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小寒】一月初五。小寒大冷人馬安。
【大寒】一月二十。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諺語】千途萬途,毋值得翻田塗。(下田耕作才是最實在的行業。)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迎甲午說「年」字與「稻禾」
    尋根臺灣好米(三)埋沒一甲子的低腳烏尖
米歷史 日治初期的軍刀農政
米研究 農藝新力軍初窺水稻
米人物 師恩永在—感懷在磯小屋的那段日子
米活動 磯小屋志工花東知性之旅
會務報告


 

迎甲午說「年」字與「稻禾」

農曆年是傳統社會最歡樂的節慶,即將來臨的農曆年(陰曆1月1日)是在陽曆的2014年1月31日,在這個農曆過年的季節,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回顧這個「年」字。根據大家熟悉的傳統的傳說,「年」是一隻食人怪獸,過年則是燃放爆竹驅趕年獸。最近這幾年出版的文字學書籍,對這個字的解釋牽涉到稻穀的收成與祭祀舞蹈,顯示「年」字饒富意義與趣味的「身世」。我將這兩三個月來閱讀的結果整理如下跟大家分享。

根據居住在中國大陸雲南的作家許暉的說法,「年」這個字在周朝就出現了,比起南朝(魏晉南北朝的南朝)以燃燒竹筒的爆裂聲驅鬼慶祝過年要來得早。據其考證「年」這個字與祭祀有關,是一年結束的最後一天所舉行的祭祀,此祭典在各朝代有不同的稱呼,堯舜之時稱為「載」,因為祭祀之廟稱為載社,夏朝稱之為「歲」,商朝稱之為「祀」,周朝則稱之為「年」。祭祀的對象則為祖先。許暉引用甲骨文學者葉玉森看法,將甲骨文的「年」字解釋為「會意字」,是「人」揹負著一捆「稻禾」回家。將象形字「禾」與「人」兩個字,以「禾」上「人」下的方式呈現的字,讓人領會此字之意義為一年一度莊稼收成活動。

下圖的廖文豪-2是廖文豪教授根據甲骨文所繪出之很生動的會意圖。廖教授的解釋是「年」是代表一個季節,呈現出農業社會的一般人收穫並貯藏稻米的活動,但是廖文豪沒有特別提到祭祀。

圖 1 甲骨文會意圖之一

日籍學者白川 靜則提到「年」這個字最早出現在殷商的甲骨文,由其指導下的小山 鐵郎主筆撰寫的書上對於這個「年」字的解釋跟許暉類似,也是跟祭祀有關的字,但是根據其說法祭祀的對象是稻神,祭祀的目的在於祈求豐收。白川 靜對這個「年」字的解讀也是將這個字視為是會意字,是代表祭祀稻神時擔任跳祭祀舞的「男性」舞者,這個舞者頭上有稻禾的裝飾,可能後來未必直接使用稻禾做為裝飾,而是演變為舞蹈時穿戴的頭飾或衣物其上有稻禾圖形。白川 靜也提出在舉行祈求豐收祭典時,參與祭典的舞者不只有男性,也有女性與兒童,分別是以「委」字與「季」字表示,請參見下圖。這似乎是每年一次場面不小的祭典,有男性、女性以及兒童舞者參與祭典。

臺灣客家習俗的「平安戲」(野台戲)在秋收之後舉辦,是「春祈秋報」的傳統活動,亦即春天祈求「上天」能賜福使得「風調雨順」並讓稻穀豐收,秋天收成之後舉辦酬神之大戲以報答「上天」所賜。雖然不完全類似白川描述的祭祀稻神,也是一種東亞文化中敬天的思想與活動。

圖 2 甲骨文會意圖之二

上圖的第二橫排舞者圖形摘自於小山 鐵郎所著之:漢字原來這麼恐怖,最左邊的是男性舞者,中間的是女性舞者,右邊的則是兒童舞者。第一橫排的字體則分別為:甲骨文「年」字(摘自於白川 靜)、大篆「委」字(摘自於服部 畊石)、金文「季」字(摘自於服部 畊石)。

綜合以上幾位學者對「年」字的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到「年」字的本義及其引伸的意義,現在把「年」字的本義與引伸的意義說明如下:「年」字本義即為揹負稻禾回家,或是稻禾收割後舉行的祭祀其中的舞蹈活動,這樣的活動在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循環中只有一次,因此「年」字引伸為一個循環,也就是一年。漢文化流傳的地區,人們在一個循環結束前的最後一天舉辦慶祝活動或是祭祀活動以迎接下一個循環的到來,此種活動就稱為「過年」,也就是慶祝過完了一個循環並迎接新的循環。我想磯永吉學會的朋友與磯小屋的志工伙伴,在瞭解年這個字的意義之後,必定會覺得參與學會及志工服勤是很有意義的,我們習而不察的這個「年」字與「年」的概念,居然是來自於「人」與「稻禾」的關係。因此我不揣簡陋,略微整理了7月以來有關文字學閱讀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也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在本文結束前我把金文的「年」字列於下方,讓大家觀賞,可以當做是過新年的賞字活動,雖然是同一個「年」字,但是每個撰寫的筆畫都有些變異,很有創作的感覺。

圖 3 金文之「年」字

上述1至3分別摘自於小山 鐵郎、許暉、廖文豪,4至12則摘自於服部 畊石。各位若是有興趣,可以進一步閱讀下列文字學書籍與字典。我推薦的閱讀順序如下。

1. 小山 鐵郎著 劉名揚譯(2013)快樂的漢字:跟著漢學大師白川 靜識字、賞字、解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本文沒有引用這本書)

2. 小山 鐵郎著 劉名揚譯(2013)漢字原來這麼恐怖:跟著漢學大師白川靜識字、賞字、解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pp.129-130

3. 廖文豪(2013)漢字樹1:從圖像解開「人」的奧秘。第一版第三刷。遠流出版事業。pp.30, 131, 219

4. 廖文豪(2013)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遠流出版事業。

5. 許暉(2013)這個字,原來有這樣的身世。漫遊者文化事業出版。pp.36-37

6. 許暉(2013)這個字,原來有這樣的身世。第二輯。漫遊者文化事業出版。

7. 白川 靜(1978, 2002)漢字百話。鄭威譯。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2010.04出版一刷,2012.04出版一刷。pp.145-147

8. 服部 畊石(1927, 1944)篆刻字林。資文堂構成社。我在蕙風堂(臺師大對面)買到的版本可能是未授權之翻印版僅註明是「三圭社版」,沒有出版日期。(這一本字典收羅了豐富的大篆『籀』、金文與小篆字體)

彭雲明 /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回頁首

 

尋根臺灣好米(三)埋沒一甲子的低腳烏尖

高腳、下腳、矮腳、低腳

明朝萬曆年後,漢人陸續遷徙,已經帶進來不少先來後到的水稻品種。若以最接近臺灣割讓給日本的年代(1895年)所出版的薛紹元《臺灣通志》為準,總計漢人共引進秈稻34品種,糯稻17品種。如此兩世紀於斯,這些品種縱貫全島,在亞熱帶季風型兼海島型的自然氣候環境以及漢人在臺灣逐漸發展出日趨集約的「一歲兩熟」栽培模式的耕作環境,在臺灣已經有了各地的農家種及其優勢的耕種用品種。1906年3月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的《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 第一編 普通作物》就是日本領臺之後,針對臺灣重要農作物進行普查的一個紀錄。根據他們的調查,總共有水稻379種、陸稻(非嚴格的植物學陸生旱稻,泰半屬於耐旱型水稻)24種。在這些農家種之中,有不少是在植株高度上產生天然的變異,經由農家自行選出固定下來的變種。例如格仔、烏殼、花螺、柳州及烏尖等農家種在特定的地方都已存在有株高的變種:

高腳格 臺北、桃園、新竹
低腳格 臺北、新竹

高腳烏殼 南投
低腳烏殼 南投

高刀烏殼 南投
矮刀烏殼 南投

高腳花螺 臺北、新竹
下腳花螺 臺北、新竹、彰化、南投

長腳柳州 基隆、宜蘭、臺東、深坑
柳州 基隆

高腳烏尖 新竹
矮腳烏尖 新竹

這些變種可能因地制宜,被選拔出來,然後代代相傳。例如低腳烏尖,顯然是在季風強勁得出名的新竹,因為其株高較矮,在強風中不易倒伏,因而被農家選拔留下進而流傳下來的。然而,有趣的是,育種家是怎樣看待這些地方種與農家種的?我們在一份手稿中看到育種家很特別的眼尖與感覺:這是一份1931~1932年間題為「在來種水稻純系間ニ於ケル各形質間ノ相關現象ニ関ユル研究」的研究報告,作者就是末永 仁。他在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所做的調查,然後由斎藤 巖(詳:連結一 連結二)做很繁複的相關分析。

我們很感興趣的是:1924年末永 仁已做了「神力」和「龜治」的雜交,1929年已選出「臺中65號」,該品種在1931~1932年間已聲名大噪;再者,1925年臺灣總督府業已決定放棄在來稻的雜交育種作業,轉而以日本稻為培育重點,末永 仁為何還在做在來稻純系各性狀間的相關研究?其次,為什麼相對於「高腳花螺」的變種是「低腳花螺」,而相對於「高腳烏尖」的是「半高低烏尖」?為何末永仁不和《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 第一編 普通作物》(1906)一樣稱之為「矮腳烏尖」?末永 仁手稿中的「半高低」有什麼特殊意涵嗎?

圖 4 為什麼相對於「高腳花螺」的變種是「低腳花螺」,而相對於「高腳烏尖」的是「半高低烏尖」?

「臺中在來1號」開啟先河

多年以後,有人做了「烏尖」與「低腳烏尖」之間的雜交,得到第二代(F2)的高低植株的分離比恰為3:1─這是單一基因顯隱性的比例,它跟典型動輒四、五個基因座所控制的株高基因作用是不同類型的。如果容我們「以今鑑古」,想必類似的雜交:「高腳烏尖(新竹)」x「矮腳烏尖(新竹)」末永 仁也做過,只是這個1931~1932年間的「在來種水稻純系間ニ於ケル各形質間ノ相關現象ニ関ユル研究」試驗之後,1935年臺中65號獲得臺灣稻米改良競賽第一名,1937年末永仁應砂勞越(Sarawak‎)國王之邀前往婆羅洲(Borneo)北部指導稻作後感染結核病,1938年臺灣蓬萊米的產量已高達140餘萬公噸,創下日治時期的最高紀錄,緊接在次年(1939年),末永 仁就以53歲之英年,在臺中田間作業中倒下去世,一切也嘎然而止。他手稿中「半高低烏尖」的「半高低」顯示他(或者與磯 永吉)已認為這是在植株的「稈型」(statue)上,有別於「矮株」的「短稈」,整體的高度是比真的矮株還高的、比原來的「烏尖」株高低一點的「短稈型」(short-statured)變種;「半高低」無疑是很恰當而且很口語的描述。只不過,時也命也,於他已時不我與!一樣的問題再度浮現時,已是改朝換代─戰後第五年的1949年了。地點也是在臺中,此時的「半高低烏尖(新竹)」或「矮腳烏尖」都已定名為「低腳烏尖」。這個「低」字確實比「矮」字高明了許多─「半高低」就是「低」,末永 仁(和磯 永吉)的看法是正確的。

1949年,臺中改良場的洪秋增與林克明先生,以「低腳烏尖」x「菜園種」的雜交,在後裔中選出高產、肥效佳、耐旱、適應性廣、直鏈澱粉含量高、適合米食加工的「臺中在來1號」,它是全球第一個雜交育成的半矮性品種,一改秈稻株高太高易倒伏影響產量的缺點,開啟秈稻理想株型育種的先河。然而,「臺中在來1號」生不逢時,在蓬萊稻為主流的糧食生產政策之下,其劃時代的創作並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再者,它來自父本「菜園種」優異的米食加工特性,也頻頻受到後來居上從「低腳敏黨」純系選拔的新品種「中林種」以及長粒型秈稻品種的挑戰,終致「臺中在來1號」一直都不是被指定的推廣品種。至於它日後與它的母本「低腳烏尖」搖身一變,分別以「TN1」及「DGWG」之名躍上國際舞臺,做出非凡的貢獻,那是12年後的事了。

所以,我說這個老天給予臺灣秈稻的「恩賜」─據推測是在1900年前後,發生在風城新竹的一個簡單「短稈基因」的天然突變,在斯土斯民中埋沒了一甲子,想必這也是相關的育種家們所始料未及的。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永吉小屋團隊

※編者註—「尋根臺灣好米」說的是臺中在來1號的故事,本系列下期預告「TN1的國際推手—張德慈博士」。

圖 5 在斯土斯民中埋沒了一甲子的─低腳烏尖

圖 6 臺中在來一號育種者林克明(中)(謝順景教授提供)
(歷史場景說明:照片最左是林正義,中間是林克明,右邊是王進生。王進生先生是前臺北農改場(現已併入桃園區農改場)之蔬菜育種專家,他退休後仍寫很多有關蔬菜育種的文章刊登在農友種苗公司所發行的《種苗與種子》上,一直到八十多歲為止。林克明先生是臺中區農改場之作物改良課課長,是水稻育種專家。林正義先生是臺大農場種子檢查室負責人、臺大農藝系教授,擔任我國派駐沙地阿拉伯農技團之團長多年。這張照片攝於:The second Far East Seed Improvement Workshop, Tokyo, May 11-30,1959,三位前輩代表我國與會。)

回頁首


 

日治初期的軍刀農政

圖 7 明治時代日本警察所配戴的軍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サーベル」。(saber)。網址:http://ja.wikipedia.org/wiki)

軍刀農政之名,係源自於日本警察所配戴的軍刀。

日本於明治維新後開始引進西式農法,並與本土農民依經驗所建立的稻作技術(因以福岡地區為中心,又稱為「福岡農法」)經學理與實務間的相互揉合,於19世紀末形成以良種、集約、多肥等為主軸的稻作經營方式—「明治農法」,並透過政府力量的指導與干涉,將一系列稻作技術措施(十四條「農事必行事項」)於民間強制施行。由於許多新式理論與農民的農事經驗及利益相違背,造成民間多有反彈,故推動時常有警察配著軍刀在農田旁監視農民,甚至對不配合的農民處以拘留或罰金,因此博得「軍刀農政」之名。

日本治台後,因應對稻米的需求日增,開始致力於改良米作,除品種的引進與試作,耕作技術也亟待提升,因此日本母國所採行的稻作技術改良措施也就成了相當好的參考依據。在因地制宜的考量後,1905起在臺灣推行的集約化耕作措施包括鹽水選、短冊形共同秧田、稻苗的正條植、堆肥的改良、病蟲害防除等。

雖臺灣與日本風土民情仍有差異,但要改變傳統務農習慣同樣衝擊甚烈,國家的力量在各項農法推行的初期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各項農事技術在推行的成效上卻也有不同的結果。

現今仍普遍使用的鹽水選就是成功的例子,初期農民認為浸鹽水會使稻種腐爛,加上要增加食鹽的開銷,因此多半抗拒。然而在持續動員政府官員、技術人員、警察及地方保甲系統宣傳推廣,甚至祭出補貼食鹽費用的政策,加上鹽水選確實能讓不良稻種汰除,使得產量提升的成效浮現,農民開始能接受這樣的操作模式,許多地區的施行率甚至高達八、九成,1920年代以後官方已少有推廣活動,顯示該項技術已深入民間。

然而官方大力推動的共同秧田就因牽涉到經費、地點等問題,始終遭逢地方反彈而難以普遍施行。正條密植則因本田施行面積過大,購置正條器等農具會造成農民額外負擔,政府又難以大規模補助經費,亦未普及。

綜觀軍刀農政的施行歷程,可見國家的力量在初期雖可達到推廣的目的,但耕作的收益是否能有效提高,卻終究是影響農民調整耕作技術的最重要因素。

圖 8 1904年11月25日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的技術推廣報導

資料來源:蔡承豪(2009)「軍刀農政」下的臺灣稻作技術改革與地方因應
劉建甫 整理

回頁首


 

農藝新力軍初窺水稻

圖 9 稻媽媽張素貞研究員(左三)全程引領我們參訪與學習

對一個農業新生力軍剛進入大學農學院的一年級生而言,參觀第一線的農業改良場,是個很棒的經驗。2013年12月8日一大早我們一行六人展開作物科學導論參訪,目的地是位於苗栗縣公館鄉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由系上剛聘兼任實務教師張素貞研究員帶領整個學習過程,張素貞老師是1981年農藝系畢業的學姐,在磯永吉小屋《米報》常以稻媽媽分享水稻相關的文章。從臺北搭車到苗栗,沿途的風景由都市叢林,漸漸轉換成工廠林立的工業區,最後是綠油油、黃澄澄的田野風光。農改場位於館南客運站旁,四周盡是臺北看不見的草地風情,令我們陶醉其中。

上午的行程是參觀「農業博覽館」及「蠶業文化館」。「農業博覽館」裡首先見到了是當地苗栗傳統的農業器具、服裝……等和當時留下的珍貴照片。感受著先人沒有進步科技、方便機器,卻仍種植出種種作物,孕育全族。我們並看了當時苗栗的種族分布。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生活在此,呈現了多元社會。接下來我們看了一年四季苗栗各地特產各種不同的蔬果模型。一到三月的桂竹筍、草莓、楊桃香甜可口;四月到六月有著桃李、絲瓜、葡萄、荔枝、高接梨等待採收;七月到九月盛產苦瓜、玉米、梨子;十月到十二月則有芋頭、橘子、香瓜……。這麼多當季新鮮的食物,看了真令人肚子咕嚕叫。樓上有土壤分類的介紹。我們大二即必修土壤學,期待著究竟是怎麼樣的條件、怎麼樣適合的土,才能種出碩大肥美的作物。「蠶業文化館」保存一些當這裡還是「蠶業改良場」時使用的一些器具,裡面還有活生生的蠶依年齡分成一小堆在大啖桑葉。素貞學姊並介紹了不同蒐集蠶蛹的容器,為了有經濟利益的蠶絲,先人想出並製作不同形狀的容器設計,使我們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參觀農業展覽館及其它展區後,我們在素貞學姐招待下飽食一頓苗栗客家美食,緊接著展開實際走訪試驗田及實驗室的有趣行程。生活在都市的大眾對於稻田的印象,往往是電視廣告中一望無際、隨風搖曳的金黃稻穗。而苗栗農改場的試驗田十分小巧精緻。且不同於一般水田常見的單一品種種植,試驗田裡有好幾個品種的稻米,各以竹牌子作區分,高矮、顏色不同,錯落有致,十分可愛。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名鼎鼎的「臺稉九號」、用於稻田彩繪的「紫色水稻」,還有罹患白枯穗病、枯黃帶白斑的可憐水稻。田裡好像也有一些水稻仍在育種階段。聽說傳統育種來說,一個品種的誕生要耗費十年,「十年」幾乎是我們生下來至今一半的光陰了,光是想到科學研究可能需要花費這麼多時間才能開花結果就讓人頭暈目眩,也十分敬佩前人刻苦研究的精神!

看完了試驗田,學姐帶我們實際體驗一些他們平時會做的研究工作—水稻產量構成因素評估實務操作。水稻產量構成因素包括穗數、粒數、稔實率和千粒重,再將以上相乘。今天我們操作的是計算稔粒和不稔粒數。本來還要量穗長以及分了幾支穗,可惜時間有限只能數米粒,這些我們不以為意的小細節,竟也是研究範圍的重要部分。學姊並大概講解了臺灣改良場及試驗場的主要研究。

我們的最後一站是考種實驗室。跟一般想像中的高科技實驗室不同,該實驗室只要有尺和測量米的工具即可,有種回歸純樸、不受限於器械,以自然為師的感覺,而研究成果依舊是用於造福農民。

最後,張學姐期許我們在未來人生當中,一定要「培養對工作的熱忱」及「創新」的想法,才能建立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我們就帶著新觀念、新想法返航。

文 / 張雅晴、黃怡文、吳念倫、蔡亞臻、陳郁綾、廖建寧
(臺灣大學農藝系一年級學生)
圖 / 蔡亞臻

圖10 苗栗農改場的試驗田十分小巧精緻

圖11 「數米粒」竟也是水稻育種研究的重要部分

圖12 參觀第一線的農業改良場是個很棒的體驗

回頁首


 

師恩永在
感懷在磯小屋的那段日子

圖13 林正義教授(1926-1984)

2013年8月初接到磯永吉學會秘書長彭雲明教授來信,要我寫一篇緬懷林正義老師的文章,本想以事情繁忙為藉口推託,但想到和林老師九年多相處的時光,如果不把林老師偉大的事蹟公諸於世,那就真的太對不起林老師多年的教誨了。過去幾個禮拜以來,40多年前跟隨林老師在種子研究室學習、做論文的點點滴滴,漸漸浮上心頭。

研究甘藷花藥 奠基組織培養

1968年我從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同年考上臺大農藝研究所,經一年的兵役於1969年到臺大就讀,由於對臺大的老師不熟悉,也由於較晚向臺大農藝所報到,因此找論文指導教授讓我處處碰壁。有同學告訴我,在農場種子研究室的林老師學問好、經費多,是非常理想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所以我就以畢中本主任推薦為理由,請求拜見林老師,並要求指導我的碩士論文;當時擔任林老師助教的曾美倉老師(也就是種子研究室的總管)委婉的告訴我,林老師可能不收研究生,讓我非常惶恐也非常失望,想不到一個禮拜後,竟通知我前往與林老師面談,當時另有兩位同學(陳正己及戴國興)也收到通知。

林老師只簡單的交代「作研究可不是混混而已,要非常努力,這裡有三個題目,你們就用抽籤來決定你們的研究題目吧!」我抽到的題目是「甘藷花藥組織培養」,由於曾老師已進行了甘藷花藥培養的初步試驗,讓我很容易就上手。林老師與曾老師大概是國內組織培養界的先驅,能跟著他們在先進領域學習,打下深厚的組織培養根基,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是幸運。

磯小屋的精神 發揮淋漓盡致

早期種子研究室的組織培養研究設備非常克難,接種箱的前方有兩個開口以方便雙手伸入操作,接種前必須用70%酒精或1%昇汞水噴灑消毒5-10分鐘後再進行接種,每接種5-10分鐘就要重覆前述的消毒過程,雖然比不上現在的無菌接種箱,但只要小心操作發霉率並不會太高。

由於需要使用接種箱的學生太多,後來就用塑膠布隔了一間約一坪大的接種室,裡面除了紫外線燈外,就是一張桌子及一張椅子,每次要接種前將內部充分消毒是必需的,往往三個小時接種下來全身都溼透了,但在那個時代卻沒有學生抱怨過。

接種後的試管最初也以恆溫培養箱為主,由於培養試管越來越多,才有培養室的設立,當時是以角鋼配合三夾板隔層,並配合120公分的日光燈發展出來的培養架,雖然簡單卻十分實用,目前仍被許多大學及研究機構的組織培養同仁及商業機構沿用至今。

研究室有一臺據說價值新臺幣8萬元(當時臺大教授的月薪約新臺幣5,000元)的計算機(好像是SONY製)及一臺水洗式的影印機(可能是農藝系第一臺影印機),雖然影印須經過水洗曬乾等繁複過程,但大家使用起來仍感到非常方便,這臺影印機讓我們幾個研究生在文獻的蒐集上方便不少,研究中途若有缺少所需的儀器(例如照相及沖洗設備、冷凝管等),林老師及曾老師會帶著我們到種子研究室的二樓閣樓去尋寶,往往收穫比我們預期的還多,也養成了我們盡量使用舊儀器、拆解儀器、修復儀器的好習慣。

身教重於言教 激發自我省思

研究論文順利的在兩年期間完成,記得5月底將多達96頁的論文手稿恭恭敬敬的呈給林老師時,他花不到一分鐘時間連第一頁都沒翻就丟還給我,說「我不知道你寫些甚麼東西?」當時還真有點傻眼,怎麼老師連看都沒看就丟還給我?回家以後將論文手稿詳細審視,才發現裡面真的是錯誤百出,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仔細修正,重新用十行紙謄稿後再請林老師指正,這一次他花了兩分鐘時間,看到第二頁又丟還給我,說了一句「還是亂七八糟!」

回家後,仔細翻閱才發現,原來連抄都會抄錯行(研究生不都是這樣嗎?),因此又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修正完畢,這時已經是6月底了,距離論文口試的時間越來越近,由於論文的圖表必須中英對照,而我的英文又十分的菜,只見林老師在英文打字機上單指打字速度超快,把我的英文表格很快就修正好並重新打印,讓我十分感動。原來接受日本教育的林老師,中文並不十分順暢,三番兩次的把論文退還給我,目的是要我自己去發現錯誤,這樣子的修改論文方式讓我終生難忘,也讓我在往後的學術生涯指導100多位碩博士研究生寫論文時,發揮了極大的效果。

畢業後林老師和曾老師商量要留下一位研究生當助理,他們看我務實肯幹、精力充沛,很幸運的被羅致擔任種子研究室研究助理的工作,在往後的幾年中更學到了不少林老師的看家本領。林老師最讓我敬佩的是他做事的態度及幹勁無人可比,把以身作則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1970至1975年間林老師進行半矮性秈稻的育種工作,這幾年讓我成長最多,也讓我學到了許多林老師的行事風格;記得有一次我準時八點上班,發現林老師已提早20分鐘在田間進行選種工作,學生比老師晚到那是多麼可恥的事!所以隔天我七點半就到研究室,沒想到林老師又比我早到20分鐘在田間做了不少事,往後兩天,雖然我每天都比前一天提早30分鐘到實驗室,但都比林老師晚到20分鐘,我慚愧之餘決定隔天天還沒亮就到研究室等林老師,心想林老師總不至於昨天晚上睡在研究室吧?沒想到那天林老師九點才來,讓我在田間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

我暗自思量,那幾天和林老師的鬥智及心理戰,林老師一定有他的用意,目的是要我自己多想、多看、多用頭腦;他不會當面傳授你秘笈,也不會數說你的不是,一切都要你自己去體會,這樣子得到的經驗才會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魔鬼藏在細節 畢生難忘教誨

林老師對研究室的管理也要求甚嚴,當曾老師外派象牙海岸種子中心主任時,作為研究室總管的我,無時無刻不戰戰兢兢的做好每件事,記得有一回研究室買了一個新的無菌接種箱,當然大家排隊使用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知道是哪位仁兄使用完接種箱沒有處理乾淨,當林老師前往使用時產生非常大的困擾,也因此對我的管理不善給了極大的懲罰,竟然有好幾個月不跟我說話。當時我正在進修博士,幾乎為此中斷學業,這種椎心之痛讓我永生難忘,卻也讓我往後在加州大學進行博士論文研究時,拜前車之鑑而轉危為安。

1977年我考上教育部公費留考,到加州大學河邊分校國際知名的植物組織培養先驅Murashige教授的研究室,進行我的博士論文工作。由於做實驗所需,Murashige教授要我自行前往Labanauskas教授的實驗室使用含氮量檢測的設備,我花了一個早上的時間,和Labanauskas教授的博士後學者(好像是Dr. David)學習該項技術,但下午Labanauskas教授出現時竟然不分青紅皂白下逐客令,原來兩位教授之間有不愉快的過去。

這下可難倒我了,想到林老師給我的慘痛教訓,我捲起衣袖足足花了三個小時把Labanauskas教授的實驗室打掃得一乾二淨,第二天Labanauskas教授看到後大為訝異,問他的博士後學者「是誰把研究室整理得那麼乾淨!」

結果,Labanauskas教授答應了我的請求,還詢問我願不願意轉到他的門下當他的學生,假如不是林老師給我的教訓,我還真不知道要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境呢。別小看這小小的善後工作,對學生眾多的研究室管理尤其重要,筆者後來任職農試所及朝陽科技大學進行組織培養及生物技術的研究,常有中興大學、中國醫藥大學、東海大學及朝陽科技大學的學生進行碩博士論文的研究,常常告誡學生給別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大家都方便,研究室也就更和諧,成果的產出勢必更豐富。林老師絕對沒有想到他當年的一怒會影響到這麼多人的未來吧!

林老師是一個面惡心善的人,對學生的照顧不溢於言表,他的出招讓人不容易察覺,但最後總會發現他是有目的的,例如有一次他的瑞典友人Dr. Goransen夫婦來臺考察,林老師竟命令我這個英語無法溝通的人去接待,所以在一整天的陪同參觀下,我發現我的英文竟比不上農復會(農委會的前身)的司機,讓我慚愧得無地自容,也因此激勵了我努力念好英文的念頭,林老師的用意昭然若揭。我在日後近40年的學術研究生涯中,應邀到30餘國講學、為外交部辦理20餘場友邦國家科技人員的植物組織培養訓練班,若不是林老師當年的當頭棒喝,激勵我把英文念好,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吧!

播種者已先行 庇蔭後學無數

林老師博學多聞,印象中林老師曾買了一套約有150本日文版的農園藝栽培書刊,僅僅花三個月就看完了;由他主編的《臺灣耕地雜草》上下兩冊多達千頁,他毫不居功,掛名臺大農藝系為著作人,淡薄名利可見一班。

林老師在1978年初應聘榮任我國駐沙烏地阿拉伯農技團團長,於1983年返國(詳細事蹟請看《米報》第四期臺灣農學會林俊臣秘書長所撰:緬懷恩師林正義教授),五年期間在沙國打下的基礎讓後續接任的團長個個稱讚有加,我於2006年應沙國農部之邀請赴該國農業研究中心講學,有機會重返林老師當年在Hofufu的農業試驗機構,碰到老一輩的沙國研究人員,都還記得林老師當年的豐功偉業,要說在國外進行科技外交,林老師居功厥偉當屬第一人,說他是臺灣的農業大使,林老師當之無愧。

林老師閒暇之餘喜歡抽菸、喝酒,只要幾瓶啤酒下肚,林老師就會和你勾肩搭背,聊個沒完,非常有趣。他喜歡抽新樂園的老牌香菸(據說比較有臺灣味),也喜歡叼著菸斗看書,也許是菸抽的太多吧,1983年冬天感冒咳嗽不止,到臺大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罹患肺癌。1984年6月我遠赴美國依利諾大學進修前,再度前往臺大醫院探視林老師,林老師不忘諄諄教誨,我感觸很深,臨行前我推著輪椅送老師到化療室,沒想到這一分離竟成永別!林老師於當年10月病逝,得年僅58歲,我遠在美國無法回臺送老師最後一程,終身遺憾。

1978年獲得臺大農藝博士學位之後,我任職於農業試驗所並任教於多所大學,在學術界打滾了將近35年,一路走來都很平順且屢創佳績,靠的也是40餘年前受教於林老師門下,學習做人做事的原則與態度;目前已過退休之年,仍任教於朝陽科技大學,經常應邀於各大學演講,我總不忘把當年林老師刻苦耐勞的研究精神述說給同學們聽,也因此影響了不少學弟妹們。林老師可能沒想到他當年播下的種子,會對臺灣的植物組織培養研究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林老師地下有知,應會含笑九泉吧!

蔡新聲 / 朝陽科技大學 講座教授

圖14 磯小屋閣樓現況

圖15 剛「出土」的接種箱,落滿歲月的塵埃

回頁首


 

磯小屋志工花東知性之旅

民國102年11月23日林懷民帶領的雲門舞者在臺東池上演出「稻禾」之舞,對於磯小屋志工有很大的啟發,雖然無法在演出當天現場觀賞,但是對於舞團在池上鄉演出的地點懷著朝聖的心情,希望能有機會前往現場一遊,這是志工們舉辦花東之旅的緣起。

在隊長鄭米惠以及學會理事林珠孌的規劃下,大家在12月18日踏上旅程,開始三天的花東之旅。第一站參訪的機構是臺東區農改場,在結束五小時的火車行程後,受到臺東場熱情的接待,恰好當天也是臺東場舉辦一年來研究成果發表會。

圖16 參訪第一站臺東區農改場

場長林學詩博士親自來為磯小屋志工解說各成果之研發與應用及產值,作物改良課蘇炳鐸課長更是全程陪伴志工,並對於場區園藝作物逐一介紹。今年該場的成果有一項非常引人注目,就是驅鳥器,以太陽能板取得電力,來啟動金屬片碰撞裝置發出響聲以及震動,並達到驅趕鳥類維護莊稼收成的目的,而且該裝置成本算是平價,易於推廣。場方親自開啟裝置對志工學員做一示範,裝置在田區上方之驅鳥裝置,以電力驅動繩索上的金屬片,間隔數秒的時間輪番震動,輪流發出響聲,驅趕效果甚佳,令人印象深刻。巧合的是驅鳥的情節也出現在「稻禾」之舞的秋收一幕,男性舞者手持細長之竹子末端從上往下鞭打舞臺,也有舞者在舞臺上騰空躍起,手持細竹,從垂直天空的方式猛力往下敲打舞臺,用以模擬秋收前的農人傳統驅鳥的動作。

圖17 電動驅鳥裝置

圖18 傳統驅鳥動作融入「稻禾」之舞

我們之所以將參訪之旅第一站安排在臺東場,前往池上朝聖固然是主因,另外有一個原因是臺東農改場的第二任場長饒烈先生(任職期間41.04.24-53.11.30)是高等農林的農學科第一屆校友,饒烈學長是當時中國福建省政府的公費留學生,派來日本留學,就讀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学校,其修業期間為1922.05-1925.03。當時公費生一共五位,除了饒烈之外,還有闕榮興、郭鴻炯、黃逢霖、鄭毓湊。下面照片上的五位畢業生是在當時的農試所前方留下的照片。饒烈在畢業(1925.03.23)前約一個月磯小屋落成啟用(1925.02.28)。圖上第一排由左至右為:鄭毓湊、郭鴻炯、闕榮興,第二排由左至右為饒烈、黃逢霖。饒烈與闕榮興在臺灣光復後來到臺灣,闕榮興擔任農林廳主任秘書,饒烈擔任臺東場的場長(以上引述中興大學總務處前主任秘書黃天九先生的敘述)。能來到高等農林校友饒烈前場長服務過的臺東場,對於高等農林学校作業室的解說志工來說,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緣分。

圖19 高等農林学校第一農場作業室與本家

圖20 第二排左為饒烈先生(戴帽立者)

臺東的特殊文化,獨特於臺灣其它都市,多數人的印象裡它是一個多元族群的溫馨小鎮,有一位充滿善心而且樂於助人的陳樹菊阿嬤。外人比較難得聽到的是錫質平(Hilber Jakob)神父與其所屬的天主教白冷會(Bethlehem Mission Immensee)所創辦的公東高中。離開臺東農改場後,米惠與珠孌特意安排大家去參訪公東高中的校舍,這棟板塊狀的建築物訴說著感人的歷史:這是錫質平神父1960年在臺東創辦「公東高工」的第一棟校舍,當時創校時的考量是結合了實習工廠、宿舍及禮拜堂三者於同一建物,提供經濟情況欠佳的臺東子弟有學習、住宿以及感恩崇拜天主之處。導覽志工提到錫質平神父在68歲罹癌過世前雖然極度疲憊,仍然每天登上三樓的禮拜堂禱告。我們進入聖堂,凝視耶穌的聖像,並聆聽志工解說當太陽升起時,陽光會透過三樓聖堂的天窗照在聖像上,象徵天主的愛與恩典。撫今追昔,聯想到臺東之所以讓人感到溫馨,其來有自,錫神父的奉獻事蹟在其身故(1985)後多年,仍提供了臺灣社會行善奉獻的典範,持續激勵我們志工後進。

圖21 天主教白冷會所創辦的公東高中

當天晚上夜宿福康飯店,我由於補眠之故,早早就寢,錯失了與志工伙伴探訪陳樹菊阿嬤的機會。翌晨得知有心的志工在米惠與珠孌帶領下,無畏寒流一同前往菜市場與樹菊阿嬤話家常。

旅遊的第二天,前往位於鹿野鄉的茶改場臺東分場參訪,場方製作了歡迎磯小屋志工的海報,令人備感榮幸,分場長吳聲舜親自為大家解說臺東花蓮地區茶業的沿革與特色,為了與現有其它茶產區之產品有所區隔,臺東場推動有機蜜香紅茶成效卓著。解說之外也帶領志工參觀製茶設施,並準備了花東茶區的特色茶讓志工逐一品嚐。吳場長是新竹縣新埔鎮的子弟,深知故鄉東方美人紅茶的潛力,來臺東任職後潛心研發創造了高價值的蜜香紅茶。

圖22 參訪茶改場臺東分場

此次參訪瞭解到臺東茶改分場扮演的角色其實類似竹科,以研發高價值的茶產品,技術轉移給花東地區之茶農並輔導其擴展成有規模產值之產業。我們也見到兩位年輕優秀的研究人員加入吳場長的團隊,為花東地區茶產業共同努力。

揮別吳場長後,在臺東鹿野高臺的福鹿山休閒農莊,參觀飛行傘運動盛行的起飛臺與寬廣的山谷平原地,短暫停留後便前往池上鄉建興碾米廠。中午的午餐是以建興米廠所生產的優質多力米為主食的便當,香Q可口。當晚投宿於梁廠長所經營的大地飯店。整個下午的時段,米廠主人也是池上米重要產銷推手之一的梁正賢先生,陪伴志工並導覽其碾米廠,與米廠的米質檢驗實驗室。

圖23 池上鄉建興碾米廠

梁廠長更擔任志工之導遊,在遊覽車上沿途說明池上鄉的有機水稻栽培的情況,帶領大家去拜訪池上鄉萬安社區有機水稻產銷班班長蕭煥通先生,參觀其親手整理的生產履歷紀錄,蕭班長在孩提時隨著父親從新竹縣北埔鄉來池上開墾,雖已70幾歲了,依然矍鑠。根據梁正賢廠長的敘述,池上鄉民大部分為客屬,可能來自桃竹苗地區,早期來到後山胼手胝足墾荒,樂天安命務農。梁廠長也特地帶我們去看金城武拍攝伯朗咖啡廣告之樹與天堂路,以及林懷民老師「稻禾」之舞的現場。國家劇院首演的「稻禾」之舞出現了四首客家山歌,其曲調來自高雄美濃,分別出現在第一、二、及第六幕的「泥土」、「風」與「穀實」,可能是以歌聲象徵池上的客屬農人社區。

圖24 拜訪池上鄉萬安社區及有機水稻產銷班班長蕭煥通先生

池上鄉除了「金城武」的「咖啡」廣告樹與林懷民的「稻禾」演出之田,還有兩個令人驚奇之處,一處是位於大坡國小的斷層崖,此處是最自然的地質教育現場,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擠壓之處,將校園內溜滑梯腳根處頂起,另一處則是「大坡池」,位於池上鄉最低窪之處所形成之蓄水池,景致之美無以形容,駐足池畔,眺望遠山一片翠綠,極目四望盡是自然景觀,只見綠草與樹木,唯一人造之設施即為沿湖之步道與自行車小徑。早期也是池上鄉賴以灌溉之水源,更是池上鄉名之由來。

圖25 位於大坡國小的斷層崖

圖26 景致優美的大坡池

池上鄉濃厚的社區情懷,也從與在地居民的對話中可以感覺。一位在池上鄉開設池上書局兼營文具的簡博襄夫婦,簡先生雖然從事鋼琴調音師的工作,但是很巧與農藝系有淵源,幾年前曾經修習過系上王裕文老師開授的咖啡學,當年在上課的傍晚時分都會經過磯小屋。12月19日夜間八點左右,在書局中邊啜飲糙米茶,邊聽簡太太敘述這兩年來為了拍攝稻禾的舞蹈背景,池上幾乎是全鄉動員,包括勸導設攤的鄉民與縣民全數撤攤,由於大家都有愛鄉意識,至今池上的景點即使在例假日也沒有攤販。到了演出的那幾天,不少中小學生都加入志工的行列維持秩序以及替遊客指引方向,真是很感人的在地社區生活教育。「希望下次要找機會再訪池上,並小住幾天」這大概是所有訪客的期望。

在零雨其濛中,開始第三天的旅程,遊覽車在綠蔭夾道的海岸公路上蜿蜒北上花蓮,原住民的司機大哥不疾不徐,悠遊行車,志工隊一行20餘人上午參訪了林田山林場,與花蓮海岸特殊黃金蜆產業。此產業於民國60年左右創立,如今已經頗有規模,恰巧「隊寶」陳景林先生的女婿是立川漁場場長的同學,託他之福,我們受到立川公司熱情的招待,並品嚐了蜆肉製作的即食的湯品(instant soup),在立川漁場的餐廳用饍後稍做休息,即繼續下午的行程,尋訪了夢幻湖,並參訪了其園區中歐洲住宅式的民宿屋內陳設。

圖27 參訪立川漁場及歐式夢幻湖園區

下午兩點半左右最後到達參訪的最後一站花蓮改良場,承蒙花改場推廣課的林正木助理研究員接待,觀賞花改場的歷年研發成果簡報投影片後,即前往稻作研究室,聽取助理研究員林泰佑先生的解說。由於花蓮也是有機米與良質米的重要產區,水稻的有機栽培與選育適當品種都是地方產業中重要的研究項目。林助理研究員是系友,幾年不見,手指靈巧擅長彈奏琵琶的大個頭學生,已經脫胎換骨成為深具專業素養的研究人員,系上的小屋志工也以他為榮,他的金框眼鏡,讓參訪者感覺十分的scholarly。最近剛從日本考察回來的泰佑,為我們解說該研究室目前進行良質米育種的情形,語調穩健、清晰且充滿信心,我們相信假以時日,泰佑會選育出有特色並適合花蓮地區有機栽培的水稻品種。

圖28 參訪最後一站花蓮區改良場

最後參訪的是設施園藝作物與中草藥植物,負責解說的研究人員鼓勵我們摘取棚架上的蔬菜水果親自嚐一嚐味道,包括苦瓜、蕃茄等作物與中草藥植物。邊聽解說邊小口品嚐蔬果藥草,是很特殊的體驗。研究者對於設施中園藝作物均有多年的研究,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他以最淺顯的方式讓參訪者能快速瞭解作物的價值與特色,顯示其累計多年的智慧。最後與花蓮場的林正木先生合照結束參訪。

下午5:30左右三天的參訪行程終了,在前往花蓮車站搭車的途中在「阿美麻糬」的小米文化館略做採購即火速趕往花蓮車站搭乘太魯閣號列車,幾次來花蓮旅遊都是驚險萬狀最在後一分鐘搭上列車,開遊覽車的司機大哥實在是有夠厲害,總是能在假日傍晚市區交通最擁擠的時刻及時趕到車站。

此次旅遊結合大家的力量辦得非常圓滿,隊長米惠與理事珠孌居功厥偉,負責全程的規劃,包辦所有的細節,包括購買車票、預訂遊覽車、住宿及餐廳。其它的伙伴也貢獻不少,例如景林伙伴聯絡了立川漁場,瓊娥與淑珠聯絡了台東當地的臺大農場園藝組志工王慈珀老師給我們做公東高中與台東鹿野的導覽。大家在三天旅遊中除了學習農作物相關知識以外,伙伴之間有更多的互動機會,使得志工的program朝向一起學習、一起分享與一起成長的方向邁進。

圖29 學習分享,快樂成長

回顧磯小屋志工隊在101年6月初開始成立,至今已經一年半多,在這段過程中,我們感謝邢玉玫理事所指點的方向,她對於志工的組織、志工教育與志工隊之運作等各個面向都提供了深入的建議。也感謝第一任隊長林如貞,在志工隊草創階段,以驚人的熱誠,為磯小屋的古老掛鐘、風鼓機與風扇尋找新生命,奔走尋訪相關的朋友,將這些古董一一修復,更在102年的春天為磯小屋添製了服勤背心10件。我們也在此表達對張釉芳理事的謝意,她除了參加志工服勤之外,在101年底(11/27)設計並製作了第一批的志工服勤背心五件贈送給磯小屋。磯小屋的志工就是在志工伙伴大家的努力之下成長茁壯。在第二任的米惠隊長領導下更是快速進展,例如服勤排班的自動化、成立農作物技術組,將志工的服勤分組以及辦理志工活動凝聚志工的向心力。在這個103年的年初展望未來,預期志工伙伴在新隊長瓊娥的領導下會有更多的互動、學習與成長。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附記:本文所使用的照片出處說明:
1. 饒烈先生畢業照片是引用自「(中興大學)校史口述歷史—訪問黃天九前秘書」
2. 高等農林学校第一農場作業室與第一農場本家照片是引用自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收藏
3. 舞蹈的驅鳥動作照片是引用自雲門所出版的「稻禾」,雲門40,第39頁
4. 在花蓮場致贈感謝狀給林正木先生的照片是志工伙伴戴舜英小姐拍攝的
5. 其餘的照片全數是志工伙伴陳景林先生所拍攝的
6. 雲門的「稻禾」舞劇其摘要短片在下列網址上可以瀏覽:http://www.youtube.com/watch?v=wII53xAYs4s

彭雲明 /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回頁首


 

● 2013年11月22日,日本李登輝學校研修團共計約40人拜訪農藝系與磯小屋,並由賴光隆教授演講「蓬萊米與臺灣農業」。

● 2013年12月4日,日本富山縣入善高等學校農業科師生參訪磯小屋。

● 2014年1月17日辦理第一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