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大雪】十二月七日。大雪時,烏魚群大批湧進臺灣海峽。
【冬至】十二月廿二日。冬至若下雨,過年多為天晴的好日子。
【諺語】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古代有此ㄧ說,吃過冬至湯圓即多了一歲。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臺灣稻米古典名種談(三)
米歷史 日治時期的肥料供給概況
米研究 臺大學術資產 稻作研究(一)從舊種子研究室開啟我的水稻研究生涯
    臺大學術資產 稻作研究(二)我在臺大的稻作研究
米人物 臺灣香米之父郭益全博士的故事(下)
米字典 「秈」是「籼」,「稉」不是「粳」
會務報告


 

臺灣稻米古典名種談(三)

圖12 磯小屋珍藏的1931年鵝卵朮(Gô-nñg-chút)與旭(Asahi)品種的糙米標本。

回顧臺灣的在來稻發展史,1895年日本領臺以後,由於總督府的稻米事業政策,對於在來稻的研究不遺餘力,例如:去除紅米、限定種植推廣品種、純化地方品種、自各國引進秈稻品種、並自地方品種中選育新品種進行有系統的改良工作。紅米的問題於1921年完成去除。在品種簡化方面,先由1197個地方品種中選出390個做為指定或限定品種,再從其中歸納成175 個品種;像磯 永吉更以深入的型態學及生理學特性,進行品種的整理與分類。經過專家機構精進後的品種,因表現佳,頗得稻農認同,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直到後來在1934年面積超過5,000公頃以上的品種,第一期作有烏尖、白米粉、烏殼清油、下腳柳州及烏粒等;第二期作有靑果占、白殼、天來蔓仔、鳥咬、菁稿、格子、白殼圓粒、岸仔、烏殼清油等,這些品種都是後來自成一格的中堅,對臺灣在來稻改良的基因庫貢獻良多。

當然,磯 永吉的分類研究也沒有漏掉臺灣人生活與節慶所不可或缺的糯稻。他的研究顯示,臺灣糯稻可歸類成三系:芒花朮系、反塩朮系以及鵝卵朮系(圖12)。

芒花朮(Bân-hae-chút)系與反塩朮(Hoán-iâm-chút)系

芒花朮系與反塩朮系分別是臺灣第一期作與第二期作的兩大長型米糯稻系統,糙米米粒長寬比前者是2.1內外,後者則約2.3。芒花朮系也稱為「竹絲朮(Teh-si-chút)系」。被磯 永吉歸類在芒花朮系的品種有:芒花朮、夢花朮、竹絲朮。全臺都有栽種,宜蘭、臺中地區尤廣,植株很高,穗很長,常造成倒伏問題。有短芒,米粒有不易察覺的苦味,品質稍可;被歸類在反塩朮系的品種則有:埔社朮、高絨朮、高龍朮、大腳浦朮、鼠牙朮、老鼠牙朮、芋芒花朮、烏尖朮、高良朮、干真朮、路竹花朮、占葉仔朮、南路朮。中等株高,無芒至短芒,品質尚可(圖13)。

 

圖13 芒花朮糙米米粒長寬比約2.1,是很典型的長糯米。(農業試驗所檔案照片)

鵝卵朮(Gô-nn̄g-chút)系

臺灣西海岸一帶廣為栽種的圓型米糯稻系統,糙米米粒長寬比約1.6。兩期作均適合。被歸在本系統的品種有:牛蛋朮、鵝卵[蛋]朮、牛蘭貢朮、虎頭朮。米粒帶有淡淡的褐黃色,米飯有吃鵝卵的味道故名。品質佳良。鵝卵朮在30年代的第二期作栽種面積還曾經超過56,000公頃的佳績,其優秀、氣勢與重要性可見一斑(圖14)。

圖14 鵝卵朮糙米米粒長寬比約1.6,是一種圓糯品種,閩南、臺灣盛行的釀造、發酵與加工用糯米。在30年代栽種面積曾經超過56,000公頃的佳績。(農業試驗所檔案照片)

在20年代,臺灣總督府的在來稻改良育種派的專家已經為情勢所逼,略顯露其強弩之末的運勢了;除了上述後來發展得很好的品種之外,他們還由世界各地引進秈稻品種,經農家試種後成為臺灣栽培品種的有來自越南之敏黨與來自泰國之邏羅兩品種。農民從這些品種中選育而成之傑出品種有臺南大白、低腳敏黨及亞倫等3品種。1921年曾從指定栽培品種中選出40個品種做為親本,進行雜交育種,育成了「臺北101號」、「苗栗2號」、「臺中35號」、「46」、「嘉南1號」、「2號」、「8號」,但因米質問題終究無法克服,要滿足日本殖民者習慣的口感已完全無功而返。其實,在此同時,日本稻的「中村」、「竹成」、「旭」等品種在1923年也有了重大突破,稍有遠見的像磯 永吉與末永 仁等育種家,也已經悄悄地展開日本稻的雜交育種了。來臺灣沉寂了將近30年的日本稻品種,終於逐漸抬頭,在臺灣的稻作發展史上將各領風騷十幾年,這也是宣告臺灣蓬萊稻時代到來的先聲。

圖15 1895年日本領臺之初,總督府臺灣事務局殖產部長橋口 文蔵率先引進臺灣的日本稻品種,都已經過嚴格的農場試驗的「洗禮」,每一個品種都有脈絡、譜系可循的身分,氣勢不凡,孰料竟會出師不捷,竟然在臺灣沉寂30年?

「品種」屬性

相較於磯 永吉(1919、1944)以「系統」重新分類整理臺灣在來稻之前品種「名」與「實」混亂之情形,日本1895年領臺之初,總督府臺灣事務局殖產部長橋口 文蔵(1853-1903)率先引進臺灣的日本稻品種就「正統」多了,這個差別必須從日本明治維新後推動農業的現代化說起。

日本明治維新是日本在1860年代到1880年代之間,以維新志士所建新政府為核心的民族統一主義與西化改革運動。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後,陸續從歐洲引進新的農學來振興農業,改善農耕技術增產糧食,籌設農場試驗,廣設農校,高薪聘請大量外籍農學專家來校授課,培育有西洋農學新知的學生成為農技人員,甚至成為技術官僚,進入政府體系參與農業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期望透過農場試驗,徹底解決日本傳統農業「淺耕、排水不良、少肥」的基本問題。

日本農場試驗起源於1871年(明治4年),北海道開拓使(ほっかいどうかいたくし)在現今的亀田市七飯町設置了「七重開墾場」[後來在1875年改名「七重農業試驗場」並開始進行寒冷地帶的水稻試驗]後,明治政府買下德川幕府時代重臣內藤清成(ないとう きよなり‧1551~1608)位在東京的宅邸,範圍涵蓋庭園與下屋敷(大名在江户近郊的别邸)及周邊土地共計58.3公頃,在1872年設置了「内藤新宿試験場」(ないとうしんじゅくしけんじょう)作為農業技術的試驗基地,1874年隨即成立農業研究所,由此開啟日本邁向農業現代化之途。

此時期的農場試驗是充分結合「泰西農法」[ 歐洲粗放型農耕技術 ]與「明治農法」[ 日本本土小耕地集約型小農經營農耕技術 ],以期能讓日本農業轉型。因此,明治時代耕作技術精湛的「篤農」與「農民育種家」都被延聘至農場與歐洲農業專家共事。因是之故,明治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種,諸如:関山、愛国、赤毛、早高、亀ノ尾、銀坊主(朝日坊主)、こぼれ、関取、雄町、竹成、神力、亀治、旭…等,都已經過嚴格的農場試驗的「洗禮」,每一個品種都有脈絡、譜系可循的身分;22年後,這些明治時代古典名種,大部分都經由橋口 文蔵的率先引進,先後來到了臺灣,個個系出名門,貴族氣勢銳不可擋(圖15)。

 

圖16 「関取」選育於1848年,是明治年代古典名種中輩份最高的,而且是160餘年來歷久不衰的壽司米上等品種。

関取(せきとり‧Sekitori)與 赤毛(あかげ‧Akage)

《万葉集》[ 萬葉集,まんようしゅう‧manyōshū ]是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收錄由七世紀後半至八世紀後半的4,500多首長歌、短歌,集結成輯於759年(天平宝字3年)共計二十卷,按內容分為雜歌、相聞、輓歌等。《万葉集》大概是日本形諸於文字上,最早提到「早田」、「早稲」的用語。之後到了八世紀奈良「東大寺写経所」的《正倉院文書》(しょうそういんもんじょ)才又提到「早生」[ 早熟 ]、「晚生」[ 晚熟 ]、「糯稲」與「粳稲」等字眼。至於在日本真正有水稻品種名的使用,時間已經來到中世紀(公元476年~1453年)後期,那時候農家就有「目黑」、「法師」等品種,這也說明到此時期的人們,對水稻已有某種程度的認識了。到了德川時代[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後期,日本就有了耕作技術精湛的「篤農育種家」,各成一家之言的品種越來越多。

由這段水稻發展史來看日本古典品種「関取」,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関取」是在嘉永元年(1848年)[ 嘉永是日本的年號,指1848年到1853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孝明天皇。江戸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慶、德川家定 ],由三重郡菰野村(現在的三重縣菰野町)的「篤農育種家」佐々木惣吉從中稲(なかて)[ 介於早熟稻與晚熟稻之間 ]品種「千本種」發現一株莖稈特別強壯,抗風性很強,佐々木就拔取它的穗,繁殖下去。因為其莖稈強壯,故先以一位當時的大相撲力士的名字,命名為「雲龍米」,後來大相撲力士輸了比賽,才改名為「関取米」。「関取米」從明治初年(1868~)起,一直都是東海地區到關東地區頗受好評的上等壽司米,160餘年來歷久不衰(圖16及圖20)。

至於「赤毛」,它則是1868年以來,一直是在北海道南端的渡島地方種植的品種。那個時候,從來沒有人敢想像,在道央[北海道中央地區]那麼寒冷的地區可以種水稻。1873年「篤農育種家」中山久蔵將「赤毛」攜回札幌郡島松(現‧北広島市)地區試種,並針對耐冷性進行選拔出「石狩赤毛」,後來道央地區八成的水田都是「赤毛」的天下。至於現今北海道水稻抗冷名種如「坊主」、「黒毛」等都是「赤毛」的曾孫玄孫輩份,它們已經征服了道東與道北,使水稻的栽種變為可能(圖17及圖18)。

像「関取」與「赤毛」這樣深具標竿性的品種,在臺灣蓬萊米誕生的故事裡,竟然會成為識者難以理解的疑案,而且疑案的主因還指向1895年率先引種來臺灣的主角:橋口 文蔵,這段歷史真的很耐人尋味。

 

圖17 「赤毛」是當今北海道水稻品種的共同祖先,它使得在那麼寒冷的地區耕種水稻變為可能。

 

圖18 關取米不僅是在日本紅貫160餘年的上等壽司米;它在早歲時期的育成,連同它的成就曾經感動了很多「篤農育種家」,風起雲湧投入稻米育種事業,大有「有為者亦若是」的氣慨。

這段耐人尋味的歷史必須從橋口 文蔵的「出身」說起。

幕末的1853年,橋口 文蔵誕生在「薩摩国鹿児島県」的高階武士家。父親橋口兼三在明治時代受冊封為「錦鶏間祗候」,文蔵排行長男。幕末薩摩籓勇於突破鎖國海禁,私下和西方列強的接觸中發展壯大,培養出的求新知、有遠見、嘗新、改革、堅毅、強悍、使命必達的性格影響著成長中的新一代,橋口 文蔵就是其中之一。19歲(1872年)進入慶應義塾求學。「慶應義塾」(けいおうぎじゅく)就是現今慶應大學的前身,當時是改革日本傳統教育很具新思潮、傳授西方科技為主,體制頗似歐美public school的私校。橋口 文蔵畢業後,正趕上以舊薩摩籓人為主的開墾北海道的時代,那時北海道開拓使聘請來擔任農墾顧問就是美國的農務長官Horace Capron。橋口 文蔵就任職在北海道開拓使,實際參與北海道農墾業務,同時也對美國的農業有了初步的認識。1879年考取公費留學,就讀美國麻州農業大學,主修農場試驗、製糖;1881年回國任職農商務省,但他仍不忘情於北海道的農墾使命,所以後來又輾轉任職北海道廳理事官,專門負責推行甜菜(ビート)製糖技術以及闢建農場。1888年12月-1891年8月就任札幌農学校(さっぽろのうがっこう)校長,「札幌農学校」就是現今北海道大學的前身。校長任職結束,曾遠赴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考察,並深入原始地探險,被人稱為「大胆そのものの人物」[ 渾身是膽的人物 ];次年,日本領臺,橋口即受同是舊薩摩籓出身的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之邀,來臺擔任總督府臺灣事務局殖產部長。推想他當時來臺履新的心願,應該正如同他年輕時候醉心於舊薩摩籓人以開拓北海道為使命一樣,所以他以「先驅者」之姿,率先帶來了日本米品種(圖19)。

其實,從大學畢業生的橋口 文蔵到留美農學家校長的橋口 文蔵,他在北海道的歲月,正是日本稻米「赤毛」品種在惡劣寒冷的北海道環境逐步展現風華的時候,他來臺履新會帶著稻米品種,顯見至少他對這個作物的認識絕非泛泛之輩,更何況他一出手,幾乎囊括了明治年間的有名品種。由此觀之,橋口 文蔵一定認識北海道的「赤毛」,以及在日本輩分崇高,而且步步進取、一再崢嶸頭角的「関取」。只不過,在官方可查的資料,最早期的1896、1899與1900年三次的引種之後的農場試驗,一直都沒有「関取」與「赤毛」的數據,寧非怪哉?1900年福岡縣的「佐賀萬作」、「白道海」和鹿兒島縣的「金玉」、「白藤」、「竹成撰」等二、三線品種都來到臺灣試作了,怎麼可能「関取」與「赤毛」沒有來過?橋口 文蔵怎麼可能放過它們?

如果說,假設「赤毛」這個極北的品種在試驗之初,不幸即在第二期作的環境中全軍覆沒,那麼「関取」呢?是不是有很多品種像「関取」一樣,在那倥傯的環境條件裡走失,變成了遺失貴族家徽沒人認識的孤兒?這些孤兒後來安在?

 

圖19 1895年來臺就任總督府臺灣事務局殖產部長時穿著官服的橋口 文蔵(1853~1903)。他率先引進日本稻品種到臺灣試種,後來直接影響臺灣蓬萊米誕生的相關品種,都是出自他的手。

 

圖20 發祥於菰野町的古代米「関取米」又繼續朝向「酒米」選拔,釀造新酒屢有佳作:「菰野の大物」[ 菰野的鉅作 ]就是其一,160餘年繼續另創崢嶸,好品種的威風氣勢依舊不減。

 

圖21 育成「関取」後的第26年,在相同的地方,另闢蹊徑再創佳績─育出的「竹成」品種影響深遠。

竹成(たけなり‧Takenari)

1848年「篤農育種家」佐々木惣吉在三重郡菰野村(現在的三重縣菰野町),很成功地從地方品種「千本種」選出亮眼的品種「関取」後,這個方法對同時期的「篤農」是很具鼓勵性─用術語來說,就是在這些從未有人工選拔過的地方品種,「選拔育種法」是有效的;因為水稻是自交作物,這樣的選拔效果並不能持久有效;但「選拔育種法」造就名種輩出的光芒就足夠照耀了整個明治時期的1880年代,到1900年代以降,效果日漸式微,1920年代後期,真正接受孟德爾遺傳學洗禮的「育種家」登臺,很自然地就被「雜交育種法」所取代了。

育成「関取」後的第26年,在三重郡竹成村(現在也劃入三重縣菰野町),另闢蹊徑再創佳績。在地的「篤農」松岡直右衛門受到「関取」的鼓舞,從「千本選」強力選拔一穗有300顆穀粒的性狀,結果他發現了一個矮株的變種,由於株高變矮,抗倒伏性增加,於是松岡氏再大膽使用高氮肥進逼幾近植株倒伏邊緣,創下「1反(たん、段=10畝,991.736 m²)10俵(600kg)」[ 每一畝田60公斤 ]的產量,開啟高產質優品種的先河;當下命名為「倒十」(こけじゅう)以彰顯其功,後來才以他家的地名「竹成」命名。「竹成」一出現,立刻成為明治時代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搶手的高產良質米品種,在東海、關東及四國地區廣為栽種,蔚為風潮;1918年在「竹成」的故鄉,豎立了一座「竹成米広益碑」[ 竹成廣益碑 ],記載著這個品種的育成事蹟及其貢獻(圖21及圖22)。

然而,「竹成」的表現並沒有僅止於此,當1920年代後期,「雜交育種法」在日本初試啼聲時,它立即被育種家帶進各個育種計劃成為親本,後來的新品種冠有「愛知晚」、「東山」、「関東」、「近畿」、「畿內晚」、「畿內中」、「西海」、「山陰」的品種以及大名鼎鼎的「農林3号」都有它的血緣。

圖22 1918年在「竹成」的故鄉三重郡菰野町,豎立了一座「竹成米広益碑」[竹成廣益碑],記載著這個品種的育成事蹟及其貢獻,讓大家永遠記得這個明治年間在這裡育成的好品種。

圖23 藝術家畫筆下「竹成」的著穗與粒型。

「竹成」是在1899年由橋口 文蔵自日本農商務省農事試驗場九州支場引進臺灣的,當時同行來臺灣的都是一時之選,甚至有些還不乏是名列「明治年間名種」的其他九個成員:神力、都、江戶、中村、穗增、巾著、三石、白玉、今長者。這是橋口 文蔵出手的第二批,僅次於1896年的亀ノ尾、愛國、旭,其地位與氣勢可見一斑(圖23)。

然而,時也命也,「竹成」一來到臺灣,跟其他日本種水稻一樣,全部都立即掉進「日長敏感」困境的深淵─提早抽穗、抽穗不整齊、分蘖減少,產能失衡一蹶不振,就此嗚呼沉寂了20多年。直到後來1923年末永仁的「幼苗插植法」才突破困境,刮起了以「中村種」為主角的超級旋風,臺灣的「蓬萊米」於焉誕生,「中村種」進駐竹子湖的頂湖原種田大面積採種。1926年「中村種」慘遭稻熱病危害,症狀慘烈,危及產量甚鉅,「竹成」立即谷底翻身,充扮第二線救援品種,1927~1929年間立即進駐竹子湖的東湖及下湖原種田採種供應農家穀種的生產,穩定以新莊為中心的大臺北平原水田產量及民生生計,居功厥偉。

及至1929年,第一個由「明治年間名種」的「龜治」與「神力」雜交,經「雜交育種法」育成的蓬萊米品種「臺中65號」,完全擺脫「日長敏感」的限制,毫無阻礙地縱貫全島,所向披靡兩期作,其君臨天下的氣勢,讓很多舊有的古老品種都相形見拙,逐漸退位,然而「竹成」卻仍因著它的產量與品質,在往後的各種農場試驗中,它都是一直陪伴著「臺中65號」的對照品種(圖24)。

「竹成」來臺至今已115年,在臺灣蓬萊米的故事中,它一路參與到底,從來沒有缺席過,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好品種的氣勢與格局終究不凡。其實,在它故鄉三重郡菰野町的「竹成米広益碑」碑文所記述之美言,同樣援引過來用以表彰它遠赴在2,181公里外的異鄉另創的風華也不為過。善哉!「竹成」!

圖24 「臺中65號」誕生後,讓很多舊有的古老品種都相形見拙,逐漸退位,然而「竹成」在之後的各種農場試驗中,它都是一直陪伴著「臺中65號」的對照品種。圖為1932年各品種使用乾燥劑的糙米儲藏試驗。

圖25 「愛国」和前述北海道的古典名種「赤毛」一樣,在稻穀進入黃熟期時,稃色泛紅是它們的特徵。

愛国(あいこく‧Aikoku)與 銀坊主(ぎんぼうず‧Gimbozu)

日本在甲午戰爭嶄露頭角,到二戰結束之前這段期間,盛行起全面性的「國家主義」。這種社會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當時育成的品種名稱上,「愛国」就是其一,其他帶有國家主義色彩的品種名還有:「皇国誉」、「富国糯」、「国の光」、「報国」等。

「愛国」是育成於1882年[明治15年]。它和前述北海道的古典名種「赤毛」一樣,在稻穀進入黃熟期時,稃色泛紅是它們的特徵。「愛国」是由居住在日本靜岡縣加茂郡竹廉村的篤農育種家高橋安兵衛,從另一個品種「身上起」(しんしょうおこし)針對成熟期進行純系分離的品系,可細分早熟、中熟與晚熟;選系的穀種送到宮城縣伊具郡矢間村,由該村另一位篤農漥田長八郎試作後命名的。這個品種的特長是可用施肥量逼出很好的產量,抗病虫性強,早熟種有不錯的抗冷害。最早在東北地方的中、南部地區種植晚熟種相當普及,但在15年後,在中部地方終究敗在冷害,之後還是以関東地方整個區域為中心,以福島、新泻、長野各縣栽種面積最廣,到1926年[ 昭和初年 ]曾高達28萬公頃。後來1920年代後期,異軍突起的「雜交育種法」育成更多好品種,「愛国」逐漸式微,只剩下少數農家留種,朝向有特色的酒米做有限度的選種了(圖25)。

從「身上起」到「愛国」純粹只是選拔,在有些地方它們之間早熟性沒有太過明顯,反而是文謅謅的「身上起」的名稱反映當時日本農村的生活理念景況,比起軍國主義色彩的「愛国」讓人比較接受,所以酒米多還留在「身上起」之名,充其量是以「身上起‧愛国」之名行之(圖26)。

圖26 文謅謅的「身上起」的名稱反映當時日本農村的生活理念景況,比起軍國主義色彩的「愛国」讓人比較接受,所以酒米多還留在「身上起」之名。

圖27 今天在JR北陸本線的富山站西邊4公里的鐵道旁,聳立著圓形的石碑就是在紀念石黑岩次郎在這裡育成「銀坊主」的偉大事蹟。[畫家後藤 泱子手繪]

但是說也奇怪,從真正的早生「愛国」選系之後,它的突變明顯增加。當時這些耕作技術精湛的「篤農」出身的育種家,總是很沉迷於用重肥來進逼產量,於是這樣的耕作方式就被農家效尤延續了十幾年,被視為理所當然。1907年(明治40年)在當今的富山市(那時候是婦負郡寒江村),一位48歲的篤農石黑岩次郎所耕種的水田,辛苦栽種的「愛国」竟然因為施用重肥全部倒伏。這個發生在石黑家的失敗案例,並沒有人覺察這是山雨欲來吹灌滿樓的風,石黑在連續兩年的個案,默默地觀察水田中的究竟。1909年他看到田裡有僅存的一株站立著,莖桿稍粗,比「愛国」晚熟,一穗粒數多於「愛国」,沒有「愛国」泛紅的稃與芒,這株無芒稃色泛白帶有亮光的變種,石黑稱它為「銀坊主」。

在後來的10年乃至昭和初年(1926~),化學肥料更加便宜釋出的年代,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在現今日本國鐵(JR)北 陸本線沿線的滋賀縣、福井縣、石川縣、富山縣及新潟縣,「愛国」發生空前的倒伏造成米糧的恐慌,「銀坊主」及時挽救了這個困境,免於匱乏。今天在JR北陸本線的富山車站西邊4公里的鐵道旁,聳立著圓形的石碑就是在紀念石黑岩次郎在這裡育成「銀坊主」的偉大事蹟(圖27、圖28)。

早先在石黑家「愛国」的失敗,不但是挽救JR北陸本線沿線稻作的契機,「銀坊主」還承襲早生「愛国」選系的突變率,後來在試驗農場的新時代,陸續被選出優良的品種:「銀坊主中生」、「晩3号」、「短銀坊主」。昭和年代興起的「雜交育種法」紛紛都將這些由「愛国」及「銀坊主」衍生的品種帶進各種雜交組合,選出「農林x号」系列的品種表現都很傑出,它的子孫有:「農林22号」、「ササシグレ」、「コシヒカリ」、「ササニシキ」。「コシヒカリ」就是大名鼎鼎的「越光」,算起來「愛国」與「銀坊主」就是「越光」的高曾祖與曾祖輩了。

「愛国」是1896年橋口 文蔵從日本引進臺灣的第一批日本水稻品種,輩份最高。同行的還有:「亀ノ尾」、「旭」;種在現在北一女中當時是橋口官邸門前試驗水田的就是它們。說也奇怪,「愛国」在臺灣表現平平不如預期,在日本因它而起的育種旋風,在臺灣僅僅落得「選拔育種法」選出的一個「改良愛国」而已,一直都不是引人注目的主流品種。這更印證了遺傳學家的鐵律:P = G + E +(G x E)。環境之為用大矣哉!由水稻故事說到人生,能不慎乎?

圖28 「銀坊主」承襲了早生「愛国」選系的突變率,後來在試驗農場的新時代,被選出優良的品種「短銀坊主」。

圖29 「旭」絕對是臺灣與日本、蓬萊米與酒米「雙棲」的好品種,在早年引進臺灣的日本水稻品種中,它真的是唯一。

旭(あさひ‧Asahi)-1.

「旭」絕對是臺灣與日本、蓬萊米與酒米「雙棲」的好品種。在臺灣蓬萊米的故事中,連「竹成」都還差它一大截。

說起「旭」在日本米的地位,看一句好米、酒米的廣告詞就可以了然於心:「從120年前至今,完全沒有過雜交的夢幻之米」(120年前から全く掛け合わせの無い幻のお米)。這句話絕對是出自育種家之口,十足是他由衷的讚嘆,對自交作物而言,這的確是最高級的恭維(圖29)!

追溯「旭」的歷史,最源頭可追到1887年(明治20年)京都地區原有的農家種「日の出」(日出)。1909年(明治42年)當時住在京都府乙訓郡向日町字物集的篤農山本新次郎從「日の出」的栽培稻田選拔了兩穗的變種;由於是出自「日の出」,所以由之聯想,就曾短暫用了「朝日」的品種名。不過因為同名的品種在京都府內已存在,所以1911年(明治44年)京都府農業試驗場正式命名為:「旭」。民間農家也稱之為:「一名」與「京都旭」。1915年(大正4年)京都農業試驗場又從「旭」(京都旭)以純系選種法選出「旭1号」,1920年(大正9年)立即成為獎勵品種,從此奠定了它成為西日本的霸主的地位,與東日本的霸主品種「亀ノ尾」(亀の尾)分庭抗禮。昭和時期(1926~)興起「雜交育種法」,名種輩出的年代,卻仍看著「旭」(旭1号)的耕種面積極速擴增,戰後日本最悽慘的時期,它也肩負了餵養療癒的重責大任。即便到了1960年代,好米品種實在太多了,它在耕種面積開始被限縮之後,卻又峰迴路轉落腳九州熊本。熊本古時候稱為「肥後國」,「旭」(旭1号)再度以「夢幻的肥後米」(幻の肥後米)酒米之名獨樹一幟繼續榮耀至今,120餘年在這一譜系,從沒有其他品種的基因進來過,這是它在遺傳學上驚人的「能耐」(圖30、圖31)。

圖30 1915年京都農業試驗場又從「旭」(京都旭)以純系選種法選出「旭1号」,從此奠定了它成為西日本的霸主的地位。圖為晶瑩剔透的「旭1号」糙米,令人驚艷。

圖31 「旭1号」黃熟期時,劍葉直指艷陽的氣勢,內行人外行人看了都稱讚。

有有別於1915年(大正4年)京都農業試驗場從「旭」(京都旭)以純系選種法選出「旭1号」,另一個試驗場也把「旭」導向另一個方向,這就是岡山農業試驗場─這裡的育種家也是從「旭」(京都旭)以純系選種法選出「朝日」(發音同「旭」)[1909年,篤農育種家山本新次郎從「日の出」選出「旭」時,也曾短暫用「朝日」這個名字],然後在1922年開始將它有計畫地導向「雜交育種法」,和東日本的霸主品種「亀ノ尾」(亀の尾)血脈相關的後裔品種進行東、西血脈的大融合。後來,以愛知縣為首的東、西各地農業試驗場均紛紛效尤,將「旭」(朝日)與明治年古典名種如「愛國」、「銀坊主」、「神力」再進行雜交,擴大遺傳基礎,增加基因組交換的機會,構築了日本水稻雜交育種的「旭時代」(旭時代を築きあげた)。繼「農林22号」在1942年現身之後,1950年代經由雜交育種所產生的近代名種,例如、「ササシグレ」(1952)、「越路早生」(1953)、「ハツニシキ」(1954)「ホウネンワセ」(1955)、「コシヒカリ」(越光)(1956)、「ヤマセニシキ」(1962)、「ササニシキ」(1963)等就在這個偌大的血脈網絡中紛紛誕生,而其榮耀還一直延續到近年閃亮亮的品種:「あきたこまち」(1984)、「ヒノヒカリ」(1989)、「きらら397」(1990)等。

在臺灣,「旭」就是1896年跟「亀ノ尾」(亀の尾)、「愛国」一起種在橋口 文蔵家門口那畝田[現在的北一女中]的第一批從日本引進的水稻品種,輩份是最高的。雖然它跟1899第二批來臺的「竹成」被突然冒出頭的「中村」比了下去,壓制多年,但是它們一直都是末永 仁與磯 永吉手中的大將,在很多例行的農場試驗都有它們的蹤跡。當1926年「中村」慘遭稻熱病為害,症狀慘烈,危及產量時,先由「竹成」進駐竹子湖的東湖及下湖原種田採種救急,隨後就是由「旭」取代「竹成」繼續在東湖及下湖原種田採種以供應農家穀種的生產,穩定以新莊為中心的大臺北平原水田稻米的產量及供應首善行政中心臺北市的民生生計,「中村」則送往臺北州其他偏遠地區繼續耕種,那時候「旭」的地位之高可見一斑。「旭」就一直以這樣的姿態氣勢延續著臺灣蓬萊米歷史的「香火」,直到「臺中65號」誕生推廣,它才完成使命,走入歷史。雖然「旭」在臺灣並沒有像它在日本所建立的一個讓人驚艷的遺傳血脈網絡,但做為一個漂洋過海在兩千公里外異鄉作客的品種,在人家的另一樁稻米的發展史中,也有過漂亮一肩挑起承先啟後的角色,其光彩之絢麗奪人,試問有幾「種」能夠?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 永吉小屋團隊

[ 待續 ]

回頁首


 

日治時期的肥料供給概況

依據歷史資料記載,目前可考的17世紀平埔族人種植稻米主要是採用火耕、遊耕的方式,也就是開墾荒地並焚燒草木充做肥力來源,待地力枯竭即轉往他處耕作,可說並無施肥的觀念。明、清時期,漢人大舉渡臺,引進集約化的耕作模式,特別是18世紀中葉發展出的一年兩穫型態,對勞力與地力的需求更高。此時的農民除了篩選使用需肥較少的品種外,也開始採用人糞肥或動物糞便混合雜草木製作的堆肥。但因人糞肥的產量並不高,加上牛、豬等家畜禽多採放養,糞便不易收集,使得肥料的來源並不穩定。另一肥料來源則為花生、芝麻、大豆等榨油後殘餘的油粕,油粕施肥雖然效果較好,但價格較高,並非一般農民可以長期負擔,多僅在育秧時使用。

日治初期,總督府推廣以多肥為經營主軸的明治農法。此時日本種稻試種仍未成功,稻作推廣仍以在來稻為主,由於在來稻的肥力需求較低甚至不耐重肥,加上農民已經習於少量施肥,也不願增加肥料的支出,因此肥料的使用仍以原有的有機肥料為主,搭配綠肥獎勵政策來提高土壤地力。此時期的綠肥以十字花科與豆科作物為主。官方透過綠肥種子的配發,讓農民可以依耕作習性在土地閒置之時種植,一方面可以提升稻作產量,而許多綠肥作物還可採收販售,因此農民接受度相當高,推廣效果十分理想。

1920年代蓬萊米的發展使得肥料的使用型態開始有了轉變。在當時種植蓬萊米的收益較高,但是需要搭配重肥才能獲得較佳的品質與產量,加上政府的推廣,因此農民也慢慢提高使用肥料的意願。除原有的綠肥仍持續推廣外,官方亦對於改良豬舍及堆肥舍提供補貼。養豬事業在日治時期的穩定成長,使得豬糞成為相當穩定的肥料來源之一,透過官方的募集與協助,許多養豬人家陸續改建新式豬舍,同時也開始能有效率產出品質優良的堆肥。

豆粕等有機肥料也在1920年代開始因化學及礦物肥料的引進而逐漸被取代,化學肥料有其速效性與廣用性,因而受到農民的歡迎。尤其是1920年代後,官方強力主導肥料的施用情況,為了避免施肥過量導致稻熱病的發生,同時控制作物的生產品質,開始透過農會及產業組合系統配銷肥料,甚至直接混合特定成分比例的肥料提供給農民使用。透過農會指導員的示範,農民僅需依照指示使用肥料,而不用考量肥料成分及比例,即可獲致良好的產出。

耐肥的蓬萊米品種推廣、種植利潤提升以及官方對多肥經營的推廣,臺灣的農業生產逐漸轉向重肥、高產的經營模式,迅速地在日治時期即完成「綠色革命」的進程。

劉建甫 / 磯 永吉學會理事

回頁首


 

原登載於臺大校友雙月刊第66期 2009年11月

臺大學術資產 稻作研究(一)

從舊種子研究室開啟我的水稻研究生涯

季風挾帶豐沛雨量,從熱帶、亞熱帶到溫帶不同地區發展出稻作文化圈。在這個地區栽培的最重要作物就是「陸稻」和「水稻」。水稻適於連作,需肥少,單位面積產量高且穩定,經簡單調製後的稻米,可食性優而營養價值高,在人口稠密而耕地無法擴大的亞洲,早就成為眾多人的主食。

稻作研究有很多方面,例如:植物起源、傳播、分類、遺傳、生理、生態、土壤、病蟲害、營養、環境、加工、灌溉、災害和生物技術等,甚至倉貯、物流、經濟都包括在內,而其目的就是由「品種」的改良與「栽培耕種」技術的改進,提高稻米產量與改善米質,以符應人口不斷增加的需求。

本文主要憶述作者在農藝系從事教學研究期間所進行「稻作研究」的一些往事,尚請不吝指正。

[ 請點此下載本文全文PDF檔 ]

賴光隆 博士 /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

本文策畫 / 植微系林長平教授&農藝系盧虎生教授

賴光隆教授小檔案

1954年臺大農藝學系畢業,1964年東京大學農業生物學科修(碩)士,1968年東京大學生物學科農學博士。1968年返校擔任農藝學系副教授,1973年升任教授。1969至1988年兼任人工氣室主任。1973至1978年間兼任農藝學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1985至1988年兼任農業試驗場副場長。

先後至日本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Idaho(USA)、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USA)訪問研究,並獲聘為日本名古屋大學、日本東京農工大學農學部客座教授。1997年獲聘臺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教學與研究專長為作物栽培學、作物生態學、作物組織與細胞培養、作物組織與器官形態形成等。   

回頁首


原登載於臺大校友雙月刊第66期 2009年11月

臺大學術資產 稻作研究(二)

我在臺大的稻作研究

我是1968年進入臺大農藝學系就讀,到現在還記得當時充滿憧憬的愉悅心情,因為我讀了一個以人類糧食為主題的學系,這是多麼重要的工作,值得我為它努力。讀到大三時更愛上作物育種學,當年分子生物學才剛剛冒芽,懵懂的我竟然以“直接將染色體分離出來,再送到細胞裡,達到改良的目的”作為育種學實習的報告,任課的侯愉老師給我很大的鼓勵,評了95分,這是我大學四年中得分最高的一門課,更引發我對作物改良的興趣。

1972年畢業以後,有幸到茶業改良場工作,場長是對臺灣茶業貢獻卓著的吳振鐸教授,他對賴光隆教授的稻根組織培養研究很有興趣,因此指定我做茶樹的組織培養,同時協助茶樹育種栽培的工作,這段時間只有一年,卻讓我學到很多,尤其體會到大學所學偏於理論,到了現場,什麼也弄不清楚,一切從頭學起,可是實際去做了,卻又深感理論不足,需要加強,而且在學校時還沒有組培方面的課程,只好照著書本一步步地自己摸索,覺得實在不是辦法,所以一年後又回臺大農藝讀研究所,當時的系主任就是賴光隆教授。我向他表達育種學實習報告的構想,他就給了我二篇菸草的研究報告,原來菸草已經可以藉由酵素分解細胞壁,得到原生質體,再進一步培養與融合,將二種野生菸草的染色體組合在一起,產生一個新的體細胞雜種,這真是了不起的突破,我歡喜萬分,躍躍欲試,經過深入討論後,決定在賴教授指導下對水稻進行相關研究,自此一頭栽進水稻的世界。

[ 請點此下載本文全文PDF檔 ]

劉麗飛 博士 /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

劉麗飛教授小檔案

1968年進入臺大農藝學系就讀
1972年臺大農藝學系畢業
1972-3年茶業改良場研究助理
1975年臺大農藝研究所碩士
1980年臺大農藝研究所國家博士
1981年擔任農藝系講師,次年升任副教授
1987-88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研究一年
1989年升任教授,並兼任人工氣候室主任
1999年再赴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研究半年
2007年退休,獲聘臺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退休後,繼續在校開授二門通識課程:1. 植物與糧食 2. 飲食與文化;及新生專題課程:預約美麗人生;此外,並擔任中正紀念堂講師,開授終身學習課程:健康飲食新觀念。

回頁首


 

臺灣香米之父郭益全博士的故事(下)

六、郭益全赴美進修博士學位

謝:萬所長看到郭益全的優異表現而曾經說過他沒有看錯人,以後還要送他去美國念博士學位。萬所長在1988年12月爭取到一個農委會的獎學金名額後推薦郭益全赴美進修,郭益全很快就申請到德州農工大學就讀博士學程的許可證後立刻前往報到。從此以後,他又回到學生的忙碌生活。

蕊:他安頓好了以後幾乎每天寫信給我(當時還没有e-mail 及line等方便的通訊工具) ,知道他一個人在國外埋頭苦幹生活很寂寞,天天想念在臺灣的四個妻小,我們只能在信中互訴想念之情。兩年後(1990)我決定利用8月暑假期間,攜帶一家四口前往遙遠的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和他團聚,最高興的是三個稚齡的孩子了。因為兩年不見,我們在機埸見面時一家五口緊緊地摟摟抱抱,是我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刻。我們在那裡相聚一個月期間常常在他的試驗田陪他工作,提高他的工作士氣,他會在休息時與在田間玩樂的小兒子一起玩,兒子玩累睡著了 就抱他到陰涼樹下,這是我感到最溫馨,最幸福的一景。這個小兒子如今已大學畢業,結婚生子,他已經做「阿公」了,他若地下有知的話一定很高興。想到這裡真讓人鼻酸。郭益全在1992年3月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並順利獲得德州農工大學哲學博士(農學博士)學位後回臺。

圖12 1990年8月郭益全與家人在德州農工大學研究室前合影

圖13 郭益全在德州農工大學試驗田工作

圖14 鐵漢柔情:小兒子玩累睡著,抱他到陰涼樹下

謝:我屏科大的同事主修農企管的邱宗治教授曾經告訴我:他和郭益全在德州農工大學是同學,但是很少在校園裡看到他,他大部分的時間在離校園有一段距離的農場工作,種稻的田間工作他什麼事情得自己去做,沒有人幫忙,他的博士論文研究之路比我辛苦多了。返臺後他在55歲的英年因工作過勞而逝世,真是不捨得也。

七、1992年學成任農試所稻作研究室主持人並活躍於學術界

謝:1992年郭益全學成返回農試所任稻作研究室主持人並活躍於學術界,他開始和他的研究團隊訂新目標著手進行臺灣過去没有人嘗試過的「香米」育種工作。因為他在國内外發表的論文愈來愈多,他的學術地位也隨著愈來愈高,因此從1993年開始陸陸續續被聘請為各大學研究所之碩、博士論文之考試委員,從前是被考的人現在成為「考官」,嚐到變化多端的人生。他在1994年獲「中華農學會」農業學術獎。他的學術地位更進一步受到肯定。

八、出國到中南美洲指導水稻育種工作

蕊:郭益全在1981年5月~6月赴南美烏拉圭共和國協助該國之水稻改良工作。他又在1996年1月10日~4月13日應外交部海外會之聘請,赴多明尼加共和國指導水稻育種。這是怎麼樣的任務?國家為什麼選他?

謝:1981年代,烏拉圭共和國和巴拉圭是我國南美洲的邦交國,為了加強外交關係,我們在該國派遣農技團及農業專家去指導發展農業。烏拉圭首任的農技團長是興大的胡兆華教授,兩年後由蔡國海教授接任,他們在烏拉圭之試驗埸 指導水稻育種之技術,興大之借調期間滿後束裝回臺。找不到水稻育種之情形下,我推薦郭益全,因為他不會說西班牙文而裹足不前,經過我鼓勵後他同意了,但因為他在國內工作很忙,只能去兩個月之情形下,選擇在1981年5月~6月之兩個月期間代替蔡國海教授為短期顧問工作。時間雖短,他也看到了南美人的樂天派的生活方式,也結交了多位好朋友,算是有收穫。

中南美加勒比海地區有一島,一半屬於講西班牙文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另一半屬於講法語的海地共和國,兩國都是我國的邦交國。高雄區農良場之水稻育種家謝英鐸課長在30多年前任多國的第一任農技團團長時,受命進行多國之水稻改良工作。他在農技團團部開始進行水稻雜交,選拔適應中南美地區的高產品種多種,命名為Hummer No. 1.Hummer No.2 ⋯⋯等。因為績效明顯,多國農部把農技團團部擴大為「多國稻米試驗場」並進駐當地農技人員,我農技團人員則升為「顧問」訓練本土化的稻育種技術人員。1993年筆者造訪時很驚訝地發現該場己發展如臺灣農改埸之規模,所育成的稻新品種(Hummer系列) 推廣到中南美洲的有40多種之多。隨著他們本土化育種人員之增加,臺灣派遣去該場指導稻改良工作的專家,要身經百鍊的人才能勝任。近年來臺灣水稻改良專家相繼退休而青黃不接之際,要找一個熟練的育種家愈來愈困難之下,受海外會之託,找到水稻育種新手充任。水稻育種「菜鳥」黃技師到達後一直來電請高人來幫忙。我建請農試所的稻米專家郭益全博士在1996年1月10日~4月13日之3個月期間前往多國幫忙指導黃技師,現場育種後代之選拔技術,農試所當局及郭益全博士同意後成行。他在多國三個月期間,全心指導黃技師及當地稻育種人員田間選拔及室內考種技術獲得當地人之尊敬,完成了農業外交的艱鉅任務。

九、郭益全的人生大戲 「益全香米(臺農71號)」之育成

蕊:聽您的一席話,才知道郭益全在中南美兩個國家的農業外交的工作情形。最後請老師談一談郭益全一生的重頭戲「益全香米」之育成之過程?我只知道他天天在農試所的田間工作,晚上拖著疲憊之身體回來,很少談到他工作的內容,談了我也聽不懂。

謝:他從美國進修回臺前,我已離開農試所轉任臺中場場長,不再和郭益全一起工作,對他工作的詳情不很清楚,只知道他一心要做和他人不太一樣的水稻品種,即具備市場價值的香米之培育。我告訴他:1972年我在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所召開的水稻育種國際會議(Plant Breeding Conference) 上聽到巴基斯坦學者之香米巴薩馬蹄(Basamati)品種之選拔育種之故事。他說:巴基斯坦人及印度人的香米巴薩馬蹄品種。巴基斯坦人及印度人喜歡吃味道很濃,接近臭味的長秈香米,但他國人不會吃有臭味的長秈香米,所以栽培面積不大。一定要育成香氣不太濃的品種才能被廣為利用。

郭益全和他堅強的工作團隊賴明信博士,陳治官博士及李長沛博士從農試所的種源庫中找到早期育成的香米「臺稉4號」做為雜交親本。「臺稉4號」的香味太濃而且品質不夠好,不為臺灣消費者喜歡所以陳封在種源庫那裡多年。郭益全乃決定用「臺稉4號」為父本並以品質良好的日本品種「絹光」為母本進行交配工作並從龐大的雜交中選拔理想的個體,像從大海撈針一樣不容易。首先要發展如何選拔香味的技術。他應用他在1984年赴日研習「良質米品種之選育與食味檢定方法」所學到的方法。没有聞香機之情況下,只能靠選拔人員之聞覺及味覺,選拔工作,完全要靠第六感之經驗,是科技也是一種藝術也,實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最後他的研究團隊,在1995年從眾多第五代後代中選出帶有芋頭香氣而品質優良的後代臺稉育62069號。此品系之基因已固定,不再分離。臺稉育62069號再徑過初級、中级及高級及地方各項產量比較試驗、抗病試驗及米質試驗後,把試驗記錄整理成册並在2000年10月向農委會提出命名登記手續。這是一個關卡,大家都很緊張:幸虧農委會超然審查委員會到農試所之現場田間審查及書面審查後通過命名為「臺農71號」,商品名為「益全香米」,共花了8年的時間。

圖15 郭益全的研究團隊

圖16 郭益全没日沒夜地整理命名審查資料

圖17 益全香米(臺農71號)

十、郭益全因籌備香米命名事宜操勞過度,心肌梗塞猝逝,震驚了農業界

謝:2000年9月9日因籌備香米命名事宜操勞過度,引起心肌梗塞而猝逝,享年55歲,震驚了農業界。為了紀念他,2000年10月的「臺農71號」新品種命名會議上,主持會議之農委會主委陳希煌博士將該品種命名為「益全香米」,陳水扁總統也以貴賓身分參加「益全香米 」的命名儀式,場面倍感哀榮。郭益全在天上看到了此景,應深感安慰。

圖18 在「益全香米」命名儀式上,農委會主委陳希煌博士頒贈紀念牌由遺孀阿蕊接受。

蕊:回想那段時間,郭益全偶感胸悶,但因他正忙於準備新品種命名要用的資料,而我自己也忙於上班、教學,以致疏於注意。9月9日午後突然發作,十分鐘內火速送他到醫院,但為時已晚,他因心肌梗塞而猝逝在醫院享年55歲。我很感謝包括農委會主委陳希煌博士在內的全國農業界長官們,以及其他好友們從各地趕來參加他的告別式,我更要特別感謝老師和師母從臺北趕來參加,並給我很多安慰的話,讓我勇敢地活下去。

十一、「益全香米 」及「益全香酒 」之生產及銷售

謝:2000年以後「益全香米 」之栽培面積急速增加,霧峰的大廣米廠首先成為「益全香米 」之碾米廠之龍頭,專門生產「益全香米小包裝米」而霧峰香米曾獲全國總冠軍米及十大經典好米等殊榮。另方面,臺大謝兆樞教授從英國研習製酒技術回臺後,鎖定「益全香米 」之香氣,決定用該品種為原料研製香酒,成功後命名為「益全香酒 」。因為它的特殊香氣,大受消費者之喜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05年輔導成立霧峰農會酒莊,以霧峰香米為主要原料生產霧峰清酒系列酒品包括:「益全香酒 」極品純米吟釀、吟釀、燒酎、本釀造、生清酒、濁酒等。「初霧燒酎」獲得2011年法國舉辦的國際酒類評鑑銀質獎。目前除了臺中霧峰以外,臺灣其他各地都有生產「益全香米 」,不同品牌的「益全香米 」及 「益全香酒 」在臺灣各超級市場上到處可以買得到。

圖19 益全香米及益全香酒在各超級市場都買得到


我有緣和郭益全相處多年,看到了他曲曲折折的人生。他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也有情緒高昂的時候,去日本參加國際會議中發表論文的時候、單獨在美國拼博士研究的寂寞生活,也有遠赴中南美及南美邦交國進行農業外交工作的時候。他的一生多彩多姿,有苦有樂,有失敗也有成功,最幸運的是有了妳和三個孩子(靜一、家汝 及力維)的幸福家庭。他雖然在55歲的英年因工作過勞而仙逝,但他勵志的故事會永遠留在我們大家的心中。

我記得妳在2001年1月15日之來函中,寫道:2001年始我總算把他的一切事情辦妥,自己的身心到最近才恢復調過來。現在大家都在讚美「益全香米」的培育成功,我卻感到非常的愧疚不自在。在此我要特別聲明,這項成功絕非益全一人所能獨得。謝謝老師在興大打好他作研究的基礎,安排他去農試所去作水稻育種研究工作,萬所長保送他去美國進修博士學位,他在農試所的研究團隊一起和他同心協力工作,没有他們的打拚,「益全香米」绝不可能誕生,所以他的「研究團隊」的功勞最大,我代表向他們致謝。由妳的談話中知道妳們夫婦都很謙卑,謝謝妳的來訪一起懷念郭益全的一生。

謝順景 博士 / 國立屏科大終身講座教授

作者:曾任國立興大教授,農試所系主任,臺中農改場場長

致謝:照片由張阿蕊女士、郭益全的接班人頼明信博士及作者提供3

 

郭益全 大事年表

1946年8月26日 出生於鹽水鎮,父親任職於岸內糖廠
1971年7月~1975年6月 就讀「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
1975年7月~1977年6月 在同校「糧食作物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1977年9月~1979年3月任農業試驗所技佐
1978年與張阿蕊女士結婚
1979年考取高考後被分發於經濟部商檢局花蓮分局暫任技士五個月(3月~7月)
1979年9月調回農試所從事水稻改良工作
1979-1981農試所技士;1981至1992 助理研究員;1992-1997副研究員; 1997至2000 研究員兼稻作研究室主持人
1981年5月~6月赴南美烏拉圭共和國協助該國之水稻改良工作,進行農業外交大任
1983年10月5-6日 赴日參加日本育種學會之國際會議後,參觀多個農業研究所
1984年赴日研習「良質米品種之選育與食味檢定方法」回臺應用
1988年12月獲農委會獎學金赴美在德州農工大學進修水稻之遺傳育種
1992年3月獲德州農工大學哲學博士(農學博士)學位
1992年任農試所農藝系稻作研究室主持人,進行水稻育種工作
1993年起受聘為各大學碩 博士論文之口試委員
1994年獲「中華農學會」農業學術獎
1995年7月受聘為中央標準局農業國家標準之起草委員訂定稻米詞彙
1996年1月10日~4月13日應外交部海外會之聘請,赴多明尼加共和國指導水稻育種
2000年育成了臺灣第一個 香米品種並正式命名為臺農71號
2000年9月9日因籌備香米命名事宜操勞過度,引起心肌梗塞而猝逝享年55歲,震驚了農業界。為了紀念他,農委會主委陳希煌博士將該品種命名為「益全香米 」,陳水扁總統也以貴賓身分參加「益全香米 」的命名儀式,場面倍感哀榮
2000年以後「益全香米 」之栽培面積急速增加,霧峰的大廣米廠首先成為「益全香米 」之碾米廠之龍頭專門生產 「益全香米小包裝米 」
2003年大學聯考學測國文科取「郭益全生平為作文題目《香米碑》」,遂廣為知名

回頁首


 

「秈」是「籼」,「稉」不是「粳」

粳:《玉篇》稻不黏者。《爾雅·釋草疏》秔糯甚相類,黏不黏爲異。

按字典上的解釋,「籼」和「粳」是這樣的:

籼:音ㄒㄧㄢ。《集韻》相然切,音仙。本作秈。《揚子·方言》江南呼稉爲秈。

粳:音 ㄐㄧㄥ﹝或 ㄍㄥ﹞。《集韻》居行切,音庚。《韻會補》粳,俗秔字。《玉篇》稻不黏者。《爾雅·釋草疏》秔糯甚相類,黏不黏爲異。

日本1895年領臺,為貫徹其特別統治主義,對殖民地臺灣的自然資源做了極其徹底的調查與整理。隨之,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在1906年出版了《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一編普通作物》一書,其中將臺灣的水稻種類作了這樣的區分:「粳稻」與「糯稻」─「粳稻,土名粳米〈片假名拼音臺語:テンビイ‧tīng- bí)(硬米的意思,非糯的米);糯稻,土名术米(ツビイ‧tsu̍t-bí)。」顯然,那個時候日本人是跟隨臺灣人的習慣,統稱臺灣稻(水稻與陸稻)為「粳稻」,用以區別「糯稻」。後來,連戰的祖父 連雅堂(1878-1936)在1908年開始著手撰寫《臺灣通史》 [ Tâi-uân Thong-sú ],1918年8月1日完成,歷時10載,1920年由「臺灣通史社」出版。《臺灣通史》的第二十七卷是農業誌,連雅堂對1910年代的臺灣水稻品種做過調查紀錄,他也把水稻區分為「粳稻」與「糯稻」,還詳列了他所調查的品種如下:

稻之屬
粳稻 即食米。有早晚,其種甚多:
白殼 粒長而大,蒸飯最香,十月收之。
烏殼 同白殼,唯皮略黑。
早占 種出占城,有烏占、白占兩種。粒小而尖,蒸飯最佳。清明種之,大暑可收。 埔占 米色略赤,種於園,八九月收。
三杯 皮薄粒大,形如早占,可以久藏。早季以六月收,晚季以九月收。
花螺 有高脚、低脚二種,殼微斑,粒大。
清油 有大粒、小粒二種,又分白脚、紅脚兩類,早晚俱種。
銀魚草 早春種之,七十日可收,故又名七十日早。
圓粒 粒短而肥,種如埔占。
羌猴 粒長,有紅、白二種。
唐山 種出福建,粒長皮薄,色白味香。有兩種:曰含穗,曰厚葉。煮粥極佳。
潤種 種出潤州,有三種:一曰高脚潤種,一曰低脚潤種,一曰軟枝潤種。播於水田,霜降後收,粒長皮薄,色白味香。
格仔 有高脚、低脚、红脚三種,略同潤種,均米之佳者。
棉仔 粟尾,有紅鬚,長五六寸,不畏鹽水,可種海濱。
齊仔 種於瘠土,可以收成,乾隆間始自中國傳入。
烏踏赤 米微赤,略如齊仔,可種瘠土。
銀朱紅 外紅心白,種後七十餘日可收。
圓早 即陸稻,種後百餘日可收。
白肚早 米肚甚白,故名。
一枝早
安南早 種出安南。
吕宋早 種出吕宋,有赤、白二種,粒小而尖,播種同埔占,但不堪久藏。
萬斤献
大伯姆 米白而大,種於洼田,水不能浸。
天來
大頭婆 粒圓味香。
香稻 一名過山香,粒大倍於諸米,色極白,以少許雜他米蒸飯,盡香。稻之最佳者。

糯稻 即朮。用以酿酒,並製糕餌,其種亦多:
鵝卵 形如鵝卵,粒短,皮薄,色白,性軟,朮之最佳者。
鴨母潮 性粘,朮之佳者。
紅殼 有高脚、低脚兩種,一名金包銀,又名占仔朮,皮稍厚,米微赤,田園俱種。
虎皮 皮赤有紋,粒白而大。
芒花 皮微黑,大暑後種,霜降後收,朮之下者。
火燒 粒長,皮厚,色微褐。
猪油 有高脚、低脚二種,粒長,皮薄,色白。
葉下藏 粒長,皮稍厚,味香,色白。
烏占 粒長,皮薄,味香,色白,大暑後種,霜降收,朮之佳者。
烏踏 略如烏占,朮之最佳者。
竹絲状 米微綠,故名。
圓粒 有黑、白二種,田園皆可種,粒肥皮薄,味香,色白,蒸糕最美。
番朮 粒大,土番種以釀酒。
紅米 色紅,味香,彰化、淡水有種之者。
烏米 色黑,味香,鳳山縣下有種之者,炒之微焦,用以代茶。

連雅堂一介文弱書生,不習農藝,在著述裡有這樣的記載,真讓人讚嘆不已!書中所用「粳稻」一詞,自然就是跟1906年出版的《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一編普通作物》一書中的「粳米」(テンビイ‧tīng- bí)一樣,都是民間的習用的稱呼。後來,磯 永吉教授在他的《蓬萊米談話》(磯 永吉(1968).增補改訂 蓬萊米談話. 雨読会.)一書中也就是這樣稱呼的。磯 永吉本來就是水稻專家,他所列舉的「粳稻」品種,自然就屬一時之選了:

第一期作:白米粉、菜園、蟻公包、柳州、低腳烏尖、烏尖、亞崙、烏殼清油、倭腳仔、半天仔、短廣花螺、柳頭仔。

第二期作:敏黨、青菓占、霜降、格仔、暹羅、烏咬、低腳敏黨、白殼圓粒、臺南大白、蔓仔、白殼、白格仔、晚清油、過山仔、點葉尖、天來。

陸稻:雷隨早、白殼早、烏殼清油、琉球早(以上第一期作);烏殼清油、白殼清油、七十日、倭腳蘆(以上第二期作)。

由上觀之,二氏所列舉的「粳稻」,是漢人從明朝萬曆年(1573-1620) 之後,陸續由閩粵帶來的秈稻栽培品種,而成為後來大家所俗稱的「在來稻」;而「稉」,是相對於「秈」所約定俗成的用字,讀音為「ㄍㄥˇ」。前者指的是日本型稻(japonica type),後者指的是印度型稻(indica type),所以「粳稻」不是「稉稻」。至於多半由原住民所種植的陸稻,也因他們遷徙來臺的時間與原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很接近野生型,有些是秈型的,有些也是稉型的,後者對蓬萊米的誕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 永吉小屋團隊

原文見: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151241680043610/ 。2015.10.8.再修訂。

回頁首


 

10.06 10月份志工幹部會議
10.14-10.16 志工移地訓練,參訪下列機構:
10.14 大橋米專業區、彰化香田國小、臺中農改場
10.15 興大北溝農場、種子檢查室、農業試驗所
10.16 新社種苗繁殖場
10.22 彰化香田國小師生約 90 名來參訪
10.29 日本國廣島縣日彰館高校師生約 90 名來參訪
11.03 11月份志工幹部會議
11.03 竹子湖原種田復耕米收穫後之心米品嚐會
11.04 邀請林富雄前場長(高雄場)撰寫米報序文
11.07 志工研習 – 紅麴酒製作
11.07 志工大會 – 選舉隊長及副隊長
11.11 志工室整修完成並舉行遷入使用儀式
11.25 日本廣島如水舘中學師生約 44 名來參訪
11.25 拜訪謝順景教授並邀稿 – 英年早逝的野生稻研究者張文財教授
11.30 2015年「21世紀東亞青少年大交流計畫」約 40 人來參訪
12.04 召募新會員 – 白玠臻等 12 位
12.04 理監事會議 – 第二屆第二次
12.08 12月份志工幹部會議
12.09 日本國富山縣入善高等學校約 28 人來參訪
12.16 日本國千葉縣千葉農業學校約 60 人來參訪
12.31 預計完成米報文集第二次排版前之準備工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