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訂閱本報 | 瀏覽歷史報區 |
【小暑】七月初七。小暑一聲雷,翻轉倒黃梅。
【大暑】七月廿三。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
【諺語】食果子,著愛拜樹頭。指人要懂得感恩,飲水思源,不可忘本。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尋根臺灣好米(五)國際稻米中心來臺尋根
米歷史 臺灣早期的水稻特殊栽培法
米研究 水稻育種發展之省思(一)優質水稻育種
米人物 我的恩師岡 彥一教授
米活動 米講堂預告
    譯《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心路歷程隨筆
會務報告


 

尋根臺灣好米(五)國際稻米中心來臺尋根

打造理想水稻 國際客尋根

「臺中在來1號」藉著張德慈博士的一雙知音推手,因緣際會躍身國際,讓國際秈稻育種界驚艷這眾裡尋它千百度而不可得,來自臺灣風城的短稈基因。雖然,「臺中在來1號」主要育種目標來自父本「菜園種」的米粉糕粿加工品質,嚴格說來,不論在蒸煮飯味品質都不算好,但在餵養飢餓上,是瑕不掩瑜的。更何況它在印度及日後擴大推廣栽培地區表現在短稈化後產量的耀眼成績,印證了長年水稻育種家曾經迷失的科學邏輯─秈稻產量不及稉稻是株高太高,無能反映重施肥效。至於,為何這個短稈基因只有在這150年風城古老品種自然發生,似乎已無暇追問人家既有的「恩賜」,無如起身親顧茅廬一看究竟,也算是科學的尋根。大哉!科學精神!

1962年,張德慈博士引領來臺的尋根客,不是別人,正是國際水稻研究所第一任所長R. F. Chandler, Jr.博士及以Hank Beachell博士為首的專家群。Hank Beachell曾在美國路易西安納大學用美國秈稻品種進行放射線誘變,卻是以全敗收場,他來臺尋根的心情,可想而知。

顯然他們已了然於心,知道IRRI在熱帶地方改良秈稻品種的目標,短稈耐肥增產不倒伏的水稻是一張最終的理想圖,就像比他們早十多年在臺中改良場所做的「低腳烏尖」x「菜園種」一樣。

圖 1 來臺尋根的國際水稻研究所第一任所長R.F. Chandler, Jr.博士(站立者)及Hank Beachell博士

奉獻半矮基因 奇蹟米誕生

經由張德慈博士和他引領來的這批尋根客,純種的「低腳烏尖」在1962年也終於步上「臺中在來1號」(TN1)的後塵,放洋來到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從此他被人稱呼為:「Dee-geo-woo-gen」或簡稱:「DGWG」。

來到IRRI,這幾顆寶貴的「DGWG」種子被交在IRRI草創初期號稱「第一位」年輕育種家Peter Jennings博士的手裡。當季,這些種子就立即被發芽、育苗、揷秧、成長、開花,Peter Jennings用它跟其他親本做了38個雜交組合,「DGWG」這次轉身當作父本(花粉親),貢獻它的「半矮」基因。其中有一個編號第8號的雜交組合,它的母本是來自印尼的「Peta」最被看好,但卻只做成功130粒F1種子。F1種子很寶貝地被種在盆缽,長大的植株都跟母本「Peta」一般高:總共收到約一萬顆F2種子。F2種子長成的植株約有四分之一呈現半矮株,四分之三呈現高株;很明顯的,「DGWG」的半矮性是控制在單一個隱性基因,這跟臺灣的專家所分析的一模一樣。這結果讓整個半矮性基因用在商業品種的育種變得很單純、很簡單。

2006年,垂垂老矣的Peter Jennings在佛羅里達甘城(Gainesville, Florida)接受訪問時,回憶當時看到3:1分離比的興奮心情,他立時打電報給刻在德州的Hank Beachell博士,Hank歷經過在路易西安納大學和德州農工大學放射線誘發短稈型突變全盤失敗之痛,所以當他接獲好消息的電報時,就曾激動地說:「That's when we knew we had it!」(就在那個當下,我們已了然於心:我們做到了!)。在斯土斯民中埋沒了一甲子的「低腳烏尖」,又以「DGWG」之名,讓異人驚艷與期待。

圖 2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1962年曾親手做「Peta」x「DGWG」雜交的Peter Jennings,在2006年接受訪問,回憶當年。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永吉小屋團隊

※編者註:「尋根臺灣好米」說的是臺中在來1號的故事,本系列下期將刊出完結篇:永遠的「DGWG」。

回頁首


 

臺灣早期的水稻特殊栽培法

文獻記載,約於西元1752年時,屏東潮州一帶成功栽培「雙冬」稻米新品種,原年僅一期作的稻作栽培改變為年可兩期作的「雙冬」栽培,乃臺灣雙期作田的創舉。

一年兩穫的種植型態固然可以有效提高生產力,然而實際上受限於氣候、灌溉能力等限制,並非全臺各地皆能有此種植條件。特別是臺灣北部地區冬季較南部更為低溫、多雨且日照不足,在一期作收穫後至冬季來臨前短暫的時間並不足以完成二期稻的種植。因此早在日治時期之前,臺灣北部地區即已有農民利用不同稻品種成熟期上的差異,以及打破一、二期作區隔,成功發展出幾種因應的種植策略來達成一年兩穫的目的。

在日治初期的臺灣農事調查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地均有其特殊栽培法,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澁仔法」及「滲仔法」及其變化應用。

「澁仔法」可視為一種間作模式(Interplanting Method)。其施行方式是一期稻作時仍依照正常時間與栽培方式種植,但在一期稻植株已長高至6寸時,就在植株間插入晚稻的秧苗。利用稻種間不同的感溫、感光性及生長期,加上錯開種植時間,在一期稻作收穫時,晚植的秧苗高度仍不會影響收割,如此等於將二期作提前種植的作法,就可以在冬季來臨前順利收穫二期稻。

在宜蘭的鹽分地區,因7月份普遍缺水,不利二期作秧苗的生長,因此利用此法提前種植二期稻,待旱季來臨,植株需水量已較少,可支撐到冬雨降臨。而在臺北地區亦有利用此法種植,稱為「寄秧仔」,其目的則是著眼於節省標準二期作的整地所需支出的人力及獸力成本。

「滲仔法」則是一種混作模式(Mixed Planting Method),也有稱為「破仔法」。是一種節省勞力、肥料的經營方式。16世紀時在福建等地區已有施行的紀錄,又稱為「夾根稻」。

其施行方式更為簡單,即是將早稻及晚稻的種子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浸種、發芽,之後一起插秧,以一般的方式栽培管理。待6月早稻收成後,生育期較長的品種仍於田中繼續生長,給予充分的灌溉、除草、施肥,開花結實後即可收割,完成一年可得二穫的水稻收成。

以上這兩類稻米的特殊栽培模式,雖然整體收穫量仍比正常的兩期作來得低,但與直接放棄第二期作相比仍然有較高的產量,同時減少了第二期作種植前的整地甚至插秧、灌溉的費用,收益相對增加。這是前人適應自然環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智慧表現。

資料來源:蔡承豪(2009)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

劉建甫 / 磯 永吉學會理事

回頁首


 

水稻育種發展之省思(一)優質水稻育種

圖 3 國內優質水稻品種很多,目前仍以產量高者較受青睞。

國內優質水稻育種改良始自民國60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正式設立米質研究室開始,稻米品質自此乃成為國內水稻育種最重要的目標。檢視近年來水稻育種的發展,在產量及品質上均有重要進展。產量方面較重要的品種包括臺稉2號、臺稉8號、臺稉14號、臺中192號、臺南11號及臺農84號等;而口感佳品種則有臺中189號、臺中194號、臺稉9號、臺稉16號、臺農71號、臺農77號、臺農82號、高雄45號、高雄147號、桃園3號、花蓮21號、臺東30號等。育成之品種數頗多,並以臺南11號的栽培面積最大,高達50%以上,顯示國內水稻生產栽培仍以產量為主要影響因子,此一結果形成之原因應是國內公糧收購比率高達70% 以上,且因收購價格偏高,致使農民在風險考量下,仍以高產水稻品種較受青睞。公糧收購是政治、財政、物價及農民生計等多方角力妥協下之產物,短時間不易釐清及改變,在此環境背景下,已使得國內水稻育種衍生出多個問題,期透過本文對優質水稻育種之討論及解析,喚起國內專家的注意,共同聚焦並找出臺灣水稻的未來。

資源分配失衡

國內參與水稻育種單位有9個,以優良水稻育種為主要業務,因此大部分資源均投入高品質水稻的育種工作,形成對其它研究主題的排擠效應;係因國內水稻產業有90%以上以優質稻米生產為主,水稻育種者在業績與經費爭取的雙重壓力下,乃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優質水稻育種,致使基礎或應用性水稻研究逐漸式微。此一失衡現象從與國際稻米研究所合作計畫中便可見端倪,因交流過程中,臺灣方面大多僅止於引進或提供種原,交流互動也侷限在傳統育種,而無法針對各主題做較深入的互動,讓臺灣育種者失去了跨足國際科學研究的機會,也使得合作交流學習的美意打了折扣。

質與量難兩全

多年來水稻育種均以高產、良質及抗病蟲害為主,由於高產與品質常存在負相關關係,因此高產品種其品質表現上常不是最佳者,加上國內係一、二期作連續栽培制度,期作間空檔十分短暫,因此很難在收割前後進行品質分級之操作;且因優質稻米價差不高,乃造成產量仍為育種單位及農民不得不的考量目標;近年來水稻產業雖已逐步導向以品質為主之企業化要求,而優質稻米的生產亦慢慢增加,然所占比率仍然偏低,是以產量與品質目標的爭鬥仍持續中。

由於稻米品質分級制度在臺灣實施有困難度,如何在優質水稻的育種目標下,透過育種策略之調整,育種方式之改變,在一定產量水準的原則下,創造出品質穩定的稻米,是未來水稻育種必須面臨的挑戰。

強化育種策略

以合理有效的育種方法,透過適切之操作選拔,選育符合需要的水稻新品種,便是臺灣水稻最佳的育種策略。而因應未來臺灣水稻的發展及國際稻米之競爭,目前優質水稻育種目標宜設定在口感佳、米粒外觀優良、產量在5-6噸/公頃、具抗稻熱病、白葉枯病、褐飛蝨及螟蟲等。

由於目前水稻品種在產量上大都符合要求,故應著墨於口感佳品種之改良,而國內口感佳之品種,品質應已達一級水準,難再有大突破,是故育種策略上應加強病蟲害抗性之提升,而藉由聚合法導入抗性是一可行途徑,可於抗病蟲品系中選出產量穩定且品質優良者為貢獻親,其後再透過回交育種法及分子標幟輔助導入口感佳之栽培稻品種中,如此短時間內便可改良各品種之主要缺點,達到快速有效率的育種操作。

提升育種技術

國內水稻育種目前仍以雜交育種法為主,但因產量與品質特性多為數量性狀,故雜交後代易偏向低產及品質較劣的一方,故應可仿效日本越光的改良,利用回交育種或誘變育種改善輪迴親的缺點,如臺稉9號生育後期逢高溫及缺水米粒外觀不良;臺稉16號、臺農77號及臺農82號稻熱病抗性不佳等。利用逐一提升或改善各項農藝特性的表現,在未來水稻育種中是需積極考慮的方向。

績效主導研發

國內水稻開放自行命名已十年有餘,開放後可謂百家爭鳴,使得育成品種數目大幅提高,也形成水稻品種數過多,讓農民很困擾,有資源浪費之疑慮。

此問題成因主要是國內研究資源分配與研發績效掛帥所致,育種機關為求研發績效及爭取預算,只好藉由水稻品種命名來達成,其結果便造成了農民栽培選擇上之困擾,更使水稻育苗場因需準備多種稻種,致使育苗場運作費用及複雜度增加。然國內水稻因這十年的開放,在口感及產量上的突破表現,亦是不爭的事實,這是競爭下的好結果。

全面整合人力

水稻研究的人力已有逐年減少的趨勢,目前各育種單位研究人員大都僅2-6人而已,而研究人員需辦理育種、栽培、推廣和勘災等多項工作,已無力於深層研究工作。又在研究人力日漸短缺,資深育種人員退休者眾,新進人員遞補卻慢的事實下,已讓水稻育種的經驗傳承上出現了大斷層,雖為不可逆之趨勢,確有必要全面檢討各單位水稻研究業務,如優質水稻育種可簡併成北、中、南、東等4個區進行,其它單位則以耐非生物逆境、生物逆境、雜種水稻、機能稻等不同課題切入,一方面減少研究人力短缺之衝擊,一方面藉由研究目標明確,深化專業育種場的研究主題,讓需要建構大型設施、儀器等研究,能透過聚焦方式以少許經費與人力來達成。

因應氣候變遷

未來優質水稻研究目標除口感外,應以環境交感效應、擴大遺傳歧異度、多重逆境之聚合、冷凍速食米及分子育種為目標進行。

由於臺灣氣候環境十分複雜多變,因此首重環境鈍感型水稻之開發,有了產量與品質穩定表現的品種,臺灣才能找出像日本越光之代表品種,亦即是需有對環境反應鈍感之水稻材料開發,如此才可應付多變的臺灣栽培環境,也才能真正考慮讓品種單純化。

所以我們不應怪罪過多的水稻品種,臺灣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的水稻品種,各地農民才能找到合適者利用,若沒有這麼多的水稻品種育成,相信優質稻米的生產與栽培將會亂象橫生吧。

結語

臺灣水稻的研究受經費來源大幅牽動,研究內容多以由下而上之模式設立,尤其經費每年均減少10-20%,為求經費之挹注,不得不研提短期易有產出之競爭型計畫,此乃各機關研究人員心中之痛。它不但讓研究內容無法聚焦、收斂、深化,更造成研究主題穩定性不足,讓臺灣農業陷入見樹不見林之困境;尤其各單位間日趨嚴重的經費失衡,造成怨懟、敵對與仇視的心態逐日加深,最嚴重的是基礎研究在不具競爭力及產出的衝擊中消失了。

水稻育種是百年大計,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大工程,需要有正確的育種策略、方法及大目標精確掌握,為了避免我們的水稻研究走向了高調化、商品化、空洞化的窘境,期待未來水稻育種能有持續穩定的資源挹注、優秀人力培育與經驗的傳承,讓我們多年前從老前輩手中接下的棒子,能慢慢的、準確的、無憾的一代一代傳下去。

吳永培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 副研究員

回頁首


 

我的恩師岡 彥一教授

1981年6月我畢業於臺灣大學農藝系,考上中興大學糧食作物研究所,經由當時系主任曾富生老師引薦給世界水稻研究大師級的日本客座教授岡彥一老師為指導學生。岡老師為日本靜岡縣國立遺傳研究所退休研究人員,早期曾來過臺灣,在國際間以野生稻研究著稱。

野生稻專家 跨領域研究

岡老師當時已年過60,白髮多黑髮少,但是活力充沛,中午不午休,開車上高速公路載筆者去嘉義農試分所,向鄭清煥博士請益,由此可見一斑。岡老師中午吃完中飯稍休息一下又開始埋頭研究工作,此對筆者日後影響很大,我在職場中很少午休,卻不及岡老師埋頭研究的精神。

接受岡老師指導時,他告訴我兩件事,研究主題和跨領域的學習研究,指定筆者依主題修非本科系的課程,當時題目的主角是水稻和褐飛蝨,關係是遺傳抗蟲性,所以選了許多昆蟲系的課程,更帶我拜會請益許多名教授,如陳秋男老師、朱耀沂老師、孫志寧老師、施劍瑩老師及剛回國的齊心老師,讓我的視野在很短時間擴展許多。岡老師提示我搜集資料關鍵詞水稻與褐飛蝨並摘錄重點,以利日後撰寫論文、前人研究及討論之用;此在日後我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時也是採取此方法。

岡老師另一個指導我的方式是試驗單位橫向聯結,所以我的碩士論文曾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林再發先生協助下進行,農業試驗所黃真生博士田間區分白背飛蝨,插秧時節岡老師還親自領軍插秧,後來農試所部分資料雖未列入論文內,但我卻在插秧時弄丟了我的結婚手錶,令我終生難忘。另一個學習場所是當時植物保護中心(PPC),在陳秋男老師實驗室待了半年,在溫室中觀察褐飛蝨與水稻生長關係。大概很少有碩士班學生像我一樣運氣如此佳,短短半年橫走中部主要試驗場所。

在兩年學習中,岡老師引領我在中部主要試驗場所學習,各研究領域主持人均為一時翹楚,如水稻蟲害褐飛蝨專家嘉義農業試驗分所鄭清煥博士、農業試驗所統計專家劉清博士、水稻育種專家黃真生博士等,讓我吸取各方精華練得一身功夫。經過學習環境背景橫跨臺大、中興,學習中還吸取各領域泰斗菁華,再經岡老師循循善誘,讓我體會到作研究要專精而且寬廣,跨領域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歷練,這也影響我在1989年在職進修博士班時,考量當時在職場所負責的工作內容,竟向植物病理挑戰,博士論文題目為「水稻白葉枯病抵抗性遺傳與生理之研究」。很慶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李成章教授,非常同意我的計畫書,還特別請中興大學植病系曾德賜老師為共同指導教授。回首學習訓練過程,與作物育種常利用的雜種優勢,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我身上可以看到育種的雜種優勢,不但橫走過內外相關研究單位,也終生陶醉在水稻研究領域中。

一步一腳印 桃李滿天下

岡老師指導過程中,影響我最深的是論文撰寫過程。中文不是岡老師的強項,他請系上文筆很好的白鏹老師指導我。他說文章要簡潔達意,就多看報紙新聞,學習在有限文字內清楚交代一件事的前因後果。論文撰寫首在資料整理,岡老師將我調查資料請益當時在農試所服務統計專家劉清博士,請劉博士以電腦先行分析之後,在農曆年過後,我就開始整理電腦分析之變方分析結果,完成後岡老師再依分析結果構思表格,當時我打字速度很慢,岡老師還教我使用打字機。製作圖表也都是照著岡老師指導一步一步做,今日依稀記得老師辦公桌旁資料桌,就是我花了約2個月時間完成資料整理的位置。圖表相關資料完成,岡老師性子急,代我打字,叫我坐在旁邊看,大約1天時間,我論文表格就在他的手中以英文表達方式完成,當下對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

岡老師對我平日生活關心方式,可由我研究所唸了半年就想休學來看,他處理方式還是很科學化,先找出問題癥結,然後幫我度過難關。後來沒多久我因當時男友目前丈夫廖建青學長,即將遠赴阿拉伯農技團工作,就先行完成終身大事。結婚時岡老師偕同胡澤寬老師特來夫家山居處道賀,並參加鄉村式的民俗婚禮。

現在回想起來,岡老師對我就像祖父母疼愛孫子女,似乎溺愛多於管教,與岡老師年輕時對學生嚴格要求的情況迥異。論文完成後,岡老師把論文內容以英文發表於國際期刊2篇,對我日後進入職場的績效評估及升遷很有幫助。只可惜岡老師撰寫報告的工夫,我學到的很少,這是溺愛造成的吧!

岡老師在臺灣曾教過的學生無數,對日後臺灣農業的發展影響深遠,例如2005年榮獲第一屆總統農業獎的謝順景教授、張文財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博士、中興大學教授)之外,還有張阿爐(張文財之兄)、蔡國海(日本北海道大學博士、中興大學教授)、胡兆華(日本北海道大學博士、中興大學教授)、朱燿源(日本東京大學博士、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曾任屏東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吳育郎(日本東京大學博士、高雄農業改良場場長)等人。岡老師於1916年12月22日在日本和歌山市出生,1996年1月4日逝世於三島市,享年80歲。

圖 4 1982年岡老師參加筆者婚宴

圖 5 碩士畢業時與岡老師於興大糧食作物研究所前合影

張素貞 / 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

※彭雲明註:岡 彥一教授是張素貞博士的指導教授,也是謝順景教授的授業恩師,曾擔任過磯 永吉教授的助教,民國70年代還在臺大農藝系擔任兼任教授,跟高等農林學校、臺北帝國大學及臺灣大學都淵源深厚。

回頁首


 

「米講堂」系列講座

磯 永吉學會教育推廣活動
講題:米的二三事
開講人:黃怡仁 (農委會農糧署簡任技正)
時間:2014年8月6日(三)上午10:00-12:00
地點:臺灣大學農藝系系館112講堂

吃“米”不知“米”故事?
想瞭解各種米食的源由、文化及歷史故事嗎?
享用米食想增添人文風情嗎?
歡迎走進磯永吉「米講堂」,
享用一場豐盛又精緻的“精神米食”大餐!

報名截止:2014年8月1日
人數限制:50人
聯絡人:彭雲明 教授(02-33664759)

報名網頁:請點此進入

 

磯 永吉學會教育推廣活動
講題:野生稻傳奇
開講人:李長沛博士 (農試所助理研究員)
時間:2014年9月27日(六)上午10:00-12:00
地點:臺灣大學農藝系系館112講堂

野生稻與現今之栽培稻外觀大不相同
臺灣本土的野生紅鬚稻又稱為「鬼」稻
這個「鬼」字就充分反應出先民眼中野生稻的神奇性
究竟野生稻與現今栽培稻有何血緣關係
為何現代的水稻育種家還保存野生稻的種原
請您來聽聽李博士的野生稻傳奇故事

報名截止:2014年9月25日
人數限制:50人
聯絡人:彭雲明 教授(02-33664759)

報名網頁:請點此進入

回頁首

譯《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心路歷程隨筆

圖 6 日文原版封面

※中文翻譯本出版時間將於《米報》、「磯 永吉學會」與「臺大農藝系」網頁上公告,預計2015年8月前正式出版。
預約網址:請點此進入

 

翻譯這本書的起由,必須從跟隨邢玉玫老師及鄭米惠隊長上山看竹子湖復耕田那一天開始說起。那天的滂沱大雨雖然讓插秧活動被迫延期,但是翻譯書案就如同等待著這場大雨滋潤的種子,因而發芽甦醒。

2013年竹子湖插秧活動因一場大雨延期,我接到宣佈延期的簡訊時,已經抵達集合地點石牌站。當時磯小屋志工隊的米惠隊長發了簡訊邀約我還是一同上山走走,那時我心中想著既然到了石牌站,那就上山吧,也想與久仰大名的邢老師見面。

乘坐公車抵達竹子湖之後,沿路上邢老師非常仔細的敘述著有關竹子湖的點點滴滴,老師帶著我們入田前和土地公打了招呼後往田的方向走去。此時,我腦海裡閃過了九州熊本縣的田野風光,那是我留學時期生活過的地方。我隨口告訴了大家這裡好像是在九州啊。邢老師在之後幾次聊天中提及對於我當時的那句話印象深刻,因為當年原種田設在竹子湖,氣候酷似九州是原因之一。離開了田,邢老師問我可否幫忙翻譯一些資料,當時的我,心中想著只是幾張需要翻譯的資料,於是爽快的答應了。

圖 7 30年代竹子湖頂湖地區的阡陌梯田榮景

幾天後,邢老師陸續傳來了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一書及臺灣日日新報相關報導一百篇的掃描檔案,我很好奇的打開一看,心中的第一個反應是後悔答應得太快了!因為檔案是一本以古日文撰寫的農業專業書籍,再者,這可不是隨便翻譯就可交差了事,因為內容涉及歷史的正確性。當時的心情猶如巨石重壓頭頂。這種心情並非不樂意去做而產生,而是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以這種心情展開了接近半年的翻譯工作。

翻譯這本原文書,我首先要克服的問題就是必須理解古日文正確的意思。如同前述,此書並非現代日文,不但在文法上與現代日文有所差異,而且使用的漢字及度量衡的基準也與現代不同。即使是對日文系畢業,在日本生活十年的我而言,也無法百分之百掌握意思。不過,花點時間查詢,我便可以逐漸掌握並且適應這生澀的古日文了。翻譯過程中,有關介紹竹子湖的動植物名稱及稻米專有名詞部分,也花費不少時間與腦力。由於是臺灣的動植物古日文名稱,所以想要在日本的動植物圖鑑網站上查到蛛絲馬跡極為困難,只能到國立臺灣圖書館埋頭閉關數日,調閱附有日文名稱的臺灣植物圖鑑,將其學名、中日文俗名加以對照求證。在鳥類名稱部分,由於書上的名稱錯誤不少,許多已無法查明,最後發出了信函給日本野鳥學會大阪分會,該學會在不認識我的情況下給予熱情的協助,並且詳細地將錯誤的名稱推敲還原成中文。有關稻米專有名詞部分,謝兆樞教授不厭其煩,在返覆來回校稿2次過程中,將文字修正為專業的農業研究用語,為這本書增添可靠性與光彩。

雖然這本書的內容不至於繁多,但是每當遇見瓶頸,不清楚書中意思而停滯不前的時候,我會想起邢老師一開始鼓勵我,要我不要有太多壓力,慢慢享受過程也是很美好的那句話,讓我獲得繼續往下走一小步的能量。當時邢老師信中是這樣寫著“那種現在正在進行中的動態時勢讓人有無限希望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是如此,這本書可說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能量與希望累積而成的。

2013年秋天,翻譯接近完成,恰逢竹子湖舉行割稻活動。這本書就如同2013年竹子湖的稻子,在春天播種,在秋天收穫。當我翻譯到臺灣日日新報記載著竹子湖農家們開始試種番茄的部分,意味著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完成重要任務,走入歷史,同時也意味著翻譯也即將收尾,心中不禁自言自語用日文碎念著なんだか寂しくなってきたなぁ(感到寂寥之意)。

 

圖 8 2013年秋天,翻譯接近完成,恰逢竹子湖舉行割稻活動。

2013年起,陸陸續續上了幾次山(竹子湖),因為聽了這些被遺忘的故事,因為山上有著自己親手插秧的田,因為想更了解書上說的故事,因為掛念稻子是否禁得起蟲子的貪食,因為擔心颱風帶來的倒伏…。漸漸的‘上山’對我來說,是累計翻譯能量的方法,也是一種喜悅、期待與責任。往返在磯小屋與竹子湖的田中,漸漸了解北部蓬萊米走廊的過去與今日的使命。感謝時時刻刻邀約我上山看田的邢老師和米惠隊長,也非常感謝以專業角度為我細心校稿的謝教授。沒有大家一路的伴隨,我無法完成翻譯的工作。最後感謝先人們賜予的精彩故事。

魏敏智 / 國立臺灣大學磯 永吉學會‧磯小屋志工

備註:
1931年(昭和6年)臺北州出版《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一書,載明當時於竹子湖設置蓬萊米原種田的基礎調查、作業過程及1923至1930年間耕作成績。其內容計分九個章節單元,可說是見證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稻作歷史的主要紀錄。
2014年3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臺灣大學磯 永吉學會,辦理「103年度《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翻譯案」,即以魏敏智先生之譯本為依據,由謝兆樞教授校譯之。本書的翻譯作業,即是以實踐磯 永吉學會宗旨為初衷。

回頁首


 

秘書組

一、接獲內政部6月13日來函,對於本學會5月23日提交之年度大會紀錄(103年),內政部表示審查通過,同意核備。

二、8月30日上午將召開第一屆第五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志工事務委員會

一、5月中旬磯小屋東側洗手間修繕完畢,並開始提供給服勤的志工使用。修繕工程包含:塑膠馬桶坐墊換新(兩件),天花板照明燈座位置調整,洗手間之紗門鋁框紗網修復,鋁門換裝新鎖,工程花費6,000元由熱心志工捐贈。

二、第四期志工的課程訓練於6月28日(六)在臺大農藝系208會議室舉行,共計有14位學員參加課程訓練。課程訓練當天,大部分學員均已填妥見習的日期與時間,見習結束後需經過考核及格之後才授與正式的志工證。

三、將於8月30日召開志工大會,舉行普渡祭拜活動。

北部蓬萊米走廊委員會

一、今年4月學會承接的陽管處委託計畫「原種田事務所」翻譯案,第一階段執行完畢,已於5月17日提出期中報告書。

二、7月11日發文給陽管處提出第二期工程款申請撥付,並回覆期中報告書的審查意見。

古蹟建物事務委員會

5月23日下午日本廣島縣教育長下崎邦明由教育部官員陪同來訪磯小屋,由農經系的內田直毅同學協助解說磯小屋的展場內容。下崎教育長也參訪了磯 永吉紀念室的磯 永吉與末 永仁銅像。

作物科普教育委員會

兩場農作物科普講座預告:8月6日(三)由黃怡仁簡任技正談「米的二三事」、9月27日(六)由李長沛博士談「野生稻傳奇」演講時間、地點與報名方式等細節請參閱本期的米活動主題。

文史與出版委員會

委員會召集人謝兆樞教授參與陽管處「原種田事務所」翻譯案之審校工作,翻譯工作主要由志工魏敏智負責,在5月17日提出期中報告,並於7月11日回覆陽管處之審查意見。

彭雲明 / 磯 永吉學會秘書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