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5.11.17|Issue 16|研究動態-1研究動態-2活動訊息聯絡我們PDF
  

【法實證研究專題】

 
一審判決不是抗爭路途的終點:RCA工殤案的抗爭與訴訟

作者:蔡牧融、鍾予晴、柯晨皓、蘇上雅、王婧、李思儀 


    
 一、細說從頭
 
  台灣在1960年代開始走向以加工出口工業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一系列的政策搭配下,吸引工業化國家的跨國資本將勞力密集產業移來台灣。1964年台灣通用器材公司在新店設置全球第一家跨國裝配線式的加工出口工廠,1965年以給予租稅減免、提供獎勵投資措施為目標的加工出口區亦在高雄成立。當時專門生產電視機、映像管、錄放影機、音響等商品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簡稱RCA),於1969年將電視機零件組、主機版、積體電路等電子產品的生產線移來台灣的桃園設廠,並藉由塑造出「溫馨大家園」的形象,來大量招募初出家庭的年輕女性加入生產勞動隊伍。20年後(1989、1990年),RCA相繼資遣各地廠房(桃園廠、竹北廠與宜蘭廠)的員工,並於1992年正式關廠,轉而西進到中國大陸設廠生產,以追求成本更為低廉的「便宜土地人力」、法令更為寬鬆的「優良投資環境」。
 
 
  RCA公司的離開,留下的並不是1970-1990年間台灣創造傲人經濟奇蹟的追念,在奇蹟的背後,是廠區土地環境與工人身體健康的犧牲,是永遠無法抹滅的印記與傷痕。1994年立法委員趙少康召開記者會,指出RCA公司過去長達20年間將有機溶劑(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隨意傾倒於廠區水井,嚴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後來更發現RCA廠方不但抽取受污染的地下水供生產線上與宿舍的員工飲用,還使用封閉式空調,以內循環的方式讓生產過程中揮發的有機溶劑一直累積在廠內。真相的揭露,並非是遲來的正義,反而如夏林清所說的「倒像是輓鐘」,因為RCA員工過去就陸續有人罹癌、死亡,卻是直到此時此刻,才發現自己的青春歲月原來長期曝露在大量有毒物質之中,無論是飲用的水、呼吸的空氣,還是接觸的清潔劑。而且再也喚不回的身體健康與烙印在心中的罹病恐懼,會跟著潛藏在體內的毒物,一起共度這一生。
 
 
  2015年4月17日,歷時11年,台灣地方法院宣判RCA工傷案一審部分勝訴,RCA公司與後來併購的湯姆笙(Thomson)等公司必須連帶賠償5.6億元。從記者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到RCA關懷協會的成員們頭綁粉紅色絲帶,與工傷協會運動組織者、義務律師團、學者專家、志工們一起在法院前高舉拳頭、呼喊口號:「我們贏了!工人贏了!」前排則有幾位RCA關懷協會的幹部們拿著「終於勝訴!」的標語,在興奮之餘亦無聲地訴說著這一刻的沉重,因為這是歷經漫長過程才終於得到的階段性成果,也讓社會上許多人知悉原來台灣有RCA工傷案的存在,而且迄今已經走了17年......(詳見PDF檔)
 
 

 

……………more

 

【評論與研究】


霸王條款相關爭議介紹
 
作者:楊凱婷

 
 
(一)          霸王條款內容之介紹
  屋主於委託房仲業者出售房屋時,在委託銷售契約書中,往往載有「霸王條款」,係指房仲業者依照委託條件介紹賣方於屋主時,不論嗣後買賣契約是否成立,屋主均需支付服務費予房仲業者,而服務費之比例通常以委託房屋銷售價格之百分之二到四為計算標準。
 
 
(二)          實務上操作方式
  霸王條款的態樣包括「甲方(此指屋主)無正當理由拒絕與乙方(此指仲介業者)所代理銷售或仲介之買主簽訂買賣契約者,視為乙方完成第三條所訂事項,甲方應支付本約事項第六條所訂之費用予乙方」,即指出買賣契約於屋主無正當理由而拒絕與買方訂約時,視為仲介業者已完成締約介紹之義務,而可請求服務費之給付。抑或如同「甲方(此指屋主)如有下列情形之一,應視為甲方違約,並應給付乙方原委託售價之百分之四為違約金:(2)於委託銷售期間內,業已達成委託條件,而甲方反悔不賣或中途撤銷委託銷售者」、「如有買方就標的物及價金表示同意者,甲方即負有與買方簽訂買賣契約之義務」,載明屋主有與仲介業者所介紹之買家締約之「義務」,如中途反悔而拒絕銷售,即需負擔原委託售價百分之四的違約金,此均屬於霸王條款所指涉之範疇。

  又,該上述所列之業界房屋委託銷售契約書,常分為「一般委託」與「專任委託」,前者係指屋主得委託兩家以上之房仲業者銷售房屋,且自己亦可尋找買方而得私下締結買賣契約;後者則係指委託給單一房仲負責,屋主不可私下售屋,如有私下售屋之情形,則可能有負擔違約金之情形。惟所查找之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書中,不論是一般委託或是專任委託,似乎皆存在霸王條款之相關內容。......(詳見PDF檔)

 

      

……………more

 


【活動與快訊】

 

 

《放棄死刑 走向文明》新書介紹

  國家有資格殺人嗎?
第二屆模擬憲法法庭,邀集各方學者專家,以及有實際被害經驗的家屬,在法庭上從多方角度討論死刑存廢爭議,作為討論背景的案件故事,就是以1986年原住民青年湯英伸殺害雇主及雇主家人一案作為範本。本書收錄該次模擬憲法法庭之各方書狀,使讀者能夠透過各方專家精彩的論辯中,瞭解死刑存廢對於我們的意義。台灣是全球執行死刑的國家之一,在我們經濟、民主與法治不斷進步的同時,盼能藉由本書重新檢視死刑,確認我們的憲法價值。
   
作者:台北律師公會主編
出版社: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年9月1日
 
 

*法實證文件資料庫已收錄了湯英伸案的起訴書和判決等資料,詳見法律文件資料庫:http://goo.gl/0nfXJU
 
 

法理學經典導讀

11/24(二) 專書論壇:與作者對談
張永健(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物權法的經濟分析:第一冊「所有權」》
主持人:王照宇 (執業律師,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簡資修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與談人:許政賢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12/10(四) 盧梭《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
主持人:謝世民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導讀人:陳嘉銘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本系列活動無須報名,歡迎自由參加。
*本系列活動可抵法律系服務學習。
 
 
女子.說.法:2015女性主義法學系列演講(下)
 
主題:代孕法制化之挑戰
時間:11月19日(四) 19:00-21:00
講者:林昀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主持人:陳昭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與談人:雷文玫(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
地點: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1301教室
 
 
 
Narrative and Metaphor In the Law
A Symposium
Time: Saturday, January 30, 2016 | 9:00 AM – 5:00 PM
Place: Stanford Law School, Crown Quadrangle
Room 180
 
  Only quite recently have lawyers, judges and legal scholars come to notice that ‘narrative – storytelling – i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legal practice and thinking’ (Peter Brooks). Competing narratives in the courtroom are the most obvious examples; law students are increasingly tutored in how to construct their own persuasive stories and critique those of their adversaries. Scholars and activists have, in addition, explored the narrative/law connection on many other levels, including: case law as narrative, problems about confessional narratives, narrative in promoting minority rights, gender and legal narrative.
 
  Alongside the courses, research groups and conferences on ‘narrative law’ has grown up a parallel set of research initiatives on ‘metaphor and the law,’ focusing not only on the rhetorical use of metaphor in court, but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employ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to define justice, punishment, and on such specific areas as the use in the media of standard narratives and metaphors around crime. There have been few attempts, however, to look at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two ‘primary cognitive instruments’ (Louis Mink), narrative and metaphor,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legal contexts.
 
  This one-day symposium brings together scholars in law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who have made the most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narrative or metaphor and the law (rarely the two in combination) for a series of eight conversations meant in part to bridge the narrative-metaphor gap. The eight papers that will serve as the basis for the conversations will be distributed during December 2015 to all who register for the symposium. There are no parallel sessions, so participants will be able to attend all the conversations.
 
  The event is intended for faculty members in law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as well as lawye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areas like law, rhetoric,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communica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symposium will allow all participants to gain fresh theoretical insights, as well as contributing greatly to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ractitioners.
 
  Participants in the symposium will be eligible for California Bar CLE credit.
 
 

 

 

聯絡我們: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tadels.ntu@gmail.com)

※建議使用 IE 6.0 及FireFox 瀏覽器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