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最新消息] 本系誠徵專任教師 Teaching Positions Available
  101學年度第1學期臺大「經典人文學程」即日起開始申請
[書  介] 高明士先生《律令法與天下法》出版
[專題報導] 睽違三十餘載,本系學士論文再添全新扉頁
[學生園地] 第二屆《史原》座談會暨復刊發表會紀要
[校園訊息]

臺大圖書館e-Research:圖書館創新服務研討會

 

臺大歷史系
募款專區

【教師徵聘】
本系誠徵專任教師 Teaching Positions Available

  • 申請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博士學位者
    (二)任職國內外各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 起聘日期:2013年8月1日
  • 申請截止日期:2012年9月10日止
  • 應徵資料及相關辦法:中英文公告連結

經典人文學程

101學年度第1學期臺大「經典人文學程」即日起開始申請

  • 「經典人文學程」是本校文學院為提昇全校學生的進階人文素養所開設,課程皆由文學院精心規劃,涵括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文化研究等領域,以適合全校不同學科的學生修習,並作為通識課程之上的進階人文課程。 當人文素養已是社會領袖的必備教養時,歡迎有志臺大人申請修習。尤其歡迎主修理工醫農等自然科學之優秀同學就讀。
  • 申請資格:本校各學系所學士班二年級(含)以上及碩、博士班學生。
  • 101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如下:
    中文系 吳旻旻 中國八O、九O年代小說
    中文系 宋淑萍 荀子一
    外文系 楊明蒼 早期旅行文學
    歷史系 古偉瀛 中國近代史英文論著
    歷史系 閻鴻中 中國社會思想選粹
    哲學系 梁益堉 知覺與認知
    音樂所 楊建章 二十世紀新音樂
    音樂所 王育雯 音樂與身心靈
  • 申請辦法:詳見經典人文學程中心網頁(按此連結
  •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2012年9月14日(五)止,請將相關申請資料送至歷史系辦公室。審核通過後,預計於一週後(9月21日)公布核准名單。
  • 承辦人:歷史系助教林佳宜,電話:02-3366-4705  E-mail:history@ntu.edu.tw

 

高明士先生《律令法與天下法》出版

  • 作者:高明士(臺大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 出版資訊:2012年5月,五南出版公司,ISBN:9789571166209,419頁
  • 戰國秦漢以來到隋唐的法制發展,總的說來,對內實施律令法,對外實施「天下法」;律令法是用來約束每一個人的行為,天下法則是用來約束域外君長,終極目標均在德化百姓。兩者在漢以後逐漸建立以「禮」作為立法基礎,到隋唐而完備,可說是先秦以來儒教初次在禮律方面最具體的實踐。

    這樣的歷史意義,在於以禮、律(法)作為建立秩序的兩大要素,而律(法)是禮的外在表現。「天下法」最能具體落實的地區,是歷史上所謂的「東亞世界」;其法制上的共通特質,或稱「中華法系」,或稱「東亞法文化圈」。安史之亂前後是政治法制化成敗的分水嶺,令典重要性逐漸後退,律與令二大法制的運作系統成為形式化,宋以後政治逐漸獨裁化。律典雖至明清猶見遵行,令典至明初則罷廢。宋以後千年間的歷史發展,的確與唐以前的中古時期大不同了。
    本書主要在論述變革前的法制發展,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法制史研究的風氣更加蓬勃。

暌違三十餘載,本系學士論文再添全新扉頁

 本系為推動學士論文寫作,制定了新的學士論文課桯開設辦法,凡是有意願撰寫學士論文的同學,可於大三升大四時,找定指導老師,由指導老師為該位學生開設「專題討論」課程。100學年度時,本系陳禹仲同學與陳柔竹同學申請撰寫學士論文,並分別請陳慧宏老師與秦曼儀老師擔任指導老師,二位老師於是為同學開設上下學期的「「專題討論一」與「專題討論二」課程。歷經一年的課程指導與寫作過程,二位同學完成了其學士論文,並於101年6月經指導老師審核通過。這是睽違三十多年後,本系再度產生之二本學士論文。

 本系大學部設置論文寫作課程,最早可溯自臺北帝國大學時期,當時大學部學生畢業前必須寫畢業論文。戰後早期,大學畢業之前也要寫論文,學生須修習「畢業論文」及格始得畢業。1956年以後,因各系研究所相繼成立碩士班,大學部「畢業論文」不再列為必修課,部分學系改為選修課,或更名為「論文」、「研究方法」、「論文寫作」等課程。

 本系學士班論文寫作課程於47學年度起開設,課名「論文」,為大四上下學期各2學分選修課程。48學年度更名為「畢業論文」,59至62學年度未開設相關課程。65學年度重新開設,課名為「學士論文」,89學年度起暫停開設,後於100學年度重新開設論文寫作相關課程。

臺大圖書館學士論文查詢系統

▲臺大圖書館學士論文查詢系統提供每冊論文前1~3頁書影

 目前可於臺大圖書館查詢到的本系學士論文共有207冊,收錄最早的學士論文為桑田六郎教授指導,1947年畢業的張美惠系友所著《關於「東西洋考」中的明代中邏交通》,最後兩本則為李柏亨系友(1977年畢業,鄭欽仁老師指導)所著《前燕慕容國家的成立》以及于志嘉系友(1977年畢業,徐泓老師指導)所著《明代前期的軍戶制度》。

 另外,據吳密察老師(1978年畢業,現為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回憶,其與系友胡忠信先生(1978年畢業)也曾寫過畢業論文,分別為《乙未割台與台灣民主國研究》、《黃興研究》,惟均未收錄於圖書館。

 本系為使學生於大學四年學習專業歷史知識,掌握史學方法,並藉由寫作歷史論文提升獨立思考能力,再次於100學年度開設論文寫作相關課程。以下分別為陳禹仲同學與陳柔竹同學撰寫之學士論文摘要: 


喧囂的蜂巢:十八世紀初期英格蘭的政治社會思想轉型
The Grumbling Hive: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on Political Society in Early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 陳禹仲 撰
  • 指導教授:陳慧宏博士 
  • 日期:2012年6月
  • 摘要:
    研究十八世紀歐洲思想史的史家們認為,因為商業社會興起(commercial society),十八世紀的歐洲思想家們對於商業究竟有助於人類文明發展,或將使人類沉淪腐化的看法分歧,因而有一場「十八世紀辯論」(Eighteenth-Century Debate)。前者著眼於商業所帶來的物質昌盛,後者強調商業引發的美德(virtue)衰頹。思想家柏納德.曼德維爾(Bernard Mandeville,1670-1733)是這場辯論的要角。

    曼德維爾指出,美德與否和人類能否安適生活無關,甚至如貪婪、自私等最卑劣的性格才是讓人類享有文明的要素。因為這些性格有助於商貿循環,而商貿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文明。這個觀點,讓曼德維爾在當時思想家眼中,成為邪惡的代言人,他還因此被法官起訴,以宣揚罪惡為名求處死刑。然而,也因為這個觀點,使得曼德維爾在十八世紀思想史上有了特殊的地位。研究經濟思想史的學者指出,曼德維爾有深刻的影響力,因為他的這個想法影響了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1776)與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等,被視為現代經濟學奠基者的思想家。曼德維爾因此成了現代經濟學的先知。

    這篇文章分別從兩個角度來討論曼德維爾。第一個角度想提出,站在長時段的角度來看,曼德維爾的確有他的創發性。他的概念的提出,以及社會漸漸對他的想法的接納,可以代表英格蘭的思想,在十七十八世紀有一個轉型的過程。從原本強調美德才能達至文明的想法,轉變為接受自私、貪婪等性格也能使人類享有便給的生活。曼德維爾因此在思想轉型的過程裡,扮演了過渡者的角色。

    本文第二個角度則要指出,站在曼德維爾生活寫作的當下可以明白,他並不是因為天才縱橫才提出這樣的見解。因為商業社會興起的緣故,當時的思想家們發現原本熟知的思想,即強調唯有美德才能帶來文明的思想,無法有效呼應社會現實。美德在商業社會裡逐漸衰退,但人類的生活反而更顯繁華。這使得當時的思想家們開始反思既有的思想,試圖調和思想與現實的衝突,而曼德維爾只是其中的一人。他的思想固然特殊,但同時也有不少對同一個主題提出獨到見解的思想家。他的重要性因此不是在他寫作的當下顯現,而是因為他的思想與後世所認知的思想相呼應。他是在後人的普遍認知裡得到突顯。
  • 關鍵字:柏納德.曼德維爾、商業、思想轉型、政治社會、十八世紀辯論、美德 、思想史

傳記書寫與社會關懷 ─ 以蓋斯凱爾及其所著《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為中心的分析
Social Concern and the Writing of Biography: the Study of Elizabeth Gaskell's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 陳柔竹 撰
  • 指導教授:秦曼儀博士 
  • 日期:2012年6月
  • 摘要:
    筆者將在此篇論文中,藉由分析蓋斯凱爾是如何在傳記之中陳明其對勃朗特之關懷,來論證蓋斯凱爾在撰寫傳記時,實是帶有著一種對社會中受到壓迫的階級與女性之關懷,來檢視勃朗特的文學價值。筆者將從三個面向進行文本分析:其一,蓋斯凱爾在呈現勃朗特的寫作內容上,包括了寫作理念與寫作題材兩部分的討論。其二,蓋斯凱爾對勃朗特的寫作環境的討論。其三,蓋斯凱爾對勃朗特的文學價值之看法。

    在本論文的論述過程中,三個部分環環相扣,說明了蓋斯凱爾站在中上階層女性與文學作家之立場,對勃朗特的寫作生活之關懷。筆者藉由整理蓋斯凱爾在傳記中對勃朗特寫作過程與家務勞動的交互呈現,試圖說明蓋斯凱爾為勃朗特解釋其寫作風格遭受到批評的原因:因為家的限制,使勃朗特心靈受壓迫,書寫蒙上陰鬱、粗暴的風格。此外,家的局限也形成其低流動性,無法向外發展的限制,因而使其僅能書寫周遭事物,呈現在作品上的,盡是周遭粗劣的生活。

    我們從本篇研究可得知,蓋斯凱爾在檢視勃朗特的文學成就時,因著其先前撰寫小說時培養的社會關懷之敏感度,帶著社會關懷的意識,注意到了勃朗特的中下階層面向。蓋斯凱爾並基於其以文學創作進行社會關懷(對勃朗特處境之關懷)之理念,將勃朗特的生平撰寫成傳記,在撰寫過程中呈現出當時中下階層女性之困境。
  • 關鍵字:伊莉莎白‧蓋斯凱爾、夏洛蒂‧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粗鄙、社會關懷。

 

第二屆《史原》座談會暨復刊發表會紀要

 文/陳慧先(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傅 揚(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第一場:編委會交接

 為慶祝《史原》復刊第二期順利出刊,《史原》編輯委員會於2011年10月29日假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文二十教室,舉辦第二屆《史原》座談會暨復刊發表會。當天出席狀況踴躍,到場的師長有本系的甘懷真主任、周婉窈老師,以及客座教授武漢大學歷史系徐少華教授等。 在發表會正式開始前,首先舉行主編交接典禮,並由監交人甘懷真主任致詞。

  甘主任以「創業惟艱,守成其實更不容易」作為開場白,期勉《史原》這份研究生刊物,可以提供更大的學術空間發揮創意,並建立臺大歷史系研究生的學術社群。也期待更多非本校的歷史系研究生加入,讓《史原》成為臺灣多元的歷史學術社群之一。 其次由卸任的《史原》復刊第二屆主編陳建守(臺大歷史系博士生)致詞。他特別感謝兩位編輯蘇婉婷、劉昱妤(均為臺大歷史系碩士生)的辛勞,並期許《史原》能持續不斷發行,也相信第二屆《史原》發表會,將如正在開打的美國職棒世界大賽第七場一樣,精彩可期!

▲《史原》復刊第二期主編陳建守(左)、第三期主編黃麗君(右)交接,由甘懷真主任(中)主持。

 最後由新任的《史原》復刊第三屆主編黃麗君(臺大歷史系博士生)致詞。黃主編先是感謝前任主編與編委們,以及歷史系在經費與行政資源上的大力支持。她表示目前的編務已逐漸上軌道,接下來則期待《史原》能夠朝學會組織化的目標邁進,透過「史原論壇」加強會員之間的連繫。

  從2011年10月開始,主編請每位編委在「史原論壇」上發表該領域最新的研究動態,包括書評、研討會側記等,如西洋史學群的編委陳建元(臺大歷史系碩士生)即在10月10日發表一篇有關啟蒙運動文人圈書信來往的學術通訊,引起不錯的迴響;11月,中國近現代史學群的編委韓承樺(臺大歷史系博士生)因應時事提供有關辛亥革命的研究回顧。此外,《史原》編委會也希望能夠透過舉辦小型討論會,增加學術社群間的互動......(詳全文本文原刊載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12期


▲第二場發表人蔡明純(左)與吳俊瑩(右)


▲第三場發表人,左起:雷晉豪、李冠廷、游逸飛


▲第四場海外連線,馮卓健視訊發表中


▲第五場發表人游逸飛(左)與黃庭碩(右)


▲第六場發表人韓承樺(左)與黃旨彥(右)


▲發表會一景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e-Research:圖書館創新服務研討會

  • 為使圖書館相關領域更熟悉e-Research的發展與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與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臺灣分會、北二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共同規劃籌辦「e-Research:圖書館創新服務」研討會,邀請Kent State University曾蕾教授,以「探索圖書館文獻數據與非圖書館開放關聯數據的聯結點」為題進行專題演說,以期能帶給大家更多的新思維與新方向。
  • 時間:2012年8月3日(五)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
    • 08:30-09:00 報到
    • 09:00-09:30 開幕式與貴賓致詞:曾淑賢館長(國家圖書館館長)
    • 09:30-10:30 專題演講:曾蕾教授/探索圖書館文獻數據與非圖書館開放關聯數據的聯結點
    • 10:45-11:45 專題報告 :
      劉應琳 編審/臺灣發展研究資料管理政策之芻議
      曾品方 主任/學術圖書館與資料庋用
      黃文琪 編審/從研究人員觀點探討資料庋用系統:以地理資訊應用領域為例
      江玉婷 副理/e-Research系統之服務與發展
    • 11:45-12:00 意見交流
  • 報名網站:按此連結

活動網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