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 閱/取消訂閱|歷史回顧 | 第45期電子報 2010.11.30 | ||||||||||||||
〈行行出狀元〉曖曖內含光的博物館人-張婉真
採訪/撰寫 王若璇 張婉真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 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美術史科研究 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博物館學博士 曾任職國立歷史博物館,策劃「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尚.杜布菲回顧展」、「如雪 如冰 如影-法國 居美美術館收藏中國陶瓷特展」、「牆」、「含英咀華:閱讀與書房」等展覽。 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著有《論博物館學》,並有多本譯作。 「如果我想要重啟我的生命 一隻鸚鵡螺那樣活著 或是一只玩具鴨子 或一塊水晶礦石 或一片雪花 或一道陽光的七彩光譜 或是你現在所站立其上的木頭地板 ──那會怎樣呢?」 --尼可.索拉可夫1 提到博物館,第一印象也許是到處充斥著史前時代的化石、代表文明發展的各式巧妙器具或是凝結 了工匠技藝菁華的工藝品等。物件從古到今,橫跨著時間的向度,也可能從東到西,跨越了空間的維度。博物館圍繞著「物」而 成立,珍藏著如鸚鵡螺、皇帝把玩的小雕刻、或任何一種代表著人類進程的物品。而正是這些珍奇物件,使得博物館披上一層神 祕的外紗,也讓人對在博物館工作,或是進行博物館相關研究工作的其中光景,想入非非。 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張婉真,是台大人中少數走入博物館工作,繼而以博物館為研究對象中的佼佼者 。曾在沒什麼台灣人念過、代表著法國正統美術館教育的羅浮學院(Ecole du Louvre) 念書,策劃過超級大展,並獲選為全球最 大博物館組織 ICOM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國際博物館協會)2下的「國際博物館學委員會」 (ICOFOM)理事,可見其在博物館學界的默默耕耘,已到了開花結果的階段。 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3,走一條鮮有人跡的路 跟張婉真同時期畢業的同學中,有知名化妝品牌、擅長行銷市場分析的總經理,有永遠大排長龍、 明星也趨之若騖的皮膚科醫師(其北一女同學,台大醫學系畢),還有大她一屆、在校園內即鋒芒畢露、從劇場跨足政界的前文 化局局長李永萍。在許多同儕更光鮮亮麗的選項中,張婉真卻因為喜好西洋美術,走上一條相對寂寞而漫長的道路:出國深造。 從台灣到日本,從日本到法國,從1987到1996年,在異鄉埋頭苦讀十年,才真正回到台灣開始其職業生涯。 書香門第世家,看盡台北風華 早在祖父母輩就生根台北,父母親都是地道台北人,張婉真的母親還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從在 當時最繁華的萬華地區成長可見一斑。家庭環境優渥加上父母親相當重視讀書,張婉真和兄長、胞弟三人在學校都表現優異,同 時也讓她能無後顧之憂地邁向異國深造的漫漫長路。 父執輩是典型受日本教育長大的台灣人,從小家裡瀰漫著對日本文化的懷念和嚮往。母親習慣翻日 本雜誌,挑選時髦的洋裝式樣請老師傅照著做。從小感受到日本文化對家庭所造成的影響,那種日本樣樣好的觀念在她幼小的心 靈激起了好奇和疑問,就此種下想要去日本留學一探究竟的願望。 在台大外文系就讀時,以日文作為第二外語,打下扎實的日文基礎。台大畢業後,旋即申請東大研 究所讀美術史,1988年春,獲准入學,開始日本的留學生涯。寄宿在父親的日本友人家中,周遭聽不到一句中文,因此日文進步 飛快,一年內考過日文檢定考一級。然而,目標放在西洋藝術史的她,心裡認定最終還是要去西洋藝術的發源地-歐洲-繼續攻 讀,因此在念日文的同時也不忘精進法文,沒有網路的年代,每天聽著NHK的法文教室,甚至還訂了日法翻譯的函授課程,每個禮 拜作日法翻譯的練習,為之後良好的語文能力奠基。 正統法式教育,打下深厚基礎 在日本待了一年後,發現對日本文化的好奇仍抵不過想要探究西洋美術源頭的心,毅然決定轉去法 國留學。1989年先回台灣準備,因緣際會下進入台北市立美術館工作,同時準備申請法國學校。卻萬萬沒想到這生命中的一年插 曲,啟發其對博物館的興趣,開始對博物館的機制和如何策劃展覽產生疑惑。 到法國後,先念一年語言學校,隨後申請進入由法國文化部管轄、設立於羅浮宮內的羅浮學院,卻 發現需要從大學開始念,補齊藝術史的專業課程後,才能修習碩士課程。這對經歷一番波折後終於落腳法國的張婉真,無疑是很 大的挫折。然而,羅浮學院的紮實訓練和實境教育方式,卻讓她最後心甘情願從頭念起。 羅浮學院是由羅浮宮設立的教育機構,教授課程的老師不是一般學校的教授,而是博物館的研究員 (curator),因此與一般只從理論出發的博物館學相當不同,大量的物件接觸和活生生的博物館教材,訓練出來的學生對物品的知 識和鑑賞能力都遠超過一般。「上十九世紀藝術史的時候,老師把整班學生直接帶去奧賽上課,在他(老師)最熟悉的場域,直 接給你看作品,甚至直接到庫房去上課……念書的時候,就是博物館到處趴趴走,有時為了上某一門課,要跑到郊外的博物館。 上雕刻的時候,就在巴黎大街小巷中穿梭看雕刻的原件。」在這座充滿了博物館、甚至城市本身就是博物館的地方,張婉真沒有 過著想像中的浪漫生活,沒閒情體會左岸的悠閒,也沒雅致晒太陽喝咖啡, 但卻切切實實地接受了法國嚴謹正統的藝術史教育。 從法文跟不上進度、每堂課都需要錄音回去反覆重聽,到成為一年級一千個學生、四年級只剩下碩果僅存的一百個之一,「在羅 浮學院的時候,我體會到苦讀的樂趣,追逐知識的樂趣。當你體會到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就會願意一直去追求。」法國的訓練 讓張婉真了解到什麼是研究,讓她真正對「讀書」產生興趣,萌起繼續攻讀博士的念頭,同時讓她「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 identity (身分認同) 放在博物館的範疇裡。」 從博物館跨足學界 在法國留學六年,回台後沒經歷太多掙扎,旋即進入國立歷史博物館任職,順理成章接辦策劃「黃 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特展」、「尚.杜布菲回顧展」、「如雪 如冰 如影-法國居美美術館收藏中國陶瓷特展」、「牆」 等大型展覽工作。對二十世紀末的台灣而言,這類型重量級的超級大展並不普遍,對於西方經典藝術作品的推廣,張婉真在這方 面功不可沒。 籌辦展覽固然有趣又饒富意義,問她為何最後還是選擇進入學界工作,而非留在博物館實務界?「 選擇回學界,是為了希望可以安心,在沒有被打擾的情況下好好作研究。這到現在都還是最想做的事。」雖然也愛那些博物館「 物件」,但在法國苦讀的經驗,讓她挖掘到自己內心深處最愛的還是書本,是心無旁騖地埋首研究,是不斷探尋無涯的知識瀚海 。 優游於四種語言中,在國際場合博得一席之地 除了博物館的專業之外,張婉真另一項傲人成就是自由切換四國語言的能力。在台灣,同時具備流利中英文工具的博物 館學者並不少見,但外加能精準切換日、法文的博物館人,則不作第二人想。張婉真雲淡風輕地談著這項能力,不具任何炫技的 意味,但只要稍加想像一下就會知道背後需要多少日夜的努力、持續不間斷的毅力和休閒時間的犧牲,才能累積出如此成果。 精準的轉換語言能力和對日法文化的熟稔,讓張婉真在國際博物館年會或其他國際研討會上能夠輕易和他國學者交流, 將台灣的博物館學與世界接軌。今年十一月在上海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年會,張婉真獲選為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的「國際博物 館學委員會」(ICOFOM)理事,不僅代表著其專業被國際博物館學界認可,同時也將對台灣與國際博物館界的交流有更實質的貢獻 。 博物館人的特質 說到展覽策劃成功的要素,「成功的展覽需要建立在對作品的深刻理解之上,有概念是重要的,但只有概念是不夠的, 需要有有力的作品去揭示它,因此對作品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張婉真強調研究的重要和對相關人文領域的觸類旁通,「在就學 時期多看經典的書和電影,多涉獵,人文基礎深厚的話,作博物館會更成功。博物館不能只靠精采的點子,需要有好的內容物來 襯托,這就要看本身的素養夠不夠深厚。」 張婉真認為,要作為一個博物館人,首先要多看東西,要有自己專精的領域;再者就是創意,能夠做出一些有趣的事, 「因為博物館是很磨人的,具有很多行政瑣事的,如果只是以公務員心態來作博物館的話就沒樂趣了。」 在每個轉角,將挫折化為助力 張婉真一路走來,不僅拿到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博物館學博士,順利進入北美館、史博館工作,轉戰教職也如願以償 ,還有美滿穩定的家庭生活。履歷和著作一字展開,成績亮眼,看似水到渠成,然而之中卻暗藏許多人生抉擇的分岔點,在每個 節骨眼上都可能放棄。「自己的努力很重要,當然除此之外還是要有自己的方向,但每個人都會有挫敗的時候,如果不要太怨天 尤人,到後來可能也不是件壞事。像我當初念羅浮學院,一開始也很挫敗,本來有機會離開,但後來還是決定留下來,因為只要 覺得在那可以學到自己想要的,即便要多花時間也沒關係。」 有了方向,就埋首努力,張婉真像鴨子划水般默默地抵達彼岸。這彼岸,卻不是一開始便能望見,「其實二十歲那時候 ,無法預見四十歲的自己,就像現在四十歲的我無法預見六十歲的樣子」,因此所能做的就是持懈不斷地努力,「不是抱著看準 了未來會怎樣的心態,而是每走一個階段,就會出現新的目標。」對於未來,張婉真沒有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務實地完成每個 階段的角色和任務,而且從未忘卻內心的初衷──對於知識探索的純然樂趣。在急速消費、重利輕義的混沌時代,這樣的嚮往已 是一種老派,一種珍貴的典型夙昔。 --------------------------------- 1 尼可.索拉可夫的〈塵的想像〉(Dust Imagine) ,陳克華譯。 2 成立於1946年的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下(UNESCO),是為一國際性博物館的專 業機構,目前擁有來自137個國家30000多名會員。 3 羅伯.佛斯特(Robert Frost)所作之詩〈未擇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發行單位:台大學務處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career@ntu.edu.tw 電子報編輯小組:張丹羿 鄭宇君 王若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