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取消訂閱|歷史回顧 | 第47期電子報 2011.03.03 | ||||||||
詳細活動項目及辦理方式,請參閱活動網頁 https://info2.ntu.edu.tw/vision/ 即將畢業的你是否正在為如何找到適才適所的工作而困擾,已在就業的你是否覺得沒有發揮到專才?一年一度的校園徵才活動即將展開,有205家優質企業參與,提供各產業不同職務的就業選擇,無論要找工作、或蒐集產業第一手訊息,都是不容錯過的大好機會! ◎企業博覽會 3月13日(星期日)舉行,包括205家優質企業的攤位徵才、校友經驗談、教室徵才、職業興趣小團體探索活動、就業諮詢、國家考試諮詢、摸彩活動等多項活動。 ◎公司說明會 45家企業部門主管或任職校友向同學介紹公司概況及徵才方式,並可與其面對面互動,直接獲得第一手就業訊息。有三個活動地點及不同日期場次,請上活動網頁查閱。 ◎公司參訪 本中心同仁帶領至績優企業參觀,參加學生完全免費,每場須報名滿30人以上始辦理,至多以40人為限。3月1日至11日前請上活動網頁報名,3月24日前將以e-mail通知報名結果及注意事項。 為協助臺大同學拓展視野,汲取企業領袖的成功經驗,職涯中心邀請企業界具傑出表現的知名人士蒞校演講,分享其精彩的實務歷練與寶貴的職場心得,作為同學日後個人職涯規劃的重要參考。3月份共安排4場講座,有興趣的同學請前往臺大報名系統報名!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第四場 活動報名網址如下:https://info2.ntu.edu.tw/register/flex/main.html?actID=20111304_04 「臺大生活禮儀教室」在2010年立下了叫好又叫座的口碑。為積極回應同學們強烈的學習慾望,職涯中心依據2010年參與學員的寶貴意見,重新調整課程內容,擴充講師陣容,並更新學習模式,規劃出「臺大生活禮儀教室」二代課程。 第二代課程除保留原有的經典講座,更聘請到頂尖的業界高階主管,增加職場實務、影響力培養及形象管理等課程,以幫助同學瞭解一流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個人在全球化競爭下應做好的準備。此外還安排了課間讀物導讀,讓同學做課程外的延伸學習,並導入實作演練,讓同學有機會將所學加以內化實踐。最重要的,我們更設計安排各種團體學習活動,讓不同年級領域的臺大同學並肩體驗腦力激盪與人際合作的學習樂趣。 新的課程豐富多元,原來一期六堂的時間已經無法涵蓋,所以我們將課程調整為學期制,共十二堂課,希望同學們都可以享受到一場完整飽滿的學習饗宴。 ----------------------------------------------------------------------------------------------------------- 機會等人的時間會有多久? 臺大生活禮儀教室—成功人生秘訣 時間:100年3月10日~6月9日(每週四)晚上6:00~9:00,(除期中考當週及前一週四) 課程內容: 第一講 03/10(四) 第二講 03/17(四) 第三講 03/24(四) 第四講 03/31(四) 第五講 04/07(四) 第六講 04/28(四) 第七講 05/05(四) 第八講 05/12(四) 第九講 05/19(四) 第十講 5/26(四) 第十一講 06/02(四) 第十二講 06/09(四) 為強化與學生的溝通,建立學習社群,職涯中心於今年起成立NCAO (NTU Career Activity Officer)計畫,於2011/2/21~03/01邀請認同職涯中心核心價值—創新、專業、熱情、誠信且對職涯活動有興趣的同學,成為NCAO團隊的一員。 Take the first step in career research with Vault Career Guides. Whether it's your first job, a new field or a new venue, the guides are brimming with advice from the experts. Career Guides are known as the premier resource for insider information, and Forbes Magazine even calls them "Cliff notes for careers". Start with the categories below or check out the most popular guides. Browse by Category Interview and Resume Guides Career Topic Guides Industry Guides Employer Guides International Guides Read more? Log In Now ! 立即至職涯中心網頁 http://career.ntu.edu.tw/ --> 選取 學生身分 --> 選取 Vault 即會連結到本校計中的驗證頁面 --> 登錄本校學生帳號及密碼 --> 出現vault的登錄頁面如下,請再另外設定一組在 Vault 網頁使用的帳號密碼,即可完成使用人註冊與登錄。 日期:201/3/11( 一 ),中午 12:40 ~ 14:00 您是否對以往的工作抉擇產生懷疑? 或對未來的發展方向無法掌握? 本校學務處職涯中心與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合作,帶領同學進行「生涯興趣量表」施測,並提供測驗之說明與解釋!此量表將許多工作以工、理、文、人、商、事六種類型來歸類,協助同學藉由測驗結果,進一步地認識自我興趣偏向何種類型的工作,做為選擇未來生涯方向的參考,促發同學思考人生重要的下一步!歡迎同學踴躍報名參加!全程活動免費。(請詳閱活動辦法) 活動時間: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活動辦法: 請有興趣同學即日起到100年3月10日止,先來信或來電給吳小姐預約做測驗,結果報表將於校徵當天發放並,由心輔中心講師做小團體專業諮詢,名額有限,請同學保握機會!!也歡迎校友參加喔! ◎有興趣同學請來信或來電預約 TEL: 3366-2046;MAIL: career@ntu.edu.tw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可協助大專學生瞭解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更有目標、更有動機的強化相關職能,教育部發展「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台」(UCAN),結合職涯探索及職能診斷,以貼近產業需求的職能為依據,增加學生對職場趨勢的暸解,並透過自我診斷,提高職場競爭力。 目前診斷平台能提供同學職業查詢、職業興趣診斷及職能診斷等等服務。 平台網址:http://ucan.moe.edu.tw ◎同學若有問題可直接由網頁與平台之"聯絡我們"提出問題或與職涯中心聯繫 職涯中心目前推行職涯興趣測驗並提供諮詢,同學可以選擇個別或團體報名職涯興趣測驗,測驗是採用成人生涯興趣量表,時間約需20~30分鐘,並將於測驗結束後提供諮詢,協助同學了解測驗結果。 ◎有興趣同學請來信或來電預約 TEL: 3366-2046;MAIL: career@ntu.edu.tw 企業導師請益之旅將於3月進行第一次請益,5月會進行第二次請益,本學期共有4家公司,台灣大哥大、資誠會計、圓剛科技及匯豐銀行。除了讓同學進一步瞭解企業及企業經理人的工作內容,也讓同學跟有跟企業經理人面對面的機會並且能主動提問,協助同學疑難解惑。 ◎報名辦法: 為加強對本校學生的留美資訊與支援,本校學生職涯中心與 AIEF美國教育基金會,將合辦小團體留美諮詢,歡迎有意留美的學生提前預約參加。AIEF會為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事務局的留美諮詢中心,獲得認證的留美諮詢中心都看得到 EducationUSA 的標記。同學們可以在這樣的留學諮詢中心,獲得經認證的美國高等教育單位之完整、中立與正確資訊。留學諮詢中心可提供學生與學生家長相關資訊,包括挑選學校、尋找獎助學金機會、了解申請手續、申請學生簽證和出發前的準備等。留美系列諮詢日期地點如下: 日期:本學期預計舉辦4場 〈行行出狀元〉順勢而為的另類高科技人生──邢智田
採訪/撰寫 王若璇 邢智田 臺大電機系畢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電機博士 曾任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廣達電腦資深副總經理、廣達研究院院長 著有《你能懂-半導體》 對曾有「亞洲四小龍」稱號、一直頗為自豪其經濟發展的台灣,展現如此經濟奇蹟的背後總少不了電子產業的傳奇。帶動台灣七八零年代迄今的經濟發展,電子業可謂功不可沒,身為這一批從美返國的科技人才,曾在國家級研發龍頭工研院服務近二十載、為廣達林百里特別網羅的廣達研究院院長的邢智田,可謂「時代創造青年,青年創造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邢智田不僅擁有紮實研究背景,其獨特的管理哲學和不崇尚規劃的人生規劃,都讓人有再三玩味之處。更與眾不同的是,相異於檯面上的科技企業老闆,邢智田六十歲不到即毫不戀棧地從工作崗位退下,展開以攝影和旅行為主軸的後半生。 穿著米白色自然色系的套頭棉毛衣,揹著後背包,完全不覺六十三歲的邢智田腳步輕快地走來。一坐下,看到造型特殊的錄音設備,像孩童看到新奇的玩具般,眼睛閃著亮晶晶的光芒,充滿好奇地問我細節。這不僅因為科技設備是他一直以來的專業,更由於其不減的童心。這種對各種人事物的好奇心,讓他全身上下充滿活力。 時代創造青年,青年創造時代 六零年代末,邢智田就讀大學時正逢電機系成為熱潮的一代。當初大學選填志願時,與今不同,在聯考分數尚未放榜前,就要先交志願卡。不例外地,邢智田跟大部分人一樣順著分數高低填志願,「分數太高不划算嘛,」邢智田笑著說,因此在志願卡第一順位填上電機系。在建中念書時,學校分數雖然不錯,但每到考試就會緊張、焦慮、肚子疼的刑智田,其實對自己頗沒信心,甚至另外報考軍校以備萬一,沒想到卻是一匹黑馬,一舉考上當時新出爐的第一志願──臺大電機系。 身為「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那代菁英中的其中一員,沒多做考慮,邢智田臺大畢業後也隨即赴美深造,二十八歲順利地完成博士學位返台。當時許多同學順理成章繼續留在美國工作,但1977年時值中美斷交之際,邢智田反倒無意滯美,碰巧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學長在中科院工作,幫他引薦,於是邢智田便決定回中科院服務。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屬於軍方系統,專門研發國防武器,而邢在中科院的工作承其在美國研究所做的研究,工作游刃有餘,上班時待在實驗室做研究,下班準時,大夥一起打球,生活倒也自在清閒。 但受到電機系老同學、當時任職於工研院的章青駒邀約,當時國家剛成立第一座生產IC晶片的工廠,希望邢智田能帶一小群人到美國學習技術移轉,再加上原本單位的一些官僚陋習,讓邢智田決心離開,開始其在工研院發光發熱的生涯。 當時,國家將工研院定位為為產業界培養人才,工研院不僅肩負著將技術散布到民間的責任,更是孕育台灣科技人才的最佳搖籃,甚至建立了鼓勵及早退休的制度,讓人才往民間企業發展。在這波浪潮下,聯電、台積電等公司相繼成立,工研院的高階主管流動快速,於是剛從美國外派回台、三十五歲的邢智田,在半推半就中,被拔擢為部門主管。 從別人眼中看自己,有時反而更明晰 相較於前任經理早早投奔如今的股王宏達電、前任所長往華邦電開拓事業第二春,邢智田沒隨著這批人到企業體系中大展長才,「(在工研院)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也不想特別鑽營,」一向隨遇而安的他,對於磨刀霍霍向外闖蕩一事,興致不大。比較惶惶不安的反倒是從技術本位的工作升到管理階層,心裡隱隱然認為管理似乎不太實在,「管人是很虛的一件事,這職位是別人給你的,隨時可以拿走,而且還會荒廢了自己原本的專業,這不是兩頭落空?」尤其主管的部門又是自己較不熟悉的區塊,更是心虛,還為此與長官辯論了一番。 「一旦擔任管理職,就很難走回頭路了,」邢智田一路從部門經理、組長、當到電子所所長。然而,每一次升職,都是從試圖拒絕到接受的過程。從部門經理升到組長時,邢智田認為另一部門經理的技術比他強,資歷也較資深,選他可能更為適合,但上司卻說:「我覺得升你比較有道理,你比較有親和力,比較會跟人家溝通」,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別人眼中自己是這樣一個人,「別人找你去做這件事,他心裡是很清楚的,雖然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特質。」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對管理無興致也沒信心的邢智田,卻一路當到工研院電子所所長,深受同仁和長官的肯定,並為之後轉戰企業的生涯奠下良好基礎;更重要的,他還領悟出一套管理哲學,不僅讓他在工作上更得心應手,甚至大大影響他的生活態度和家庭關係。 人生的轉捩點:自覺是一切成長的開始 向來自律甚高的邢智田,一直對「管理」一事有很大的困惑:「人自己管自己不就好了?」加上生性容易緊張,擔任職務越高,在眾人前致詞演講的場合越多,壓力自然也隨之而來。有天,同事推薦他去參加一個五天四夜營隊課程,讓糊里糊塗當到所長的他,瞬間體悟:「自覺是一切成長的開始,問題是屬於有情緒的人,」也就是自我覺察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而問題會產生,都是因自己的情緒而引起。意識到這點後,面對來向他抱怨的部屬,邢智田不再急著回應,也不再反射性地將問題歸咎於自身,反而能適時扮演諮商的角色,循循善誘,引導來抱怨的人發覺自己的問題。這樣的轉變,讓邢智田從對科技的執著和著迷,漸漸對各式各樣的人產生興趣,真正理解到管理的學問與樂趣。 挾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紮實的學識背景,五十歲自工研院退休的邢智田,受到包括菁英雲集的國際創投公司在內諸多工作的邀約。就在工作都談好之際,大學時不熟的電機系同學林百里卻半途殺出,極力邀請邢智田加入剛成立不久的廣達團隊。 因受不了壓力而從台積電退休的朋友,看到邢智田從工研院到廣達,看起來壓力不大的樣子,近一步詢問,他表示:「不讓壓力產生,就完全沒有壓力的問題。」持續寫了六年情緒日記的邢智田,認為壓力是一連串無法紓解的問題所造成,因此只要不讓情緒累積,甚至在情緒將生之際就洞燭先機,不給它任何機會坐大,壓力也就自然釋放了。多虧這套有效又準確的人生哲學,讓處在對多數人來說壓力過大環境的邢智田,在競爭激烈的企業文化中,仍能游刃有餘地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這樣的觀念不僅影響他在工作上的態度,更對他的家庭生活有極大的助益。 兒子有很長一段時間對他不發一語,邢智田看著兒子與他人有說有笑,唯獨對他僵著一張臉,一度無法可施。但理解到之前許多問題的產生,都是自己的情緒作祟後,邢智田鼓起勇氣,試圖破冰:「我當了你十五年老爸,不知道當得怎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我在你心目中是什麼樣子?」問完話,邢智田忐忑不安,一夜難眠。沒想到隔天收到兒子的信,落落長地數落他的十大罪狀,讓他鬆了口氣。邢智田自我覺察的功夫,讓父子重新開始對話,家裡的氣氛也回春和煦。 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不屆六十,急流勇退 隨著自我覺察的鍛鍊,對於自己所從事的科技業也有越來越多反思,「科技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只能帶來短暫的愉悅,無法真正提昇生活品質。」對於多數身處高科技產業的人,很難像他這樣客觀地檢討科技。邢智田認為科學就像兩面刃,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人越來越懶,他自己對科技也懷有矛盾的情緒,既不免好奇新科技產品,卻也懷疑科技是否真能為人們帶來福祉,甚至一度感到厭惡,直到後來,終於體認到「科技本身是中性的,端看如何運用,」而不再一昧給予負面評價。 正因看清科技的侷限和生命的無限,五十七歲的邢智田瀟灑地揮別工作崗位,開始只為自己過活。從大學時代,邢智田就有持續攝影的習慣,退休後更名正言順,跑遍世界各地,將所見所聞以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攝影技術已直逼專業程度的他,其上山下海的大自然照片與知名珠寶鑑定大師顯微鏡下的寶石照片,和打擊樂團跨界合作,搬上舞台;最近甚至權充了婚禮攝影師,為新人在花蓮三天兩夜的婚禮,留下堪以回味一生的紀念。
無論是中科院、工研院還是廣達,從未事先設想其工作的邢智田表示:「生涯不需規劃,把手頭上的事做好就好。阿扁不是從小就立志當總統,比爾蓋茲也不是小時候就知道要創立微軟。」邢智田相信時勢造英雄,成就時常只是因緣際會。串起他人生的三個工作,儘管都是同學和學長介紹的,但如果不是在每個崗位上都全力以赴,也無法讓他走到今天的位置。對邢智田來說,順勢而為是福份,沒有規劃反倒是最好的規劃。這並不意味著隨波逐流或不需努力,而是在經歷了許多事後,邢智田理解到:每個成功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因此,與其絞盡腦汁擘劃難以預測的生涯,不如好好把握手中的機會。 在各種成功人士經驗大集結或職場新鮮人手冊中,我們不斷被告知:人應尋找自己所愛的工作,村上龍在《工作大未來》也說:「年輕人在出社會之前,就應該、也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想從事的工作。」而且,要從13歲開始,發掘自己的興趣。然而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下,大部分的孩子在此年齡都給升學的壓力緊掐著脖子,沒機會去發掘自己的興趣,便懵懵懂懂地一路念上去,出了社會,從事著自己也不知道喜不喜歡的工作。然而,如果不主動選擇要從事的工作,就只能落得無法樂於工作的命運嗎?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中寫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非正常的現象,而是一種罕見並且困難的心理成就。」而以邢智田來說,其實沒有對工作先行設定,也不認為自己適合負責管理,只是相信別人對他的判斷,全力以赴,把每個交在他手上的工作做好。在他身上,展現了隨遇而安的開花結果。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驚悚大師希區考克在電影《擒兇記》中,桃樂絲.黛唱著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將會如何,就會如何,未來不是我們所能預見)。邢智田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就很喜歡,但直到年紀漸長,閱歷漸豐,這才驀然回首到歌詞的深意,竟與他半生的體驗不謀而合。因此他認為:生涯無需規劃,重要的只是把手頭上的事做好。與其說宿命論,不如說:如何改換視角和接受自己,也就是如何自我覺察,是更踏實穩當的路線。 發行單位:臺大學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career@ntu.edu.tw 電子報編輯小組:鄭宇君 王若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