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
|
作者
|
簡介摘要
|
西方傳統文學研究方法
|
周樹華
|
「作家傳記」、「歷史背景」、「版本考據」這三種傳統文學研究方法,目前雖然不是主流,但仍有許多學者從這些層面的觀點來解讀文學作品。 |
神話原型批評
|
蘇子中
|
原型批評的取向或導讀方式,視神話為人類普遍經驗之原型,或原始意象最純粹的表達形式,且神話的文學結構,可以使有關原型的敘述和意義更加豐富。 |
浪漫主義
|
吳雅鳳
|
浪漫主義的「時代精神」,有四個元素,首先是推翻一切「舊體制」,第二是由外界轉向內心的「個人主義」,第三是「浮士德精神」,向極限禁忌挑戰,第四是「末世天啟論」。
|
敘事學
|
翁振盛
|
當代敘事學研究,逐漸向外擴張,吸收哲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修辭學、語用學、陳述理論、閱讀理論、認知科學的新發現。跨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
|
風格學
|
葉偉忠
|
風格學研究的重心,即「通」與「變」,或者說「常規」與「變化」。由常規與變化交錯生成的效果,像是透過對照、比較、襯映所浮現。
|
馬克思主義
|
林建光
|
馬克思主義所欲撻伐批判的即是將心靈、觀念視為自給自足、至高無上的唯心論主義哲學。對於馬克思主義而言,心靈並無法真正超越物質,個人或主體亦不可能完全獨立於其所處的社會條件與社會關係。
|
形式主義
|
張錦忠
|
原型批評的取向或導讀方式,視神話為人類普遍經驗之原型,或原始意像最純粹的表達形式,且神話的文學結構,可以使有關原型的敘述和意義更加豐富。
|
符號學與詮釋學
|
張漢良
|
從符號學的觀點而言,比較方法是指一套認知程式,其目的是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符號對象(或客體),建立形式關係,進而為對象建立模式或架構。
|
讀者反應閱讀法
|
簡政珍
|
讀者反應批評,可以說是20世紀「閱讀主體性」最大的轉移。「新批評」將文本的詮釋權從作者的手中釋放,強調文本有相當的自主性與客觀性,讀者可以經由語言直探意義,因此意義屬於大眾,不屬於作者個人。
|
解構閱讀法
|
簡政珍
|
解構的精神是「不是什麼」,意味解構拒絕下定義與被定義。以「不是」作為立論的起點,也意味解構論證的開展,是先附著於現有的理念,再解構該理念,反證其「不是」。
|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
伍軒宏
|
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之間具有共同關切面向的例證,不過因為結構主義將重心放在發展與建立穩定的結構系統,因此就不若後結構主義希望採取更為積極、激烈的態度和方式,來強調釋放差異,避免將「差異」重新導入主流辯證之中的企圖。
|
後現代主義
|
劉紀雯
|
後現代主義是在發展中的抵中心、反本質化的多元論述,它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以不同風格和文體出現。要以單一的定義來限定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討論各種後現代主義所有一些共同的關注點或運作方向。
|
意識流
|
洪敏秀
|
從文學的演進來看,20世紀的意識流小說所表現的是人的意識,除了理性、理智的部分,更重視內在模糊錯亂的非理性內涵,這種描寫內在思維的寫作手法可以追溯到19世紀心理寫實的文學。
|
魔幻現實主義
|
陳正芳
|
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裡,是面對現實,發掘在人和環境間存在的神秘關係,而非創造出想像的人類和想像的世界。
|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
邱貴芬
|
女性文學批評以批判性的角度來探討社會的象徵系統如何再現女人,文學作品也是這龐大象徵系統的一部分,而且透過教育和閱讀一再複製男性主導文化的價值體系。
|
後殖民主義
|
蕭立君
|
「後殖民」的「後」因此也代表了與殖民時期、殖民主義及前期的反殖民運動做相當大程度、涵蓋許多面向的切割,標示了一種揚棄、超越、取代前時代並迎接一個全新時代的企圖。
|
同志研究
|
劉亮雅
|
同志運動提出正面、穩定的同性戀身分,酷兒運動則強調性別與性取向身分的流動性,都挑戰了主流社會的異性戀中心。
|
巴赫汀派
|
劉建基
|
其「對話論」的核心要義是反對權威體系,承認差異性與他性(otherness)的存在,強調文化、歷史的多音(many-voiceness)意識,肯定不同的聲音間的交流與對話。
|
多元文化主義
|
蔣淑貞
|
後現代主義對於「啟蒙」、「進步」與「解放」等宏偉敘事做出決裂姿態後,文化多元主義似乎承諾人人終將各得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