直探索人心幽微之處,而這些膾炙人口的小說,不僅常被讀者所閱讀並分享心得,亦有學術上的探討與研究,同時有多部被改編為電影或舞台劇,影響層面多元而廣泛。
  • 「從電影探尋白先勇的文學身影」影展暨演講,以輕鬆觀賞電影的型式,加上學者專家的精闢演講,深度探究白先勇先生的文學作品,引領讀者悠遊於白先勇先生寫作技巧豐富、情感豐沛的文學世界。
  • 活動內容:
    • 2011/5/25週三【孤戀花】/劉亮雅教授(臺大外國語文學系)
    • 2011/6/1週三 【孽子】/柯慶明教授(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
    • 2011/6/3週五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梅家玲教授(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
    • 2011/6/8週三 【花橋榮記】/李隆獻教授(臺大中國文學系)
  • 活動時間:18:00-21:00
  • 活動地點:臺大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本活動免費參加)
  • 活動網站:http://act.lib.ntu.edu.tw/act/show?id=319

 


「魏教授的腳印--魏火曜教授生平文物展」

  • 近半世紀以來,魏火曜教授(1908-1995)是臺灣醫學界的重要指標,他自東京帝大獲得醫學博士,回到臺灣,歷任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院長、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臺灣大學教務長,並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退休後從事各項醫學界義工,集學術清譽、社會清望於一身。不僅見證了臺灣醫學發展從篳路藍縷到成熟進步的過程,也由於他全力的投入,再加上無私付出和支持,使得國內醫學教育由殖民化過渡到本土化,進而奠定基礎醫學的根基,確立臨床制度的完整,並一手推動醫療相關公益事業。
    在此次展覽中,透過介紹魏火曜教授的生平、事業,我們可一窺魏教授自奉儉樸、淡泊名利、實事求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行事風格,在強調全人教育、人文關懷的現代,更讓人緬懷他所展現的是深具人文素養並關懷教育的典範。
  •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大學醫學院
  • 協辦單位:臺灣大學檔案展示室
  • 展覽地點:臺灣大學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展覽廳
  • 展覽日期:2011年5月27日至7月1日 9:00-17:00
  • 開幕時間:2011年5月27日下午15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