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這是家長們共同的園地   如有寶貴意見或提供稿件請電 02-3366-2050  或 advisory@ntu.edu.tw         歷史報區

【本期內容】
一、專題報導---
二、活動預報---
三、活動報導---
四、分享園地---
五、知識/短文天地---
 
一、專題報導---
本校「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系列報導-二
本校在「追求研究卓越」之具體作為:
一、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政府為提昇整體國家競爭力,由教育部與國科會投入學術研發經費,有效利用現有的資源及優勢,使臺灣在五年內能成為亞洲第一的世界級科技研究中心及學術研究、知識創造的重鎮。
本校是臺灣最具規模,領域最豐富完整的綜合大學,學術研究成果是兩岸三地的領導者,同時擁有全國的菁英學生,因此在獲得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30億的補助下,一方面全面學術提昇外,也準備在5年中發展出10到15個領域成為世界一流,全校並進入世界前一百大。目前本校在校級研究中心已有部份接近達到國際一流的研究水準,各學院內亦具有潛力的領域,因此全校如何在5 年內找出10到15個領域投入經費給予支持,協助其成為世界第一,必須經公平的評審,爰此研訂「國立臺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補助作業要點」,以慎選具潛力的頂尖研究領域及研究中心。
依前開作業要點規定,計畫類型分三類:1.本校獲教育部審核通過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書規劃之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六大研究中心,其設置辦法並經行政會議通過之研究單位之核心實驗室所需基本費用之規劃。2.校級研究單位之整合型研究計畫。3.卓越團隊整合型研究計畫。
前開作業由本校各單位於95年4月15日以前研提計畫書,總計申請計畫有總計畫33件,子計畫191件,每個總計畫及子計畫經聘請國外學家專家三人進行初審,國內學者專家進行複審,併同初、複審意見經學術審議委員討論推薦,並經校諮議委員決議核定補助之計有總計畫16件,子計畫68件。
二、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之成立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為整合並鼓勵臺大人文社會領域之優秀學者與基礎研究,建立跨領域學術對話,增進與國內外其他著名學術研究機構合作,舉辦「人文講座」與「社會科學講座」,已敦聘4位人文講座、4位社會科學講座。為支持優秀學者持續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從事前瞻性專業研究,特設立駐點訪問學者制度。為探討我國大學邁向頂尖高等教育機構之辦學策略與方法,自2006 年起,舉辦臺大高等教育論壇,邀請國內外著名大學之校長或其他主管討論當今全球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度、架構、任務與願景,提供研究人員、政策制訂者及臺灣與亞洲一流大學與研究機構領導者一個互動的平台。舉辦跨領域腦力激盪座談會,藉此形成人文社會拔尖議題之共識,如經由腦力激盪座談會結合醫學院、文學院、社會科學院與法律學院優秀學者成立「國立臺灣大學生醫暨科技倫理、法律與社會中心」。出版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提供東亞儒學以及其他在東亞文明脈絡下之傳統經典的多元研究,建立東亞文明與其他文明間的對話。每季出版「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訊」報導本院及各項研究計畫近期活動與發展,將學術資訊和研究成果與國內外學界分享。與南京大學人文社會高級科學院及德國埃森人文高等研究院簽訂學術交流協議,並與世界著名大學高等研究院如: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哈佛大學雷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哈佛燕京學社等建立學術上之「合作交流」。四項創始研究計畫「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東亞民主研究計畫」、「全球化研究計畫」、「東亞法治之形成- 對東亞法治理論、體制與實踐之整合法學研究計畫」皆以東亞文化為關注焦點,一年來均有專著出版並與國際相關領域密切合作進行學術交流。
三、臺大講座制度
國立臺灣大學為獎掖學術、提昇本校研究水準,特別設置「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敦聘於各學術領域研究成果斐然,素為學術界一致推崇之現任本校專任教授、研究員,或享譽國際之國內外傑出學者為臺大講座教授。
臺大講座每任任期三年,敦聘期間,本校將頒予獲獎教授「講座教授研究金」鼓勵其研究貢獻,並支持獲獎教授持續進行更為深入之研究。榮膺臺大講座殊榮之獲獎教授,則須於聘期之內,安排公開學術演講乙次,以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挹注下,本校為促進學術研究成果之質與量,將擴增臺大講座教授名額,以激勵現有教師提升教學研究品質、廣納世界頂尖研究教學人才,全面激發臺灣大學的學術動能,更進一步落實臺灣大學與世界頂尖大學並駕齊驅之目標!
四、特聘研究講座制度
(一)講座設置背景:
本校現行教師(專任、兼任、客座、與中研院合聘、臨床、專案計畫)及研究人員(專任、客座、專案計畫、卓越計畫)聘任,均分別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及大學研究人員聘任辦法等相關規定辦理,因程序冗長繁複,於與他機構競爭延攬國際級知名人士時有錯失先機之情事。為能迅速延攬國外學術成就卓著之學者來校服務,以提升本校學術水準增強師資陣容,針對特定條件知名之學者,簡化聘任程序,並給予特殊頭銜之禮遇,爰參考國科會特聘講座之資格,及本校相關講座規定,訂定本校特聘講座設置辦法。
(二)講座類別:分為「特聘研究講座」及「特聘講座教授」兩類。
(三)講座資格:
 1.特聘研究講座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1)諾貝爾獎或相當之全球性殊榮者。
 (2)先進國家國家級院士或中央研究院院士。
 2.特聘講座教授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1)各國國家級院士。
 (2)在國際上有崇高學術地位學者(如曾獲國際著名學術獎)。
(四)講座聘任程序與聘期:特聘講座毋須經由系、院教評會審查,逕由聘任單位敘明聘期及經費來源依行政程序向校長推薦,經行政會議通過後禮聘之,並提校教評會報告。聘期六個月以上者得請頒教師證書,但應另依教師資格審查相關規定及程序辦理,經系、院、校三級教評會審查後陳報教育部。
(五)講座之義務:來校講學或進行研究。
(六)講座可享之校內相關設備:校方應優先提供特聘講座宿舍,並由提聘單位提供研究空間及設備。有關校內設施之使用權益比照專任教師辦理。
(七)獎助金支給標準:
 1.特聘研究講座:20-80萬元
 2.特聘講座教授:10-40萬元
(八 )迄96年10月本校已延攬15名特聘研究講座。 top
--- 待續 ---
 
校慶慶祝活動
本校於11月15日(星期四)上午9時,在校總區綜合體育館舉行創校79年暨改制62週年校慶慶祝大會,會中頒授王文興、林百里二位先生名譽博士學位,同時表揚9位傑出校友,慶典由校長李嗣涔主持,邀請本校歷任校長、校友及國內外各界貴賓與會,典禮之後隨即舉行校慶茶會
今年典禮盛事是頒授王文興、林百里二位先生名譽博士學位。
王文興先生作育英才40年,致力文學事業達50年,早年介紹西方現代文學,引領風氣,爾後專志創作,開拓中文小說的新境界,其小說作品《家變》、《背海的人》等,以冷靜、創新的手法深刻描寫人性與社會,在華人文學界具有頂尖地位,譯本甚多,深受世界文壇注目,從持續努力中醞釀出不凡,其人其文,足為表率。
林百里先生長期致力電腦研發與製造,帶動臺灣資訊產業發展,成就卓著。1988年創立廣達電腦,1999年成立「廣達文教基金會」。此外,林先生本著「深根臺灣,深耕科技」之理念,於2000年成立廣達研究院。2004年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共同開發次世代電腦與通訊平臺,力促臺灣大學與世界一流學府研發接軌。2005年與OLPC(One Laptop Per Child)進行百元電腦之研發計畫,藉由科技縮短知識落差,協助解決第三世界國家學童之教育問題,嘉惠無數。王先生及林先生二人之學問事功,足以表率群倫,為「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之最佳典範,本校頒授二人之博士學位,即在表彰渠等卓越的成就與貢獻。
    校慶典禮的另一盛事是臺灣大學傑出校友遴選活動,今年獲選的傑出校友為人文藝術類:余光中先生(外文系1954畢)林文月女士(中文系1956畢)呂紹嘉先生(心理系1983畢)、學術類:蔡振水先生(電機系1957畢)朱國瑞先生(物理系1965畢)陳恆昭先生(法律系1966畢)、工商類:蔡明介先生(電機系1971畢)施崇棠先生(電機系1974畢)、及社會服務類:李家同先生(電機系1961畢)等9位校友榮獲殊榮。傑出校友將於校慶典禮公開接受表揚,並受邀擔任本校通識教育論壇「我的學思歷程」主講人,與學弟妹分享其專業領域及奮鬥過程。
人文藝術類-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先生,現任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54年畢業。余光中先生憑藉著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涵養,與英美文學的訓練,開創出中國現代詩的新風貌,超過半個世紀不斷的創作,余光中先生強調中國文化之美,數十年來以新詩、散文、翻譯、評論等享負盛名。右手寫詩,左手成文,並擅翻譯與評論,四十多年來作品不勝枚舉,影響深遠。曾獲得包括《吳三連文學獎》、《中國時報獎》、《金鼎獎》、《國家文藝獎》等文壇所有重要獎項。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多次赴歐美參加國際筆會及其他文學會議並發表演講,積極參予國際學術交流。享譽
國際,被尊為當代中國文壇宗師。
人文藝術類-林文月女士
林文月女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56年畢業。在學術研究、文學創作、文學翻譯三方面均有傑出表現。林女士為中古文學專家,其有關魏晉南北朝文學之研究迭有既平實又創新之見解,為學界所重視,多次擔任歐美知名學府客座教授。自1970年出版《京都一年》以來,40年間散文寫作不斷,早已樹立其獨特之題材、內容、風格,屢獲散文大獎,為臺灣當代極重要之散文家。以其精深之日文造詣,陸續翻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枕草子》等,其對中日文學翻譯之貢獻,可謂近百年來華文世界第一人。其人文素養及成就為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專家所欽仰。
人文藝術類-呂紹嘉先生
呂紹嘉先生,是享譽國際樂壇的華人指揮家,臺灣大學心理系1983年畢業。呂先生在歐洲與國際音樂大獎獲獎無數,其卓越的成就獲得國際一致的肯定。1994年首次獲邀指揮慕尼黑愛樂交響樂團,傑出的表現使其聲譽日隆,在歌劇指揮的領域,亦有傑出表現。於1998-2004年任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和科布倫茲市立歌劇院音樂總監,2004年獲頒贈 “Peter Cornelius” 獎章。2001年至2006年,任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履獲得《歌劇世界》評為“年度最佳指揮”。也曾獲1994年荷蘭孔德拉辛指揮大賽首獎,以及義大利佩卓地國際指揮大賽冠軍,同時也是法國貝桑松指揮大賽首獎、金琴獎得主。在德國、奧地利等音樂重鎮,其卓越的成就獲得一致的認可與讚賞。
學術類-蔡振水先生
蔡振水先生,現任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電機工程系傑出教授,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1957年畢業。研究領域跨越光電、超音波顯微、聲光、磁光、磁性微波科,在積體光學及聲光顯微術的研究上極具盛名,榮膺四項國際性學會,包括IEEE美國電機電子工程、OSA美國光學、SPIE國際光儀工程及AAAS美國科學促進會,Fellow之榮譽。亦膺選為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傑出研究講座、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俄羅斯工程科學院院士。其論文及專著豐富,曾榮獲國際微光學獎、台美基金會科學工程成就獎、IEEE最佳論文獎與傑出研究講座。對啟迪後進、提拔後學亦不遺餘力。
學術類-朱國瑞先生
朱國瑞先生,現任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臺灣大學物理學系1965年畢業。學術研究卓越,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首屆國家講座、教育部理科學術獎、總統科學獎、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IEEE 學會Plasma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Award及英國物理學會K J Button Medal and Prize,膺選為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IEEE等學會之Fellow及中央研究院院士。澄清了一個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迴旋波激發機制問題發明並研究成功Ka頻段迴旋行波放大器,於頻寬、功率、增益及效率四個指標上,均超越屹立三十餘年的國際記錄,提供了開發新一代遠距離,高解析度雷達系統的關鍵技術啟動國內的微波管工業,並大幅提升國防雷達系統的自主能力
學術類-陳恆昭先生
陳恆昭先生,現任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系1966年畢業。在哈佛大學獲得哲學及法學雙料博士。研究比較法相當出色。是學術競爭激烈的東京大學法學院唯一的一位華人教授。英美都有出版專書。在日本與英國高等研究學術圈,有極為廣泛的學術人脈。在其任教於東京大學期間,同時也擔任該校校長的特別顧問,協助該校成功的建立與英國著名大學(牛津、劍橋)的緊密學術關係。對母校臺灣大學也無私的提供協助與奉獻。擔任本校顧問,協助並安排本校與日本東京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協助在東大設置臺灣法律文化講座。對於母校的協助及向心力,值得佩服與肯定!
工商類-蔡明介先生
蔡明介先生,現任聯發科技公司董事長,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1971年畢業。創辦聯發科技公司,主力產品唯讀光碟機(CD-ROM)的控制晶片,為國內最大的供應商。聯發科代表臺灣IC設計實力,在國際舞台成就非凡。學成歸國後,蔡董事長率先進入IC界辛勤耕耘,從當初臺灣無電子產業的時代,如今帶起臺灣IC設計蓬勃發展,可謂臺灣IC設計教父。2001年成立「財團法人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致力於科技教育之推展及科技人才之培訓。2001年1月起,捐款新台幣壹億餘元成立「國立臺灣大學-聯發科技無線研究實驗室」,致力於『無線通訊系統超大型積體電路及架構設計』的研究,成果斐然,2007年在ISSCC更有10篇論文獲選,產量居世界第一,對提昇本校聲譽,邁向國際一流大學,有非常正面的效應。
工商類-施崇棠先生
施崇棠先生,現任華碩集團董事長,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1974年畢業。帶領華碩創造高品牌價值,為世界第一的主機板及顯示卡製造商,並屢獲國際重要獎項。2006年,華碩主機板的全球市佔率已超過40%,自有品牌筆記型電腦亦名列全球第九大。連續9年在BusinessWeek的「InfoTech 100」榜上有名。更為華人品牌首開紀錄,W1筆記型電腦榮獲IF金獎(IF Gold)肯定,是五十年來唯一獲得金獎的華人品牌。對於教育亦極為重視,先於1999年成立「觀樹教育基金會」,以推廣環境教育為目標,並提供有「藍鵲家族」等多項計畫,藉以補助偏遠地區學校不足之教育資源。至2007年,更捐贈人文大樓回饋臺大母校,期使臺大得進而成為國際人文研究重鎮。
社會服務類-李家同先生
李家同先生,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資訊管理學系教授,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1961年畢
業。透過寫作,提倡社會關懷、照顧弱勢群體,並推廣英文教育,為弱勢、貧窮孩子的代言人。大學時期即
曾至監獄為受刑人服務,之後也曾到過印度「垂死之家」擔任義工,更連續十多年至新竹寶山鄉教導窮孩子
學習英文,表達的是一種「身教」式的關心。尤其在意教育資源與制度的公平性,再三提醒決策者及社會上
有能力的人必須注意貧窮問題,並堅持「教育,不能遺漏任何一個孩子」。於民國92年6月創立博幼社會福
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幫助貧困學童挽救課業。受其精神感召,聯電、鴻海等知名企業亦陸續投入免費為貧困
學生課輔。
此外,今年校慶不同於以往,本校推出「研究成果發表展」,靜態展有海報展示,動態展有螢光魚、螢光豬、LED路燈、太陽能冰箱、機器人、奈米抑菌香皂、華語教學軟體、血管新生中心、電動輪椅手輪馬達等研究團隊解說。在藝文活動方面有文學院舉辦「建築之美」及「露台音樂會」、圖書館舉行「臺大人文庫」開幕儀式、臺大藝文活動推展工作室推出「詩歌朗誦」暨「民歌演唱會」。在參觀導覽方面有臺大博物館群、「傅園探秘」、「智慧影像、創意生活」、「從檔案中洞觀歷史、在檔案中品味藝術」。系所活動有「博理藝廊開幕暨系友黃友佳先生書畫展」、「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分項二成果發表會」、臺大師生也舉辦了學術論壇、教職員工社團聯展、校慶園遊會等系列活動,歡迎各界前來參觀,共襄盛舉,活動詳情請參閱臺灣大學首頁。http://www.ntu.edu.twtop
 
 
 
全球大學排名本校排名102名
英國泰晤士報2007世界大學排行上週公布,本校排名102名,較去年進步六名;泰晤士報的排名以「國際聲望」為主,本校是全台唯一擠進前兩百大的學校,且已連續三年往前推進,由前年的114名、去年的108名,進步到今年的102名。另外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基金會首度自辦的2007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排行榜同時公布,本校排名185名。本校圖書資訊系黃慕萱教授分析,臺大論文發表數量不少,但被引用的次數偏低,是造成評比排名落後的主因。目前各國所做的世界大學排名方法不一,如英國泰晤士報係根據同儕審查、企業雇主評量、國際教師數、國際學生數、師生比及教師平均論文被引次數等六項指標測算。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則用諾貝爾獎及費爾茲獎獲獎人數、發表在Nature及Science兩期刊的篇高被引學者數等量化數字作為排名依據。然而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將評鑑重心放於同儕評論,易受主觀意識影響,尤其是問卷形式的大學排名給分,容易成為大學聲望評比,而忽略大學的實際表現,不符合以客觀角度評量大學之目的。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採用的各項指標中,諾貝爾獎、高被引學者與ture、Science的文章等指標追求的都是非凡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諾貝爾獎,並非大多數學校可以達到的目標,因此無法反應大多數學者的研究表現。而在高被引學者數指標中,各學科領域高被引學者數資料來源為ISI出版的HighlyCited.com資料庫,然該網站資料更新僅到1999年,造成評比數據不夠新穎的問題。另外,規模數據取得相當困難,且每個學校對於學術人員的定義歧異,容易引起衡量大學規模效度的爭議。換言之,目前多種評鑑方式可能有主觀性過高、評比指標過於高標準、資料過於老舊、數據取得不足等,亦都是亟待克服之問題。 top
--- 本文摘自第897期臺大校訓 ---
 
二、活動預報---
校慶園遊會
    為慶祝本校創校79年暨改制62週年,學校安排一系列的活動,詳情請上本校網路首頁參閱:http://www.ntu.edu.tw,其中由學務處課外活動組主辦的校慶園遊會,將於96年11月24日(週六)上午十時在椰林大道上熱烈展開,活動將由校長親自揭開序幕,開幕式舞台設於椰林大道末端,即振興草坪之前,園遊會主要以學生社團所準備的吃喝玩樂攤位為主,更有優質社團所展現的歌舞表演,活動必然精彩不容錯過。 top
 
醉月湖音樂會
    一年一度的醉月湖音樂會即將於96年12月7日(週五)晚間,在醉月湖畔靠近舊體育館後方廣場熱鬧登場,表演節目將自六時起即開始上演,開幕式則由校長於六時三十分蒞臨主持。活動係由多個學生社團共同參與演出,並會邀請校外知名團體共襄盛舉,節目包括樂團演奏、演唱、熱歌勁舞、口技、魔術等等,整個音樂會將走兼容並蓄、動靜皆宜路線,現場還會提供餐飲服務,歷年來蛋糕社、調酒社---等均參與其中,相信現場的燈光氣氛,整夜的精采表演,將會給觀眾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 top
 
免費日本文化講座
    語言訓練測驗中心邀請國立台灣大學謝豐地正枝教授於11月26日(一)12:30-13:45假博理館201會議室舉辦「日本文化散步--日本文化與舞蹈」免費講座,無須預約,歡迎蒞臨聽講。詳細內容請上網查詢
http://www.lttc.ntu.edu.tw。洽詢電話:2362-6385分機284 王小姐。top
 
2008/2009國際交換學生甄選
     本校2008/2009年度的國際交換學生甄選即將展開,最新出爐的招生簡章已經公佈在國際事務處的網站「臺大本國學生」 2008/2009交換學生甄選http://www.oia.ntu.edu.tw,請有興趣的同學參考。
    本次的交換生甄選新增了數所國際知名的大學提供本校學生選擇,包括挪威的奧斯陸大學、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自治大學以及馬德里技術大學。另外,因應法國的締約學校新增了特魯瓦科技大學與皮耶居禮大學,今年的甄選將首次有法語組,以鼓勵同學修習第二外語並實際運用。
    在甄選工作開始之前,國際事務處為了讓同學更清楚交換生甄選的流程,特地舉辦兩場甄選說明會,分別在11/15 (四) 以及11/20 (二)的12:30 ~ 14:30舉行,地點在第一行政大樓中庭的第一會議室,歡迎有志參加交換學生計畫同學前往參加。 top
 
三、活動報導---
學務處美西姊妹校参訪
    學生事務處為擴展同仁國際視野,增進學務工作知能,有效幫助學生之發展,特於96年11月4日至11日辦理美西標竿學校學生事務工作研習活動。本研習活動由馮燕學務長帶領生活輔導、課外活動、學生住宿、學生就業輔導及學生活動中心相關業務主管及同仁等共計13名人員,赴美國姐妹校史丹佛大學、柏克萊大學及華盛頓大學進行研習活動,藉由業務會談及交流,以及實地之參訪,激發同仁新思維、新做法,並與本處正推動的『精實之旅』專案執行相配合,提昇業務品質與效率,規劃促進學生學習創新方案,以形塑優質校園學習風氣。 top 
 
招募僑生「接待導師」志工
本校學務處僑生輔導組招募有愛心的本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家長於重要節日(端午、中秋、耶誕、春節等)邀請僑生聚會及平時抽空關懷僑生並主動協助解決其所遇困難。今年經調查有志願被接待的僑生如下:澳門(28人)2.馬來西亞(18人)3.緬甸(21人)4.泰國(2人)5.印尼(5人)6.香港(4人)7.越南(1人)8.日本(1人)。
僑生輔導組已於96年11月6日(週二)晚間安排首批接待導師與學生相見歡活動,氣氛至為熱絡,期盼有意願協助接待僑生的學生家長與承辦人蔡秀蘭小姐接洽,電話:3366-3232。top
 
重陽敬老逛椰林
 財團法人創世基金會配合重陽節的到來,特別選擇96年10月18日在本校校園舉辦『重陽敬老逛椰林』活動,基金會創辦人曹慶先生及本校馮學務長均在校門口迎接參與活動的長輩們,本校課外活動組及生輔組則全力配合支援,當天總計約有700餘位長輩參加,為使活動進行平安順遂,基金會同時邀請其他公益團體志工共襄盛舉,而本校家長志工團亦有30名志工投入協助。
 逛校園採十數人為一小組方式進行,由志工人員引導協參觀校園,途中有學生社團表演,更設有6個攤位與長輩們一起輕鬆玩套圈圈遊戲,使人手均有一份小禮物,而在攤位負責活動的就是本校的志工夥伴,大半天下來,大家對於接待長輩來校參訪都表示歡迎及愉悅之意,希望爾後還有服務的機會。 top
 
宿舍萬聖節變裝音樂會
    10月31為西洋萬聖節,本校學生住宿組及國際事務處共同舉辦『跨宿舍萬聖節變裝音樂會』活動,當天5點30分至國際青年宿舍出發,外國學生裝扮各式各樣的人物在臺大校園遊行拍照、發放糖果給本地學生,之後至男生第一宿舍(一、三、五舍)敲門要糖果”trick or treat”遊戲。緊接的音樂會表演日本學生的吉他、三線琴及小提琴、澳洲學生自彈自唱自創曲、國青宿舍輔導員謝尚旻樂團演出,以及華視超級星期天校園歌喉戰歌唱總冠軍韋禮安同學的英文歌曲演唱等,當天亦票選打扮最酷的萬聖節大王,內容精采豐富,讓國際學生及本地學生度個愉快、不一樣的跨文化體驗。 top
 
四、分享園地---
做個快樂的志工
    『分享園地』是屬於臺大家長相互溝通及表達分享經驗的地方,本期感謝家長志工呂媽媽-張鳳珠大姐,首先分享她多年來當志工的快樂與心得,以下是呂媽媽的感言:
    能在臺大做志工,首先感謝臺大生活輔導組提供服務的機會,由於張義方教官認真、負責、熱忱的領導,始能組成志工團(目前已60多人),同意我加入去年(第二屆)的志工團,讓我感激、感恩又快樂。
    參與臺大「愛校守護隊」志工已一年多,對這份巡守維護校園安全的工作,如學生騎乘自行車安全勸導、自行車景觀維護、公共區域設施安全、環境衛生缺失之反應及違規行為舉發等,內心感到歡樂又受惠良多,既能健康運動又能達到服務學校的目的,更從中獲得許多樂趣,說明如後。  
    1.當暑期結束,從國外探親回來,誰知一下飛機,手機即接到臺大合作社來電,告知抽中腳踏車一輛(學生名額只有一名)。對方宣稱,曾多次連絡不上,正想放棄時,卻於最後一刻聯繫上我,而這輛腳踏車卻是我小女兒內心所想要的。因在飛機上小女兒曾向我說:「舊腳踏車的鍊子壞了,不好踩想要換新的」。誰料到,抽中腳踏車一輛,這事多湊巧啊!
    2.10月18(週四)上午臺大家長志工配合參與,招待創世基金會暨華山基金會等七百多位老人家參觀臺大校園。當天我也在其中,竟遇到兩位二、三十年前沒見的老鄰居(年齡各為94歲和91歲),真的好驚喜又高興!!還有看到這麼多歲數頗大的老人家出來活動,這麼硬朗,真該鼓勵我80歲的媽媽也出來動一動。
3.當晚,小女回來告知錢包掉了,誰知第二天一大早,在家即接到生活輔導組來電,詢問是否掉了錢包?互相覺得對方的聲音很熟,經確認後,居然彼此熟識—是張義方教官打來的電話,而他也很驚訝錢包是我的孩子掉的!而我一直認為昨天那麼多人在校園,想要找到的機率根本很難,結果卻物歸原主!
由上述例子可知,老天疼惜我這位志工,事事讓我心想事成!
回想我的志工生涯,如今已邁入第18年頭。
而參加志工的心願,在我擔任聯合報社編輯部聯合報系資訊中心組長(33年)退休之前,即萌芽及規劃。
    志工之路,隨著孩子的成長環境和我的工作專長、興趣而陸續展開。尤其不必為五斗米折腰,也不必再汲汲營營為世俗錢奔波之時,卻還有體力、能力、機會,回饋社會,順便存些所謂的功德錢,內心感覺很好!!
    目前每週一到週五除非特殊情形外,固定在學校或社會文化機構服務。我之所以選擇這些機構當志工,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社會高齡化後,人的身體器官可以衰退,但腦袋卻不行,必須隨時補充能量。為了不讓自己太早老化,就必須隨著社會多元化的脈動變化,多刺激、多層次的學習,扮演多重角色(為人妻、母、女),盡各種不同角色的本份,隨時自我調整心態、思維,適應多變的環境,與孩子和社會同步成長,享受心理健康、愉悅的生活。
一、在學校當志工的經驗
    看看孩子平平安安的成長,這過程蘊藏著多少辛酸、欣慰啊!由此體會到任何事情都應該以正面方向去思考,並應懂得以感恩的心情來看待一切。
    1.台北市仁愛國小的家長會暨圖書館 11年
(1990年9月起至2001年6月止) 
擔任常務委員、顧問、書香愛心媽媽老師等。
    2.國立師大附中的家長會暨健康中心12年
(1996年9月起至今2007年11月)
擔任常務委員、高三家長會副會長、健康中心志工媽媽等。
    3.國立臺灣大學生活輔導組的志工2年
    4.國立臺灣大學的植物標本館1年。
在學校當志工期間,除了在仁愛國小時,教導孩童如何閱讀報紙、如何收集資料、如何寫專題報告、及在師大附中的國中、高中幫助孩子升學輔導、健康檢查外,還認輔四個孩子各3年,藉此瞭解青少年的想法、作法、抱負,進而了解自己的孩子,獲知鼓勵、關懷、體諒、珍惜的重要。另外,因協助學校健康中心的健檢及製作植物標本,也上了成長班和植物學的課,從中獲得許多的醫療保健常識、生物知識,結交了很多很好的家長朋友、意想不到的精神支柱和收獲,既能照顧別人又能幫助自己,多美好幸福啊!
二. 在社會文化機構當志工的經驗
    看看從兒童、少年、青少年、成人以及老人,能活潑、跳躍走出來到各種文化機構活動筋骨,讓人覺得這些人多麼健康快樂啊!
再看看有些精神恍惚、不停走動、不自然地不停拿書又看書的人,若這些人能身心健康,該是多棒的事啊!所以,在社會文化機構當志工,可以觀察人間世事、社會百態。
1.國父紀念館逸仙圖書館暨兒童館的志工8年
(2000年9月起至今2007年)
2.市立圖書館諮詢服務課的志工4年  
(2004年6月起至今2007年11月)
在這些期間,除了服務他人外,還能自我充實、瀏覽群書、聆聽許多人文藝術演講的樂趣,學習到如何欣賞人文的美,鑑賞各種畫作的真,並學書法、中醫養生、氣功及結交不同行業、層次、有緣的朋友等,以造福自己,也受益家人及身邊的朋友,進而擴增彼此之間的情誼,抒解抗壓,多快樂啊!
     所以說,做志工所帶來的好處和樂趣,是不可言喻的。因除了保持身心健康外,還會帶給您意想不到的人生歷練,這都是需要您自己去體驗的。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康逗相報」,何樂而不為呢? top
 
五、知識/短文天地---
新詐騙手法請注意
一、詐騙集團假冒網路賣家或郵局客服人員名義,撥打詐騙電話給被害人,於被害人接到詐騙電話時,謊稱被害人因網路購物使用轉帳錯誤,會變成分期付款,每月會固定從帳戶內扣除金錢,需要至提款機操作,取消約定帳戶之手續,被害人不疑有他,因害怕銀行帳戶遭每月扣款,便聽從詐騙集團指示更正錯誤,待被害人至提款機操作時,使用英文模式操作提款機,因不曉得英文模式操作,聽從歹徒之指示而將金錢匯款至指定帳戶。被害人將個人畢生積蓄匯給詐騙集團。
二、詐騙集團假冒警察或檢察官名義撥打詐騙電話給被害人,於被害人接到詐騙電話時,謊稱被害人因涉嫌商業詐欺、偽造文書、洗錢或身分證遭人冒用,需要凍結銀行帳戶,並傳真一張法務部行政執行處凍結管制執行命令,假稱需要凍結銀行帳戶,帳戶內所有的錢均不能使用,可能會遭法院沒入或者要等到法律訴訟終結才能使用,如被害人需要使用帳戶內金錢,可匯款至指定帳戶代為監管,待被害人至法院說明其資金流向正常後便可領回監管之金錢,被害人因害怕銀行帳戶遭凍結,便聽從歹徒之要求匯款至指定帳戶。待被害人匯款後便傳真一張地檢署監管科收據,被害人亦不疑有他而匯款,並將個人畢生積蓄匯給詐騙集團。
三、防制作為:
(一)、提款機操作不可能將金錢匯入,並不要英文模式操作提款機,有些轉帳用 (付水電費、電話費、保險費、房貸等等 )的銀行帳戶,盡量不要申請金融卡,如果為了方便要申請,不要放在身上,留在家裡的安全地方。
(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詐騙集團常利用人性的貪念或無知而任意行騙,凡事各機關要求匯款,均要向政府機關查詢,並呼籲民眾在接到來路不明的電話應遵守「冷靜」、「查證」、「報警」三原則。
(三)、籲請提高警覺,小心受騙上當,並善用「165」、「110」專線查詢。 top
 
安慰人的10大原則
要安慰別人的機會實在很多,也常常需要別人安慰,尤其生活在壞消息這麼多的時代…… 。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世的變遷,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罹患癌症;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準備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失智症;岳父突然死亡,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後一面而抱憾……。
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能幫什麼忙?應該幫忙嗎?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們經常會想快速解決它、採取某些行動,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有些人則為了避免說錯話,寧願選擇什麼都不說,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我們每天都與不同的人,進行許多不同的「對話」。我們可能事先在腦海中做練習,或只是順口說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當別人需要支援,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拐彎抹角,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重點。該如何開啟「發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於「絞盡腦汁」的表面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靈,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絲.格爾馬丁,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鴻溝、適時適度表達關心,提供了「療效對話」的10項原則。所謂「療效對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當你不確定「說什麼?」和「如何說?」的時候,本書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
**療效對話的10大原則:
1. 聆聽
聆聽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詢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然而,所謂的聆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如何回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2. 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我不懂……」的聲音時,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跳到採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
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停止反應,並且產生好奇心。如此,有助於在重要的剎那間,發揮同理心,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後會反悔的話。停頓就像開車時,變換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先減速到某種程度,扣上齒輪之後,才能進行加速。
安慰的藝術,在於「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衝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3. 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人們有權利和責任,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和其所帶來的困境。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並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樑。
當朋友、家人陷於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援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許對方哭泣。面對哭泣的人,人們最自然的反應,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泣,並跟他說:「別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其實這並不是最適當的反應。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難安。然而,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所以,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4. 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並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或是「你不應該覺得……」。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安慰是指:不要對他們下判斷,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幫忙;安慰是指: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並認同自己的感覺。我們不需要透過「同意或反對」他們的選擇或處理困境的方法,來表達關心。
5. 感同身受
當我們忙著試圖幫助他人時,可能會忘記人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和感覺。儘管人們無法確知我們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覺到我們是否驚慌、對他們下判斷,或是為他們感到難過。面對面安慰別人,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我們不僅分擔對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不論面臨的處境如何,善意的現身與安慰,即是給予對方的一項禮物。
6. 長期守候
改變會帶來許多混亂。沒有人可以迅速整頓那樣的混亂。人們需要時間去調適、檢討、改變和詢問:「假如……,會怎樣?」的問題。在「療效對話」中,我們學著接受以下事實:我們的家庭成員、同事或鄰居,有時候僅需要我們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論身處任何狀況,對自己不知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是無妨的;讓我們想幫助的人知道我們的感覺,也是無妨的。甚至可以老實地說:「我不知道你的感覺,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即使自己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還是可以讓對方知道,你不急著「現在」和他交談。你或許可以選擇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感覺和想法。除了言語的表達之外,「療效對話」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實用資源
不需幫別人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但可以盡力提供可用資源──別的朋友、專家、朋友的朋友,來幫忙他們找到答案。可以為對方打幾通電話,連結人脈;也可以找相關的書籍給他們閱讀;或是乾脆提供一個躲避的空間,讓他們得以平靜地尋找自己的答案。 
9. 設身處地、主動幫忙
當我們問:「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有時候有答案,有時候他們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然而,人們有時會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口。設身處地去考量人們可能需要的協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10. 善用同理心
即使我們遭遇過類似的經驗,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善用同理心去關懷對方。切記需先耐心聽完別人的故事,再考慮有沒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結果是否對對方有益? top
--- 摘自2002/10/28 康健雜誌 ---
 
學做人的課程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