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http://case.ntu.edu.tw/blog/

CASE PRESS來自國立台灣大學,
是一個開放投稿的知識性網站。
我們帶你品味科學,享受人文。

■本期快訊

時間: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18日(特別延展) 上午9:00~下午5:00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室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謝伯潛醫學教育基金會、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歡迎大家把握最後機會前往參觀!!!前往了解詳細資訊>>

 

 
 

■本期目錄

 

教育部【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平臺】徵件公告

教育部為鼓勵大學校院透過社會科學、人文學、自然科學跨科際課程,以研究導向學習、行動導向學習、實作導向學習以及問題解決導向學習為教學模式,以在地及全球性重要課題為課程主題,培養學生跨科際思考溝通及解決問題能力,依據本部補助推動人文及科技教育先導型計畫要點,公告受理申請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

■申請作業
A類
分兩階段申請,計畫構想書審核通過後方可正式申請。
計畫構想書申請:自公布日起至101年2月29日止
計畫規劃書申請:自公布日起至101年5月31日止
B類
計畫規劃書申請:自公布日起至101年5月31日止
前往瞭解詳細資訊>



■相關表單資料下載
教育部辦理補助大學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徵件事宜及附件>>
「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說明及案例(滾動修正中)>>
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及經費編列基準表>>

-TOP-

 

北市圖「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帶您一窺科學的奧秘

「科學」對於一般大眾而言似乎只屬於「專家」的範疇,其實科學的起緣是來自於對生活週遭事物的觀察與好奇心,而理性與邏輯更是人與人思考與溝通的基礎。北市圖為了普及科學教育,特地邀請國內傑出學者及專家,透過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演說,帶領民眾一窺科學的奧秘,拉近與科學之間的距離。使孩童更喜歡科學,大人更了解科學,讓科學真正的進入民間。

國立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從101年2月至7月間將與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及各分館辦理18場「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本系列演講第一場將於本周六(2月11日)登場,由東吳大學物理系陳秋民教授帶來的「放天燈:學物理」,配合著農曆年元宵節期,更顯生動趣味,歡迎民眾闔家前往聆聽。

■2月演講場次資訊:

2/11(六) 14:00-16:00 力行分館(86612196) 放天燈學物理
陳秋民/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

2/18(六) 14:00-16:00 總館(27552823#2115) 臺灣大教室
謝隆欽/來義高中地球科學教師



圖片來源:S' lickr@Flickr

 


想了解更多演講訊息和內容的觀眾可以至「科學民間」網站查詢,更多的精彩的活動也千萬別錯過囉!!

前往瞭解北市圖「科學到民間」系列講座資訊>
前往「科學到民間」部落格>

-TOP-


【醫療保健】按摩的神祕原理大揭曉

編譯 | 汪芃

■按摩一直非常受歡迎,最近一項新研究指出,按摩具有療癒效果,除了能活化具修復及療癒功能的基因,還能避免發炎。

比起手法高明與否,按摩的療癒功效或許跟DNA(去氧核糖核酸)比較有關係。最近一項新研究指出,揉捏能改善肌肉痠痛,因為按摩可阻止跟發炎有關的基因起作用,同時活化修復肌肉的基因。這項發現與目前盛行的說法大相逕庭,大家原本以為,按摩之所以能緩解痠痛,是因為可以幫助疲憊的肌肉排除乳酸及其他廢物。如今有了這份研究,按摩的功效將更有醫學根據。

雖然按摩一直非常受歡迎,但不可思議的是,科學家其實不太了解按摩對肌肉的作用機制。過去的研究只知道正確的撫摸力道有助緩解疼痛,但從來沒有人研究出背後的原理。因為運作機制不明,大部分醫生就算沒有質疑,也很少明確指出按摩有具體療效。

神經代謝學者馬克.塔諾波斯基(Mark Tarnopolsky)從前也同樣抱持懷疑的態度。塔諾波斯基任職於加拿大哈密爾頓(Hamilton)的麥馬士達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他四年前在滑水運動中發生意外,腿後腱嚴重受損,然而這個遭遇卻扭轉了他對於按摩的觀點。當時他的復健療程中包含按摩,使他發現按摩有絕佳的止痛效果,正因受惠良多,他決心研究這個神祕的作用機制。塔諾波斯基說:「我心想,這背後一定有生理學基礎,而我本身專門研究細胞,當然最想了解的就是按摩在細胞層級的機制。」





圖片來源:Ryan McVay│Getty Images


因此,塔諾波斯基和研究同仁(其中包括負責他復健療程的人)找來十一位年輕人,這些受試者都願意為了科學研究揮汗運動。他們先進行一段累人的原地踩腳踏車鍛鍊,踩到肌肉已疲累痠痛才停下。鍛鍊結束十分鐘後,會有按摩師替他們的兩腿之一進行按摩,同時,研究人員也採集受試者的股四頭肌組織樣本進行檢驗,運動開始之前採一次,按摩結束後採第二次,運動結束三小時之後採最後一次,然後比對樣本的基因檔案。


繼續閱讀>>
趕快加入CASE PRESS臉書粉絲團>>

-TOP-



 

[神經科學]靈魂出竅的真幻世界
■瑞典一位神經科學家,利用假人義肢以及虛擬的刺激,使試驗者產生對虛構身體或自我的真實認定,此一令人吃驚的結果,不但挑戰長久所認定的自我認知概念,未來也可能在義肢接納上帶來實際助益。

人們不是每天都有機會脫離軀殼,再拿菜刀往自己胸前猛刺。

但對瑞典卡洛林斯卡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埃爾生(Henrik Ehrsson)而言,這種體驗在實驗室裡屢見不鮮,他利用幻覺探索、描繪與排除人們的自我意識,今天只用一架攝影機、一副目鏡與兩根棒子,他就讓我相信 自己漂浮在身體後方幾公尺之外,看著刀子插進自己虛擬的胸膛,不禁感到害怕。指尖兩個電極記錄皮膚自動滲出的汗,一旁的電腦則將暴增的恐懼感繪製在圖表 上。

出竅體驗只是埃爾生擅長技術中的一項,他曾讓人相信自己與他人交換身體、長出第三隻手臂、縮小成玩偶、長大為巨人,實驗室儲藏間裡塞滿各種尺寸的 假人、玩偶的頭部、假手、攝影機、尖刀、鐵錘等,像是連續殺人犯住家地下室,埃爾生自己也承認,其他神經科學家覺得他們很有點瘋狂。

但這些不尋常的設備可不只是小把戲,他藉此想瞭解人類如何感受在他們體內的自我意識,身體的自主感覺是根深蒂固的,一般人從未多想,但有些科學家與哲學家認為,這種概念並非不能挑戰。






■圖片來源:True Colour Films│Getty Images

 


埃爾生表示,「笛卡兒曾說過,人們在世界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眼前這是自己的手」,但他的幻覺實驗證明,這種篤定態度雖然是一生經驗累積而成,卻 只要干擾視覺與觸覺十秒鐘即可打破,顯示腦部是持續利用感官資訊建構身體所有權,這項研究結果讓埃爾生登上國際頂尖的《科學》期刊,也引起其他神經科學家注目。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家尼可雷里斯(Miguel Nicolelis)提到,許多人認為自我意識根深蒂固,實則不然,很快就能改變。

繼續閱讀>>

-TOP-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國立台灣大學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Tel:(02)3366-2801/Fax:(02)3366-2805
E-mail:ntucase@ntu.edu.tw
 
going to CAS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