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賢亮老師於臺灣大學體育室服務滿38年,在98學年度第1學期結束後,正式屆齡退休,曾老師於電子報創刊號接受專訪,娓娓道來一路走來的心情點滴。
以室為家
曾老師回憶起剛進入臺大體育室擔任助教時,因為當時的主任要求很嚴格,並且整個行政體系風氣較為保守,所有年輕的老師不僅要上課、帶校隊,也必需負責行政工作,老師說起當年未婚住在溫州街的單身宿舍,幾乎是以室為家。
民國60年開始,臺大體育課程改為四年必修,體育室因此增聘許多新進教師,新血的注入,使整個室裡展現蓬勃朝氣,曾老師說:「能進入臺灣大學教書是人生中很光榮的事,凡事盡心盡力,不管是教學、代表隊訓練或是行政工作,盡力作好主任交辦的事」。
校隊教練
民國61年,老師剛進臺大任教時,擔任棒球隊教練,棒球隊有良好的傳統及固定的練習時間;民國62年,轉任女子壘球隊教練,壘球校隊剛成立時,參加的學生人數並不多,原因是壘球隊的訓練過程極為辛苦,老師為增加球隊的實力
,每一場新生盃的比賽必定到現場觀看,期能藉由比賽的機會,發掘生力軍,老師常對當時壘球隊的同學說:「能在壘球隊撐到畢業的,出社會必定能吃苦耐勞獨當一面」;到了民國63年,老師又帶了羽球校隊,羽球隊在當時以僑生人數居多,臺灣學生只有一、二位,每逢過年過節,未返回僑居地的學生,都請他們到家作客,學生練球時表現非常認真。後來因當時的籃球隊教練,林承謀老師受聘至中美洲國家擔任教練,於是曾老師同時身兼壘球隊、羽球隊、籃球隊三個校隊的教練。
舉辦活動
民國75年,曾老師第一次接受主任職務,發現當時體育室很少和各院系及其他單位接觸,為了能增加彼此溝通瞭解的機會,於是舉辦許多體育活動,在教職員運動方面:增加教職員的比賽項目、教職員的運動技術訓練班,如:網球、羽球、高爾夫球…等。為了能增加與學生溝通協調管道,每學期舉辦:各系學生會會長會議、運動代表隊隊長會議。在寒暑假期間舉辦教職員工眷屬的育樂營,包含網球、羽球、籃球、游泳、足球、桌球…等。民國86年,老師第二次擔任主任時,拜訪各學院院長及系主任,將體育室的活動、體育課程及未來的體育發展,向各院系主管說明,尋求師長的支持與合作,對於體育室業務的推展有很大的幫助。
綜合體育館
臺大自創校以來在校區西北角,規劃為「運動區」。民國51年建造一座全國最大、設備最完善的體育館,四十幾年前臺大運動場地是國內一流的設備。自民國70年代,本校系所急速擴充,學生人數倍增,造成場地不足的現象,且臺灣北部多雨,四十年前建造的體育館已不敷使用,嚴重影響體育課、代表隊訓練,以及師生活動的品質。於是體育組在76年初開始,成立籌建新體育館工作小組,積極收集國內外體育館的各項資料,並定期討論工作重點及進度。民國77年5月規劃工作完成,並於77年6月函文簽請教育部核可,78年成立體育館籌建委員會,於85年動工興建,91年2月完工啟用。在這期間體育室積極發揮監督,以及規劃營運與管理的責任,雖然當時學校曾經考慮將體育館委外經營,但是經過體育室的努力,終於爭取到綜合體育館的經營權。
曾老師期望本室的同仁能珍惜得來不易的權利與義務,全力投入,藉由良好的經營管理,提高服務品質,以滿足臺大師生對體育教學、休閒活動之殷切要求,增進師生參與體育活動之興趣,使綜合體育館發揮最大的效益。
教學課務
老師始終認為「教學」是最重要的工作項目,而且也是學術上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外系有老師對體育課程存有質疑
,認為體育教師不用準備教案,這樣的想法是對體育教師的偏見,記得學校舉辦教學評鑑的第二年,體育教學也開始納入評鑑,經過評比下來,體育課程的評鑑值,分數很高,是值得鼓勵的一件事,亦是全體育室教師辛苦付出的成果。
老師分析原因有三:第一,體育課是臺灣大學固有傳統,室裡的老師教學認真且專業;第二,國內國高中體育課程未正常化教學,學生進入臺大後,才燃起對運動的興趣和熱情;第三,學校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良好的場地設備及器材,更能讓學生體會運動的重要,養成運動的良好習慣。
未來展望
曾老師先後於民國75年和86年,擔任體育室主任,對體育室的行政業務相當熟悉,更多了一份深刻的期許,覺得能在臺大體育室工作,是修得的福份,在全國最好的環境教學更是一種享受,所以很珍惜、很感恩。
體育室在臺大是比較特殊的教學單位,體育室沒有體育系和研究所,因此老師的研究環境受到很多限制,在學校的地位沒有辦法提昇。因此,在民國88至89年間,積極規劃成立運動科學研究所,後因種種原因,計劃出不了體育室的大門,至今仍然感到惋惜,希望日後在主任和老師的努力下能繼續達成此目標。
老師對於能讓臺大師生透過運動來體認體育的重要很關心,所以認為應盡力的加強宣導,老師前年赴香港中文大學主持「壘球教學研討會」,期間深深體會到香港中文大學的老師很認真在推廣體育活動。至於現今的運動場地,學校為增蓋教學大樓已減少很多運動空間,老師強調活動場地不能再移作他用。為了後代子孫的健康,應堅守現有珍貴的場地
,甚至還要主動開發更多的運動空間,這是體育工作者的責任。
最後,老師希望室裡的老師能團結合作,把體育工作當成畢生事業來經營推廣,為全校師生服務,盡力推展全校師生的健康活動,這樣未來體育的發展才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