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白露】九月七日。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秋分】九月廿三日。秋分有雨來年豐。秋分下雨,表示南方的暖濕水氣活躍,秋雨也會持久而充足,來年收成會很好。
【諺語】下重肥不如換新種:下許多肥料,不如換新的種子來種。說明品種比栽培更重要。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日發行

 

專題演講 磯永吉的旁生枝葉─臺大農藝系特用作物學鼻祖─澀谷常紀
米教育 蓬萊米故鄉的耕讀教育風情─從竹子湖書房到湖田國小
米故事 我家花圃有瑞岩香米
米活動 臺灣水稻育種的變遷與未來方向
會務報告


 

磯永吉的旁生枝葉─臺大農藝系特用作物學的鼻祖
澁谷常紀

做為磯永吉的副手,澁谷常紀深受倚重,列為重點培育人才。二十餘歲,即在農學部開設「熱帶植物學各論」整合特用作物,為臺北帝大的「熱帶農學研究」取得先聲,奠立基礎。可惜其後一因戰事爆發,二因時局變異,而壯志難伸,令人扼腕。真是時也! 運也! 命也!

明治維新 帝大誕生

1868年10月23日日本宣布改元明治,結束了日本三百年近乎鎖國的二元統治狀態,開始了史上有名的「明治維新」,舉國發奮圖強,銳意求新求變,全面推行西化與現代化運動,發展科學、振興教育、脫亞入歐。1885年建立内閣制,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總理大臣,森有禮被任命為文部大臣,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文部省是當時新政府的中央省廳之一,管轄教育、文化、學術等。森有禮的任命就攸關日後的發展,其中以教育為甚。

森有禮1847年出生在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一個下級武士家庭。青少年時代先接受漢學啟蒙教育,而後開始接觸西方科學知識。十八歲那年,他奉藩主之命與十幾名學生一起赴英留學。由於當時幕府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出洋,為掩人耳目,他們只能以去日本的南海道為名出海,而且每個人還不得不改姓換名,森有禮就改名為「澤井鐵馬」。森有禮留歐期間,深受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國家主義思想的影響,被伊藤博文延攬回國擔任文部大臣後,極力主張維護君主立憲制。他主張,為了國家的富强而辦教育,為了維護國家政體而實施國民皆受軍事訓練的教育,在學校教育行政上要根據國家經濟的理論來辦事。根據這種國家主義教育思想,1886年政府制定《學校令》,其中包括《小學校令》、《中學校令》、《帝國大學令》、《師範學校令》。

《帝國大學令》的要點是整併、成立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創立於1877年)改名為帝國大學,效法德國辦理大學的經驗,十分重視教學和研究;後來為區別稍後成立者,加上「東京」二字。之後相繼成立京都(1897)、東北(1907)、九州(1911)、北海道(1918)等幾所帝國大學。1924年日本在京城府 (現在的首爾Seoul) 成立第六所帝國大學 ─ 京城帝國大學;1928年也在臺灣成立臺北帝國大學;之後,分別又在大阪(1931)與名古屋(1939)成立,到達二次大戰前,總共九所帝國大學的高等教育體系。

講座制度 專攻一科

帝國大學成立,體制上的規劃有非常明顯的森有禮等人「脫亞入歐」的思想與實踐,其中仿從最細緻精確之一,就是從1893年即開始自德國引進的「講座制度」。「講座」是教育研究的單位。最初,它的編制是一講座一教授(或一助教授)。這種「一講座一教官」的制度一直持續到1918年的「大學令」制定之前。之後,改成教授一名、助教授一名、助手則依據講座的性質不同而有差異,約一至三名。主任的教授被要求「明確化專攻責任」。那時候有的講座的種類、名稱會以「教室」或「研究室」來稱呼。「大學的目的是在學術研究而不是教育」這樣的理念具體呈現在講座制度上。講座制要求教授必須集中心力於「專攻一科」,也就是擔當講座的主任教授是在已有侷限的專業領域中從事學問與研究工作,這包括對學生的教授以及對學生研究的指導,主任教授個人的風格自然就是該講座的重要指標。

臺北帝國大學農學部的講座中,「農學‧熱帶農學講座」無疑是陣容最大、最強的一個,它確實是後來早期農學院農藝學系、園藝學系及農業經濟學系的基礎。它的組成是: 「農學‧熱帶農學講座」的四個「教室」及其主任教授分別是:

第一講座 農業經濟學教室 農學士 奧田彧
第二講座 園藝學教室 農學博士 田中長三郎
第三講座 作物學教室 農學博士 磯永吉
第四講座 育種學教室 農學博士 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前後任)

此其中,第三講座「作物學教室」就是本主題演講要介紹的重點。

「作物學教室」成立於1930年,到了1934年的時候,共計有教授一人、助教授一人、助手三人、雇員二人:

主任教授:磯 永吉
助教授:澁谷常紀
助手:森山鞆次郎、古城坤三、三屋壽夫、菅益次郎(前後任)
雇員:野村圓、國武乙末生

特用作物的研究

主任教授磯永吉所主持的「作物學教室」,為避免水稻的研究被定於一尊,而能夠在其他的作物均能平衡發展,以作為當時臺灣農業產業推動的農學基礎,從1930年講座成立殷始,就已經陸續有系統地展開,例如:食用作物的甘藷、落花生、小麥、大麥、燕麥、蕎麥;根莖作物的大根(蘿蔔);嗜好性作物的咖啡;特用作物的麻類 (亞麻、苧麻) 以及油料作物的蓖麻。此其中,帝國大學當局與磯永吉也極力配合當時臺北帝國大學的「南方研究」與「熱帶農學研究」的建校宗旨,對當時本講座的副手助教授澁谷常紀有著一系列的培育計畫,那一年澁谷才只有25歲。

澁谷常紀1905年2月10日出生在北海道有珠郡伊達町大字東紋鼈村85番地;府縣族籍:北海道士族。1910年4月1日入學北海道廳立札幌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尋常科,1916年3月31日畢業。1916年4月1日入學北海道廳立札幌第一中學,1920年3月31日畢業。1920年9月1日入學北海道帝國大學預科,1923年3月31日畢業。1923年4月1日入學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學科,1926年3月31日獲得農學士學位,同年7月19日留任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助手,專長落花生的栽培生理。1928年6月1日來臺,7月27日就任臺北帝國大學助教授兼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

澁谷常紀來臺之後,除了繼續先前他在北海道大學的落花生栽培生理的研究之外,他著手在農學部開設「熱帶作物學各論」,內容涵蓋:黃麻等麻類作物、茶與咖啡等嗜好類作物、香水茅、薄荷、薑黃等辛香料作物、甘蔗等糖料作物(蔗作學)、棉作學及纖維作物、飼料作物、蓖麻子等油料作物。內容堪稱周全完整,以現在的眼光衡量,其實就是在整合「特用作物」(日語:工藝作物),為臺北帝大的「熱帶農學研究」取得先聲、奠定基礎。1933年,臺北帝國大學業已規劃,選定澁谷常紀為重點培育人才,俟其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依循帝大規定保送國外大學及研究機構進行「在外研究員」的歷練。

1935年1月18日,澁谷常紀以「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udies on the Subterranean Fructification of Peanut.」(落花生地表下莢果形成的形態學與生理學研究)的論文,在北海道帝國大學通過農學博士口試答辯,獲得博士學位。隨即在2月14日按臺北帝國大學規劃留職留薪,由日本橫濱港出發,開始他為期兩年的「在外研究員」的旅程。

1935年澁谷常紀首先前往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農學部 (現在的戴維斯)、華盛頓的美國農部 (USDA)、以及康乃爾大學、Boyce Thompson Institute,進行作物種子學的專題研究,年底則轉赴英國倫敦Kew Botanic Garden 查閱臘葉標本, 收集熱帶有用植物的資料,並且在牛津大學(Oxford) 及劍橋大學 (Cambridge) 進行短期研究。

1936年全年,澁谷常紀的進修重點放在荷蘭與德國。分別在下列大學進行選課及專題研究:

Landbouwhogeschool te Wageningen.
Hamburgisches Staats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Botanik.
Institut für Tierzucht und Milchwirtschaft, Leipzig-Oberholz.
Instituts für Acker- und Pflanzenbau an der Universität.
Müncheberg (Mark Brandenburg) das Kaiser-Wilhelm-Institut für Züchtungsforschung.

1937年1月,結束「在外研究員」的進修,返回臺北。這一年澁谷32歲,遊歷世界,留學歐美頂尖大學、研究機構歸來,學養漸豐,躊躇滿志,日正當中,自不在話下。只不過是乖舛的命運,已悄悄跟在這個優秀年輕農藝學家的腳步後頭,真是時也!運也!命也!

軍需作物凌駕特用作物之上

1931-1932年日本軍閥在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拉開侵華戰爭的序幕,至此時已經五年有餘,在日本政治情勢,內閣的威望已被軍方遠遠地壓制到了谷底,軍國主義的氣燄達到空前的高漲,距離後來軍部定位「八紘一宇」(はっこういちうHakkō ichiu)* 的大東亞戰爭已是三年後 (1941年12月12日) 的事情了。

臺北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學‧熱帶農學講座」,在磯永吉、澁谷常紀積極籌設「第五講座 工藝學教室」的處境,最是尷尬 ─不管這些農藝學專家對於作物學領域的理想與規劃:「特用作物」也罷、「工藝作物」也好,此時此刻有一個全新的名詞─「軍需作物」儼然已完完全全駕凌其上:日本戰時軍事行動的各種需要,以期達到生產力擴充、物資供給充足及達到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在農業擴充方面,為因應長期備戰,必須達到糧食的自給自足及軍需作物的增產。除糧食增產外,也必須加強軍需作物生產。軍需作物則以日本帝國欠缺的熱帶資源,諸如:甘蔗、棉花、橡膠、麻類作物等為增產目標。由於臺灣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是日本帝國版圖內,除了委任統治的南洋外,唯一的熱帶產業區,故若想生產這些熱帶性作物,除依賴臺灣外,別無他途。此類作物包括纖維作物(棉花、苧麻、亞麻、黃麻)、糧食作物(甘薯、小麥)、油脂作物(蓖麻、落花生)及民生作物(芭蕉、柑橘、可可、咖啡、紅茶)等,以便供給備戰下軍需原料及臺灣工業原料的需求,完成經濟自給自足,具有濃厚的國防經濟意義。

澁谷常紀就是在這種氛圍之下,開拓起他身為農藝學家要獨當一面的江山,這是最讓人扼腕的局面。1937年起澁谷免兼農林專門部教授。1943年兼任南方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澁谷曾發表多篇與臺灣和「南方圈」各國之黃麻、亞麻、苧麻、棉之研究報告,例如:〈臺灣の黃麻〉、〈臺灣の野生蓖麻の種類と品質に就て〉、〈亞麻に於ける退化莖出現の環境的原因と其の狀態的特徵〉、〈人造棉に就て〉、〈南方棉作論〉、〈比律賓の農業槪觀〉、〈爪哇の蓖麻作〉、〈セレべス(西里伯斯)の棉作〉、〈南方地域の農產資源〉等。1944年正式升任「農學‧熱帶農學第五講座」教授。然而,這個時候南方的戰事已逐漸失利,他在「軍需作物」的限縮,如何再談凌雲的壯志?我們從當時的帝大農學部工藝作物教室 山田郁子教授 講授一門新課:「臺灣の食用野草」,就可以看出「第五講座」的悲哀了!至於,緊接在南方戰事急轉直下之際,澁谷常紀「第五講座」致力於太陽麻纖維與蓖痲子提取飛機機油的研究,其實就是敲響這個講座最後的「喪鐘」了!嗚呼哀哉!

熱帶作物學研究基礎 煙消雲散

1945年8月14日日本戰敗投降,「農學‧熱帶農學第五講座」實際上只存在一年多。臺北帝國大學被國民政府接收,澁谷跟其他農學部16位教授暫被留用,與磯 永吉一起服務於臺大農藝系。澁谷的熱帶作物學的研究,在當時臺大代理校長羅宗洛對臺大農藝系的口碑裡,一直都是跟磯 永吉的蓬萊米研究相提並論的,只是澁谷沒有磯 永吉的「際遇」;1947年2月發生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對留用日人的疑慮加深以及美軍方面的堅持,再加上當時直接由美來臺出任「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秘書的顧元亮(1909-1978。1933年金陵大學畢業,任教金陵大學及國立西北大學農藝系。1949年美國康乃爾大學作物育種學碩士),也旋即轉來臺大農藝系任教,主掌的就是工藝(特用)作物,澁谷隨即就被遣返日本,臺大農藝系原有在澁谷時期所建立的熱帶作物學的研究基礎日漸式微,最終竟至煙消雲散。他辛苦所建立的浩瀚的特用(工藝)纖維作物標本歷經徐慶鐘、顧元亮之手發展有限,至今也只落得在農藝館208會議室的兩座孤伶伶名不見經傳的展示櫥窗而已。

澁谷常紀回到日本以後,先後在東北大學農學部及千葉大學園藝學部任教。做為一位極為優秀的農藝學家,他依舊表現不凡;但是做為臺北帝大「農學‧熱帶農學第五講座」的主任教授,「出師未捷」的命運帶給他極為深沉的打擊,這讓他在後續的研究生涯裡,只回歸到他博士論文期間的老本行─落花生的栽培生理學,而完全放棄他熱衷長達十年新開創的熱帶作物學的基業。及至1956年為止,在可查找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研究軌跡如下:

● 荳科作物の地下結実に関する生理形態的研究 : V. 落花生の発育停止粒の発生(1956-10-01 日本作物学会)
● 荳科作物の地下結実に関する生理学的並に形態学的研究 : (第4報) 落花生の空莢子実の内部的観察 (第109回講演会) (1956-07-01 日本作物学会)
● 荳科作物の地下結實に關する生理學的並に形態學的研究 :(第4報)落花生の空莢子実の内部的観察 (1956-03-10 千葉大学)
● 荳科作物の地下結実に関する生理形態的研究 : II. 落花生に於ける一粒莢の生因に就て : III. 落花生に於ける地下花の授精結実の特異性 (1955-10-20 日本作物学会)
● 落花生に於ける一粒莢の生因に就いて (第102回講演会) (1955-07-20 日本作物学会)
● 落花生の空莢の生成に就いて (第100回講演会)(1954-12-20 日本作物学会)
● 棉の不完全種子 "Motes" の形成に關する胚発生学的研究(1951-12-30 日本作物学会)

這心境的歷程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呢?還是回到日本的環境讓他「壯志難伸」?我們無由探詢,我們只知道澁谷在1964年2月11日就去世了,比磯永吉還早了八年。嗟乎,哀哉!

謝兆樞 / 磯永吉學會文史與出版委員會召集人

 

「八紘一宇」(はっこういちうHakkō ichiu)*
是大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國家格言,日本政府宣傳部門的解釋是天下一家、世界 大同的意思,但在當時的氛圍下,實質上是服務軍方的侵略擴張政策,從軍備、政治體制、 外交關係、意識形態等方面進行動員。

演講回應

本文發表的同時,謝教授也應邀在今年磯永吉學會的年度大會(6月24日)中,以同一主題做專題演講。以下兩篇為演講後的回應。

[回應]一

此文是談到臺大前身臺北帝國大學農藝系熱帶作物學開課及授課鼻祖由來,臺灣光復後由大陸一批農業學者來接收授課,我們當時的老師正是這批學者,甘蔗學由王啟柱授課,作物學由湯文通授課,育種學由盧守耕授課,特用作物學由顧元亮授課,試驗設計學由張魯智授課,生物統計學由汪厥明的學生葉樹藩授課,遺傳學由畢中本授課。我想他們都有自己的專長與想法,不一定認為日本人留下的就一定要發揚光大。臺灣對特用作物有商業價值者另成立專職單位,如茶葉、香蕉、菸草、棉麻、甘蔗、牧草等都有專職單位在研究試驗開發產品,隨著時代潮流有的式微,有的仍存留。對此,臺大農藝系未繼續研究麻類與其他特用作物,不見得對不起先驅者。目前種子學郭華仁退休後,沒有接班人,這是時代所趨,無法怨誰。在美國很多學校農藝系更名為土壤與作物科學系,在國內生物系更名為生命科學系,這也是時代所趨,不變更名稱沒人來念。時勢所趨,難以抵擋。以上個人意見,謹供參考。

前臺糖研究所系主任 我國援外農技團團長 / 張翊袖

[回應]二

按歷史學者歐素瑛博士的看法,臺北帝大是臺灣總督府的國策大學,總督府面臨的問題,基本上交與帝大去研究尋求解決的方法。自臺灣光復後,從傅斯年校長將臺北帝大的講座制度改為美國式的學系制度,朝向鼓勵創新性的研究,此後研究題材與方向的「傳承」已經不再是重要考量。學系制度鼓勵每位教授各自拓展研究領域,不再固守講座教授所設定的方向,也不一定要為政府部門解決實務的問題。而且學系制度下的系主任有任期,不再像是講座制度下的講座教授是終生職。所以,徐慶鐘與顧元亮兩位可能都各自選擇適當的題材進行研究,而非繼續澁谷的研究。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 彭雲明

註:
文中提及澁谷常紀升任第五講座之「主任教授」職務一事係根據慣例之推測,由於帝大之慣例被任命為講座的負責人,亦同時升任教授。此推測與1944年總督府職員錄所紀載澁谷常紀之職務為「助教授」,亦即尚未升等成為「教授」有點出入。但是有可能在1945年升等為「教授」,我們不得而知,由於日本戰敗,就再也沒有編撰1945年份的總督府職員錄。另外,三田郁子在總督府職員錄的紀載是「僱」,可能是臺北帝大編制外的約聘教職。

《米報》編輯部

回頁首


 

蓬萊米故鄉的耕讀教育風情─
從竹子湖書房到湖田國小

蓬萊米的原鄉竹子湖,當年有個竹子湖書房,是湖田國小的前身。早在1928年創立以來,竹子湖書房就已經開啟了耕讀教育。如今的湖田國小也努力親身體驗農耕,希望找回共同的種稻文化記憶,延續耕讀教育的精神。從竹子湖書房到湖田國小,一昔一今,究竟有怎樣的耕讀教育風情呢?請聽江校長娓娓道來。

一粒稻米 就是一個文化記憶

自從1921年「臺灣蓬萊米之父」日籍農業家磯永吉(Eikichi Iso, 1886~1972)將新培育的蓬萊米米種開始栽種於陽明山竹子湖地區,設立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統籌蓬萊米的栽種推廣事宜,竹子湖就此成為臺灣蓬萊米的原鄉。

圖 1 位於陽明山竹仔湖的湖田國小。

一粒稻米就是一個文化記憶,湖田國小(見圖1)是竹子湖的教育文化基地,別的地方種蓬萊米並不稀奇,湖田國小學童進行種稻體驗活動,自有一份特殊的稻米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教育意義。

竹子湖書房 就是湖田國小的前身

竹子湖書房(見圖2),創設於1928年,當初竹子湖農業組合以共耕水田,共營書房的理念,集資興建的竹子湖書房,就是現今湖田國小的前身。

根據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15年出版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一書記載,當初「竹子湖部落戶口數是51戶,人口305人。識字的人僅有數名。根據昭和2年(1927)的調查,就學適齡的兒童有40餘名,就學者僅1名。其餘的兒童,有些是因為險峻的路途阻礙了他們的學習,有些是因為路途遙遠所致,然而兒童們就學的困境也就無奈地過了幾年。想到竹子湖子民們的將來,真是心寒難耐,情何以堪。有鑑於此,將書房的經營當作竹子湖農業組合事業的一部份來經營管理之。」

「昭和3年(1928)開設書房,經費的一部份,每年有北投庄得到補助300圓,一共花費總經費約530圓,隔年招收學生,設置專任教師1名,教導1年級學生10名,3年級學生24名,採用複式教學,主要教導國語、算術、習字,4年級開始教導農業以及家事等實習教育。學生上課出席率經常保持在95%以上成績良好。」這種重視農業及家事實習的體驗課程,正是耕讀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

圖 2 竹子湖書房歷史照片

找回共同的種稻文化記憶

為了重新拾回蓬萊米故鄉的文化記憶,進行水田生態環境教育,湖田國小從99年(2010)開始,就安排一系列全校性親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童種稻體驗課程與教學活動,以自然農法不施肥、不灑農藥的栽種方式,在學校操場旁邊開闢一塊約75平方公尺的土地(見圖3),指導學生從犁田鬆土、引水灌溉、選種、浸種、催芽、製作育苗盆、培育秧苗開始,並選擇在99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進行插秧活動,邀請社區耆老、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細說1920年代蓬萊米原種田的故事,彰顯重新拾回蓬萊米故鄉的文化記憶與水田生態環境教育的意義。

圖 3 湖田國小校園內的水稻栽植區

湖田國小結合學校綜合活動、語文、藝文、自然與生活科技等學習領域課程,指導學童實際從事稻作活動,辦理水稻生長相關教學活動,透過親身體驗農耕生活,來讓學童體會稻作栽培的辛苦、分享收割的喜悅、享受米食DIY活動,藉以啟迪學童體驗米食文化之美,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陶冶學童對土地與農耕生活的情感(見圖4)。

圖 4 湖田國小師生在蓬萊米復耕田處體驗及觀察水田生態。

從做中學 深刻體驗

透過學校種稻體驗特色課程的規劃與執行,孩子們除了參與整地犁田、選種、育苗、插秧(見圖5)、收割、曬榖等農作活動外,還進行活潑多樣的水田生態觀察、水稻主題閱讀分享、水稻的一生專題講座、飯糰米食DIY、稻草人裝置藝術、草編彎刀、草編掃把等活動。

圖 5 湖田國小學童手捧水稻秧苗參與插秧活動

從孩子們的發表分享中,呈現各種深刻實踐體驗後的省思。孩子們會說:

「原來種稻彎腰插秧、用鐮刀收割這麼辛苦,我們要好好珍惜每一粒米飯。」、「水田泥巴踩起來,很好玩,但也很可怕,一不小心跌倒,全身就髒兮兮。」、「稻米的種類有很多種,有許多營養成分,我們要多多吃米飯。」、「水田中有許多蝌蚪、青蛙、田螺、水蠆、蜻蜓、紅娘華等動物,還有烏龜呢。」、「水稻會長滿許多毛毛蟲,把稻葉吃光光,我們怎麼抓也抓不完,好可怕喔。」、「我們學校水稻田,在晚上有螢火蟲出現。」、「小鳥、白鷺鷥會來水田找東西吃。」 「製作稻草人(見圖6)、彎刀、掃把等草編活動,很有趣,很好玩。」…。

 

圖 6 湖田國小學童體驗稻草人製作活動。

教育上有一句名言:「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學童種稻體驗後,會透過語文、藝術等形式,發表豐富多樣的心得,無論是喜歡當農夫,或是我不想當農夫,孩子們都是透過實踐體驗後省思分享的結果,這是最珍貴的。我們相信:今天埋下一顆種稻體驗的種子,將來在孩子的心底,一定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期待再現 蓬萊米故鄉的耕讀教育風情

陽明山竹子湖除了海芋之外,還有蓬萊米。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100年(2011)在原來「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舉辦「梅荷中心撥交暨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成立典禮」,並於104年(2015)將原來的事務所改設為「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除了展現竹子湖在蓬萊米農業歷史的重要地位,發掘並保存歷史文化意涵外,更期待蓬萊米稻作能再度成為竹子湖的產業發展選項,成為水田生態環境教育的良好場所。

湖田國小學童種稻體驗教育活動與國立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及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結合進行蓬萊米的復耕活動(見圖7),一方面除了傳唱敘說蓬萊米的故事之外,另一方面更能展現蓬萊米故鄉的耕讀教育風情。

 

圖 7 每年九月中下旬竹仔湖的蓬萊米復耕田水稻收割活動。

江啟昱 / 臺北市北投區湖田國民小學校長

回頁首


 

我家花圃有瑞岩香米

瑞岩香米是泰雅族瑞岩部落的糯性野生稻種,產量不多,族人視如珍寶。 因逢稻熱病,放棄種植,就此絕種。在失傳38年之後,經由楊茂銀醫師夫婦的努力,終於復育成功,寫下一段曲折感人的故事。而香米本身芒長、株高、飯香以及可生食的特性,向來為人所矚目。本文所寫的,就是一位瑞岩迷,追逐瑞岩香米的好奇過程。

 

最初與瑞岩香米結緣,是從電視報導得知的。當時是被它動人的故事所吸引 ,於是立刻上網查資料,它既可生食,煮熟後更讓全村充滿飯香,逐漸對它產生高度的好奇心。約在兩年前,有一天我姊拿一穗稻穀給我看,說這是瑞岩香米,來自宜蘭南澳。頓時我眼睛發亮,看它穀粒飽滿,芒很長,和一般穀粒外型長得很不一樣(見圖1)。我先試吃生食的口感,真像是沒爆開的”米香”,的確可生吃又有香氣。之後曾和桃園三號的香米,比較生食的口感,兩者差異很大,桃園三號帶粉味,不易下嚥。手中有好吃的瑞岩,當下就決定先帶去給小屋的志工們嚐鮮。

 

圖 1 瑞岩香米的穀粒外型特色是細長的芒。

種植瑞岩一波三折 幾位志工夥伴吃到瑞岩香米之後,也很認同生食的口感。就在某次值勤完畢回家的路上,遇到彭老師,詢問是否可在小屋試種瑞岩香米?老師欣然允諾。與此同時,我家花圃也開始種植瑞岩香米。在小屋的種植槽,由於瑞岩榖粒少,二期作時,陰錯陽差被農事組志工誤認為雜草,無心毀掉了,非常可惜。我家瑞岩雖然存活下來,順利長成穗狀,但因有松鼠來偷食,而無法收成,真是令人失望。這時我心想也許可以移植兩株到小屋,以避開松鼠的為害,沒想到小屋的鳥兒更多,吃得不亦樂乎!無奈之下,只好向建甫技士求救,將它移入人工氣候室種植,終於保有一盆瑞岩香米,能夠繼續活下去了。隔年,仍然在小屋種二期,偏偏又遇上颱風,俗語說樹大招風,瑞岩是野生稻,可以長到像鬼稻一樣的高度 ,但只要一遇颱風就全倒,無法收成,只好放棄了。所幸,家中的瑞岩香米,松鼠不來吃了,仍保有一些種子,約有二、三穗,足夠送給我住花蓮光復鄉的同學,供作小面積的試種,期待不久可以吃到他們種的瑞岩香米。這批遠征花蓮光復的瑞岩,長得如何呢?有照片為證,請看圖2,是六月中瑞岩香米的成長狀況,圖3則是七月採收的成果。比起之前的一波三折,加上瑞岩的分櫱量又少,能有這樣的收成,實在太令人驚喜了。

 

圖 2 瑞岩在花蓮稻田中的成長

 

圖 3 乾燥後的瑞岩香米稻穗

縮時攝影 驚見開穎

最近迷上了縮時攝影,於是興起拍瑞岩的念頭,想拍它自幼苗至稻穗彎腰時的成長情形。決定選在人工氣候室的戶外空間,進行拍攝,前後歷經四個月 需要挺長的時間。同一時期家中的瑞岩已陸續開花,有一天我突然靈機一動,何不自己在家中架設閒置的手機,來拍穎花的縮時攝影呢?於是立刻著手進行。近距離觀察的結果,我真的被被瑞岩的雄蕊驚嚇到了。一瞬之間,只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雄蕊蹦出內、外穎的畫面,根本不需縮時攝影機。那畫面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中。啊!真是太神奇了!由於穎花很小,易受風的影響,不易拍到好作品,除非在室內,否則很難掌控因風的吹動,所引起的穎花搖晃的問題。

文山區家中庭園裡的瑞岩生長過程以三張照片呈現。圖4是抽穗時的照片。圖5是瑞岩抽穗後不久穀粒成型的情形。圖6則是穀粒成熟時低垂的瑞岩稻穗。在圖4的抽穗階段,庭院在清晨即瀰漫著香氣。

 

圖 4 開花中的瑞岩香米

 

圖 5 瑞岩香米抽穗後不久

 

圖 6 榖粒成熟時彎腰飽滿的瑞岩稻穗

親嚐瑞岩 走訪部落

有關瑞岩香米「煮飯香全村」之說,我也很好奇。今年二月,親自跑了一趟南投仁愛鄉的瑞岩部落。終於得償宿願,嚐到久聞其名的瑞岩香米,心中有著滿滿的感動。淡紫的飯粒中透著糯米的黏性,非常適口,但因是冷飯聞不出香氣。我也注意到瑞岩部落位在一座山丘上,至此方知,由於是座小山丘,熱飯香氣容易飄散,因此才會有"煮飯香全村”的說法(見圖7)。瑞岩為泰雅部落的發源地,也是舊部落的所在,安靜又美麗,有「天空部落」的稱號。目前正朝民宿的經營,與觀光休閒的方向努力。祝福部落的未來蓬勃發展,瑞岩的米香永遠飄揚在山谷間。

 

圖 7 瑞岩香米的故鄉 - 位於一座山丘上的瑞岩部落

鄭秀春 / 磯永吉學會秘書 磯小屋志工

註一:

市定古蹟「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暱稱為磯小屋)在101年的6月正式對外開放,五年來參訪的訪客常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有關於「香米」的香氣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據我淺薄的了解,知道香氣有三種,一是類似芋頭的香氣,二是類似香蘭樹的香氣,第三則是瑞岩香米的獨特香氣。鄭秀春志工由於種植瑞岩香米之故,對於瑞岩香米的香氣略有接觸,根據她敘述,每年她家中庭院的瑞岩香米一開花,就滿庭飄香。據她推測,香氣可能是來自於雄蕊的花粉。這篇文章「我家花圃有瑞岩香米」是我向鄭秀春邀稿,請她來分享「香米」的種植經驗,並說明香氣的來源。

其他的香米,例如:益全香米、桃園三號米(此二者帶有芋頭香味)、以及馥米(帶有香蘭樹的香氣),其香氣是否同樣來自雄蕊的花粉,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我們也很榮幸能邀請到臺南改良場嘉義分場的稻米育種專家陳榮坤博士來為大家解說不同香氣的控制基因。

彭雲明 /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註二:

一般稻米品種蒸煮之後可以聞到淡淡飯香,有些稻米品種則具有濃郁的特殊香味,這類稻米通稱為香米。香米的香味是多種揮發物質的複合物,其中以2-Acetyl-1-pyrroline (2-AP)為最主要的成分。依據人類感官對香味感受的差異,有芋頭香、爆米花香、香蘭樹氣味、茉莉花香等。事實上每個人對於香味的主觀感受並不同,喜好也有差異。各個區域國家對香米的消費習性也不同,大部份國家消費者對於香米有偏愛且趨之若鶩,但日本消費者通常喜歡單純的飯香。

香味的主要成份2-AP存在於香稻稻株的每一個部分,包含稈、葉及穀粒等,每每在香稻育苗季節,清晨日出時刻巡田時,總是會在秧苗下風處聞到陣陣飄香,注滿一整天的活力,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水稻香味是由於第8條染色體末端的甜菜鹼醛去氫酶基因(BADH2)的功能喪失後,造成香味物質2-AP代謝路徑中斷而持續累積,香味於是產生。BADH2又可以分為badh2.1及badh2.10二種等位基因,大多數的國際香米品種,例如Basmati、Jasmine等類型,以及國內育成的秈稻品種臺農秈22號等,都帶有badh2.1,氣味多屬爆米花香及茉莉花香;我們亦曾經檢測國內帶香氣的陸稻收集品系,結果也都帶有badh2.1。目前國內育成的稉型香米品種,例如台稉4號、益全香米(台農71號)、桃園3號、高雄147號及台中194號等,則皆帶有badh2.10,多屬於芋頭香類型。但是即使是帶有相同的等位基因,仍有香味濃淡及氣味的差異,顯然還是有其它微效基因產生的揮發物質,進而影響香味的官能綜合感受。

香稻的香味物質屬於二次代謝物,容易受到栽培環境的影響。香米自收穫以後,香味物質也容易隨著貯藏環境及時間而揮發。所以香米買回家之後,記得要儘快食用,或置於冷藏保存,才能充分享用香噴噴的香米飯。

陳榮坤 /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嘉義分場 副研究員

回頁首


 

科普講座系列:
臺灣水稻育種的變遷與未來方向

演講人︰許志聖 博士 臺中農業改良場研究員
演講時間︰2016年12月24日(星期六)

演講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wj-1oRfx0

臺灣的水稻在日治時期即建立以稉稻為基礎的育種。光復後,以追求高產量為育種目標,終使民國65年(1976)稻米產量達於最高峰。為減輕稻米的壓力,除稻田轉作外,致力於高品質稻米的育種,產銷良質米。加入WTO前後,更同時努力品種多樣化的研究。未來臺灣水稻將面臨產量過剩、成本過高、資源浪費的困境,許博士以育種專家的立場,提出節源開流的建言,有深入獨到的見解。

 

我覺得謝老師和彭老師他們退而不休的精神,讓我很敬佩。我退休是想全心陪我母親,之前我要上班又要陪她,兩頭忙,無法兼顧,所以辦退休。但退休後有個責任在,希望我走過的冤枉路,後輩不要再走了。我現在一個禮拜還回農改場2-3天,場長對我非常好,保留一個座位給我。有人來問我問題,就幫忙解答,沒有人來問我,就整理東西。臺灣的農業變遷快速,很多舊東西年輕一輩看不到了,比如說民國50幾、70幾年的東西,現在年輕人也不曉得那是做什麼用的。我想把這些有計畫的整理一下。這在去年退休餐會時我也提到過,希望對於未來有所幫助。彭老師看到的是我當時所說的水稻未來會面對什麼情況,這一點我也提供大家參考。各位志工,我應該稱你們前輩,因為你們都比我資深年長,看法都比我還豐富。我也希望多留一點時間,跟大家交流。

今天的演講,我用幾個方式來跟各位報告

第一、先講育種,因為育種本身有一些奇特的特性。

第二、談臺灣水稻以前走過的路。我在找過去的資料時,發現謝老師實在太厲害了!他把一些故事非常淺顯的講出來。而我所找到的稻作發展史,有些交代得非常模糊,所以我也只能把片段的資訊給各位。至於日據時代的部分,請各位多參考謝老師的。日據之後的部分,我盡我所知的跟各位講。

第三、臺灣的水稻未來可能會面臨什麼問題

第四、要怎麼解決。

第五、我把我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壹、談育種 育種要常下田 是零存整付

我們先談育種。 育種很耗時耗錢,但不一定有效果。記得中興大學曾富生教授曾說:育種是一項跟人類福祉有關的農業工作。其實育種如果做得好的話,它可以改變整個體系。你們到臺中農改場參觀,應該看到豐收碑,紀念這兩個品種:臺中65號和臺中在來1號,它們改變臺灣,更改變了世界稻米界的歷史。跟各位報告,明年(2017AD)是臺中65號的米壽,也就是它推廣到明年剛好88年,這是洪秋增先生跟我談起的,希望我們後輩要記取。

育種的影響層面很廣大,一定要做好,沒有做好是白費金錢而已。育種本身跟作物的繁殖體系非常有關係。作物的繁殖體系有:自交作物、常異交作物、屢異交作物、異交作物、無性繁殖作物,還有其他不同型態的繁殖體系,就看你要用什麼方式育種。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學理背景上去做育種,去選拔,如果你做錯了,你會白費力氣,甚至虛耗十幾年光陰,沒有甚麼成就!我舉個例子來講,最近很多人去學泰國米神,說農民可以自我留種嗎?農民自我留種這個概念基本上非常好,尤其在多樣化的農業社會一定需要。但是回過頭來看,臺灣的面積太小,而且在臺灣的推廣體系中,三級繁殖制度已經很深入了,你再叫農民從我們自己的水稻中自己去留種,沒有必要,因為留下來的品種會很相同,這也告訴我們知道用什麼方式來做才最適合。所以育種跟繁殖體系非常有關係。

作物育種的工作性質蠻奇特的,一定要在田裡頭做,所以我們才戲稱作物育種家不是人,他是綠色植物,一定要下田,要曬陽光;要踏到土裡頭,因為他是殭屍,要吸收土氣才能夠活。一個育種家不下田,一定是很奇怪的。因為光看數據是沒有意義的,必須要看田間。舉例來講:我認為這個品種跟那個品種雜交,會達到理想中的型態,但是理想中的型態存在你自己的心中,雜交後卻要叫人家幫你選,人家無法體會你的心態,只有你自己下田,才能看到它符合不符合你的理想,所以你一定要常下田。

第二個,育種是長期投入、零存整付的工作。以前郵局有一種叫零存整付的儲蓄存款。一天五毛錢、一塊錢然後最後拿十萬的那一種,作物育種本身就是這樣。剛剛開始做,你根本沒有什麼成果。我在民國84年開始可以自行雜交育種,前面幾年做的東西都沒有用,包括現在你們吃到的臺中194就是當時就開始做的。那時候我的想法就是臺稉9號跟Basmati(印度香米)雜交,雜交之後很多都不好,只能選出來一個中間品系中稉育10368。它並不是很有用,但是我在再與做臺稉9號回交後,臺中194跑出來了。所以育種是零存整付的結果。你要長期投資,剛開始你看不到效果,時間一久,你的錢累積越來越多,最後就是富有了。

育種是做未來 目標要隨時空改變

第三點,是育種是做未來的,不是做現在的。假如有長官跟你說:現在要抗氣候變遷、要抗淹水,希望在三、五年內作出品種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從事育種要有未來的想法跟概念,未來做什麼品種是好的,未來是什麼樣的世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都要有前瞻性,所以育種是做未來的工作。

第四點,育種的目標,要隨時空改變,要觸類旁通,妥善運用你的工具。以前講求的是產量,現在可能是品質,未來呢,就要打個問號?未來方面,我再跟各位介紹我的看法。育種人員也要觸類旁通,你要想到未來,談到氣候變遷,以前有京都協議,碳是可以交易,可以買賣的;可是自從巴黎協議後,碳稅、碳交易好像變成零了。為什麼?已開發國家願意出錢給落後國家,叫你減少碳排放我也減少,協議變成這樣。所以協議做完以後,先前所注重的項目可能就沒有什麼研究價值了。碳稅、碳交易、碳價那些東西,好像也不流行了。這樣說來,育種人到底要怎麼做才好呢?看過天龍八部吧!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有個段譽,慕容復都是一樣去偷學別人的功夫,看到什麼功夫就學起來,他的功夫底子很好,學這個學那個,運用在他需要的部分上。我喜歡段譽,是他將武功用在好的方面,慕容復用在壞的方面。段譽會妥善運用工具,四處去學。育種人也要如此,要四處打聽消息,知道最近有什麼!知道之後,可能現在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未來可能運用得上。

育種失敗的多 不要被理想株型所限

第五點,育種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很少,要從失敗中找經驗。雜交好幾個可能都沒有成功過,但是偶爾就會成功一個,那怎麼樣呢!你要從失敗中找到經驗,你要努力的去做,多去做。不要因為失敗就不做,要多做,以避免第二次的失敗。

最後一點,育種人心目中有理想的東西,但是不要被它限制,被限制了,你再怎麼做都是那個東西而已,你就不會超越。不要被你的理想株型所限制,這是育種的特性。

育種的簡單公式 Phenotype=G+E+G*E

剛剛我們談到育種方法隨時代更新,比如說基因轉植就是新的東西。那傳統育種,可以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第一、傳統育種通常是結合親本。但是要結合親本,就跟你選拔時的氣候、環境有關。有一個很簡單的公式,Phenotype=G+E+G*E[外表型]等於[遺傳型]加上[環境]加上[遺傳型加環境的交感]。這是育種上最簡單的公式,但影響很大。我們舉個例子,有人跟我講臺稉9號缺點。它最大的毛病是第一期作容易出現心腹白,所以有人跟我說你可以再重新做雜交,然後再去重新去選更好的臺稉9號,我說沒辦法。為什麼?因為氣候環境的關係,臺稉9號是你在當時的氣候環境選到的,現在氣候環境下沒辦法選出當時氣候環境下選出的品種。但是有人懷疑過臺稉9號的來源?臺稉9號不是我雜交的,各位想要知道臺稉9號的故事,可以上我們臺中區農改場網頁有一個我們遷場30週年特刊,有一篇文章叫做〈最有話題性的研發成果─臺稉9號〉。它的話題性太多太多,因為我進改良場工作時,它已快穩定了,但其實並不是很穩定。可是當時我的經驗也不足,所以讓它一直晉級到快命名時,才發現它有好幾種株型,然後從當中再去選拔,每一種株型的口感會不會一樣呢?我都去做過品評,口感都一樣,都好吃!

還有臺稉9號的那兩個親本都是矮的,怎麼臺稉9號是高的,有人跟我質疑過,包括郭益全教授。我想辦法再重新雜交,但不是用原來的北陸100雜交臺農秈育2414,因為北陸100是越光用咖瑪射線誘變來的,我就用越光跟臺農秈育2414雜交,雜交選出來的株型是高的,但是變成早熟了,那就表示臺稉9號的確是這雜交形態選出來的。但是我可以重複的再選育出它嗎?不行,因為公式中環境、遺傳型、還有交感,其中環境佔三分之一強,所以育種上可以再做同樣雜交組合,但是你沒有辦法再去重複選出相同的品種。

第二個情況是除少數情形外,傳統育種要突破親本的情況比較少。第三個情況就是你只能慢慢來改良,就像我們講育種的零存整付特性,是慢慢進步,無法一下轉入太多特性,更無法把外來物種的東西轉進來。譬如國際稻米研究的黃金米,就是把胡蘿蔔素給轉進水稻來,但那不是水稻原有的東西,你要由別的作物轉進來,傳統育種無法做到這樣。

育種目標要明確

還有,你的目標要明確,舉個例子來講,你要怎麼樣去測抗倒伏的特性?而且是要在田間可以實用的測定狀況。譬如說,抽穗的時候我們下重肥、讓它高,然後我們再接水管噴,這是針對品系的測定狀況。一般我們田間選拔的方式最簡單,踢它!踢它而已。我把選拔的目標跟特性轉變為可以選拔的方法,我踢它如果彈回來,就表示它具有抗倒伏的特性;如果我輕輕的踢,結果它傾倒了,你可以選它嗎?你不能選它,因為它一定會倒伏。所以你的目標要明確。跟剛剛向各位報告的一樣,育種是做未來,一定要給我時間,現在要的品種我做不出來,因為這是傳統育種無法做到的事。

農業發生問題 怎麼解決

以下我們再談一個重點,當農業發生問題的話,你要怎麼樣去解決?關鍵的一點是:這是一個短暫的現象,還是長期的。了解這個問題的現象與本質是短期發生?還是持續發生?影響層面有多少呢?有沒有辦法自我恢復?譬如說,北風一吹,秈稻的葉片就開始變黃,但接著都是好天氣,它會不會恢復?不會恢復,但是之後生長的葉子還是好的。所以你要看是否為短暫的現象?作物本身有沒有辦法恢復?還是需要人為的輔助方法?在你找到這些現象之後,再用你的方法來解決。解決方法要用育種,還是用栽培?育種花費時間,但是效果比較持久。栽培的改進速度就很快,無論你借助機器、施用肥料,都很快見效,但是沒有辦法維持很持久,環境改變,它就跟著改變。雖然育種的效果較為持久,但沒辦法做到現在發生的問題,現在解決,未來才能夠解決。

貳、臺灣水稻以前走過的路

一、日治時期建立稉稻為基礎的育種

臺灣水稻育種變遷,很多日治時期的我不很清楚,可能要問謝老師。我所知最早是要發展秈稻或稉稻之爭,謝老師跟各位報告過,其中兩個關鍵技術,磯永吉先解決掉了一個,就是利用幼苗插秧技術,另外一個是選適合臺灣的品種。臺中65號是磯永吉跟末永仁合作的一、二期都能夠種的品種,它也有很多故事,謝老師、邢老師在這方面著力非常多。臺中65號的推行,使得臺灣一、二期作都能夠種稉稻。另外,在栽培體系更能做的就是灌溉,臺灣的灌溉最著名的是八田與一的嘉南大圳,而在彰化、臺中也都有灌溉系統。這種兩期作的水稻替臺灣增產,但是種兩期作水稻的臺灣,吃一碗飯覺得飽,吃二碗飯覺得爽,吃五碗飯就覺得肚子脹,稻米生產過剩就是這樣子來的。因為兩期作的水稻在臺灣的體系之下,一直在增產,可以說我們已經增產很多,一定要吃五碗飯,那太撐了。

日治時期水稻目標:高產量 良質 抗病

日治時期的水稻目標是什麼?高產量、良質和抗病 。方法用很多,包括引種、選種和雜交育種。引種、選種常用品種有中村、竹成、三井、龜之尾和嘉義晚2號 。你們復育中村種,我們也拿中村回農改場做雜交育種。但因為中村植株有一點高,與它雜交的親本要慎選,雜交後代的品系我們還在選,現在是F3或F4,通常後代品系表現不好的話,在前面的世代就淘汰了。日治時期有時候會拿中村、竹成、三井、龜之尾和嘉義晚2號這五品種來做中間親本。嘉義晚2號曾經有一陣子很流行,因為它抗稻熱病的關係。雜交育種則以臺中65號影響最深遠。 其實我跟謝老師去訪問洪秋增跟楊遜謙兩位老先生的時候,心裡都有一個疑問:這些水稻以前是怎麼命名的?後來洪先生說之前用登錄的。日治時代命名的資料很少。有一個日本人在一本書上寫:如果新品種要登記命名,須具備這四方向,第一個是產量高且穩定,第二個是品質佳,第三個是抗病及耐水旱,第四個是市場價格要好。

這個說法是從稻作發展史所引用的。重點是在當時的產量不高,糙米產量才每公頃1,000多,頂多到2,000 -2,500公斤。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人並沒有完全離開,有一部分的日本人留在臺灣。我們訪問楊先生的時候,他說有一些日本人跟他一起工作。洪秋增先生也談起,那時候想到兩百萬軍民來臺,無論如何也要想盡辦法增產,所以當時是以增產為主要目標。是要維持高產量、良質跟抗病的三個基本目標。

使用化肥 水稻易株高倒伏

日治時期就開始有化學肥料,國民政府來臺,民國四十幾年的時候,要拿生產的稻穀換化學肥料,直到民國50年才取消。當化學肥料開始流行,水稻就開始有一點因為植株高而倒伏的現象,臺中在來1號的半矮性改善了這個缺點,造成育種的風行。當時有一個情形,就是颱風或下大雨的時候,稻子容易倒伏,也容易發芽。所以後來抗倒伏和抗穗上發芽,也都開始進行研究。但是當時各試驗場所並沒有針對這個有系統的來做。

成立稻作改進會 既競爭 又合作

民國49年(1960),張德慈院士在農委會當技正,他引用一些國外的經驗,成立”臺灣省稻作改進會”,下設五個小組,這五個小組,每次開會都針對目標討論,因此臺灣的水稻系統建立得很完整,包括育種命名的系統。

當時有一個情況,就是各試驗場所之間是互相競爭,競爭什麼?競爭品種;但彼此之間又是互相合作,合作什麼?合作還沒有命名的品種。你的品系可以給我,我的品系可以給你。我再來做雜交育種,我今年這個做得不錯,你試試看。至於各項特性要怎麼檢定?因為沒有一個改良場可以從頭到尾把所有的特性檢定做完,所以要互相分擔,我做你的,你做我的。比如說,我們臺中改良場做品質跟白葉枯病,稻熱病誰在做?嘉義分所跟臺東場做。所以同樣的材料,他做他的、我做我的特性檢定,我們合併起來資料就很豐富。這在其他國家,很難有像我們這樣的情形,是競爭也是合作,這都是當時張德慈院士所規劃的構想。

領先品種的概念 適應性要廣

當時大家都希望自己做出來的品種,能夠有很多人種,於是,領先品種的概念就出來了。就因為希望自己研發的品種很多人種,所以會把適應性列入重要的考量。其實各區改良場做出來的品種,大概屬於它那一地區會推廣(的特性)來改良,所以高雄區的品種大概種在高雄區。比較奇特的例外是高雄139,在高雄這一區不適合,在花東區卻很適合,一般很少有這種情況的。當時大家求的是最好能夠普遍推廣種植,臺中65號第一個達到這個理想,但是它還是有一些地方不適合種植。以後的領先品種有:嘉農242、臺南5號。到臺南5號開始適應性就很廣,再來超越它的就是臺農67號。

臺農67號給大家一個感覺,就是它的栽培面積太廣,曾經高到80%左右。大家的擔心就是萬一碰到病蟲害對它很敏感,大概全省就會垮掉。事實上真是如此,臺農67號這個品種容易得稻熱病,而且也容易有其他病蟲害,也就是對所有的病蟲害都沒有抵抗性。台農67號稻熱病得到的時候會非常慘,但是稻熱病藥劑一噴下去,病斑就停住了,接著開始下肥料,又旺盛的生長,產量又回復,對整體產量並沒有影響。比較怕的是,這個品種還容易倒伏,而且一倒就整個趴下去,一般(有些品種)的倒伏有稍微彎曲的弧度,它的不是,是從基部整個趴下去,割稻機割不起來,而且基部一趴下去就很容易爛。如果是稍微垂垂的,有一點高度,就是基部上來5到10公分,那邊彎曲下來。它的稻穗還在空中,只要之後的濕度,不要太高,不要一直下雨,就不致穗上發芽那麼嚴重。臺農67號最大的缺點是這個,以後開始推良質米的時候,它才逐漸退場。

二、1948-1984追求產量的育種

稻米生產競賽 追求高產能

民國63年(1974)以前的稻作,拼命在追求高產能,當時有一個”稻米生產競賽”,到底怎麼比賽?是先從鄉鎮比賽後,再來縣,再來省。這塊稻田從南到北就是這樣子割,會不會鄉鎮割完後,到縣、省就沒得比了?怎麼去割?其實很簡單,利用稻米產量構成要素。稻米的產量構成要素是穗數、一穗粒數、稔實率、千粒重。先在田間算行、株距,然後再算它的穗數,單位面積的穗數就有了。當時有一個標準的檢測方法。有一次訓練,莊商路先生跟我們談到那個檢測方法,要我們用那個方法去測,跟他用坪割的方法去測,所得的產量差不了多少。利用那個方法去做評比,一塊田地只割3株而已,田間沒有什麼動,甚至省主席要來看的時候,還看到田間漂漂亮亮的,因為你才割3株而已,就可以估算產量,非常準。稻米品質競賽對產量提升非常有幫助,所以那時候大家很努力的爭取。

抗倒伏的特性,在臺農67號之後,就增進很大。尤其是臺南9號之後,還有一個臺稉2號。臺稉2號雖然植株比較高,但它非常抗倒伏。所以抗倒伏特性增加之後,肥料用量更增加,這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是產量的情況。

高產量的解決: 計畫生產 轉作雜糧

光復後的稻米種植面積跟總產量一直提升,到什麼時候達到最高?民國65年(1976)的產量是最高的。65年之後的三、五年努力解決,希望產量不要那麼高。後來就逐漸降到我們要加入WTO的時候,也就是民國84年(1995)左右,訂立最好能夠降到320,000公頃的目標,等我們加入WTO真的就降到320,000公頃了,沒想到現在還繼續溜滑梯的降下來。但栽培面積溜下來並沒有問題,因為一、二期作單位產量一直再增加,所以雖然面積下降,可是總產量並沒有差多少,還有民眾對米的消費量也在減少。民國62年(1973)有一個政策改變,就是針對稻米的增產,政府開始設立”糧食平準基金”來保障收購價格。民國65年(1976)破歷年的紀錄,產量達到最高峰,連馬路都在曬稻穀,儲藏稻穀的地方還借用國小的禮堂、空教室跟倉庫來堆放,可是隔年還是再增產。所以從民國66年(1977)之後,逐漸開始改成計畫生產,凡是計劃生產的部分會收購,計劃生產之外的,不會收購,改用餘糧收購的方式。

同一時期也因為經濟開始發展,民眾不只要吃飯,要吃蔬果、豆類、蛋,稻米消費量就開始減少。那時農委會技正是黃正華先生,心想著一定要想辦法轉變。當年飼料類的東西進口太多,黃豆、小麥、玉米都還進口,他希望我們來做稻田轉作,所以民國72年(1983)已在推行"稻田轉作"。那時我剛好進到農業圈,在臺東場種玉米、高粱,做過一年多,再回來念書,才到臺中改良場再繼續做水稻。

隔兩年,民國74年(1985)的時候,有一個”良質米產銷計畫”。良質米產銷計畫是什麼?因為把一些水稻田轉作雜糧,減少稻米的壓力;但另一部分水稻田仍然種水稻,所以要提高它的品質,做”良質米”。

提高品質 成立稻作育種小組

也因為稻米實在是太多,各試驗場改良場所在做(水稻)研究的人也太多,現在稻田轉作出去,不需要這麼多人,所以另外在農林廳的體系底下成立一個"稻作育種小組"。有法規,有法源制度,規定稉稻雜交和後代的選育在農試所與嘉義分所,秈稻在臺中場,做到第三代、第五代、第六代,品系開始穩定的時候,才送到各區改良場,各區改良場擇優選拔晉升之後,才去命名。

但是這制度造成若干爭端,第一個爭端,就是像我是新人,前面的雜交我沒有做過,有人說台中場不是也做雜交選育嗎?我是做稉稻的,那些秈稻是我們林再發先生在做的。所以對很多前面該選拔的東西,當時我都不懂。第二個爭端,是農試所的人做了一大堆,把品系轉出來,命名的改良場很揚眉吐氣,結果農試所前面的努力卻不為人知,即使是生父、生母也沒有用,反而是養父、母出名。所以農試所工作同仁也在埋怨,每次命名資料不放他們的姓名,直到我們命名臺稉9號的時候,劉大江老師才說他是育種小組召集人,應該要把前面的人也列入。也就是我們在命名資料都有列一張表,從雜交、選拔、產量試驗等等,最後面是資料彙整,最重要的那一環,但先前的品種沒有把小組的其他人給列進去。所以劉大江老師才說應該要把農試所做的部分列進去。

由育種小組命名的稻作,因為是由大家合作,並不會有臺南9號、臺中189這類名稱,而是用臺稉、臺秈、臺稉糯、臺秈糯來命名,所以才會出現那些名稱,那些名稱到民國87年(1998)精省的時候就結束了。因為精省,法源就喪失了,自然沒有育種小組了。

這一段過程當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你把人家的門關了,有些人還在做那些雜交後代選拔的東西,要怎麼辦?你叫它當私生子,還是叫它放棄,都很可惜。所以民國78年(1989)的時候開會決定,給一個期限,把這一期限前做的全部都拿出來賦予育種小組品系代稱。那時候臺稉9號放進去、臺稉8號也是那時候放進去,只要那時候放進去的,就可以開始進入育種小組體系中。臺稉1到6號,那是早先就放進去體系了,臺稉8號和臺稉9號是後來才跟著放進去,還好有跟得上放進去,要不然臺稉9號就會不見了,所以有時候很多事情是一個機緣。

影響米質的三階段

好,那你要做良質米,米質是收購以後才知道的,到底影響米質的情形有多大,要有人來跟你講,因為那時候台灣都沒有人做過。民國72年(1983)邀請堀末登來臺,跟我們講良質米。來臺期間住在農試所,大概只有兩個禮拜到四個禮拜,問一問研究人員、看一看現場狀況之後,在臺中場有兩天演講,告訴我們米質的影響。其中影響米質最大的因素是甚麼?他列了一個表,包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生產階段、第二個階段調製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消費階段。生產階段是影響最大的,其中品種影響最大,改變了大家的觀念,所以池上跟西螺都在懷疑說:”為什麼你告訴我品種影響最大?為什麼我們大家都講池上生產的米好?”他回一句話說:”那是因為你們臺灣還沒有良質米品種出現。”一句話打醒我們所有夢中人。我們這才開始準備做良質米,才從米質開始下手。

當年,我們臺中場有一個早在民國60年(1971)成立的稻米品質實驗室,後來逐漸擴大變成"米質研究室",很多規範都在那裏訂立。比如說,糧食局訂出的小包裝規範,怎樣做小包裝米等等。我們那時候課長宋勳先生為提升米質,四處挑剔米質。有一次市面抽樣完後,在開會時就放在桌上。池上農會就講"只有我們的米最好。"他起來說:"你去看你的米是什麼型、那一種,你要認真做一點啦!"把總幹事訓了一頓,總幹事也決心更認真踏實的去做。因為他做了很多這樣的要求,我們現在的稻米才有了規範,包括外表的包裝,全部都附上說明。

育種小組時期我們想要做雜交,親本要怎麼選?是由各試驗場所寫給農試所,讓農試所去雜交,雜交完之後,有時候農試所請我們去看,有時候也沒有。我總認為育種人的想法,跟選拔人想法是不一樣的。譬如他做19組雜交組合選出來的東西,不是你要的,他可能當時的想法是這樣,到你選拔的時候又與他想法不一樣。

那時常用的親本品種有哪些?秋田小町、越光與絹光。這三個去雜交之後,到目前為止,誰最有成就?絹光!為什麼?臺農71號也是絹光,高雄145也是絹光,都是絹光當親本來的。為什麼越光的雜交組合沒有育成品種?越光怎麼選就是那個型,就是看起來不是怎麼好的東西。

所以日本人會有一個想法,就是越光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你雜交後,等邊三角形被打壞掉了,產量、品質跟外觀三邊不等邊了,所以就會出現不好的。那時候也常用美國的M401作親本,美國加州的命名很奇怪,M是甚麼?M是中粒型。4是甚麼?早熟、中熟、晚熟跟極晚熟,4是極晚熟。01就是1號,它的第一個品種。用這樣來命名,M401是品質滿不錯的一個品種,可是它在臺灣不見得很理想,雜交之後,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是好的。反而是我們的臺中189、臺農70、臺南9還有在用,而影響最大的是臺南9號。你們現在所知道臺南11號、臺稉2號、臺稉8號、臺稉16號都是它的後代,人家說"娶媳婦兒,看母親。",你看它的雙親,就知道很多特性都很類似。譬如說,台南9號的米外觀非常漂亮,剛剛講的臺稉2號、臺稉8號、臺南11號,米的外觀都非常漂亮,都有一點偏硬,其次有休眠性,還有後期的耐寒性,完全都跟台南9號類似。所以我在做雜交組合的時候,會避免使用到這種遺傳性很強的,但它米的外觀的確太漂亮了,又捨不得不用,有時候很難說。

三、1985到現在 良質米與多樣化

如果從1985(民國74年)到現在,我們稱為良質米跟多樣化的育種,那前面那一段應該屬於良質米。1985(民國74年)到1998(民國87年)當中,推薦為良質米品種的有8個品種,其中有4個是育種小組時期的。1998(民國87年)之後各試驗場所開始可以自行做雜交,那些推薦品種又常被使用作為親本,像被推薦的臺稉8號、臺稉9號常被拿來用。同樣的又出現一個問題,臺稉9號的米很好吃,我們用臺稉9號來雜交,可是後面選不到東西,這種情形與越光落入同樣的情況。

當時,在日本很多儀器被運用在米質分析,若你要選食味,食味用甚麼方法來測最好?就是由大家來吃,好吃的話,就代表食味好。可是又沒辦法找大家來吃,所以就想辦法用儀器來測。在日本有兩個儀器:食味計和味度計。食味計是以什麼標準來測呢?第一個是測蛋白質含量,第二個是測直鏈性澱粉含量的含量,用光學來檢測再評分。

味度計又是怎麼測呢?味度計的理論是:如果飯煮出來的光澤像越光,就會有像越光一樣好的食味。所以它是用超音波,在米飯上頭測160個點,再翻面也是測160個點,兩面都測,然後告訴你一個分數。

食味計和味度計這兩種儀器當中,跟品種食味比較有關的,味度計反而比較好。但是它有一個盲點,就是這些檢測背後一定有一個檢量線。檢量線是先去測定很多個品種,畫出一條曲線,再用你的檢測結果來跟它做比較,再告訴你分數。它的檢量線是專門用來測日本品種的米,所以不會用臺灣的品種。問題是你拿它來測台灣的品種,會發現很多臺灣的品種測不上去。而且只有稉稻可以測,秈稻無法測,因為結果怪怪的。糯稻更怪,測值都是90或幾乎是100分。跟越光光澤比較相像的米,測值也都很高。這些現象使我們了解,如果要用味度計來測,必須設法排除所有錯誤的可能性。

這段期間我們育成的良質米的品種,在米的外觀上和食味質的增進很大,流傳廣而且影響較大的有臺稉8號、臺稉9號、臺稉16號跟臺農71號。若我們比較良質米推薦品種與宋勳先生的試驗,雖然試驗並不在同時進行,它們的結果其實不能併在一起分析,但也可以看出趨勢。宋勳先生在1988年做的實驗是把歷年來的品種依命名時期分四個時期段去種植,包括臺中65號以及很早期的臺中187號、臺農69號、臺農67號都拿來種,種在同樣一塊田,收穫後去分析米質。可以發現在透明度上,第二時期的會比較棒。一般來講,透明度應該是越透明越好,可是我們發現如果透明度2.5以下,也就是像2.0的米吃起來會很硬,所以不希望太透明,但是心腹白一定要少。你可以發現早期的品種心白比較少,但是腹白卻嚴重的增加。推薦品種是用命名資料,腹白的增進就很大。至於說直鏈性澱粉、蛋白質的含量的化學分析結果,直鏈性澱粉含量是有一點降低,也就是食味可能較好。

民國90年(2001)加入WTO的時候,我們被規定進口量是全國整年消費量的8%,所以才會有145,720公噸要由國外進來。當時各改良場心照不宣,但已訂好了目標:一、提高品質。二、多樣化。若我們準備好了,什麼多樣化的品種都有,當國外米進口來攻國內市場,我們不會全垮,因為還有其他的,所以才朝向提高品質跟多樣化去做。提高品質已在良質米時代,持續在做了。而多樣化的項目做出的品種有香米10個、釀酒用的1個、有色米3個。

民國95年(2006)品種權也擴及到水稻品種,這部分要建議政府。因為品種權的推出,照理應該是要保障品種的權利,而且應該政府跳出來做保障才對,為什麼?因為所保障的,不只是為了育種者,更是為了整個國家。如果品種權沒保障的話,別的國家把我們的品種拿去種一種,再回銷的話,對品種的推行更有困難,我個人是這樣覺得。可是政府常常會受到民意或民意代表的影響,不太主張品種權,也就是說我雖然有品種權,但是農民拿去種、去行銷沒關係,會有這樣的現象,這對水稻品種權的保障有所妨礙。

叁、臺灣稻作的困境

生產過剩

臺灣的稻作以後可能面臨什麼困境?生產過多。臺灣雨量很集中,種什麼作物最好?還是水稻最好!但是兩期作制度下,我們的總產量增加,是因為我們單位面積產量由民國50年到100年一直在增加。雖然栽培面積在下降,總量也在下降,但消費量也在下降,所以會造成生產過剩。另外就是生產成本過高,還有資源使用過多。

生產成本過高 資源浪費過多

我們做了品種抗倒伏特性,從民國50年開始做,肥料單位面積使用量就開始增加,但比照日本,日本這段時間並沒有增加。所以我跟日本人談起他們1公頃的使用肥料量,日本是氮肥80公斤,我們最高是到300公斤,而我們氮肥效應試驗最高只做到200。最近包括胡凱康老師、陳宗禮老師,都建議:”你們為什麼不做高一點?”,其實個人認為:做高一點是很不妥的,因為無意當中在鼓勵增加肥料使用量,所以我們一直希望少一點。為什麼日本氮肥只有80,我們多了他3倍以上?因為日本希望做良質米,他甘願為了做良質,品種容易倒伏沒有關係,肥料就是要少。但我們追求的是抗倒伏,這個情況會造成肥料使用過多,成本增加,地下水污染,問題都很嚴重。

我們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水稻面積種得多,而它第一期作的用水是颱風、冬天下雨留下來的水,生育早期是要靠它們的。然後春雨、梅雨季開始來,要看它對水庫的水位有沒有進帳。可是我們人口還是持續增加,民生用水也在增加,而農業用水,若是浪費太多資源,成本過高,你的米怎麼到國外跟人家競爭?現在稻米生產過剩,政府心裡想什麼?轉成園藝等作物!他們心裡會想用轉作的方式,轉成果樹、雜糧、蔬菜。問題來了,農藝作物是大面積的,園藝作物是適合小面積的,所以要承受農地面積問題的話,農藝作物比較理想。我們想想看,農藝作物把5,000公頃釋放出來,讓園藝作物去種,沒有一個作物或品種可以承擔,就以栽培面積最多的高麗菜,只要一段時間超過300公頃就會有產銷問題。所以水稻如果隨便釋放一兩千公頃,沒有一個園藝作物承擔的了。因此農藝的問題,還是要由農藝作物來解決。

肆、臺灣稻作的出路--節源開流

一、節源生產量變少 水稻栽培期的調整

目前我們是資源太多,浪費過多,用甚麼辦法來解決?

一般是資源太少,要開源節流;就像錢賺太少要節儉,要開源節流。但現在是錢太多了,賺少一點,拿一些來做公益,所以變成節源開流,生產量要變少,消費量要增加。有什麼辦法沒有?我們想到一個辦法,一、兩期作應該要調整。你有兩期作在那邊,根本不可能推廣雜糧!因為雜糧最好種的時候,幾乎是從10月到隔年的4月,可是這樣種的話,兩期作水稻全部被你破壞掉了,所以要想辦法改變水稻的栽培情況,水稻要從(作物的)老大矮一點,變老二就好了。我們如果在5到10月種單期作的水稻,可以採用臺大甘浚二教授提出的深水灌溉,可以省下灌溉水。臺灣話說:”天公伯下一次雨等於下一次肥”。如果經常把雨水留下來,肥料已經有了,成本會降低,比較有出口的潛力;至於11月到4月的期間呢?我留給人家去種,種雜糧。

中直鏈性澱粉 具國際銷售潛力

兩期作水稻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直鏈性澱粉含量的問題。國際上市場賣的最好的米是什麼?中直鏈性澱粉含量的米,就是20到25%之間的米賣得最好的。可是中直鏈性澱粉含量的米在臺灣不會存在,剛開始我也做這類型的品種,到最後來我放棄了!為什麼?因為臺灣不可能存在那種品種。因為在兩期作都進行選拔的情況,在直鏈性澱粉含量跟穀粒充實期的溫度成反比的既有理論基礎下,同樣一個品種,在一期作溫度高的時候,你會選到品系直鏈性澱粉含量會比較低的,二期作會比較高,至少會差3 %左右。如果我在第一期作選到中直鏈性澱粉含量品系,第二期作它會出現高直鏈性澱粉含量的情形;如果我在二期作選到中直鏈性澱粉含量品系,到一期作會變低直鏈性澱粉,所以你兩期作都在育種、兩期作都在栽培的情況之下,是沒有辦法做出中直鏈性澱粉含量的品種。唯有固定一個期作,如果我5到10月去種,就可以有辦法生產中直鏈性澱粉的米,銷到國際市場。

預備試驗 參試品種的選擇

我們有做一個預備試驗,去(2015)年辦理退休的時候,我已經在做這個。我們選擇那些品種?我們當時的考量是做100個品種去篩選適合5到10月種植的,首先溫帶水稻要排除掉,因為溫帶水稻一定會提早成熟,所以日本的水稻、美國的水稻全部都排除掉。然後我們查一下歷年的抽穗資料,凡是二期作生育期比較長的、有感光性的、第一期作不會抽穗的,就把它選出來,盡量採用它的特點。我們選一大堆的秈稻,反而稉稻不太去選,為什麼?第一期作抽穗,第二期作也抽穗,會被人家拿去種,紛亂了國內稻米市場。若依我原先規畫要拿去外銷的,就還是要育種。我也把傳統的在來稻,還有山地稻放進來,希望它們能夠做為育種材料。總共選的種源有80個,我國育成的品種20個,總共100個。5月29日拿去插秧,誰最早抽穗?8月3日臺農71號就抽穗了,它根本達不到我們10月要採收的理想。最晚的是Raminad str. 3這個品種,是向農試所要的感光性品種,直到11月12日才抽穗,也不適合。臺灣的品種是8月3日到21日抽穗。依照抽穗日數做出一個表,在9月下旬的目標品種計有3杯等18個品種,是我們認為比較有希望,這個試驗今年也還在做,今年我們把它縮小到用36個品種做產量試驗。另外我們開始去做雜交了。

我們拿它跟歷年二期作抽穗日數作圖,Y軸是歷年二期作平均抽穗日數,X軸是去年種的單期中間作抽穗的日數,把參試品種分秈稻、稉稻、陸稻、感光性水稻,稉稻、陸稻幾乎都集中在平均線那附近區塊,也就是二期作抽穗日數跟單期中間作差不了多少,但是感光水稻在單期中間作會拉得很遠,會到一百多天,單期中間作的品種試驗我之前並沒有做,不曉得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我們希望能夠做出結果來。我的規畫品種是希望它要有一點感光性,因為沒感光性,它的基礎溫度夠了,就會開始抽穗,你會在九月底就收穫,那太早了。另外,農民如果依照政府目前的政策,還是在公糧收購,那麼產量一定要達到某一個階段。估計單期中間作的品種要兩期作加起來差不多有70 %的產量,農民才會接受,農民才會說:我試試看種這個,然後再種雜糧,讓我比較有錢。

現在我們二期作合起來多少,大概1公頃有11公噸 或者至少有12公噸,70%的產量要8公噸多。如果沒有8公噸多的產量,這個品種推廣不起來。我希望要深水灌溉,也希望要能夠出口。出口希望用秈稻,因為秈稻抗病、抗蟲比較強。但是我如果要用深水稻的時候,秈稻就不行,因為秈稻稻桿很軟,泡水下去一定爛掉。所以我希望能夠用稉稻稻桿,但目前沒有這個品種,要去育種。若要做稻麥輪作系統需要小麥的配合,我去問臺中場的林訓仕先生:小麥有沒有11月到4月的?他從新進來的品系中已經篩選到了,反而我們水稻要加油,雜糧已經在那邊等我們了。

二、開流─消費量增加

掌握完整產業鏈 研發米種多樣化

前面談到產量過多的話,我們要設法節源。另一方面,又怎麼去開流? 開流,一定要想辦法從食品的安全→衛生→主食→美味→營養,也就是吃了不會死、 不會拉肚子、會飽、好吃、營養健康,這是食品一階段一階段進化來的,所以我們應該朝營養保健米的開發去做。營養保健米育種很麻煩的是,營養保健成分大都是二次代謝產物,但育種是要有指標去選拔,很難去定指標。我們曾經做過品種抗氧化物的篩選,抗氧化物的篩選跟栽培環境有關係,跟期作很有關係,跟你用的篩選方法也有關係。所以這個不太好選拔,但是也應該要做。

另外一個做法是什麼?要建立完整的產業鏈。這可以從傳統食品的原物料談起。我們最近命名的臺中秈197號,是專門做碗粿的。但是我們發現有一個情況,就是產業鏈不完整。什麼叫產業鏈:從研發品種到消費者的過程,這個歷程不完整,為什麼不完整?在碾米廠收購加工用米之後就斷了,因為做碗粿的跟磨粉業者買,磨粉業者不一定向碾米業者買,而是自己想辦法買原料。所以我曾經問過這個產業鏈為什麼沒有辦法完整?碾米廠說是他們自己偷懶,因為早期碾米廠很好賺,所以碾米廠覺得只要做米這部分就會賺了,他不要去經營粉。等到現在不太賺錢了,想要回頭去做粉,做磨粉的人說,自己已經解決,不需要你了。做磨粉的可以用所有的粉來混,可以混樹薯粉,可以混其他的粉作出符合加工業者需求的原料!如果用的是混充的粉,怎麼檢查得出來?這個就是產業鏈沒有辦法掌握。另外要開流的方法就是要擴大不同米食的專用品種,炒飯有炒飯專用的米,燉飯有燉飯專用的米。不同用途的米,你要做出品種來,你才能擴大米食利用,也才能多樣化,要不然我們引以為傲的香米幾乎都還是用在吃的方面。

鎖定華人市場

第二個要設法賣出去。除了研發多樣化,還要想辦法賣出去,賣給誰?我經常向業者說要定位在華人市場。華人市場一定會吃我們的米,除了我剛剛講的中直鏈性澱粉含量的米我們沒有外,華人市場現在開始賣我們的米了。你鎖定哪個國家,都因為非關稅障礙而沒有辦法賣出去。你鎖定華人市場,該有的東西我們都有。但是很麻煩的是,我最近去一趟泰國,開了很多壽司店,泰國應該進口很多稉稻米嗎?不會。他們自己的米都滯銷,所以他們把米當成國家安全的東西,不能隨便進口。結果他們的壽司怎麼做?用他們的香米混糯米下去煮,然後做壽司,不是很好吃,但是他們的壽司店一直在擴展。 最後,我們做出如何解決問題的模式。如果你發現問題,你要先決定你的目標,然後想辦法去篩檢材料。已經篩檢完了後,可以用,就馬上進到新品種之中;不能用,我再去決定我解決這個問題的育種目標。再去篩檢種原,做完種原之後,再以品種導入,產量導入,做完品種改良,再品質導入。最後你一定要做栽培試驗,做栽培試驗是因為每一個品種有不同栽培特性,需要不同的栽培細節。舉個例子來講,臺稉9號到後期水一定要多,臺中194不能水多。做為育種者,除了了解品種特性,也還要想辦法去做好栽培,到最後有問題再回到最前面來。

伍、引領風潮的臺灣育種家

個人認為:臺灣的育種家中,有三類型是足以流芳的好育種家。第一種育種家是以身殉道。郭益全先生就是以身殉道,他真的是操勞過度,干將、莫邪練劍,投身劍爐的類型!這是第一種育種家。

第二種育種家是通曉天意。林再發先生就是通曉天意。林再發育成的是臺中秈10號。早先做秈稻的不是他,是江壬卿先生。江壬卿培育的是臺灣第一個低直鏈性澱粉含量的秈稻品種—臺中秈3號,可是臺中秈3號容易掉粒,林再發做了臺中秈10號打敗它之後,臺中秈10號就沒有被打敗過。可是林再發先生做事情會很緊張,以前念書時要考試就很緊張,被保送到國際稻米研究所,兩個月因精神不濟送回來!國際稻米研究所經常交英文報告,英文不好,整天緊張精神就不濟了。還好回國後留職停薪,加上太太的悉心照顧,兩年後回來上班了!回來更通曉天意,後面的品種更不得了!能通曉天意的,不只是他,還有林國清先生。

第三種育種家,是傾聽稻音型。經常下田去聽稻子的聲音,聽到稻子怎麼跟你講話,知道哪個型舒服,哪個型不舒服。這些人包括江壬卿先生、楊遜謙先生、莊商路先生都是屬於這一類的。我跟謝老師、彭老師去訪問兩位老前輩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從他們的眼光中、言談中,可以看到磯永吉、末永仁的精神。因為他們都有一個中心思想,是真的關心農民,談到稻子的時候眼神就發光,下到田裡頭就好像磯永吉、末永仁上身,會很努力的去解決問題,這些前輩幾乎都一樣,都有他們兩人的精神。

陸、稻作產業價值鏈

最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稻作產業價值鏈,包括品種研發、種苗生產、田間操作、資材應用、收穫調製、碾製包裝、行銷通路等等所形成的一條龍。

稻作產業價值鏈是美國人波特講出來的,是管理學的概念,就是一個東西從最開始到產出,是一個價值鏈,也就是將企業的商業模式或流程解構成一連串的價值加值活動。產業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價值,都需要有其合理的利潤需求。若能擴大每個環節的利潤,就是好的產品與策略。

施振榮先生強調他的品牌管理,認為一條好的產業價值鏈應該就是一條微笑曲線。也就是研發端要翹起來,產品附加價值要高一點,中間生產端可以比較低,最後品牌服務端的產品附加價值要高,才會笑得很愉快。

可是拿我們的水稻來看,這條曲線是「缺嘴」的!為什麼?剛剛講說從碾米廠的開端,一直到消費者最後那一端的曲線,要兩端翹起來才是微笑曲線,但是研發端翹不起來,所以才說有點缺嘴樣。主要是政府希望說你多研發,可是又不希望研發端獲得太多的利潤,所以不易翹起來。還好,我們的育種家幾乎都是很淡泊的,不計名利,只求問題的解決。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與大家談到這些問題,簡單跟各位分享到這裡。

逐字稿製作 / 葉麗華 磯永吉學會文書組
米報編輯 / 蒯宜生 磯永吉學會出版組

編按:文中提及”臺稉9號”與”臺中194號”兩米種。可以參看 〈從臺稉9號到臺中194號的心路歷程〉 一文 米報第七期 作者:許志聖

回頁首


 

秘書組報告

年度大會於6月24日(六)上午在臺灣大學圖書館的國際會議廳舉行。
第三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於6月24日下午1:00舉行。

第三屆理監事選舉結果選出
理事長:廖振鐸
常務理事:廖振鐸、高泉深、侯藹玲、蔡元卿、杜春福。
理事:何承翰、陳永如、高泉深、王水祥、吳東鴻、侯金日、侯藹玲、張世融、蒯宜生、 蔡元卿、杜春福、黃錫柱、葉麗華、蔡美倫、廖振鐸
候補理事:王裕權、吳永培、陳嘉昇
常務監事:蔡政安
監事:黃永芬、董致韡、劉建甫、蔡育彰、蔡政安
候補監事:蔡欣甫

財務報告

農藝系前輩學長張贊化先生(1958畢業)於7月20日以匯款方式捐贈新臺幣20萬元資助本學會之《蓬萊米的故事》出版計畫,希望將此故事廣為流傳。學會藉此《米報》表達感激之意。

出版組報告

《米報》電子期刊的總編輯張釉芳於4月請辭,由蒯宜生接任,接續9月的出刊事宜。 過去兩年來張釉芳主編為了學會的出版事業付出無數心力,學會在此表達對她的感謝之意。

《稻香》出版的第一次籌備會議於8月2日召開,決定印刷的格式。與會者:出版社:張台香、林貞貞、裴情那、學會:謝兆樞、劉建甫、蒯宜生、林亞平、彭雲明。

《稻香》出版的第二次籌備會議於8月23日召開。決定加入磯永吉先生給楊遜謙先生的信件內容。與會者:殷婕、蒯宜生、謝兆樞、劉建甫、彭雲明。

志工委員會報告

古蹟「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解說志工(磯小屋志工)服勤排班之資料庫系統,經由幹部會議決定發包製作並於8月中完成測試。目前已經正式啟用。我們感激承包此工作的尹燕越工作室以及負責測試的鄭秀春秘書(磯永吉學會秘書)還有接手啟用新資料庫系統的志工隊活動組組長蔡美倫(學會理事)。

蓬萊米走廊委員會報告

秋天收割日期為9月12日,磯小屋志工農事組負責人葉麗華號召,並由召集人黃錫柱常務理事帶領上山參加秋收,攝影組也特地出動去現場拍攝。

古蹟建物委員會報告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小屋)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由臺大總務處及臺大生農學院合計補助新臺幣68萬元,已於7月5日完成公開招標程序,由臺灣科技大學王惠君教授團隊承接本計畫。目前該團隊成員已開始進入小屋內進行實地測繪調查工作,預計於本年度12月底完成初步的計畫書。

建物調查團隊

 

上層屋架測量調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