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http://case.ntu.edu.tw/future/

<探索六>‧化學大未來:
CHEMISTRY-
OUR LIFE, OUR FUTURE
09/24~11/26

■本期快訊

在本場講座裡,陳老師將從色彩學談起,演繹染料在傳統工
藝與現代光電科技上的應用,並探索未來社會的繽紛生活。

時間: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國際會議廳


我想填問卷>

 

 

 

■本期目錄

 

【探索六】化學大未來即將落幕,各項活動結果大揭撓

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第六期<化學大未來:Chemistry, Our Life, Our Future>,自今年9月24日起開始,如今終於要在11月26日結束了!最末講壓軸多多,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的陳錦地研究員將會帶來精緻繽紛的圖片,介紹人類的染料歷史以及當今最潮、最時尚的色彩工業;另外CASE也要在演講現場揭曉在兩個月中的舉辦的各種活動結果,固定的問券抽獎還會加碼,所以你一定要出現!

■頒發「探索全勤證書」與「全勤好禮」
以往的探索在每一期結束時,都會贈送禮物給每講都到的觀眾;在上一期的探索結束時,CASE做了一個小嘗試,就是額外頒發全勤證書給這些好學的觀眾們。沒有想到反應十分熱烈,甚至還有同學們藉此而鼓勵他們的學弟妹也一起來聽探索!聽演講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證書與禮物,這只是CASE的小小心意,也是鼓勵更多人來探索科學世界的動機引導!CASE相信把觀眾吸引過來很重要,只有你出現了,才有機會收穫知識,不是嗎?

■<看CAStudio填問券,抽大獎>現場抽獎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CASE的OCW(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並回饋意見讓我們做得更好,CAStudio特別舉辦了抽獎活動,並將在探索第六期結束的這一天現場抽獎喔!如果你有填問券的話,一定要到現場來聽演講同時幫自己「加持」,說不定大獎得主就是你!

■刑事局鑑識中心參訪成員抽選
還記得在10月1日程曉桂主任的演講中,陳竹亭主任曾表示要從當天有交提問單的觀眾裡選出10位,由CASE帶隊前往刑事局鑑識中心參訪嗎?參訪時間已經敲定囉,就在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上午10點到12點!在本場活動的最後,將會現場抽出10位正選、10位備取,除了將抽中名單公布於CASE官網外,並會以報名時所留的email通知中獎者。正選者若有無法前往或於聯繫後3日內未收到回覆者,將依序由備取名單遞補。




■中研院化學所 陳錦地研究員


■每場一開始播放的主題影片中,那個不斷出現的化學物是什麼?
11月12日陳竹亭主任演講<水世界>時,曾問現場觀眾上述的問題,並請大家寫信到CASE來回答,陳主任也會在這本場活動中公佈正確解答。回答的人若多,CASE會抽出3位來贈獎;回答的人若少,就直接贈送。已經有幾位觀眾來信回答囉,你回答了沒?趕快來信吧!ntucase@ntu.edu.tw


-TOP-



 

【講座訊息】太陽風暴與太空天氣

太空是地球環境之最外層,其範圍自地表五十公里高到太陽系之邊緣。太陽為太空能量之源頭,因此,當太陽黑子爆炸時會伴生太陽閃焰和太陽風暴,而引發惡劣之太空天氣,並造成日地環境劇烈變化。現今人類生活大量依賴人造衛星科技從事通訊、定位、導航、廣播、環境監測等生活應用。太空天氣之太陽閃焰、電離層擾亂、太陽風暴、磁暴、電離層暴等,會嚴重影響衛星之正常運作和地面之各項電力設施。本演講將探討太陽風暴引發之太空天氣現象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太空-大氣-地球間之耦合,以及我國的太空天氣觀察。

■活動主題:太陽風暴與太空天氣
■講座講者:劉正彥 教授 ( 國家太空中心 首席科學家、中大太空所 教授 )
■講座時間:2011/11/22 (二) 晚上7點 開始
■講座地點:國立台灣大學 新生大樓103室
■報名網址:http://tinyurl.com/3msyra4
■PTT社板:NTUHASSE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太空科學研究社



 


-TOP-


【神經科學】解夢有新方:以圖為證

作者 | 莎拉瑞爾登;編譯 | 張孝耘

由於我們通常一醒來就會忘掉做過的夢,所以研究人員對於腦如何產生夢境所知有限。德國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精神醫學研究中心(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sychiatry)的神經科學家德瑞斯勒(Martin Dresler )和科賽施( Michael Czisch)及他們的同事,想利用腦部成像技術 (brain-imaging techniques)來觀察人們在夢裡的活動。不過如果要解讀睡眠中腦部的成像圖,他們首先必須要知道腦在睡眠中進行某些指定動作時的樣子,但是難在大部分的人在夢裡都無法控制自己做什麼事。

然而雖然罕見,但有些人可以在睡眠中意識到自己正在作夢,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控制夢的內容,這種現象稱之為清醒夢 (lucid dream)。德瑞斯勒表示:「世界上大約有一半的人曾做過清醒夢,但會經常做的人很少。」瑞士伯恩大學(University of Bern)的伊爾拉赫(Daniel Erlacher)並沒有參加該項研究,但他表示,有些人可以學會經常作清醒夢,訓練的方法包括紀錄夢境,以及當看到某些主題,譬如飛牛時,就提醒自己正在作夢。

德瑞斯勒和科賽施徵求了六名曾受過清醒夢訓練的人,要求他們在夢裡緊握左或右手,之後把他們送進腦部掃描儀睡覺,一旦他們開始做夢且仍意識清醒,就左右快速移動眼球兩次來通知研究人員。研究人員檢查了志願者的大腦活動模式,確定他們已進入「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的睡眠階段,然後錄下他們的腦部活動。記錄方法有兩種,一是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術,可以得到整個腦部活動高解析度的影像;二是近紅外線光譜技術(NIRS,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可以顯示大腦表層上的活動。

這六名受試者中只有兩名能夠在嘈雜的掃描儀中作清醒夢,他們各在兩個夢中完成任務,其中一人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另一人用近紅外線光譜技術掃描腦部。研究人員看到兩位受試者腦部的成像圖中,控制左手的運動皮質區(motor cortex)顯現出來的亮光和一個人在清醒狀態時握拳相同。研究人員在十月底將報告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網路期刊上,德瑞斯勒指出這個實驗顯示,「夢不只是以視覺景象呈現出來」,好像看電影,而是整個身體都參與其中。







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聽覺與其他溝通障礙國家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eafnes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in Bethesda, Maryland)的神經學家艾倫布勞恩(Allen Braun)說:「利用會做清醒夢的人來做實驗是非常聰明的辦法。」有趣的是,受試者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圖上雖然控制運動的運動皮質區呈現活躍狀態,但是腦部中線部位管理決策的區域卻沒有。這個區域在人們做決定,譬如是否要移動四肢時會被啟動,所以布勞恩認為:「他們一定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在動。」他也表示,雖然受試者只有兩位,但他們的研究要證明這兩種腦部成像技術可以解讀清醒夢已經「綽綽有餘」。

伊爾拉赫認為「這個研究令人刮目相看」,尤其難得的是能找到可以在嘈雜的掃描儀中作清醒夢的人。為了加強研究結果,該研究報告作者群計劃徵求更多可以做清醒夢的受試者,以確定是否每個人的腦都有相似的反應,並希望發現受試者如果進行更複雜的指定動作,像是走路、說話、甚至飛行時,會有什麼結果,這對於研究人員解讀夢境以及理解腦子如何和為什麼「做」夢將有很大的幫助。



繼續閱讀>>
趕快加入CASE PRESS臉書粉絲團>>

-TOP-



 

【跨科際閱讀】跨科際科學傳播(2): 「跨科際」的展望與挑戰
作者/蔡明燁(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員)

自從進入科學傳播的領域之後,我一直在琢磨什麼是「科學人文跨科際」的教育理念,又應該如何落實的問題。適逢本週末在倫敦有一個長達三天的國際會議,以「福島事件的人文省思」為題,試圖在核能危機之後,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之間尋找對話的可能性,於是我興沖沖地去參加了!雖然會議的設計與討論的方向並沒有完全達到「科學人文跨科際」的整合,不過它卻提供了我對於什麼是「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的實踐、「跨科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強「跨科際」的溝通效益,產生了進一步的思考。

這個會議是由倫敦大學Birkbeck學院的媒體、文化、創意操作中心(Centre for Media, Culture and Creative Practices)和倫敦亞太文化研究論壇(London Asia Pacific Cultural Studies Forum)共同主辦,根據了解,主辦人的初始構想原是要促進「哲學(Philosophy)」和「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這兩個學科間的對話。在這裡所謂的「哲學」,基本上指的是歐陸的哲學辨正傳統,而「文化研究」指的是從1950、1960年代開始在英國快速崛起的新興領域,旨在對二十世紀後之政治、社會、經濟、階級、性別、媒體、大眾文化……等議題進行解讀與批判。不過在會議籌備期間,贊助單位日本基金會(Japan Foundation)希望會議的焦點能夠扣合福島核能外洩事件,因此主辦人便在原始企劃以外加入了對「三一一福島事件」的觀照,要求與會者們共同思索在這個充滿危機的時代中,人文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究竟應該何去何從。

在此策劃背景之下,我們自然可以了解為什麼整個會議中,竟然完全沒有科學家(尤其是核能科學家)的參與,然而科學家的缺席,從我的角度來看,不免是該國際會議一個相當嚴重的疏漏,儘管在既定的架構中,三天的議程還是促成了充分且多元的討論,同時也刺激了我對「跨科際」更為具體的想像。






■不同領域間不應是對立的拉扯,所以如何加強
跨科際的溝通更成了重要的課題。

 


舉例來說,會議第一天以「文化研究」為主軸發表了兩篇論文,其一討論亞洲的文化研究與哲學教育,其二探索在日本發生大地震以後,因為停電的關係,受災地區 沒有電視,連電話和網路的傳播也變得非常有限,於是造成了各種流言滿天飛的情況;會議第二天以「哲學」和「知識份子」為題,各發表了兩篇報告,在「哲學」 的脈絡中,思辯的方向主要在「哲學」的定位,以及哲學和其他學門的關係,例如哲學和科學的關係,哲學和歷史的關係,甚至於哲學和哲學本身做為一個學門的關 係;至於對「知識份子」的思考,旨在討論知識份子被高度學院化和建制化的困境,強調在「三一一事件」發生後,為什麼日本大眾喪失了對政府和主流科學家的信 任,開始主動去探索輻射及核能對人體和日常生活的危害與影響,並且形成市民社會的串聯網絡,分享彼此的研究資源。這種大眾科學對主流科學的挑戰,究竟是一 個正面的,還是值得憂心的發展?
繼續閱讀>>

-TOP-

 
going to CASE PRESS...... going to開放式課程影音平台 going to高瞻教學資源平台 going to Megichem魔幻化境 going to 科文整合人才培育 going to 教育部人才培育 going to 高中科學班
 
國立台灣大學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Tel:(02)3366-2801/Fax:(02)3366-2805
E-mail:ntucase@ntu.edu.tw
 
going to CAS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