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HS 電子報第14期
   
   

徵求單位:臺大SHS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徵求時間:即日起~9月,視狀況延長

工作內容:
將教學目標轉換成能力指標及量表進行施測,需熟悉教育統計研究相關軟體,如SPSS等。

工作地點:臺大SHS計畫辦公室

工作時間:一周二天左右

待遇:月薪8000元

聯絡人:唐先生 (02)33668661 / shs.tangkungpei@gmail.com ...《閱讀全文》

 
   
陳竹亭教授與美國藝術家Gretchen相談甚歡。(圖片拍攝:楊玲)

對談|陳竹亭(臺大SHS計畫主持人)、Gretchen Kai Halpert(美國藝術家)
翻譯|李雨衡、陳湘陽、林嬙
整理|陳湘陽、劉智慧、楊玲

美國藝術家格雷琴‧凱‧哈伯特(Gretchen Kai Halpert)日前於臺大舉辦「追求真實的筆尖」科學插畫展,此次活動由臺大藝文中心主辦、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等十多個單位合辦。在展覽期間,SHS計畫主持人陳竹亭也與格雷琴有一場精彩對談,以下為影片實錄及重點整理——

今天的對談是由SHS計畫主持人、臺大化學系陳竹亭老師與科學插畫藝術家Gretchen Kai Halpert的對談。一開始陳老師先提出,就是他對科學教育以及科學人文計畫願景,並且想要Halpert女士說明她認為科學插畫與這類教育會有什麼關係,並請她分享個人經驗。

陳老師第一個問題是,妳大學時主修植物學和動物園管理學的,但是妳碩士讀的是科學插畫,在我的感覺上,就是兩個蠻不同的領域,那妳之間,在這兩個之間的轉變有沒有讓妳覺得很痛苦或是遭遇什麼挑戰呢?

Halpert女士回答說:其實在大學的植物學課還有生物課裡面,老師就常常要求我們把看到的植物、動物等輪廓把牠繪下來。然後對我來講,藝術和科學其實是密不可分的,他們一直以來就是很大、很長遠的關係,所以我覺得在大學升研究所的過程中,其實沒有遇到很大的挑戰,而同學們和家人給我的鼓勵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陳老師的下一個問題是,植物學跟醫學妳兩個接觸的領域其實它們性質是非常不同的,那妳在科學插畫上如何處理?...《閱讀全文》

 

蔡明燁老師(左)與陳竹亭老師(右)相談甚歡。(圖片拍攝﹕唐功培)

作者|蔡明燁(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知道【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簡稱SHS)】這個計畫雖已將近一年,但今年五月份返臺參加「第一屆跨科際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簡稱TDE)研討會」時,才終於更近距離地接觸了這個領域裡的國內菁英社群,很高興得能好好專訪了SHS計畫主持人──臺大化學系的陳竹亭教授。

有關陳老師的報導,其實已經相當不少,他自己也有很多論述,例如在〈賈伯斯與諾貝爾獎〉一文中,很精彩扼要地說明了他對科學、創新與人性的一些看法,也突顯了他對人生的夢想,以及對教育理念的堅持。我的專訪主要是想從「人」的角度來瞭解,即將在臺灣醞釀、發酵的這股所謂TDE潮流的背後,究竟有些甚麼故事?心路歷程?乃至對未來的願景?希望能夠藉此賦予這個「跨科際教育」的抽象名詞一張人性化的面孔,從而激發對「跨科際(或穿領域)」更寬廣的想像空間與實踐的靈感。

陳老師有問必答的率真極富感染力,從他對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Kreutzer Sonata,亦即第9號小提琴奏鳴曲)的熱愛中,對心理學者兼社會哲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一書的解讀,融合了他對自我經驗與科學、信仰、東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反省,導致「教育≠教書」的深切體認,在在透露了他感性、熱情的一面,也反映出他對臺灣強烈的社會使命感。.《閱讀全文》

Taipei Frog.(Photo credit﹕VeloBusDriver@Flickr)

Author|蔡明燁 (Ming-Yeh T. Rawnsley)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
University of Leeds

•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nd podcast can be accessed here: http://case.ntu.edu.tw/shs/?p=9950

When I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to write a “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Communications” column for the Society-Humanity-Science (SHS) Program website in late 2011, I took the assignment seriously.My intentions are three-fold: (1) The column offers me a strong motivation to pursue actively the meaning of “Trans-Disciplinarity”. (2) I aim to survey as widely as possible — from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nd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 examples of what effective “Science Communications” may achieve in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3) I also use the column as a platform to try and experiment innovative methods of “Trans-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s”. Therefore I began producing podcasts to complement my articles....《閱讀全文》

在張忠謀董事長心中,「國家比個人重要」。54歲來台後不久創立台積電,一開始便立志成為世界級企業。(圖片拍攝:楊玲)記者|楊玲報導、拍攝(台大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面對當今世道不好,張忠謀淡定地說,Things are not good. But life goes on.

「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5月在國立台灣大學參加了兩場演講,一場是18日的中天青年論壇,另一場是30日台大跨領域論壇。分別對於全球經濟問題如歐債危機,以及有紀律的終身學習作闡述,相當精彩。

張忠謀54歲應邀來台擔任工研院長,不久後即創辦台積電,豐富的人生經歷及資深的半導體經歷告訴他,要做就要做到「世界級」!因為在半導體世界中,如果沒有站在最頂峰,就會立即失去競爭力,沒有了生存空間!台積電有今日成就,張忠謀是最重要靈魂人物。

對於當今經濟蕭條問題,張忠謀淡定地說,現在的時勢確實不太好,可是不致於很壞。歐債問題雖然棘手,但以目前來說,沒有比2008年時的金融海嘯來得嚴重。...《閱讀全文》

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左)對呂正理董事長(右)《另眼看歷史》一書讚譽有加。(圖片拍攝:楊玲)記者|楊玲報導、拍攝(台大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

歷史上發生的真實故事大多比想像的小說故事情節更具有啟發性,更加令人感動。——呂正理

鼎信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正理,清華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跨國企業臺灣分公司總經理等要職。專長協助企業進行策略、管理變革及組織再造等,曾協助完成數件併購案。

純理工背景的他,不但跨足商業經營,由於愛史如癡,從大學開始,除了本科外,就沉浸在歷史的廣博世界當中,因此也累積了40多年看史經驗及心得,出版《另眼看歷史(上/下):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互動歷史》,跨界人文領域並剖析當中錯綜複雜脈絡。

「呂先生試圖從研究思想和社會價值觀演變的角度來剖析歷史的過程和脈動,這是一個有意義而值得鼓勵的方向。」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稱讚著。呂正理說,該書出版主要有四個主要目的,包括一,從不同國家、民族、地區的角度探究其間的多角互動,不侷限於單一的國別史;二,從思想、宗教及價值觀演變的角度剖析歷史的過程和脈動;三,從不同的時空背景出發,盡量「回到過去」,避免以今非古;四,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出發,給現代的決策者參考。....《閱讀全文》

 

颱風前夕詭異的平靜。(圖片來源﹕JimmyHsu / 毛導@Flickr)【全文曾原載於《自由廣場》,《碧水學社》網站提供,作者/林清富】

近幾乎每次颱風或豪雨,就造成嚴重的災害。許多批評者認為不管藍綠政客,都愛做秀,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我們也難以期待這些人真能面對颱風豪雨可能造成的問題,原因是這批執政的人,不管國民黨或民進黨,在過去受教育期間,幾乎沒有學到多少台灣的地理,因為整個國中和高中的地理課,台灣只佔不到十分之一的內容。筆者是五年級生,國中和高中,幾個學期的地理課本,台灣只有一個學期中的三課。念完地理,到台北會迷路,到高雄更是不知東南西北,若不是當兵時被分配到南中北不同基地,對台灣地理可說毫無所知。

前不久,立委為了台灣地圖直立橫躺,對教育部長大發雷霆,還扯上去中國化或去本土化的論戰。其實中國化或本土化不是重點,真正應該警惕的是,國人普遍缺乏該有的台灣地理知識。

我們不知道台灣有多少斷層,分佈在何處,不知道台灣各地發生五級以上地震的歷史紀錄。不知道歷年颱風的路徑,對台灣損害的狀況,造成損害的因素是強風、豪雨或其他。...《閱讀全文》

平衡的飲食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圖片摘自人籟網站)【全文原載於2012.05.31《人籟》網站,撰文|謝昇佑、余馥君(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負責人)】

台灣人愛吃肉,卻不太瞭解肉,甚至未曾嘗過肉的自然風味。近來因用藥和添加物的未知風險,使得人人聞「肉」色變,但若能藉此省思過往的消費慣習,或許便能尋獲一種友善環境、有益健康的飲食方式。

在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中,肉品一直占有很大比例。根據統計,台灣在亞洲各國肉類消費量中高居第一,甚至接近西方傳統畜牧業大國。儘管台灣人對肉品的依賴如此之高,台灣人對肉品的知識和肉品製程的瞭解程度卻出奇地低,甚至可以說是漠不關心。直到最近開放美牛的瘦肉精事件,才風潮式地引發人們對肉品的不安,想到應該進一步瞭解它。

如何飼養,大有關係

人類飲食與肉品的關係非常複雜,肉品所提供的動物性脂肪和動物性蛋白質,在人類的進化史和文明史上,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提供了人類在演化和健康維持下的重要營養來源。如今,隨著工業化文明和人口的增加,肉品的來源不再是狩獵或農戶小規模的飼養,而是工業化生產模式下藉由畜牧「科技」大量生產出的產品。....《閱讀全文》

 

下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是誰?總是成為新聞焦點。(圖片來源﹕Yuting Hsu@Flickr)作者|周成功(長庚大學生命科學學系教授)

每年十月諾貝爾獎頒佈之後,媒體或是學界都會對得獎人的生平與科學上的成就作一些介紹。介紹同時不免也會有許多議論:從今年的獲獎人是否名至實歸,到下年度的獎項會花落誰家。社會大眾往往關心臺灣什麼時候才會有諾貝爾獎得主出現;而學界領袖當然也不能免俗,往往隨性地撂下豪語:未來二十年要為臺灣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甚至有人面對年輕學子時,也會以先知的口吻斷言那些熱門的研究領域才是未來競逐諾貝爾獎的正確方向。

面對這些對諾貝爾獎的迷思,其實不僅是台灣所獨有,在東方的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大陘亦不例外,其中以日本「未來五十年拿下三十位諾貝爾獎」的承諾最令人嘆為觀止!

表面上看來,諾貝爾獎得主的多寡當然反應出所在地區的學術實力。但是當舉國上下把它當成傳統「科舉」中另一個狀元頭銜的追逐,就不免讓人覺得我們這個社會對學術價值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看熱鬧的階段。其實諾貝爾獎代表的是西方學術社群中的一種「社會活動」,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倒是可以從熱鬧的表面下看出西方學術發展一些不同的門道。...《閱讀全文》

 
 

科文計畫推動辦公室
http://case.ntu.edu.tw/shs
FACEBOOK粉絲團: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SHS計畫)
TEL:02-3366-8653,02-3366-8654
FAX:02-3366-8655
地址: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581室(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