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大雪】12月07日。小雪小到,大雪大到。(烏魚群在大雪節氣時,大量來報到)
【冬至】12月22日。冬節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至在月底,則明年正二月會很冷)
【諺語】烏雲飛上山,棕簑提來披。(滿山烏雲,一定有雨,出門要帶雨具)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日發行

 

米人物 珍貴的舊照─磯永吉先生和他的友人
米故事 紅米復活記
專題報導 磯小屋的幣串
會務報告


 

珍貴的舊照─磯永吉先生和他的友人

戰後的磯永吉先生,繼續留臺12年。擔任農林廳顧問期間視察各地,和同事間建立起友好的情誼。本文介紹的三張泛黃破損的舊照,有公出訪察,有離臺道別,有返日問候,各屬不同階段,彌足珍貴。珍貴的舊照,珍貴的友誼,這次能夠展現在我們眼前,是由許多機緣與巧合,許多幸運的符碼串起的。但其中也需要人為的努力,由於學會秘書長彭雲明教授鍥而不捨的追尋探索,終有所得。今年恰逢磯永吉先生離臺60周年(1957-2017),舊照的陸續出現,顯得特別有意義。看見磯永吉先生的身影,哲人已遠,典型猶在。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戰敗,戰爭結束後的磯永吉先生,受聘於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擔任顧問之職,自1945年至1957年,歷經12年之久,在這段期間內最為人所知的是其嘔心之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水稻與其他作物輪作(1954)。除此之外,其餘的事蹟則鮮少為人所知。

去年(2016年)8月竊賊宋藍田入侵並盜取磯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展示空間所陳列的臺北帝大時代的古典儀器,此新聞被廣泛報導,引起磯永吉先生的故舊的注意,因此從去年的11月起磯永吉先生故舊的第二代陸續與學會聯絡上,他們是:莊健隆先生、吳美滿女士以及康勝夫先生。首先是莊健隆先生撰寫了《磯永吉先生和我的父母親》刊登在學會的電子期刊《米報》上,敘述了其尊翁莊維藩先生與磯永吉先生在農復會共事的情誼,也分享了珍藏多年的珍貴照片。透過此等照片與農藝學系1958年的系友張贊化先生的機緣,聯絡到照片中與莊維藩及磯永吉先生合照的關鍵人物吳鴻先生的女兒吳美滿女士。後來事情的發展更巧,進一步經由吳美滿女士認識了其所屬教會的朋友康勝夫先生。本文標題:「珍貴的舊照」三張,係分別由吳美滿女士及康勝夫先生所提供。這三張照片與之前莊健隆先生撰文中所提供的照片,聯合提供了磯永吉先生在留臺的12年間活動的吉光片羽。現在藉著本會所發行的電子期刊《米報》,為大家稍作說明下列幾張照片,跟大家分享。

磯永吉先生離別前的合照

磯永吉先生在71歲時(1957年)自省政府農林廳退休返回日本,在離臺之前由省府(可能是農林廳)的兩位官員陪同,去到臺南跟縣政府任職的舊識吳鴻先生及康國樑先生道別,有可能是應邀南下參加歡送會,會後留下的一張照片。此張照片由康國樑先生的公子康勝夫先生提供。

照片一、磯永吉先生退休離臺返日前與臺南縣政府建設局農業科及省府農林廳的友人合影。照片中之人物說明:前排:左二是吳鴻先生、左三是續絃的妻子、左四是磯永吉先生、右二的是臺南縣政府的建設局局長傅承禹。後排:左三是康國樑先生。其餘的人物身分不詳。

吳鴻先生與康國樑先生為嘉義農林學校(1919年設立)的農業科畢業生,分別畢業於1928、1929(推測)。兩人的職位分別為:農林水產課課長及農務課長。照片上的磯永吉先生當時年齡是71歲,吳鴻與康國樑兩位先生則分別是52及51歲。磯永吉先生的續絃妻子,姓名不詳,在《磯永吉追想錄》一書中亦未有提及。磯永吉先生再婚的日期確定是在1950之後。根據其女婿王中一的弟弟的同學蕭宗健先生(當年是成功高中的學生)的敘述,他曾造訪過磯永吉先生的臺北寓所,在1950年之時,磯永吉先生仍是在喪偶期間尚未續絃。傅承禹先生1939年(昭和14年)畢業於臺北帝大的農林專門學部的林學科。按照學制推測傅承禹先生大約38-40歲之間。從其畢業的1939至磯永吉離臺時的1957,一共是18年,加上高農畢業時的大概年齡20-22,所以大約是38-40的歲數。根據傅先生的公子敘述傅承禹接替莊維藩繼任建設局局長。

磯永吉與徐慶鐘視察時的照片

徐慶鐘先生畢業於臺北帝大的農學科(1931年3月),是磯永吉先生的學生,臺灣光復後曾任陳誠省主席的農林廳廳長,磯永吉先生受聘於農林廳時,兩人曾經一同外出訪視。下面的照片是兩人外出視察時所留下的照片。照片由吳鴻的女兒吳美滿女士提供。

照片二、磯永吉先生、徐慶鐘廳長及吳鴻課長視察龍芳工廠時所留下之照片(我猜測這可能是位於臺南縣的一家農機廠)。左二是徐慶鐘、右一是磯永吉。視察的地點是龍芳工廠(細節不詳,可能是一家農業機械工廠)。背對鏡頭者很可能是吳鴻先生。

在1950年代,攝影的器材及技術,都不如現在便捷,不易隨手拍攝生活照片。絕大多數的照片都是受拍者坐定後,然後由攝影師調整鏡頭,之後按下快門所拍攝的。類似上圖在行動中拍攝的照片相對較少。也格外顯得珍貴。

來自於磯永吉先生的問候卡

磯永吉先生在1957年離開臺灣返回日本,對於居住了45年之久的臺灣不無懷念之情,下列的照片三是磯永吉先生寄自於日本岡山縣的問候卡,問候的對象是臺南縣政府的農林課長吳鴻先生。這張問候卡本身是照片。背面寫著問候的文字。正面是磯永吉先生站立於田邊觀看小型農機的操作。我們推測當時是磯永吉先生受邀去參觀農業機械的操作,順便留影作為問候卡,寄來給臺灣的友人。照片由吳鴻的女兒吳美滿女士提供。

照片三正面、磯永吉先生站立於田邊,觀察小型耕耘機之操作。

照片三背面,文字部分由右至左,如下:吳鴻先生‧磯永吉‧於日本‧一九六○、六、三‧皆樣によろしく‧当方元氣です(由會友井田良子協助辨識)

1960年(民國49年)是磯永吉先生離臺後的第三年。問候語”皆樣によろしく‧当方元氣です”的中文意思是”請替我問候大家,我們過得很好” 這張照片拍攝時間可能是1960年的春天,日本農民開始整地工作之時,磯永吉先生當時是74歲。可能是受邀參觀並有感於農業機械的效率,提供吳鴻先生參考。我查閱了英文版的維基百科WiKipedia的Mechanized agriculture項下,其中提到 Peak tractor sales in the US were around 1950. 亦即,曳引機的銷售的最高峰是在1950年代左右。也就是說在二戰後製造業興起,農村人力減少,機械化程度加深,此趨勢由先進的工業化國家國開始並逐漸擴展至其他國家。

結語

磯永吉先生在留臺的12年間,由於擔任農林顧問之故,不時走訪全臺各處的改良場與農業試驗機構,學會的出版組在2016年的3月與8月曾分別訪談洪秋增先生與楊遜謙先生,兩人都有提到此點。其中楊遜謙先生還提供了磯永吉先生自日本岡山縣的來信,信中回答了楊遜謙的問題。磯永吉先生以毛筆小楷撰寫的信件頁數長達12頁。信封的正面與背面如下圖所示:

上圖、磯永吉先生在1966年寫給楊遜謙先生的信,回答了他在留臺期間訪視嘉義農事分所時楊先生問他的問題。磯永吉先生此時已經是80歲的人了。

本文所敘述的三張照片與信封的正反面的相關事蹟,加上莊健隆先生所提供的照片(詳見《米報》2017.06.20),讓大家有機會稍微認識與磯永吉先生互動密切的幾位同事與朋友。也讓大家更能感覺到磯永吉先生除了是一位敬業的學者與老師,也是一位珍惜情誼的友人。

後記

上述提到的磯永吉先生的來信,目前已委由臺大文學院的語言中心的日文教師殷婕博士翻譯成中文,並預計收編在2018年即將出版的《稻香》一書內。敬請期待。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 彭雲明

回頁首


 

紅米復活記

百年前紅米曾經普遍存在,日治時期臺灣稻米混雜嚴重,因此在1906年辦理紅米去除計畫,紅米混雜的困擾才得控制。光復初,紅米品系仍占一席之地,直至1959年紅米地方種才絕跡。所以紅米曾在早期稻作史上,縱橫近50年之久。近年來雜草型紅米有復活趨勢,它具有半矮性、早熟、易落粒、強休眠、生育短等雜草特性,一旦穩定將難以管理、消除、追蹤。也會造成水稻減產、紅米混雜等農業損失。關於雜草型紅米,本文從潛在起源至近年擴散的狀況,均有詳細的研究。同時強調要積極防治,以免危害更大。這項研究將激發我們對紅米問題的重視,期待能獲致解決。

 

 

一、前言

近年不論是稻種繁殖圃或是經濟生產的田區內,都面臨具有褐色穀粒的田間異型株,這類異型株與鄰近正常株相比之下,不僅株型、抽穗期或落粒性都有明顯差異,更令人印象深刻是異型株往往帶有明顯的紅色種皮,造成稻種純度下降,碾白後外觀與一般白米相似,但其口感硬而不具經濟價值,不止造成碾糙篩選比例大幅提升、碾白碎米率增加,也會讓紅米混入白米中而破壞商品價值,甚至紅米混雜比例過高時,只能賣給飼料加工廠,其影響甚鉅;也因為在稻田內會與其他稻叢搶奪養分、空間和光線,壓縮栽培水稻的生存空間而使產量下降,儘管使用檢定合格稻種的繁殖圃,一旦發現混雜後,連年仍在該田區發現異型紅米的蹤跡,暗示著這類異型株已能自行完成繁殖週期,可能演變為稻田中一項新興雜草。

雜草、肥料與氣候環境並列為主要稻作生產限制因子,而上述雜草型紅米與水稻栽培品種相近,但具「生長快速、生育短」、「極早開始的落粒性」和「深度休眠」等雜草化特徵,因此雜草型紅米一旦於田間建立穩定族群,將難以管理、消除並追蹤其傳播模式。舉凡美國、巴西、中國大陸、馬來西亞與韓國等稻作生產國已有諸多報導類似雜草型紅米 (Weedy red rice) 發生情事。雜草型紅米不僅生長競爭力高、降低單位面積產量,紅米的混雜增加碾製成本並嚴重損害市售價值,不論係直播或移植栽培體系,該類型雜草儼然成為美、中、澳及東南亞 (泰、越) 等稻米產銷大國最主要危害因子之一。

二、雜草型紅米危害概述

臺灣雜草型紅米碾糙後多為紅色或褐色,其顏色存在於種皮上,因而也稱為雜草型紅米(Weedy red rice),前人研究也發現控制紅色種皮的Rc基因座,同時也會影響種子休眠性,使得這類雜草型紅米不易在短期內萌發耕鋤,致使後續自生苗蔓延。有實驗就具體顯現這樣的特性:在28℃狀態下,栽培品種的發芽率已達到100%,而雜草型紅米的發芽率則是在8.9 - 86.8%範圍之間,顯示了雜草型紅米內的種子休眠性明顯存有強弱不一的現象 (Xia et al., 2011)。在溫帶地區,此一休眠特性甚至幫助雜草型紅米度過冬季的10 ℃低溫,且不減其發芽率,成為一項利於生存的能力 (Noldin et al., 2006)。

文獻也曾報導雜草型紅米在部分生產區或國家可造成水稻減產達10至50%,甚至嚴重影響部分田區不能再繼續種植水稻。水稻田中的雜草型紅米密度達到每平方公尺出現有35至40株,會讓高株的品種損失60%的產量,而矮性品種的產量損失更高達90% (Ziska et al., 2015),另外也可發現1 - 3株雜草型紅米所造成的產量危害等於5 - 10株稗草產量減損 (Sales et al., 2011),其所造成的農業損失遠遠比稗草還要嚴重的多,且因外觀類似一般水稻而更難以防治。

雜草型紅米的發芽活性與耐受性旺盛,在25或30 ℃溫度下育苗1周,雜草型紅米的發芽速率與根系發育都會比栽培品種要快上許多(圖 1);另一方面,雜草型紅米的種子在土下5至10公分,可發現會隨著土壤深度而逐漸喪失發芽能力,但在土下4 cm、湛水深度達4 - 5 cm時,會讓雜草型紅米種子停止萌芽 (Ziska et al. 2015),因此在栽培初期調控灌溉的湛水深度將是防治雜草型紅米的一項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雜草型紅米品系的耐受程度不一,曾在韓國的雜草型紅米品系能在水深9 cm下依然能具有100%發芽力,因此這項特徵可能會隨著不同雜草型紅米品系而有差異 (Suh and Ha, 1993)。另外加上雜草型紅米中族群內的多樣性使其比栽培品種更能適應不同環境,而不因單一外在因素改變而全部消失。

雜草型紅米的落粒性也是一項重要特徵,讓稻穀不用等到黃熟期便已開始脫落,而雜草型紅米往往具有較高的落粒性,在機械收穫作業中更容易遺留於田間,甚至藉由機械或動物沾黏而在田區內擴散。加上雜草型紅米生長初期的活力和分蘗能力強,幼苗高度會比栽培品種高、分蘗多、莖葉長,讓雜草型紅米更具有競爭力(圖 2)。但雜草型紅米族群內往往形態歧異度高,以美國雜草型紅米為例:淺色稻殼的雜草型紅米品系會比栽培品種的抽穗期短,而深色稻穀品系的抽穗期比栽培品種晚 (Thurber et al., 2014);其稻殼顏色也相當豐富多樣,由淺草色到深黑色均有,甚至可發現榖粒穎尖的芒長不一,進而發現株型集中且具有長芒類型的雜草型紅米,其發芽率與種子活力旺盛,然株型鬆散且無芒者則具有優良耐鹽能力 (Zainudin et al., 2010)。

圖1. 浸種3天後對照的糙米 (左圖) 和雜草型紅米的糙米 (右圖) 之發芽差異。

圖2. 浸種16天後對照糙米 (左圖) 與 雜草型紅米 (右圖) 幼苗生長狀況。雜草型紅米生長快速,其株高已明顯超過栽培品種。

三、回顧日據時代紅米防除歷史

翻開臺灣稻作發展史可發現百年前紅米地方品系曾普遍存在過,並耗費巨大人力與物力才得以大幅控制 (圖3);臺灣早期水稻栽培種因技術、設施與資材均較缺乏,主要係以具環境競爭力較強的秈稻為主,日據初期,臺灣稻米品種混雜紅米、烏米、茶米及稗等情形嚴重,影響商品品質與外觀,1904年開始稻作改良的第一步,推行鹽水選種,1906年開始補助各州廳辦理紅米去除計畫,歷經15年,至1921年計畫結束時,紅米混雜的困擾才獲得控制。此期間1910年也推行地方種簡化,從1,197種地方種中汰選出390個優良地方種,在限定地方種中,逐年繁殖稻種供應一般稻農更新。日據時代為了推行紅米去除與地方種簡化等工作,結合警察公權力,配合地方農業技術人員強制執行,才得以全面化達成目標 (圖4-8;張與李,1999)。

依據西元1953 (民國42年) 的統計資料,當時紀錄10個仍栽培的秈型紅米地方品系,如「紅米朮」、「埔占」、「金猴」等10個地方品系,全年種植面積超過5,000公頃以上,可見紅米品系在臺灣光復初期之稻米生產仍占有一席之地。秈型紅米具有耐旱與耐鹽等優良耐受性,因此農民仍然會在裡作或是貧瘠地種植紅米地方種;直到西元1959年高產半矮性秈稻品種「台中在來1號」育成與水利設施改善後,才讓紅米地方種絕跡,可見紅米在早期稻作栽培史上曾綿延近50年以上(圖 3.)。

在2012年時中央通訊社和民視等各大媒體曾報導指出,在彰化的花壇和秀水地區的第二期稻作中,有些農戶採用宿根或落粒等省工栽培,雖前一期作是使用優良稻種,但所收穫的穀粒發現嚴重紅米混雜的情形,導致當稻穀公糧收購時的價格下降,若混紅米混雜比例過高甚至無法收為公糧。由此驚覺紅米可能捲土重來,因紅米帶著早熟、易落粒與強休眠等雜草特性,如果田區已受雜草型紅米入侵,將短期內殘存於該田區中,加上採用宿根栽培讓自生苗繁衍不絕,若不謹慎應對可能將嚴重影響整個稻作產銷鏈的運作。

 

§西元1904年 開始稻作改良的第一步,推行鹽水選種。
§西元1906-1921年辦理紅米去除計畫,以人工拔穗檢驗米粒外觀方法去除紅米及穗別系統去除偽雜純化品種,從此紅米幾從臺灣稻田漸漸絕跡。
§1910年推行品種簡化,從1197種品種中汰選出390個優良品種,作為地方限定栽培品種。
§1920引入稉稻中村種試種。
§1934年開始從新竹流行種植半矮性的秈稻品種如「低腳烏尖」。
§1936前育成台中65號,高產、對日照頓感,一二期作均可
§1953年「低腳烏尖」是秈稻領先品種,陸稻栽培還存有10個紅米秈稻地方種
§1959年半矮性品種與水利設施改善後,紅米品種絕跡。

圖 3.西元1900系統性的紀錄臺灣稻田栽培面積。臺灣秈稻(紅線)和稉稻(藍線)的栽培面積變化。

 

圖 4.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稻種調製(風鼓選)情形。(臺灣稻作發展史229-230)

 

圖 5.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原種種子分配情形。(臺灣稻作發展史229-230)

 

圖 6.大正3年(西元1914年)調查水稻原種品種前說明會召開情形之一。(臺灣稻作發展史229-230)

 

圖 7.大正3年(西元1914年)檢查紅米比例之情形。(臺灣稻作發展史229-230)

 

圖 8.大正3年(西元1914年)第二期作原種紅米檢查情形(臺灣稻作發展史229-230)

 

圖 9.大正3年(西元1914年)第二期作原種田收穫情形。(臺灣稻作發展史229-230)

四、近代臺灣田間異型株的遺傳分析

國內藉由三級良種繁殖制度逐一擴充繁殖稻種,讓農民可以使用高純度的稻種,避免純度下降造成生產品質低落;因此每期作稻種繁殖圃會經種子檢查室逐一進行田間異型株檢查與室內發芽率檢測,確保各繁殖圃每批次稻種品質,全台繁重的檢定量可見一斑。然釐清對於繁殖圃內的田間異型成因,一直是稻種檢查的重點項目,田間異型株係以該繁殖圃中普通植株外觀形態與生育特性,作為其採樣點對照樣品,若生育特性或外觀型態與其對照樣品相異者視為異型株。如:單一稻叢中多數分糵與普通株相較下顯現株高異常、整穗稻穗均具長芒、或稉稻繁殖圃中存有長粒形之稻株等異型態(圖 10)。

為探討水稻良種繁殖異型株之形成因子,針對對於2004至2005年臺灣地區良質米水稻品種具有完全鑑別力之23個SSR標誌為分析工具,由28處繁殖圃共取得40件田間異型株,其結果顯示共有8件與對照樣品相同基因型、8件品種內分離基因型、6件品種混雜、13件天然雜交後裔與5件未知品種。顯見大部分田間異型株主要係因天然雜交、品種混雜或品種內均一性不足所致。

回顧10多年前已發表的文獻所描述的未知樣品特性,似乎與現在2014年的雜草型紅米具有多諸多相似之處;諸如:在臺稉14號採種田上發現O14-2異型株,與其基礎資料有0.5個遺傳距離,外觀性狀有成熟早、具芒、葉色深等特性,該異型株的遺傳組成不與目前資料庫中任何一個已知品種相符合,推測可能某一地方品種或為某一尚未納入資料庫中的品種。另由臺稉14號採種異型株O15的分蘗數多(36.4支)、矮性株高平均73.29 (± 3.82) cm、早熟、中間型穀粒等外觀形態,並經SSR遺傳分析顯示遺傳背景均一,22個SSR基因型均為同質結合體,應經過人為選拔純化,SSR遺傳相似性亦與秈稻親緣相近,均與早期秈稻矮性株高、早熟外觀性狀相符合,顯示可能為過去於新竹地區曾普遍種植的地方品系「新竹矮腳尖」(圖 11;黃振增,個人通訊)。

圖 10.新竹縣台稉14號,左圖:對照為台稉14號和田間異形株。右圖: 芒長:3.6-1.2公分。

 

圖 11. 左圖為新竹縣採種圃取得的未知品種植株型態,疑似為新竹矮腳尖,對照品種為台稉14號。右圖:

臺灣雜草型紅米形態

在臺灣雜草型紅米外觀調查上,由2014年134個稻種繁殖圃 (原種、採種圃) 收集的521粒雜草型紅米糙米 (weedy red rice, WRR)後,將其細分為3個次族群,同時與2014年推薦的15個稉稻、2個秈稻品種和57個1964年前收集保存的紅米種原,其中包含15個臺灣早期秈稻地方種、42個大陸引進種原,分別於北、中、南3個試驗地點評估雜草型紅米的形態趨勢,藉由抽穗日數、株高、種子脫粒性、糙米顏色與穀粒外觀了解其多樣性與不同時代品種 (系) 的關聯性。雜草型紅米族群在不同試驗區上,均比近代栽培品種略早熟、脫粒性高、分蘗數多、株高較矮且穩定具有紅色種皮(圖 12.);藉由9個性狀的主成分分析結果,可知不同地區下成熟株型與穀粒外觀均屬區隔類群的重要因子,亦可發現雜草型紅米族群的分散程度與分布位置均與近代栽培品種相近,但榖粒外觀卻近似早期秈稻地方種的粗短型粒型(圖 12H.),明顯異於近代細長型秈稻品種與短圓型稉稻品種;推測在稻種繁殖圃中強力汰除高株田間異型株下,榖粒性狀較不受人為選拔影響,暗示著雜草型紅米族群與早期地方種關聯性較高。經本試驗可見雜草型紅米收集系 (collection) 具有半矮株、早熟、易脫粒等雜草化特性,使其得以多世代繁衍而留存於田區;因此,除了宣導使用合格稻種以減少紅米入侵外,並持續移除異型株或阻斷其繁殖週期進行田區清潔是為防治首要任務。

 

圖 12.桃園、彰化和嘉義地區四種類型稻的抽穗天數(A)、株高(B)、落粒性(C)、糙米顏色(D)、榖粒長度(E)和榖粒寬度(F)的性狀調查。雜草型紅米(WR sample)和栽培種(Cultivar)的稻榖和糙米外觀。四種型稻的外觀示意圖INDL1954年前秈型(紅米)地方品系、IND秈稻栽培品種、TEJ稉稻栽培品種和TWR臺灣雜草型紅米 (H)。

五、臺灣雜草型紅米之遺傳親緣與傳播模式

近國內稻作栽培近年陸續發現雜草型紅米 (Weedy red rice) 的入侵,而臺灣雜草型紅米已具有矮株、紅色種皮、高度休眠傾向、落粒強且生育期短等特徵,將使得雜草型紅米一旦田間建立穩定族群,將難以管理、消除並追蹤其傳播模式。進而透過紅米族群與各類栽培品種的遺傳親緣關係,並納入各樣品地理資訊,確定該類混雜的傳播模式與遺傳起源,藉此擬定田間管理與防除技術。而遺傳分析結果顯示,整體552個臺灣雜草型紅米與12個美國阿肯色雜草型紅米的遺傳背景較接近秈稻品種,與國內稉稻品種差異甚遠 (圖13),且紅米族群內的歧異度比AUS品種 (24個)、秈稻栽培種 (43個)、秈稻紅米地方品系 (57個) 與稉稻栽培品種 (33個) 高,但自交係數卻亦高達0.83-0.99,顯示該紅米汙染已經進入栽培田區的種子庫,並能自行完成繁殖週期。

進一步,合併紅米品系內的親緣係數與地理資訊後,將552個品系劃分為6個主要類型,並以色階深淺代表其親緣係數高低,同一族群不僅橫跨東西半部並呈現由南向北遞減趨勢 (圖14),可見汙染稻種透過南秧北調的運輸模式產生長距離擴散,更甚於花粉媒介傳播,此暗示著農民經常使用到純度不足的秧苗或是不合格稻種無法有效管理,而北部地區的顏色豐富,也代表著其雜草型紅米的入侵類型複雜度高過其他低緯度地區。而國內繁殖圃與經濟生產交替使用,尤其以採種圃 (5 ha) 大都設於第二期作,第一期作經濟生產時發生汙染入侵,不易在期作間發芽耕鋤,也是累積稻種汙染源由之一。因此本試驗初步結果已建立全台雜草型紅米的類型分布,臺灣雜草型紅米可能為秈稻間雜交後裔或係秈、稉稻混合型後裔,並與秈稻地方品種 (<1945) 或秈稻栽培品種 (1979) 具有高度遺傳親緣,去馴化讓部分雜交後裔開始累積短生育、強落粒與強休眠等雜草化特性,並隨著南秧北調栽培歷程開始入侵稻種繁殖圃進行遠距離傳播。

圖13. 以2維主軸分析圖顯示臺灣雜草型紅米與各栽培品種之遺傳親緣。

圖14. 臺灣雜草型紅米之2014年遺傳傳播模式,以色階深淺代表其親緣係數高低,同一族群不僅橫跨東西半部並呈現由南向北遞減趨勢。

六、結論

各國雜草型紅米的遺傳起源類型均不盡相同,雜草型紅米的遺傳起源與栽培品種背景有高度相關性,在泰國、馬來西亞地區,四季如夏均可種植水稻,加上近緣野生稻與栽培稻的生長區域以及抽穗期重疊,從而將未馴化特性滲入栽培稻的雜交後裔中演變為雜草型紅米,但在美國、巴西與韓國等地區,則發現雜草型紅米起源與秈稻背景具有高度相關,只要其雜交後裔能累積休眠、落粒、旺盛生長能力等雜草化特徵,經過天然選拔適者生存便會產生去馴化的結果。而國內雜草型紅米已可見多項雜草化特徵,加上有些研究指出種皮顏色與種子休眠性具有高度遺傳關係,國內雜草型紅米容易與有色米種混淆,當栽培田區發現紅米類型的田間異型株必須積極防治不可輕忽,應該植株與稻穗等植體都移出田區,避免遺留在田間又將萌發建立危害族群。

七、參考文獻

1. Noldin, J.A., J.M. Chandler, and G.N. McCauley. 2006. Planta Daninha 24:611-620.

2. Sales, M.A., N.R. Burgos, V.K. Shivrain, B. Murphy, and E.E. Gbur. 2011.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569-577.

3. Suh, H.S., and W.G. Ha. 1993. Korean Journal of Crop Science 38(2):128-133.

4. Thurber, C.S., M. Reagon, K.M. Olsen, Y. Jia, and A.L. Caicedo. 2014.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101(10):1737-1747.

5. Xia, H.B., H. Xia, N.C. Ellstrand, C. Yang, and B.R. Lu. 2011. New Phytology 191:1119-1127.

6. Zainudin, H., M. Azmi, and A.S. Othman. 2010. Tropical Life Sciences Research 21:27-40.

7. Ziska, L.H., D.R. Gealy, N. Burgos, A.L. Caicedo, J. Gressel, A.L. Lawton-Rauh, et al. 2015. Advances in Agronomy 129:181-2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 / 吳東鴻 等

回頁首


 

磯小屋的幣串

2017年10月17日這天,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的屋樑發現了幣串,一時之間引起小屋志工的好奇,急欲知道幣串是什麼?為何會出現?當時負責古蹟文物與事務的建甫老師做了簡單的回答。而幣串的岀現,對於這棟有92年歷史的市定古蹟而言,是一件值得記載的事。在日式傳統建築中,幣串是消災祈福的飾物,常被視為老建築的身分證。雖然如今的幣串僅存一根長木條,但絲毫不減它對小屋的重要性。

 

 

磯小屋的修繕工作在校方的支持與各界的協助下,目前正進行中的工作是委託臺科大建築系團隊進行磯小屋的建物調查與修復再利用計畫。主導本次調查工作的曾志騰博士,日前於調查時發現磯小屋樑上有疑似「幣串」構件,經回報農藝系同意後於取下,證實為「幣串」無誤。

 

圖 1 臺科大建築系曾志騰博士準備取下磯小屋的幣串。

根據日本習俗,在建築物主結構完成時,最後將屋架最上面的棟木,也就是主樑安裝固定時,會舉辦稱作「上棟式」的儀式。上棟式是建築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儀式,除了感謝神明庇佑之外,還有祈求神明保佑之後的工程能夠順利完工。上棟式中必定準備兩項重要物件─「幣串」及「棟札」,並備妥蔬果、米、鹽、酒、清水等供品展開祭祀活動。

「幣串」為祈福消災的飾物。外觀為一根長檜木柱,上半部的柱頭從頭部正中切一細縫,並在細縫中塞進一張折疊成與檜木同寬的宣紙,在宣紙下則釘黏日本宣紙扇,其上附掛著五彩紙垂。

 

圖 2 幣串木條從頭部正中切一細縫,並在細縫中塞進一張折疊成與檜木 同寬的宣紙,不過磯小屋的幣串並無發現夾紙。

 

圖 3 幣串原貌

「棟札」則是上棟之紀念,木牌正面書寫神祉的名字,通常為「岡象女神」、「五帝龍神」等水神,主要目的為鎮火;背面書寫上棟日期、建築設計者與施工者的姓名。上棟式結束後,會將「幣串」與「棟札」釘掛於建築的樑上,守護建築的平安。也因上面註記了這棟建築的誕生資料,常被視為老建築的身分證。

 

圖 4 幣串安放的外觀。圖為高雄老屋「一二三亭」修復之幣串。

磯小屋的「幣串」經歷近百年,已經看不到附掛的華麗飾物,僅存一木條,就釘在我們抬頭就能看見的地方,卻從未發現。幸賴調查團隊的專業與細心,才得以重見天日。取下後的「幣串」可見內側書寫「大工棟梁 清水貞一」字樣,無日期等其他記載,也能看到幣串特有的局部剖開外觀。磯小屋的幣串尺寸較一般幣串大上近一倍,十分特殊。

 

圖 5 幣串內側書寫「大工棟梁 清水貞一」字樣。

 

圖 6 幣串內側書寫「大工棟梁 清水貞一」字樣。

如今調查工作已近尾聲,截至目前為止仍未發現磯小屋的「棟札」, 判斷可能在歷次的整修工程中已經遺失,相當可惜。

未來等磯小屋的整修工程告一段落時,我們將會重新修復這支幣串,並且再次舉辦儀式,重現往日的光彩,繼續庇佑磯小屋走過下一個百年。

磯永吉學會古蹟文物與事務委員會召集人 / 劉建甫

回頁首


 

年度大事(106年6月24日)

簽書會、理監事會選舉、年度大會(以上三項活動在上午)、理監事會議(下午),細節說明於下。

簽書會

由謝兆樞與劉建甫兩位共同主持《蓬萊米的故事》新書出版的簽書活動。

理事與監事選舉(第三屆)

106年5月底第二屆任期期滿,由會員投票選出第三屆。

年度大會

通過105年之年度工作報告、105年收支決算書;
通過106年之年度工作計畫、106年之收支預算書。

理監事會議(第三屆第一次)

選出:常務監事、常務理事、以及理事長。
聘任職員:財務(魏麗祝、劉力瑜)、秘書(鄭秀春)及秘書長(彭雲明)

理監事選舉結果

理事長:廖振鐸。
常務監事:蔡政安。
常務理事:高泉深、侯藹玲、蔡元卿、杜春福、廖振鐸。
理事:何承翰、陳永如、高泉深、王水祥、吳東鴻、侯金日、侯藹玲、張世融、 蒯宜生、蔡元卿、杜春福、黃錫柱、葉麗華、蔡美倫、廖振鐸、王裕權(候補)、吳永培(候補)、陳嘉昇(候補)。
監事:黃永芬、董致韡、劉建甫、蔡育彰、蔡政安、蔡欣甫(候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