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發行人的話

呂東武主任玉照

台大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前身為「國科會北區身心障礙者科技輔具研發中心」,設立於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其任務為秉持著結合科技、醫學與愛心的理念照顧身心障礙者,並以輔具服務、研發與教學均衡發展為特色,從事人才的培育與專業臨床與技術的研發,改善身心障礙者之就醫、就養、就學與就業問題。於國科會五年計畫結束於民國九十四年七月轉型為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功能性中心,更名為「台大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輔研之友電子報之發行是希望能提供一個溝通平台,我們希望能定期將台大輔研中心的發展情形及輔研之友的故事告知大家,也歡迎您加入輔研之友在這園地一起分享與交流。

台大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呂東武

心情分享

個案故事: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逸華全家福

大提琴音樂家林照程與鋼琴家蕭雅雯夫婦,他們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師大音樂系,人生前途原本一片燦爛美好的,卻因兩名重度和極重度發展遲緩的孩子的出生,經歷許多照顧身心障礙兒的挫折與艱辛。如同許多身心障礙兒父母們,他們深深經歷這一切的苦楚和辛酸。正當最無助、絕望的時候,靠著信仰的力量,他們擦乾眼淚,揮別陰霾,重新看待他們的孩子如同上帝所賜可愛的天使。在上帝的眼中,所有身心障礙的孩子都是美麗的天使,而他們的父母為了照顧這群孩子,天天要操的心叫做「天使心」。林照程夫婦於是在2002年以這群孩子代表的意義,邀請數個身心障礙兒的家庭,組成了「天使心家族」,盼望能夠透過一個團體的結合,更多地服務身心障礙兒的家長,讓父母們在照顧孩子的路上,有一個溫暖的陪伴,這就是天使心成立的宗旨。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林照程夫婦學會了無條件的愛、接納與包容。全家也因此重燃生命的活力,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引導照顧孩子的成長,更讓每一個家人能以快樂和充滿希望的眼光面對生命的每一天。基於多年切身的經歷,林照程夫婦深感「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林照程與蕭雅雯夫婦

林照程夫婦的二女兒逸華是個發展遲緩的可愛孩子,雖然言語上的溝通不能像正常孩子一般,但是他總是給人最直接熱情的擁抱來傳遞她的開心。

逸華在小時候父母親就注意到逸華走路身體會某一側傾斜的現象,當時還不以為意,一直到五年級她突然長高得很快,此情形就越顯明顯,林照程夫婦就帶逸華去看骨科醫師,發現逸華有初期的脊椎側彎現象。正巧我們的美國矯具義肢師石田真小姐,假日都會在林照程夫婦成立的「天使心家族」當義工,當下建議可帶逸華到台大輔研中心做評估製作背架。就在一年前逸華開始穿背架,剛開始穿時會有不太適應的感覺,但林照程夫婦為了逸華的健康,會很細心注意到她穿戴背架有無破皮或皮膚紅腫的情形,若有任何的疑問,會打電話來中心詢問或來做背架的調整。逸華目前每天都可以穿戴背架約12小時,對於一些日常生活例如:吃飯、逛街、遊戲以及運動與以往沒穿背架時並無太大的不同,林執行長表示量身訂做的背架是舒適的主要原因。

林照程夫婦很高興的表示台大輔研中心提供的服務有品質保證的感受,可以很放心。回診看骨科醫生也稱許背架矯正的效果很好,且穿戴的時機非常恰到好處,若不是有即時穿戴背架,後果可能會糟很多。還好過去一直多用鼓勵、有耐心並且狠下心來告訴孩子,現在穿戴的辛苦比起沒有矯正所造成的未來的痛苦是輕鬆多了,一定要堅持下去。

疾病介紹:脊柱側彎

作者:呂昭寬

脊柱側彎(Scoliosis)顧名思義,指的是脊柱在冠狀面(Coronal Plane)發生異常扭曲,臨床以透過 X 光片計算 Cobb 氏角度加以評估。當該角度不足 10 度時稱為脊柱不正,不具有臨床意義,因此無需接受治療。依發病原因,脊柱側彎又可分類為先天性、神經肌肉源、結構性、以及原發性等類型,其中以原發性側彎為大宗。

脊柱側彎若未妥善治療,隨著疾病惡化患者可能會感到背痛、體態扭曲變形、神經受壓迫、或因結構異常影響心肺功能。臨床處置會隨著患者之年齡、性別、骨骼發育、青春期與否、家族史、發現時側彎角度、側彎隨時間惡化程度、對治療之反應、側彎的類型與併發症等因素而有不同。一般而言,若 Cobb 氏角度小於 20 度且骨骼發育成熟,則以觀查為主;若 Cobb 氏角度大於 40 度、影響外表美觀、已造成心肺壓迫、或對保守治療反應不佳遲續惡化,則傾向進行手術;若骨骼未發育完成,且 Cobb 氏角度在 30 至 40 度間或半年內 Cobb 氏角度增加超過 5 度,則傾向以背架治療。

背架治療之主要目標為減緩 Cobb 氏角度增加,以避免手術。背架治療之效果與穿戴時間高度相關,若能維持每日穿戴 23 小時以上,治療成功率(穿戴背架直到骨骼發育成熟前,均不需進行手術)可達 93%;若僅維持每日穿戴 16 小時,則治療成功率僅 62%。因此在以背架治療脊柱側彎時,病人能否忍受背架帶來的不便,以及臨床輔具矯具師是否能減少穿戴背架之不適,對預後有很大的影響。

脊柱側彎的治療是場長期抗戰,需要病患、家屬、醫師與臨床輔具矯具師之通力合作,才能減低對未來生活造成之不便。

臨床輔具矯具師的意見

作者:陳鴻彬

淺談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

人體上半身軀幹的支撐與穩定主要是藉由脊柱左右兩側互相對稱之肌肉共同施力所達成。當支撐軀幹之肌肉因神經肌肉病變(如腦性麻痺、脊髓損傷等)而產生控制失調(肌張力)或失去力量(肌無力)時,往往會使脊柱無法藉由肌肉獲得良好的支撐。此將導致患者因不易維持上半身之平衡與穩定,而採取軀體側向一邊之姿勢從事日常活動。雖然初期脊柱之結構並未發生病變,但長期的姿勢不良與肌肉控制失調之雙重影響確實會造成脊柱永久性的變形,且側彎之程度常伴隨著年齡與體重的增加而增加。

針對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而言,穿戴背架主要之目的為取代失能的肌肉而達到維持脊柱支撐穩定的效果。因此背架設計之重點在於針對軀體失去控制的方向(前後、左右、或前後左右)提供有效的支撐,而當身體獲得穩定的支撐時,側彎惡化的程度自然會有所改善,且在上身較為正常且穩定的姿勢下活動也比較輕鬆省力,減低照顧者的負擔。

個案林逸華:

逸華因先天性的軀體肌肉協調性不佳致使步態不平衡,而行走時其上半身過大的左右擺動程度,依經驗判斷極有可能發生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家長經建議後前往台北馬偕小兒骨科進行X光攝影檢查,結果確認脊柱已經發生側彎,且有持續惡化之可能,後續醫師與本中心皆建議進行背架治療,且須於每半年定期追蹤,期能有效控制脊柱之側彎角度。

認識逸華之緣份是來自於她的天使姐姐詠晶,能有機會為這對可愛的姊妹服務,本人深感榮幸。

實習心得感想

作者:王謨捷

王謨捷與吳佩育於輔具中心內合照
左:王謨捷;右:吳佩育

我第一次看到逸華時,他有著明顯的脊髓側彎的問題,逸華的父母已經帶著她看過大大小小的醫院和診所都無法解決逸華她日趨嚴重的脊髓側彎的問題,經過中心的矯具師仔細的評估後,決定為逸華量身訂作一個適合她身型的後開式背架,穿戴後的幾個月中,逸華的父母常帶著她來中心詢問背架摩擦皮膚所造成的疼痛及穿戴時悶熱的情況,經過矯具師針對問題加以修改背架後,逸華總算可以舒適穿戴背架並且經過X光的檢查後,脊椎側彎的角度也不再惡化。

由逸華這個案例我覺得雖然市場上有很多產品強調可以有效改善脊椎側彎的問題,但是其實每個人的側彎的情況實在不盡相同單幾個size的背架並不能對症下藥,加上穿戴背較後其實還會有許多穿戴後才會知道的問題發生,外面的廠商對於售後的服務我想是比較缺乏的,因此我覺得能身在具有非常專業知識的輔具中心裡學習有關輔具的種種,覺得是非常幸運的事。

社會支援團體

沒有意見

微聲感言

盼從邵曉玲女士車禍受傷事件,新政府能正視義肢矯具學的發展

作者:章良渭

意外災難是人生的常態,不論您是否同意將意外當常態之邏輯;隨時準備如何面對苦難和做適當之危機處理乃不爭之健康人生態度。邵曉玲女士車禍的消息曾由媒體大篇幅的報導,最近仍有後續報導她到美國知名芝加哥復健學院接受上肢義肢服務。筆者相信邵女士赴美就醫旅途勞頓,加上後續追蹤往返,構成身心極大負擔,更不要說其龐大旅費與其醫療費用支出。為何要赴美,其實應該是情非得已!台灣目前沒有義肢矯具學之正式大學系所,全台唯一的義肢矯具學程也只藏在台大醫工所中,嚴格說連柬埔寨都不如!更不要說世界一般水準。台灣醫療體系中也沒有義肢矯具師之設置。平心而論,在這樣的前提下,有那個廠商以目前的服務水準可以讓胡市長與夫人信任得過呢?其實恐怕根本沒有廠商敢毛遂自薦。

筆者對市長夫人面對如此景況,尚能勇敢面對,十分佩服。一方面又嚴肅聯想到平民百姓,他們若遭遇雷同災難,恐怕除了勇敢面對外,還要加上實質的外來幫助才行。這實質的幫助最具體的就是建立健全的義肢矯具學醫療服務體系,包括人才培育管道、證照制度與正規義肢矯具醫療服務網。

沒有人例外,不論達官顯貴或平民百姓,或一樣可能遭遇邵女士的景況。個人有健康的人生態度,面對艱難,處置困苦,固然重要;我們的同胞豈不也盼望從政者從上帝領受權柄能有健康的從政態度,將人民的苦難當成自己的,盡力設法使國家社會建立完善之義肢矯具醫療制度,提供災民基本可靠的幫助。筆者於1992年自美返台,隨後投入身心障礙者復健工程之教學、研究與服務。十多年來,曾投書前國民黨執政時代行政院院長,陳述義肢矯具學之基礎建設藍圖,卻石沉大海,未見任何回應,親身經歷前國民黨時代的老邁傲慢。後來也目睹民進黨時代的貪腐,同胞原本期待總統夫人會推己及人多關注身心障礙者,不料鑽戒百貨禮券得其青睞,奪走了原本更有意義的人生機會。既然你我走過的路不論好壞,都在歷史上留下足跡,政府會不會有什麼作為端看這次的回應了!上帝既已昭示愛台灣的心意,盼我們都能珍惜祂給的機會,提醒新政府正視義肢矯具學的發展。

義肢矯具師搖籃:台大醫工所義肢矯具學程

作者:章良渭

義肢矯具師擔任了義肢矯具醫療服務團隊中的靈魂角色,但絕大多數的民眾都不知道這個醫療專業角色。一般少數人知道的恐怕也僅止於聽命於醫師的義肢支架師傅。事實上,義肢矯具醫療團隊是先進骨科復健的尖端思想,對目前我國的醫療環境,似乎有些苛求。只是進入廾一世紀了,麵包師傅都有烹飪學校正式培育;但義肢矯具醫療畢竟更嚴肅,台灣的學校體制裡,卻根本沒有存在正式的義肢矯具師培育機制,不可思議,值得大家集思廣議公開討論。

在十多年前,筆者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發現問題癥結在於我們的社會普遍嚴重缺乏理想性,寧願犧牲需要義肢矯具醫療服務的弱勢族群,不敢起而導正這樣一個須面對許多既得利益者,看似困難的局面。若期望來自社會反省覺醒會改變這樣的現況,多少年來證明是奢望簡直不可能。奇妙的是:愛我們的上帝在人以為不可能的環境,做了出乎我們所求所想的。

於1996年七月,筆者有機會到美國西北大學芝加哥復健學院拜訪Dr. Childress義肢實驗室,確定自己從此將全身投入這個在學術界鮮為人知充滿挑戰的義肢矯具領域。拜訪復健學院後,深刻體會到研究、教學與服務的整體性,整合這三個成份是發展醫療專業的成功要件;要做成整合,必須造就一個臨床氣圍,也就是建立一個以病人福祉為依歸的臨床服務,做為平台發展研究與教學。明知台灣發表論文至上的嚴峻學術環境,從事建立從零開始的臨床平台,這樣艱鉅的任務,同時又要有相當的論文產量,存在極大的風險;竟然義然決然接受臨床人員的訓練,期望轉型成為能研究教學的臨床人員,當時已是四十出頭的人了,是什麼力量促使筆者做的決定,回想起來,以人的軟弱是做不來的。那是上帝在人心中燃起的一把熱情的烈火,而且繼續助燃那把火,至今尚在燃燒不已。

1998年七月,接受國科會台大醫學院補助赴美國西北大學學習臨床矯具學,正值台大醫工所開始一年的籌備期,準備次年招生。在美期間,矯具學學程在心中漸漸成形。1999年二月九日筆者召集了葛煥彰教授、陳發林教授、顏家鈺教授、邵耀華教授四位醫工所合聘教授,假應力所陳發林教授辦公室開臨時會議,決議在醫工所設生醫機械工程組,並在組內開設矯具相關課程。同年暑假,生醫機械工程組新聘呂東武教授與王兆麟教授,於當年十月,組內老師們形成共識,開始了非正式的矯具學學程。2000年,醫工所獲國科會補助成立北區輔研中心,正式建立臨床矯具服務,不但直接服務身心障礙者,提供社會大眾另一選項,享受正規的矯具醫療服務;更重要的,做為一個臨床平台,提供矯具學程的研究生臨床實習及畢業生住院矯具師訓練場所;也因為營造了臨床的氣圍,學程研究生得以蘊釀以患者福祉為依歸之臨床研究議題。2005年,學程進一步加上義肢學,充實成為義肢矯具學程。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學程,至今仍然是全國唯一的矯具學學程,預期將繼續蛻變繼續發展。

筆者深感極大的榮幸,能參與上帝愛台灣同胞的工作,相信未來繼續將有更多的人參與如此奇妙的工作,並分享相關的故事,承現更多的面像,訴說上帝的愛,分享祂的榮耀。

學生集體創作之標徽
學生集體創作之標徽
2007年義肢矯具學研究課堂即景
2007年義肢矯具學研究課堂即景
[ 本區感言由讀者投稿,不代表本中心立場。投稿請寄至 nturerc@ntu.edu.tw ]

中心花絮

中心介紹

中心同仁合照
中心同仁合照

台灣大學身心障礙者輔具工程研究中心擔負推動義肢矯具學專業發展之社會責任與使命,致力於成為具示範教學與研究領先之義肢矯具學臨床服務單位,以推動專業發展。本中心從研究所教育紮根,培養具備研發能力之義肢矯具師;自臨床服務中發掘研究主題,並以科學方法探討後發表論文。藉此與歐美先進國家並駕齊驅之專業發展體制,使中心之臨床服務普遍獲得醫療專業人員與病患之肯定。迄今服務身心障礙者已逾千人次,其中又以脊柱側彎與腦性麻痺之矯具服務,收到很好的口碑。

中心整修後之內部照片
中心整修後之內部照片

本中心於2008年4月重新整建,使臨床服務空間與動作分析實驗室緊密相連。目前本中心正進行兩項新型行動輔具之分析與設計,分別為「新型碳纖維儲能踝足矯具對中風病患步態之影響」與「下肢癱瘓病患使用新型交替式步行矯具」。上述研究成果可望作為日後新型輔具研發之參考,期待未來能於本中心開發出世界領先之行動輔具,造福更多身心障礙者。

研發成果

陽教授開發之手輪馬達電動輪椅
陽教授開發之手輪馬達電動輪椅

本中心副主任陽毅平教授研發「手輪馬達電動輪椅」榮獲2007年國家新創獎。由於社會的進步以及醫療技術的開發,人類的生活品質逐漸提高、壽命也愈來愈長,而高齡化的社會也即將來臨。對於中風、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與病患,出門代步的工具變得很重要,必須符合舒適性、安全性、與輕便性。這項發明打破傳統馬達架構,也將改變市面上傳統的電動輪椅笨重的形象,因為將這種創新手輪馬達與手扶圈合而為一,可以省去原來傳動機械裝置,由於重量的減輕和傳動能量損失的減少,使得電動輪椅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有限的電池能源,並進一步提升電動輪椅的續航力。談到創新手輪馬達電動輪椅的實用機能,陽毅平教授認為將可配合以下功能的發展:模組化、輕量化、效率化、與智慧化。其中模組化與輕量化將使這型電動輪椅重量降至 30 公斤,效率化已與使用相似電池容量的商品比較,續航力明顯增加許多,而在智慧化方面,可在以人為本的健康照護型的設計為方向,其中包括?星導航系統或智慧路線記憶系統,可以協助失憶症之高齡長者自外面回到自己的住處。

至於如何在行銷市場中,建立一個有別為其他競爭者的形象,陽毅平教授認為可加強本創新技術的產品優勢。對消費者而言,手輪馬達電動輪椅容易折疊與攜帶,是一個「延伸活動廣度的行動專家」。由於創新手輪馬達電動輪椅適合電動及手推雙重功能,因此即適合手部功能強壯的使用者,也適合雙手肌肉不足的使用者;既適合年輕的身心障礙者,也適合高齡銀髮族。因此可將產品定位為「老少咸宜的選擇」,然而對不同族群,對於外型色彩都宜搭配設計。手輪馬達電動輪椅當然以「自由行動」為主要用途,若將助動機能附加其中,又可成為「健康助行」產品,並依個人手臂功能調整助動的比例,幫助使用者行動外,尚可達到運動功能。由於本創新技術手輪馬達首創於台灣大學輔具工程研究中心,本中心團隊包含工程、醫學、治療師、心理師等教授與專業人員,並與身心障礙團體密切合作。因此手輪馬達電動輪椅不只是一台機電整合的器具,而是可以基於醫學工程專業理論,及加入醫護治療專業認證的根基,使其附加價值帶給市場全新定位。

實驗招募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所復健工程實驗室研究實驗受測者招募通告

研究名稱:

下肢癱瘓患者使用交替式步行矯具的步態分析

研究生:

王謨捷

指導教授:

章良渭 副教授

實驗期間:

97 年 7 月至 97 年 9 月

研究目的:

行走,對於下肢癱瘓患者是一生的夢想,近年來所發展的交替式步行矯具(RGO)可為下肢癱瘓患者實現這夢想。下肢癱瘓患者穿戴交替式步行矯具後可使步態接近於正常人,不過交替式步行矯具在行走的能量消耗與速度仍有相當大的缺點,本研究目的要藉由生物力學的分析方式,找出能減低交替式步行矯具能量消耗並增加速度的因子,進而改善交替式步行矯具的設計。

實驗受測者條件:

  • 完全性脊髓損傷者,受傷高度在胸椎第10節以下,導致下身癱瘓者。
  • Myelomeningocel(脊髓脊膜膨出)者,斷裂處發生在胸椎或腰椎處導致下身癱瘓者。
  • 受傷6個月後情況穩定不再惡化,有持續作復健者(5年內為最佳)。
  • 年齡:3歲以上。
  • 上肢能承受自己體重者。
  • 有著強烈想要走路的動機。
  • 通過神經肌肉及骨骼關節的評估者。

意願者連絡方式:

  1. 復健工程實驗室電話:(02)-33663297 王謨捷同學
  2. 手機:0953-108108 王謨捷同學
  3. E-mail:r95548040 [at] ntu.edu.tw
為答謝實驗受測者對於本研究的貢獻,將於實驗結束後,特別致贈車馬費新台幣1000元整與本實驗室特製馬克杯乙只。

次期個案

為確保顯示結果正確,建議以 Firefox 或 IE 7.0 以上版本觀賞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