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立冬】十一月初七,稻成熟,入冬田頭空。
【小雪】十一月廿二,十月豆,肥到不見頭。
【諺語】一粒米,百粒汗。(比喻農夫種田辛勞,糧食不可浪費。)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發行

 

米故事 尋根臺灣好米(二)躍上舞臺的「烏尖」
米歷史 臺灣水稻品種的審查命名登記作業程序之變遷
米研究 水稻媽媽開講—雜種優勢在水稻育種上之應用
米人物 緬懷恩師林正義教授
米環境 稻魚共生 青鱂魚
米活動 糧生定座 米講堂開講
    品米會 吃飯大代誌
會務報導


 

尋根臺灣好米(二)躍上舞臺的「烏尖」

無芒耐旱占城稻 流傳千年

從方志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漢人遷臺,他們帶進來很多種植中原的秈型水稻,其中不乏優秀的品種,在200年方志紀錄,一直沒有缺席的「占稻」就是其一。早占、埔占與占仔都是占稻。所謂的占稻就是占城稻,來自交趾(今越南中北部)的占城,相傳是唐太宗伐占城國得其種;《宋史 食貨志》描述占城稻「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無芒對收割、脫粒(打穀)有利於農家操作,加上較耐旱且不擇地而生,使得占城稻可流傳千年而不衰。占城稻一直以來就為漢人所注意而選拔,故有很多不同名稱,《諸羅縣志》提到:「有占稻,俗名占仔。……有赤、白二色,白者皮薄易舂。六七月始種,十月收。稻之極美者。」另有描述埔占:「殼白米赤,皮厚。種、穫同圓粒。臺人初賤之,但用以釀酒;年來穀貴,價漸與他種等,皆為常餐矣。」上述之早占(尖)、埔占(尖)和占(尖)仔,只是占城稻中發生的變異,漢人將其選拔後栽培,同時也因為「占」與「尖」在閩客語音近同,在名稱上有混用、分用的現象。

200年間的各地方志裡,占城稻中的「烏尖(占)」首次出現在1764年王瑛曾的《重修鳳山縣志》,1752年王必昌的《重修臺灣縣志》裡的占城稻還只是在臺灣屹立不搖近70年的占仔、早占與埔占;顯然,在這12年間,「烏尖(占)」經由漢人的遷徙帶進臺灣,無獨有偶的在這次的引種紀錄,也帶進來另一個好米品種─「花螺」。1893年沈茂蔭的《苗栗縣志》也記載了「烏占」,顯然「烏占」來臺一百多年後,不但適應了南部的環境,憑其一定的口碑,也開始被北部農家接受而往北分佈;這個有強勁季風的新環境,開始考驗著這個新來到北部、株高近120公分的品種。

※根據1906年3月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的《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 第一編 普通作物》,烏尖是第一期作,烏占是第二期作。

圖 1 1752-1764年間引進臺灣的好米品種-烏尖(占)

粒大光澤名氣響 葫蘆墩米

「烏尖(占)」是個怎樣的一個好品種?《重修鳳山縣志》(1764年)裡對烏占的形容是這樣的:「殼黑,粒穗長,米堅潤;價昂諸稻。」日本領臺第四年的《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明治32年)10月5日)也報載:「臺中揀東上堡南坑莊膏腴之地也,其田所播種者皆屬烏占之粟。每粟一石經磨礱後,得米較他粟恆多升,且該米肥大光澤最能悅人之目。不特鄰近貴之,即遠如泉州,隔絕重洋欲買米者,靡不爭求南坑烏占云。」臺中揀東上堡就是現在的豐原地區,豐原舊地名為葫蘆墩。葫蘆墩米在清朝雍正年後,曾經造就了地方富庶,「烏占」品種之好可見一斑。1906年3月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的《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 第一編 普通作物》是日本領臺之後,立即針對臺灣重要農作物進行普查的一個紀錄,該書特別在「烏尖」品種的敘述裡引述葫蘆墩米與員林米的名氣。日俄戰爭(1904年2月6日-1905年9月5日)之後,日本國內稻米的不足已然表面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訓令殖民地臺灣的稻米生產應該納入日本糧食供需體制的一環,臺灣總督府內對稻作品種改良事業開始出現不同的主張,一派主張將臺灣在來米改良為日本米,另一派則主張以在來米為基礎進行改良。即便到了最後定調在以在來米為基礎進行改良的年代裡,「烏占」依舊是享有至高的美譽,1908年(明治41年)3月21日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臺灣米穀審查」就說:「…烏占,米粒長大,齊一,乾燥充分,稍帶水色,光澤可保。外皮薄,質堅緻…。」1911年(明治44年)6月25日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甚至在「臺灣米審查成績」裡評論說:「阿緱晚烏占米,一等一級。若粒形稍短,則可比內地之中等米。」彼時現今屏東產的阿緱烏占米,已可與日本國內的中等日本米相比,烏占米的好已不言而喻了。

然而,最終在1925年臺灣總督府決定放棄在來稻的雜交育種作業,轉而以日本稻為培育重點,大規模的日本稻雜交育種於焉展開,「烏尖(占)」的使命終究不是註定出走臺灣,朝聖東北方、服務「宗主國」日本,而是在日後有幸向後轉,先立足臺灣,繼之前進東南亞餵養飢餓、拯救生靈,做出諾貝爾獎級的貢獻。

圖 2 1911年(明治44年)6月25日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評論說:「阿緱晚烏占米,一等 一級。若粒形稍短,則可比內地之中等米。」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磯永吉小屋團隊

※編者註:「尋根臺灣好米」說的是臺中在來1號的故事,本系列下期預告「埋沒一甲子的低腳烏尖」。

回頁首


 

臺灣水稻品種的審查命名登記作業程序之變遷

日治時期,臺灣的農業開始邁入科學化,由各地官方農試單位所育成的新品種稻米也脫離早期地方種以外觀、產地、育成者等特徵的命名方式,開始建立有系統命名規則。然而因政權之更替與育種分工的需要,這樣的命名規則在百年間也歷經了小小的演變。

日治時期的水稻品種命名方式是在品種序號前冠以育成場所名稱,在此時期所命名的品種有臺中65號及嘉義晚2號等124個品種。

光復後,臺灣省政府在1950年制定了「臺灣省作物新品種登記命名辦法」,規定「除特殊情形得以人名或地名命名外,概以「光復x號」命名」,此時期所命名推廣的稻品種僅有光復1號與光復401號2個品種。

1953年省政府修定該項辦法,將品種命名恢復為日治時期原有方式,即在品種序號前冠以育成場所之名稱。此項辦法從1953年起沿用至1985年,共登記了臺南5號、臺中189號等127個品種命名登記推廣。

1985年農林廳「稻作改進會」下之「稻作育種小組」在農林廳開會,為節省各場所之人力,決定把稉稻之雜交及初步之品系選育,統一由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辦理,秈稻之雜交及初步之品系選育統一由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進行。兩單位所選出的初級育成品系再分給各區農業改良場進行後續的選拔及初級、中級、高級產量試驗及區域試驗,並選擇最優的品系提出命名。用此步驟所選出的品種,一律以「臺稉x號」、「臺秈x號」、「臺稉糯x號」與「臺秈糯x號」等方式命名登記,結果共有17個稉稻品種、2個秈稻品種、3個稉糯稻品種及1個秈糯稻品種命名登紀。

1995年為加速良質米品種的育成,又允許各試驗場所自行雜交育種。1998年臺灣省政府「精省」後,農林廳也跟著消失,原「稻作改進會」下之「稻作育種小組」已無法源依據,遂將水稻列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屬各試驗研究機構育成植物新品種審查作業要點」規範內,各試驗研究場所水稻命名恢復為冠以育成場所之名稱及編號,恢復後第一個命名的品種即是2000年農試所提出的臺農71號。此品種是由已故郭益全博士領軍所完成的,而郭博士也在此品種初審後積勞導致心肌梗塞逝世,連複審通過的榮耀都來不及分享。因此,感念郭博士對臺灣水稻育種的貢獻,由當時的總統陳水扁先生親自命名為「益全香米」,也成為臺灣第一個具有商品名的稻種。

2006年水稻改列入「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之規範內,使水稻在官方的品種命名之外,亦可申請植物品種權獲得法律的保障。

(節錄自:謝順景、許志聖、張素貞 臺灣水稻品種的審查命名登記作業程序變遷之回顧(點擊下載全文) / 劉建甫 整理)

回頁首


 

水稻媽媽開講—雜種優勢在水稻育種上之應用

我的學士、碩士及博士訓練過程,歷經不同學校背景環境及學習不同領域農藝、昆蟲、病理等專業知識。回看自己學習訓練過程,就跟作物育種常利用的「雜種優勢」有異曲同工之妙,更像玉米育種的「三交種」的特性。這樣的歷程,讓自己可以橫走過內外相關研究單位,可以陶醉在水稻研究領域中,又能兼顧上級囑咐的業務。當然其中一定會額外增加工作負擔,但只要願意,凡事順服,一切都是喜悅。

雄不稔性

什麼是雜種優勢?就是將兩個非常不同的品種,雜交後產生第一子代生長勢常優於後幾代的現象。雜種優勢應用在水稻育種上,可以大大提高產量、抗病性等。目前世界上以中國袁隆平博士為雜種水稻的泰斗,有「雜種水稻之父」的美譽。中國最新民諺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可見袁隆平博士的雜種水稻對中國糧食問題貢獻頗大。因為水稻為自交作物,雜種水稻成功最重要關鍵在於雄不稔性的突破。雄不稔性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的細胞核的遺傳,袁博士近來發現部分雄不稔性對光温敏感,在特殊光或溫度下,就可產生雄不稔性,此亦可利用到雜種水稻的生產。筆者有幸在2000年參加國際稻米研究所在菲律賓舉辦的水稻研討會中,與袁博士相遇,對於袁博士在水稻研究成就倍感欽佩外,對於他提攜與鼓勵後進,更是令我敬仰。

水稻苗栗2號

玉米三交種概念,最近也被利用在水稻育種上。如水稻苗栗2號,係利用臺稉育47359號與日本越光與國內秈型稻良質品種臺中秈3號雜交之F1再雜交所得後裔,選出食味與臺稉9號並駕齊驅的苗栗2號。於100年12月8日邀請水稻及育種學者專家審查通過命名推廣,本新品種具有株型良好,比臺稉9號矮且早熟約1~2天;米飯食味與臺稉9號相當外,還有飯質較軟的優點;另具抗縞葉枯病特性;稻穀產量方面西部地區則均表現較高產,而東部地區產量較低,北部地區第1、2期作表現極佳,增產率分別高出3.2及18.8%。於101年第1期作及第2期作於苗栗地區優先設立示範區,示範試驗結果苗栗2號比臺稉9號較具病害抗性。

創新觀念

最近臺灣大學與國際稻米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及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共同合作「強化稻作育種技術以因應暖化衝擊及提升糧食自給率 (Intensifying rice breeding technology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e rice self-sufficiency in Taiwan)」中,IRRI提出“MAGIC” (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育種想法,基本理念是選擇8個遺傳背景遠的親本,先進行兩兩雜交,得4個雜交組合,然後F1在兩兩雜交,再得2個F1,此兩個F1再雜交得一個組合8個遺傳背景歧異大的族群,再由其中選拔標的品系,如抗病性及高產或品質優良等。

張素貞 / 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圖 3 苗栗2號(苗育-94-97)與臺稉9號之單株比較(民國100年第2期作)

圖 4 三交育種流程圖

圖 5 MAGIC 育種流程圖(參考Bandillo et al. 2013. Rice, 6:11-15)

回頁首


 

緬懷恩師林正義教授

1976年考上臺大農藝研究所之後,我就面臨找指導教授的問題。經過當時正跟著林老師讀博士班的蔡新聲學長之指引,前往臺大農場的種子研究室(也就是1925年建造完成的原臺北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現在的磯小屋)拜見林老師,詢問是否有機會請他當我的指導教授?因為研究所與我同期的黃勝忠,已經捷足先登找好林老師當指導教授了,並且選定燕麥做為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 林老師很親切地問我想做哪方面的研究?他告訴我除了每年持續進行的水稻研究之外,他當時正好向農復會(農委會的前身)申請到有關向日葵田間栽培試驗的計畫。因為那個時候向日葵是全球所重視的新興油料作物,在美國、蘇聯及南非等國栽培面積快速成長,農復會有意引進臺灣推廣種植,因此委請林老師進行相關之研究。水稻一向是臺灣最主要的作物,我想到已經有太多人投入水稻的研究工作了,便選擇向日葵做為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其後並在林老師指導之下,以「向日葵生長習性與種子產量形成過程之研究」做為碩士論文的題目。如果當時知道種子研究室就是以前蓬萊米之父磯永吉教授的研究室,說不定我就會選擇水稻做為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了。

赤腳教授 下田功夫了得

林老師身材高挺,由於喜歡下田,田間各項工作對他而言都是駕輕就熟、輕而易舉,連農場的工人都非常佩服,也因此練就一副好身材。記得林老師曾經告訴我,他在1946年進入臺大農藝系讀大一時,有一位日本教授(不知是否為磯永吉教授?)對農場實習要求非常嚴格,每一位學生要在所分配的田區用鋤頭整地,合格的標準是這位教授踏進田區時,每一個腳印陷入土中的深度都要相同,因此每一位學生都要花很多功夫練習用鋤頭整地。此外這位日本教授非常重視實驗室的整潔,常會戴著白手套碰觸實驗桌,檢查桌面是否乾淨。這些訓練也養成林老師做事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也就是我們所謂很有「日本精神」。

令我印象很深的是林老師每天早上到研究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脫掉外衣及鞋子,換上一件短褲,戴著斗笠,手中拿一把鐮刀,打著赤腳走進農場的水稻雜交後代的品系田巡視。若看到外表型態不良的植株,林老師立即果斷地加以拔除。由於林老師下田時的穿著與農場的工人無異,有幾回ㄧ些初次來拜訪林老師的客人,還當著他的面請問林正義教授在哪裡?當林老師表明身份之後,這些訪客都表情驚訝,難以置信一位赫赫有名的臺大教授竟然如一般農場工人的穿著,親自下田工作。

每逢種子研究室為執行試驗研究計畫要下田播種或收穫時,林老師總是一馬當先,率領全研究室的成員下田,而我們幾個年輕學生的工作速度總是遠遠不及林老師。尤其每年兩期水稻品系選育計畫的插秧及收割時,都要連續一星期在田裡彎腰工作,對我來說是極大的考驗,在田間揮汗工作時,最盼望的事情竟然是到系館上課的時間趕快來臨,好向林老師告假去系館上課,讓疲累的身體有喘息的機會。與能夠連續好幾天在田裡工作而樂此不疲的林老師比起來,我真是自嘆不如了!

無限暢飲 正港日本精神

除了上課及進行論文相關的試驗研究之外,林老師也指派我管理整個研究室執行農復會計畫的經費使用情形,並負責報帳核銷的工作。雖然跟在林老師身邊並不輕鬆,但也確實學到很多實際的田間經驗,讓我後來參加中華民國駐沙烏地阿拉伯農技團到海外工作時,得以應付自如,真是要感恩林老師的磨練。

林老師以身作則展現「日本精神」的作風,讓他在白天看起來不怒而威,有點嚴肅的感覺,使得我們幾個研究生也不敢鬆懈,努力做好該做的事。但每當田間連續幾天辛苦工作完畢之後,晚上他都會請我們到學校對面的餐廳吃火鍋,以及喝他最喜愛的啤酒,而且啤酒是無限暢飲,隨你喝到飽!這時候的林老師在酒精的催化之下,與白天判若二人,與大家談笑風生、打成一片,將工作置之度外,讓身心得以全然地放鬆。但第二天早上踏進研究室時,林老師又帶著大家上緊發條認真工作,似乎忘了前一晚把酒言歡的氣氛。在林老師專注工作的精神感召之下,黃勝忠與我在1977年研究所一年級暑假時,雙雙考上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取得進入公家機關任職的通行證,為未來擔任公務人員的生涯做好準備。林老師對我們的表現亦頗感欣慰與嘉許。

1978年初林老師奉派擔任我國駐沙烏地阿拉伯農技團團長,當時是我研究所二年級上學期結束,田間試驗工作已經完成,正準備開始撰寫碩士論文。林老師在出國之前,將我們三個研究生託付給農藝研究所所長賴光隆老師,請賴老師指導我們論文寫作以及安排論文口試。另外也請曾美倉老師幫忙管理種子研究室並就近照顧我們。在林老師妥善安排之下,我們也都順利畢業。黃勝忠如願以償進入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工作,蔡新聲學長則考上公務人員甲等特考,進入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工作。

育種圓夢 燕麥臺大選一號

我於畢業之前接獲林老師的來信,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到駐沙烏地阿拉伯農技團服務?當時我年少輕狂,不想馬上進入公家機關任職,心懷周遊列國的壯志,並且覺得跟在林老師身邊可以學到很多農業及國際交流方面的經驗,便婉拒到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工作的機會,一口答應林老師的邀請,準備到沙國追隨林老師。

在等待辦理出國手續期間,林老師要我留在種子研究室擔任研究助理,協助曾美倉老師辦理燕麥新品種的命名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完成區域適應性青刈產量試驗之後,於1979年通過命名為「燕麥臺大選一號」,為臺灣第一個育成的燕麥品種,也是臺灣大學第一次有育成的作物品種獲得命名,使林老師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有了圓滿的結果。

1979年8月5日,在經過一年的等待並完成燕麥品種命名之後,我終於踏上前往沙國的旅途。位於東部省Hofufu地區的農技團團部距離達蘭機場超過150公里,而且8月是正值當地最炎熱的夏季,白天氣溫高達45℃以上,但林老師仍不畏酷暑,親自到機場接我,讓我十分感動。林老師的車上準備充足的礦泉水,在回團部的路上,道路兩旁放眼望去都是黃沙滾滾的沙漠。林老師為我簡介當地的概況,特別提醒我在沙漠地區生存之道就是多喝水,而且必須喝礦泉水,因為當地的自來水含鹽分很高,不適合飲用,只能用來洗滌器物或洗澡。大約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抵達團部時,發現我的嘴唇竟然已經開始乾裂,證明林老師所言不虛,要在沙漠圍繞的乾燥環境中生活還真是一大挑戰!還好有林老師和林師母從旁照顧,讓我很快適應異國的生活與農技團的工作。

朝夕相處 全方位實作操練

農技團團部設在Hofufu地區的農業試驗所內。由於Hofufu地區有沙國面積最大的綠洲,自古以來即是該國的農業重鎮,因此在我國農技團派駐之前,已有英國的畜牧團與德國的水利團在此工作過,但皆已結束工作返國,所留下的宿舍則歸我們使用。其中英國團所蓋的是家庭式的宿舍,一棟可住2至3人,德國團所蓋的則是單人宿舍,林老師特別要我住在單人宿舍,並勉勵我要利用空閒的時間多看點書,讓我感受到他的用心良苦。此外林老師也特別向沙國提出要求,從臺灣聘請一位廚師,為團員準備三餐,解決我們的伙食問題,讓大家能安心工作,不必輪流排班煮飯,由此也可看出林老師處處為團員設想,照顧團員的用心。

團部當時除了團長和秘書之外,設有水稻組、雜糧組、蔬菜組、病蟲害組、土壤組及農機組,每組配置2至3人,另外在距離團部以西約800公里的Gassim地區設有一個8至10人的分團,全團約有25人,我算是最年輕的團員。林老師派我擔任團部雜糧組組長,負責雜糧作物的試驗研究與推廣工作。此外由於阿拉伯人記帳的態度較為馬虎,容易發生錯誤,林老師也要我負責管理全團的財務,並於每個月底做好收支報表,再交給埃及籍的會計翻成阿拉伯文的報表,以便向沙國政府報帳。結果每次都正確無誤,屢屢受到沙國審計部的讚美。

除了財務管理之外,一方面林老師要訓練我的辦事能力,一方面也要磨練我的英語能力,有時會派我辦理一些對外交涉的事務,例如採購活動房屋、農機具與車輛等較為貴重的設備,去機場的海關領取由臺灣寄來的種子,幫忙接待外賓或照顧剛來團部報到的菲律賓工人,執行國際農業研究機構所主導的玉米、馬鈴薯品系地區適應性評估計畫等,讓我接觸到多元的人事物,增長見聞和辦事能力。

治事嚴謹 農技團成績斐然

林老師擔任團長仍一本其以身作則展現「日本精神」的作風,即使夏天為避開午間的高溫,早上五點半就要上班,林老師也一定準時開車到達試驗場的門口,然後開始巡視每一個田區。若發現雜草太多或有病蟲害,他馬上提醒負責的團員處理。因此每個團員上班都不敢遲到,提起全副精神認真工作,依據向沙國農水部所提的年度計畫進行田間試驗。一位當時擔任農水部科技總顧問的埃及生物統計學教授,有一次來團部視察,看到我們都有依照試驗設計方法規劃試區,且依計畫所擬訂的行株距種植,不禁大為讚嘆,宣稱這是他第一次在沙國看到完全合乎標準的田間試驗。農技團多項試驗都獲得非常好的結果,推廣給農民種植,不論在品質或產量方面皆深受肯定。每年還經由我國駐沙大使館送超甜的哈密瓜與無子西瓜給沙國皇室和農水部部長品嚐,沙國媒體都會爭相報導。

我國與沙國於1978年正式簽署為期5年的「中沙農業技術合作協定」,由沙國負擔新臺幣2億元的經費供我國派駐該國的農技團使用。至1981年執行到第4年時,由於農技團在林老師領導之下,表現成績斐然,因此沙國要求我們研提下一個5年計畫。記得林老師和我在準備提出新的5年計畫時,認為預算經費若能提高50%,爭取到新臺幣3億元就很滿意了。沒想到計畫送到農水部審查後,核准下來的預算經費竟然高達新臺幣7億元。林老師和我驚喜之餘還懷疑農水部核准的經費是否有誤,特別請團部的埃及會計去查證,才得知原來主管農業研究的次長是Hofufu地區的人,每次由首都利雅德返鄉,常聽到當地農民讚美農技團的聲音,又看到我們的季報和年報顯示的成績非常傑出,因此決定大幅提高農技團的預算,要求我們於新的5年計畫期間,增聘團員至70人以上,並於沙國主要農業地區增設4至5個分團,積極擴充農技團的業務量。由此可見林老師受到沙國政府肯定與讚賞的程度,而我國農技團受到駐在國如此的重視,願意提供比我們預期多一倍以上的經費,也是前所未有的紀錄。

難忘啤酒 自釀葡萄露解癮

沙國是非常嚴格的基本教義派回教國家,嚴禁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市面上所賣的啤酒也都不含酒精,喝起來很不是滋味。民航班機在抵達沙國機場數小時之前,即停止供應乘客含有酒精的飲料,甚至飛機一飛進沙國領空時,空姐就必須把酒櫃上鎖,直到飛機再度起飛,離開沙國領空之後,才能將上鎖的酒櫃打開。林老師曾告訴我,當他做完第一年返國休假時,因為太想念臺灣啤酒了,一登上華航的飛機,就立刻向空姐要啤酒喝,空姐便告知他沙國的相關規定,要他再忍耐一下,等飛機飛離沙國領空才能喝到啤酒。林老師在沙國期間的自力救濟之道,是去買許多葡萄放入密封的桶中發酵,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成為含有酒精的「葡萄汁」了。這種飲料只能在宿舍內喝,若外出被警察發現,會被抓去關並且要受到鞭刑的嚴厲處罰。

由於臺大借調期間已滿,無法再延,林老師遂於1983年初離開沙國返校任教,由也是在臺大農藝系任教的蔡文福老師接任團長。我於同年8月回國休假時,到林老師家拜訪,記得和他從中午開始邊喝啤酒邊閒聊,到下午5點多時,我們二人不知不覺當中竟然把他家中一打臺灣啤酒喝完了。回想在沙國時,我也常在晚餐之後,到團長宿舍一邊品嚐林老師自製的「飲料」,一邊和林老師聊天。林老師有時會談到他在臺大求學、任教以及在農復會兼職期間,與老師、同學或當時農業界的大老們相處,所發生一些有趣的往事。從他的人生經驗當中,讓我學到許多待人處世的道理。其實林老師、林師母和我的父母年齡相去不遠,而我和林老師的公子正好是同年出生,因此我深深感覺林老師與林師母可說是我在沙國時的父母,給予我這個第一次出遠門到異鄉工作的遊子,一股最大的依靠力量,得以在沙國艱苦的環境中逐漸成長茁壯。

嚴師如父 情誼永誌我心

我在沙國持續工作到1987年2月底,因沙國準備與中共建交,第二次為期5年的「中沙農業技術合作協定」結束後不再續約,農技團不得不於此時吹起熄燈號,成為最後一批返國的團員。更遺憾的是林老師竟於1984年因病辭世,由於當時我遠在沙國工作,無法趕回來送林老師最後一程,只能將與林老師之間亦師亦父的情誼永遠牢記在心中。此次感謝《磯小屋米報》編輯群的鼓勵,邀我為「米人物」這個專欄介紹林老師一生行誼,乃不揣淺陋略述一二,以憶師恩。

林俊臣 / 臺灣農學會秘書長

圖 6 林老師(右二)即便是面對鏡頭,也不改赤腳教授本色(照片選自第三期米報)

圖 7 沙國官員參觀農技團團部新落成的碾米廠 (1998年2月14日)

圖 8 1980年代沙國農技團的試驗農場,左為林俊臣,右為陳宗禮 (前中興大學農藝系系主任)

圖 9 農技團在沙國開墾種植成功的西瓜與番茄

回頁首


 

稻魚共生 青鱂魚

大陸浙江省青田縣的「稻田養魚」有數百年歷史,農民依循古法種稻,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魚在稻田中自然生長,經過長期馴化,形成了天然的稻魚共生系統。魚為水稻除草、除蟲、耘田鬆土,水稻為魚提供微氣候與飼料,魚和水稻形成和諧共生系統。

「稻田養魚」不僅減少化肥、農藥、飼料的投入,是生物多樣性的綜合體現;悠久的田魚養殖史還孕育了燦爛的田魚文化,青田田魚與青田民間藝術結合,衍生出了獨特的民間舞蹈—青田魚燈舞。由於這些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2005年青田「稻田養魚」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貢寮水梯田復古式種稻的再活化過程,在臺灣引發了一股田間新覺醒。臺灣的「稻鴨共生」系統,已經成功開發出「禾鴨米」「鴨間稻」等產品上市,目前臺灣水域生態,有那一種魚適合發展「稻魚共生」呢?青田田魚肉質細嫩,鱗軟可食,是可供觀賞、鮮食、加工的優良彩鯉品種。臺灣則有一種俗稱「稻田魚」的青鱂魚,很有希望入選,但是青鱂魚只能在無污染的水田存活。臺灣因河川污染、棲地遭破壞,淡水魚種大多滅絕,成了「寂寞溪塘」,令人擔憂。

臺灣青鱂魚曾經活躍於稻田、溝渠,體長約2~3公分,多棲息於清澈的中上層水域(對農藥非常敏感),浮水性植物的根可供產卵,還可幫它躲避天敵。吃水蚤、綠藻、小型魚飼料等雜食。日治初期,瘧疾流行相當嚴重。日本政府為杜絕瘧疾而引進大肚魚,青鱂魚和大肚魚棲地重複,大肚魚會吃掉青鱂魚的幼魚,加上環境開發農藥、廢水污染,造成本土青鱂魚瀕臨絕跡。

來自民間的「青鱂魚」復魚達人孫仲平先生,和新北市裕民國小鍾宸瑞老師等一群人籌組「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2010年審核通過,由鍾老師擔任理事長,希望深耕臺灣校園。裕民國小「臺灣原生魚走廊」保留40多種魚,用心足可媲美成功高中「蝴蝶館」,吸引不少中南部學校前來取經。

鍾老師在五年級教室外走廊飼養臺灣原生魚及水草,利用學生早自習和午修時間教導培訓學生,大約兩個月就能成為學校「臺灣原生魚走廊」的小小解說員。老師說:「真實的生命教育讓小朋友觀察力變得更敏銳,對於週遭的小生命也更愛惜。」

鍾老師建議若要在無污染的稻田養魚,七星鱧(俗名:鮕鮐)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有一首大家熟悉的臺灣民謠:「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要娶某,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童謠裡的「鮕鮐 」就是七星鱧,成魚最長約25公分,體長略呈圓筒狀,有點像大泥鰍,也是早期田間埤圳常見的淡水魚種。農村早期古井,會放養一對鮕鮐,吃井水中蚊蟲的卵以及幼蟲,保持水源乾淨,另外水井遭人下毒或汙染,鮕鮐就無法存活,是天然水質監測器。

帶著年輕笑容的鍾宸瑞老師從進口觀賞魚開始,十多年前進階到臺灣原生魚,已經研究「魚」20多年。「青鱂魚」復魚達人孫仲平先生說:「起初,我覺得復育的路很寂寞,我也是稀有保育類,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愈來愈多人陸續參與,對我而言不僅是鼓勵,這股強大的力量,也是保育工作的希望」。

日本有一句俗話:「男人必須是出世魚,千萬別成為青鱂魚。」(隨成長階段大小不同而改變名稱的叫出世魚,例:鰤魚、鱸魚、烏魚;青鱂魚則不論如何成長都不改名稱),非常有趣。對臺灣原生魚類情有獨鍾,而且認真、持續努力的鍾宸瑞、孫仲平這兩位男人,絕對不是「左右張望的青鱂魚」,而是「具影響力的出世魚」。

資料提供 / 新北市裕民國小鍾宸瑞老師
文字整理 / 余淑蓮

註:「鱂」電腦注音輸入「鯧」才出得來,實際仍唸 ㄐㄧㄤ。

圖10 大陸浙江省青田縣的「稻田養魚」

圖11 青鱂魚 (圖片來源:花蓮縣水產培育所)

圖12 裕民國小的「臺灣原生魚走廊」

圖13 「青鱂魚」復魚達人孫仲平先生

回頁首


 

糧生定座 米講堂開講

「米講堂」是(國立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舉辦的教育推廣活動,以通俗語言向社會大眾講述稻米及其他糧食作物的相關知識與歷史發展。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劉麗飛於10月26日為大家上了第一堂很不一樣的課:稻米的故事與人文風情。米講堂的開辦,對臺灣大學農藝系有代代薪傳的歷史意涵。

「臺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教授是臺大農藝系前身—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農學‧熱帶農學第三(作物學)講座的主持人,磯永吉教授退休後,作物學由磯教授第一代門生林正義教授、陳烱松教授接棒,再傳第二代賴光隆教授、第三代劉麗飛教授。如今劉麗飛教授為米講堂開講,改以說故事來推廣米食,因為百年來的選種育種,臺灣米的品質越來越好,臺灣人的米飯越吃越少。劉教授感慨說,日本人留下了水稻的品種與栽培技術,卻沒有傳授往下紮根的米食文化。

日本與水稻相關的大型祭典都有數百年歷史,例如:春季祭典、插秧祭、驅蟲儀式、收穫祭、新嘗祭(每年11月23日由天皇代表農民謝天);民間寺廟也每年舉辦趣味性的米食分享與祈福活動。臺灣的稻米產地近幾年在秋收季節,配合舉辦大型音樂節或藝術節活動,劉教授卻憂心忡忡,這麼高規格的商業化操作,能永續嗎?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聽完劉麗飛教授的演講之後,從食農教育的觀點寫了一篇很生動的報導:米食文化紮根不深 應找回食物與人的關係。請大家上網點閱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41159/

 

品米會 吃飯大代誌

劉麗飛教授在10月27日的「品米會」教磯小屋志工怎麼吃飯,依「稻米食味評鑑」的標準作業,把六種米(臺稉9號、臺稉9號糙米、臺中秈17號、茉莉香米、益全香米、越光米)用電子鍋煮成飯,給大家分別品嚐,比較各品種外觀、香氣、軟硬、彈性等口感之不同。其中臺稉9號和臺中秈17號特別先煮好放冷,用意是讓大家比較蓬萊米(稉米)和在來米(秈米)食味之差異,還有臺稉9號冷食和熱食,食味不變,所以適合製作壽司,成本比越光米低;這就是臺稉9號能在消費市場長紅的主因。以下是幾位志工的吃飯心得。

陳美香:品米會很精彩,對我來說也是大開眼界,向來我就不愛吃飯,那天在老師的帶領下,細細的品嚐,第一次感受到,飯是如此的美味呢!

林如貞:雖然我沒有參加這次的品米會活動,總結以往品米心得,覺得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個性不同,喜好的口味也不同。

鄭秀春:長這麼大,第一次同時吃到這麼多種的米飯,很有趣!也是第一次吃到在來米飯。難怪日本人會想研發新米種,在來米飯真的很難下嚥。

文字整理 / 余淑蓮

回頁首


 

志工大會

本學會於102年10月27日下午2:00在臺灣大學農藝學系208會議室舉行磯 小屋志工大會。會議中由志工隊長報告例行工作事項,也討論了「農作物管理志工」與「高等農林校園導覽志工」之規劃與未來運作之構想,並選出民國103年志工隊長,細節請參閱會議紀錄。會議於當日下午4:00結束。

演講預告

賴光隆名譽理事長應李登輝基金會之邀請,將於11/22(五)2:30-4:00PM,在臺大農藝學系112講堂演講,題目為「蓬萊米與臺灣的農業」,該基金會並帶領日本學員參 觀「磯永吉紀念室」。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