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頂尖醫學圖書館攜手合作與結盟姐妹館
醫學院圖書分館‧高鵬
北京大學醫學圖書館(以下簡稱「北醫圖」)與臺大醫學院圖書分館(以下簡稱「本分館)」皆是華人地區最重要之醫學專業機構,雙方提供的圖書資訊服務各有所長,若能互相借鏡,形塑良性競爭之環境,將可增進館員專業技能和提升讀者滿意度。為此,雙方於今年(99年)4月倡議兩館互贈醫學圖書,以達學術傳播之具體成效,並且積極推動締結姐妹館事宜。
北醫圖已於今年4月上旬寄送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的學術著作117冊到本分館(圖1),出版年的範圍從2003年到2009年,價值約計新臺幣4萬元。本分館則透過金名圖書公司的協助而徵集臺大醫學院教授近10年之學術著作67冊(圖2),約值新臺幣3萬2千元,並於4月21日寄送到北醫圖。雙方於今年4月互贈醫學院教授出版品之實際行動,成為推動醫學資訊國際交流業務基礎,為本次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辦的簽約結盟儀式創造互信互助之良好氛圍。
北京大學醫學部非常重視北醫圖與本分館簽訂組妹館合約之事,醫學部副主任方佛崗教授親自主持簽約活動,並且擔任簽約儀式之見證人。簽約儀式從4月27日上午10時開始,方副主任首先在致詞時特別嘉勉北醫圖和本分館推動學術交流之用心,亦肯定兩館合作將有助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和臺大醫學院的學術表現。其次,北醫圖李剛館長歡迎本分館高鵬主任來訪,他興奮地表示兩岸醫學圖書館從此邁出成功的第一步。高主任則對方副主任的嘉勉和肯定表示感謝,同時亦對兩所卓越醫學圖書館之合作深具信心,未來將會透過一系列的業務交流而達成各種具體效益。接著雙方在交換紀念品後(圖3~圖5),即開始進行簽約活動,由方副主任擔任見證人,李館長與高主任完成簽訂與互換結盟姐妹館合約,最後則是全體嘉賓合影(圖6~7),為兩岸醫學界頂尖圖書館的首次合作留下歷史見證。
|
|
◎圖1:北醫圖贈送給本分館之圖書 |
◎圖2:本分館贈送給北醫圖之圖書 |
|
|
◎圖3:北京大學醫學部方副主任(圖右)蒞臨活動會場擔任見證人,高主任(圖左)代表臺灣大學圖書館致贈紀念品 |
◎圖4:高主任(圖右)代表臺灣大學圖書館致贈紀念品予北醫圖李剛館長(圖左) |
|
|
◎圖5:北醫圖李館長(圖左)致贈紀念品予本分館高主任(圖右) |
◎圖6:北醫圖與本分館結盟姐妹館與簽訂合約 |
|
◎圖7:
兩岸頂尖醫學院圖書館正式開啟合作的大門,參與簽約活動之人員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
》回目次
吉安鄉與壽豐鄉部落【圖書資訊服務巡迴展】
原住民圖資中心‧陳楚治
繼去年南澳鄉、太麻里鄉的部落圖書資訊服務巡迴展,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原圖中心)99年度的第一、二次巡迴展亦選定臺灣東部的花蓮,分別於吉安和壽豐兩地舉辦。活動一如往例,包含書展、講習會以及影片播映,藉此推廣豐富圖書資源至各部落地區,並且希望能夠拓展地方文史資源合作徵集管道。
◆書展
兩場活動分別於吉安阿美文物館與壽豐鄉立圖書館舉行,同時於4月16日至4月30日舉行書籍展示活動,共展示近200冊圖書,以及3部公播版影音資料。
基於地理位置因素,原圖中心於吉安阿美文物館的展示書籍為較具學術研究性質,至於壽豐鄉立圖書館則因地處國立東華大學學區內,因此選擇展示文學類型的書籍,而以上書籍內容皆主要以當地原住民─阿美族為主。
書展活動結束後,原圖中心也將全數書籍分別贈送給吉安阿美文物館與壽豐鄉立圖書館做為館藏,提供當地民眾更豐富的閱覽書籍。
◆活動開幕
兩個禮拜的書展活動中,原圖中心於4月24日當天,進行兩場次的部落圖書服務巡迴展開幕與講習會。吉安阿美文物館為第一場次,壽豐鄉立圖書館為第二場次。第一場次開幕活動,首先由吉安鄉公所民政暨原住民事務課簡龍泉課長上台發言,表示吉安鄉公所特別感謝能有這次的機會和原圖中心合作,藉此向當地民眾介紹原住民族數位資源的取得,以及原住民相關書展活動,使民眾更加認識臺灣原住民;接著為臺灣大學圖書館陳雪華館長致詞,表示花蓮的圖書資源取得不易,造成花蓮學子學習上的困難,因此透過原圖中心介紹的「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以及書展活動,相信可以幫助許多學子在學習原住民族文化的過程中更加輕鬆。最後是吉安鄉公所與原圖中心互贈感謝狀與代表書籍,為此次吉安圖書巡迴展揭幕。
第二場次的開幕活動,則首先由壽豐鄉張懷文鄉長上台致詞,鄉長表示這次原圖中心的活動,除增加壽豐鄉立圖書館的館藏外,相信也能活絡地方文史的資源;接著臺大圖書館陳雪華館長上台致詞,除肯定壽豐鄉立圖書館的功能外,也希望下次能夠再來花蓮舉行圖書巡迴展;接著為原民會教文處處長致詞,表示原住民族教育應該要從部落為出發點,讓原住民學子在學習主流教育課程外,也能透過部落或社會教育發展自我的原住民文化觀。最後則是壽豐鄉公所與原圖中心互贈感謝狀與代表書籍,為第二場次的圖書巡迴展揭幕。
◆講習會
活動揭幕後開始進行講習會,內容主要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由阿美文物館館員介紹文物館歷史原由以及未來發展,以及壽豐鄉立圖書館館員介紹圖書館營運狀況。兩者皆期望這次原圖中心所捐贈的書籍,能吸引更多民眾到館閱讀。
第二部份為「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內容與操作簡介,使參與講習會的民眾能瞭解原住民族最新新聞與活動消息,許多原住民族的便民服務也都能透過網站取得,進而拓展原住民族的數位資源。
第三部份為「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空間環境、館藏、服務以及網站內容介紹,並且搭配館舍空間相片,使民眾感受原圖中心的溫馨與舒適,以及中心網站和延伸服務。
◆影片播放
講習會後為影片播放時間,第一場次播放的影片為原住民新聞雜誌的「Marengreng 成年禮、Parunang 船祭」,講述吉安阿美族於2007年舉辦的成年禮和船祭,讓當地的民眾能夠回味當時的盛況,並思考阿美族豐年祭的重要性;第二場次則播放「傾聽我們的聲音」,內容花蓮撒奇萊雅族和噶瑪蘭族的歌舞。此外,兩地也陸續播了「野球孩子」和「誰在橋上寫字」,皆是描述花蓮原住民族的影片。透過影片播映,參與者更能體會花蓮原住民族的生活文化。
》回目次
「阿美族的傳統與器樂之美」
原住民圖資中心‧張羽萍
講 者: |
Sawtoy Saytay少多宜‧篩代(AMIS旮亙樂團團長) |
時 間: |
99年4月21日(三) 14:00 - 16:00 |
地 點: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
主辦單位: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執行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
──────────────────────────────────────────
|
這是一場別出心裁的專題演講,邀請到阿美族旮亙樂團的團長Sawtoy Saytay(少多宜‧篩代)來到臺大進行現場樂器示範表演與演講。少多宜團長遠道從臺東卑南鄉利嘉部落而來,帶著琳瑯滿目的自製阿美族樂器,希望能將阿美族熱鬧豐富的樂器文化介紹給大家。少多宜團長目前除擔任旮亙樂團的團長,也是臺灣師範大學的駐校藝術家。從13歲就開始學習音樂創作的他,目前累積已有百餘首的創作,作品類型從傳統到現代、童謠到詩歌都有,也已陸續出版成CD,少多宜老師也趁這次演講 分享個人的音樂創作。
少多宜老師說阿美語本身就是一種美麗的語言,其音韻起伏亦帶著海洋的氣息,他不僅能說流利的阿美語,也能吟唱最古老的傳統歌謠,近七年來從事阿美族傳統樂器與歌謠之田野調查、研究與製作,陸續完成各類竹木樂器之製作,再現傳統樂器原音。1999年5月,少多宜.篩代組成Amis旮亙樂團,是一支以打擊樂來表現阿美族傳統音樂的樂團。旮亙(kakeng)指竹鐘,是阿美族傳統婚禮中女子招贅時用來報喜訊的用具,Amis旮亙樂團以此命名,有報喜訊的意思,也有一種傳承發揚傳統的使命感。這次的專題演講即透過唱作俱現的進行方式,讓與會學員可以透過輕鬆活潑的方式學習如何欣賞阿美族的音樂,同時瞭解這些樂器的使用與族群文化相互關連的趣味性。 |
此次的主題雖然是以阿美族的器樂與歌謠為主,少多宜團長仍然希望從阿美族的傳統與文化講起,他準備了豐富的講綱,全場演講分為四大主題,分別是阿美族的傳統、阿美族的歌謠、阿美族的樂器、少多宜的音樂創作分享。
「歌,如果不唱,就等於沒有在傳歷史;歌,如果沒有在作,就等於沒有在寫歷史。」少多宜老師語重心長的如是說。阿美族的傳統,凡祭典、喜慶、工作、休閒都是以樂舞為中心,將所有的心情用歌舞來表達。老一輩的人說:「我們阿美族的歷史是用吟唱代代傳承下來的,在歌謠裡有我們族群的生命」 (O radiw ko likisi no finacadanita,itini i radiw mahapinang ko orip no liteng)。著名的馬蘭歌手郭英男老前輩曾說:「Tona mafanakako a romadiw tosakafana ako malofainayaan,amafana to orip no finacadan。」 (我從學會唱歌進而學會成為阿美族的男人),郭老先生從歌謠吟唱中瞭解自己族群的文化,其一生都在傳唱阿美族歌謠,是「用生命唱歌寫歷史」的人。阿美族的祖先擅長用歌謠與大地對話,以舞蹈彼此取悅,這種生活模式建立起與大自然親密依存的關係,也孕育出吟詠不盡的山海之歌、大地之樂,每一次的歌謠傳唱即是一次「譜寫族群歷史」的工程,歌謠裡充滿著族群最原始的符號、圖騰與生命。
複音歌謠是阿美族音樂的重要特質,少多宜老師提到其實阿美族的歌謠都是複音的,所謂複音,就是一定有一個人領唱高音的部分,再搭配其他聲部相互應和。學界很多人都用複音、對位來說明阿美族音樂特質,事實上是包含三種型態的歌謠,當然祭典歌謠內涵更為豐富。這三種是: Taliangay:可以很明顯的分出來,錯綜複雜同步交錯的聲部,但是都知道怎樣一起結束。【示範歌唱】 Patikiliay:典型如郭英男的老人飲酒歌,多數的阿美族歌謠都是以Patikiliay作基礎。【示範歌唱】 Mifokayay:在馬蘭、鹿野、池上、關山一帶普及,曲調充滿情感,在旋律裡滿注生命。【示範歌唱】
阿美族的歌謠吟唱是相當生活化的行為,唱歌並不是無聊,經常是在紀錄自己工作時的心情,讓你在工作時消除身體的勞累,可以一邊勞動一邊調節呼吸與吟唱,忘記時間也忘了要吃飯。其實阿美族的歌謠不是虛詞、襯詞,而是充滿情感、充滿意義的。歌,必須回到所屬的那個年代才能去解釋它的意義,有時因為年代久遠了,無法再回到當下的情境詮釋,所以才說歌詞是虛詞。少多宜老師隨即現場示範了一首阿美族歌謠,聽似烏愛烏愛的歌詞,經過少多宜老師的解釋,才知道原來歌詞內容是在描述一位長者用歌謠吟唱表示對一位勤奮年輕人的感謝,答謝他願意辛勞地到山上拿取黃藤,讓我們蓋了那麼多房子。尤其阿美族歌謠中很多哈嗨哈嗨的,其實意思就是「好的!是的!」不管領歌的人怎麼唱,底下的人都只能如此應和。
凌曼立教授曾說:「阿美族的音樂,不論聲樂與器樂,均為台灣各土著族之冠。」阿美族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從大自然取材,竹、木、銅成為製作樂器的主要材料,阿美族的樂器,除了娛樂、歌舞伴奏之外,有時也用來傳達某種訊息,像是戰鬥狩獵或牧牛的信號、思念故去的親友,或是傳達愛慕之意等等,不管悲傷或高興,透過這些樂器的聲音,表現了阿美族文化特色。獨具特色的阿美族樂器,包括竹鐘、口簧、鼻笛、弓琴、膜笛、排笛、木琴等等。
|
|
|
|
鼻笛 No ngoso’a tipolo |
竹筒琴 Firfir |
木琴 Dodang |
|
|
|
弓琴 Tiftif Datok
|
口簧 Datok
|
膜笛 Nomodac a tipolo
|
◎講者介紹:
少多宜.篩代Sawtoy saytay (1958~)
阿美族(台東縣東海岸)
|
現 職: |
AMIS旮亙樂團團長 |
經 歷: |
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幹事
東台儲蓄互助社理事長
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記者
台北電台「原音嘹繞」節目製作、主持人
東之聲廣播電台「八沙瓦立之音」、「母親的叮嚀」等節目製作主持人
卡巴嗨傳播公司企劃、副理
黑潮電視執行秘書、導播
台東縣原住民文化藝術發展協會總幹事
台東縣政府機要專員
公共電視原住民節目諮詢委員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專任委員 |
重要作品: |
2000 策劃「台東國際原藝嘉年華」
2000 製作主題歌「傳〜陽光、青山、海洋的美麗」
2001 製作「2001台東南島文化節」主題歌「南島的故鄉」
2007 製作「台東市馬卡巴嗨文化季」主題歌「美麗的年祭」
2008 製作「2008台東南島文化節」主題歌「南島風華、美麗的台東」兩首
|
音樂展演: |
2004 率團出訪文化巡演:美國臺灣文化週、法國巴黎音樂節、帛琉太平洋藝術節、日本沖繩國家劇場國慶公演、韓國世界博覽會訪演
2005 韓國首爾台韓復航訪演、日本愛知博覽會、加拿大臺灣文化節、星馬國際旅展
2006 帛琉太平洋群峰會議、馬紹爾國慶
2008 美屬薩摩亞第十屆太平洋藝術節、2008加拿大臺灣文化節 |
◎主持人介紹:
陳峙維 臺大音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學 歷: |
英國史特林大學 (University of Stirling) 電影與媒體學系 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系 |
專長與研究興趣: |
流行音樂、世界音樂、近現代音樂工業、音樂社會學 |
》回目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