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全球變遷電子報
本期目錄
[最新訊息]

精彩演講預告

▎Combined obliquity and precession pacing of western Pacific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ver the past 282 kyrs
 ∥ 主講:沈川洲博士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教授)
 ∥ 時間:2016.11.18 (五) 12:30~14:00
 ∥ 地點: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前棟2樓202會議室(近台大醉月湖畔)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以災難、防災與氣候為主的座談
 ∥ 主講:李欣輯博士(國家災害防治中心 副研究員)
     林宗弘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 時間:2016.11.22 (二) 17:30~19:30
 ∥ 地點: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前棟2樓202會議室(近台大醉月湖畔)
 ∥ 報名網址:
https://goo.gl/EThD75

 

 
   
[國際重要新聞]

永續發展與社經衝擊:
Trump’s climate plans look stormy
閱讀全文

大氣化學與公共衛生:
Dirty Danube: looming pollution threats to 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river
閱讀全文

氣候變遷:
2016 'very likely' to be world's warmest year
閱讀全文

今環境與生態變遷:
Millions of butterflies herald insect influx in hot and humid Queensland spring
閱讀全文

[國內環境新聞] 改善污染土地 陳菊:引生態城市概念
閱讀全文
[課程資訊]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招生中,歡迎踴躍報考!

最新訊息
  活動訊息  

 

【跨領域環境議題座談】

▎Combined obliquity and precession pacing of western Pacific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ver the past 282 kyrs
 ∥ 主講:沈川洲博士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教授)
 ∥ 時間:2016.11.18 (五) 12:30~14:00
 ∥ 地點: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前棟2樓202會議室(近台大醉月湖畔)

 

 


 
 
 
 
 
   
全變中心專欄 
   大風吹過崎嶇路:「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之災害與發展不均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政府將大社、好茶、瑪家三個受災部落集體遷移到面積約30公頃的瑪家農場,近500戶人口遷居於此。然而七年過後,住進永久屋的部落回復了嗎?「外來人,待不夠久就看不到(災難之後)。」文章的導讀同學表示,他正來自屏東瑪家部落。❞

文/韓恩弘(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碩士生)

極端天氣逐漸增加,對於未來必然會發生的氣候變遷,我們的文明是否對此視而不見、處於觀望?如果要有實際行動,

如何確信我們準備的方向是正確的、災害發生時確實能達到預期效果?在台大地理系簡旭伸老師與大氣系陳正平老師共授的「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課程中,同學們以「災害與發展不均」作為主題,希望藉由四篇書報討論思考天災風險與社會脆弱性的關係,並找出最合適的行動準則。
  
古茶波安:災後重創還是二度傷害?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政府將大社、好茶、瑪家三個受
災部落集體遷移到面積約30公頃的瑪家農場,近500戶人口遷居於此。然而七年過後,住進永久屋的部落回復了嗎?「外來人,待不夠久就看不到(災難之後)。」文章的導讀同學表示,他正來自屏東瑪家部落。為什麼國家出自善意的遷村與永久屋政策,卻使災後重建變成二度傷害?這是〈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古茶波安的例子〉(2012)作者台邦.撒沙勒與導讀同學共同的疑問。
    
英國政治生態學者Piers Blaikie認為災難建立在三個要素上:危險(Haz
ard)、風險(Risk)與脆弱性(Vulnerability),它們相互交疊、互為因果。「危險」是可以預測的物理因素;「風險」是複雜的自然危險與極端事件發生時的脆弱度總和;「脆弱性」則是指應對或抵抗自然災害的恢復能力等特徵。而上述三者相互拉扯的結果,就是當一個人或團體共同生活,所面臨的風險程度。
    
因此災難發生後,除了當下緊急的援助外,「遷村」或「撤
離」的意義與選址更是長時間地影響到當事者:選址的地點是否會干擾到原住民與祖靈的對話?新村落集中來自數個部落的人群,之間會不會有衝突?新地點真的比原地點更有安全保障嗎?以上疑問牽涉到政府與原住民的對話,雙方是否在規範或文化面傾聽彼此的聲音。
    
在缺乏雙向溝通下,善意是否會成為長期荼毒遷村居民的慘
劇,是可預期的。因遷村而累積的脆弱性、族群內瓦解的社會關係,使災害再度來臨時的復原更加脆弱——原住民對於災後的焦慮與恐慌,也是真實存在的。
    
921地震:不平等的裂縫

災民的貧富差距與心理健康因素,更是不只存於災難當下的
長遠苦難。第二篇文章〈不平等的災難:921地震下的受災風險與社會階層化〉(張宜君、林宗弘,2012)就在探討災前風險與災後恢復程度的不平等。災民所承受的打擊是不同的受災風險,與災後重建資源的分布共同鍵結下的產物。
    
該研究以職稱階級設計問卷,分析階級、族群等社會階層化
因素對受災程度的影響,及受災程度對學生心理健康及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結果顯示:地震受災風險並不是中立的!台灣的低技術工人與自營作業者(包含農民),相對於資本家較容易受災;原住民與客家族群在地震中傷亡比率較平均高,恢復期常在一個月以上;城市居民的受災風險則低於鄉村居民。
    
作者認為,災後的「不平等」不是因為重建的資源分配不均
,而是來自受災風險的不平等。所以災難治理應從根本做起,將改善社會階層的不平等列為首要目標,使他們面對災難時有更強壯的準備,才能減少傷害,也能縮短災後的重建期
    
同學們也討論到作者未琢磨的面向,舉例來說,文中假設重
建資源分配是平均的,但事實可能因為外力介入而不同:媒體的報導程度會不會影響物資送達的地點?交通建設的分佈是否會影響資源到達的順序?說不定,真正的重災區分配到的資源少之又少——居民無路徑向外界求援,援助無道路送抵當地。參考國外的制度與案例、將災難風險因地制宜地規劃等等,都是面對以上接踵而來的問題之具體作法,但回到最根本的社會階層差異造成的風險不平等,可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未來城市:量身定做的氣候風險指標
隨著全球氣候風險日益上升,各地的威脅程度都較以往來的
嚴重。其中都市為人口高度密集的區域,相較郊區與偏鄉雖然有較完備的醫療與交通等資源,卻容易讓人們缺乏風險認知,而忽略防範未然的重要。〈探析都市氣候風險的社會指標:回顧與芻議〉(蕭新煌、許耿銘,2015)、〈災難與人權:對莫拉克災難的幾個反省〉(顏厥安,2009)這兩篇文章皆以氣候風險為主軸,探討都市的氣候風險指標及政府因應政策。
    
「氣候風險指標」分為災害、脆弱度和回復力三種指標,每
個指標代表不同的威脅與所應具備的應變能力,且必須對地形、年齡、經濟、人口密度等變相加以衡量,才能達到「量身訂做」的效果。進入二十一世紀,首次地,全球人口有一半以上居住於都市,而當城市越趨多元擁擠,對一套合身的風險指標的需求便更顯迫切。
    
以台灣而言,「脆弱度」與「回復力」的研究少、實際應用
亦然不多,要如何提出完整的指標架構?作者建議,政府政策應分為災前、災害當下、災後重建三部分,使災害風險管理條理分明,也應加強民眾對於風險的認知,增加應變能力與事前準備,才能降低災害前、中、後期所帶來的影響。
  
    
科學研究有其限制與盲點,舉「颱風假怎麼放」的議題為例
,不可能百分之百預測颱風走向與降雨,而這就是我們必須承擔的風險。那我們還能怎麼做呢?若將科學研究帶入人文社會觀點,理解當地文化背景、經濟架構、在地資源、人口組成等,才可能以因地制宜的方案走過不平的崎嶇路,面對勢不可擋、隨著氣候變遷而提高的天災風險。

 

此文同步刊登於【食養人部落】:http://dschool.ntu.edu.tw/aschool/index.php/blog_events/page/65

國際重要新聞
永續發展與社經衝擊
  美國總統大選 Trump’s climate plans look stormy
川普當選後,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將如何發展?
  【閱讀全文
 
   
塑膠與環保 Chemical clue to why seabirds eat plastic
化學線索,為什麼海鳥吃塑膠?

  【閱讀全文
   
巴西雨林砍伐

Brazil’s deforestation forces up emissions
去年巴西做出大量減碳的承諾,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巴西森林砍伐率上升,佔了其溫室氣體排放量69%。

  【閱讀全文

   
   
   
   
大氣化學與公共衛生
  空污 Action to combat UK air pollution crisis delayed again
英國對抗空污的行動再次延宕,政府拒絕在八個月內交付一個有效的行動計劃建議。

閱讀全文
 
   
化學與工安 Chemical firm fined £3m for toxic vapour cloud that killed worker
Cristal Pigment有限公司在兩年內發生兩起嚴重的工安事件,有毒的蒸氣造成兩名員工一死一重傷。該公司已因不良的工作環境而受罰。

  【閱讀全文
   
多瑙河汙染 Dirty Danube: looming pollution threats to the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river
經過共產主義的重工業汙染後,多瑙河正面臨塑膠微粒、農藥、醫療廢棄物等新汙染源的威脅。

 【閱讀全文
   
   
   
氣候變遷
  生態系統 Warming wreaks havoc with ecosystems
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正在影響生態系統80%的重要生態過程。

  【閱讀全文
 
   
全球暖化

2016 'very likely' to be world's warmest year
根據2016年前九個月的溫度資料,今年看起來將會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閱讀全文

   
 印度乾旱 Dairy in distress: the milk revolution draining Punjab dry
受乾旱威脅的印度酪農業,受到大企業支持確保乳源穩定供應;然而,這是否足以解決嚴重缺水問題?

 【閱讀全文
   
   
   
今環境變遷與生態衝擊
  海洋生態 Destruction of kelp forests by tropical fish shows impact of ocean temperature rises
New South Wales北邊水域海帶的消失,和海水溫度造成熱帶魚數量增加有關。
 
 【閱讀全文
 
   
澳洲昆蟲

Millions of butterflies herald insect influx in hot and humid Queensland spring
暖濕的氣候使得今春澳洲昆士蘭湧入大量蝴蝶、昆蟲
  【閱讀全文

   
沼澤環境 'The Pantanal is national heritage': protecting the world's largest wetland
橫跨巴西、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的Pantanal沼澤是4700種豐富物種的區域;然而,目前正受到農業開發與森林砍伐的威脅。

  【閱讀全文
   
   
   
   
國內環境新聞
  工業區地下水檢測 環署將修工業區地下水檢測規範 石油業加測致癌物MTBE
閱讀全文
 
   
台塑越南汙染 台塑如何造成越南環境浩劫?官方報告首度曝光 揭露河靜鋼廠黑幕
閱讀全文
   
香山濕地 清除紅樹林 香山濕地蟹群重現
閱讀全文
   
免洗餐具 擺脫免洗餐具正流行  台北鐵盒便當店激增三倍
閱讀全文
   
黑面琵鷺 護黑琵拆200米流刺網 台江13隻遠海梭子蟹幸運獲救
閱讀全文
   
復育森林 復育國土再造森林 東勢處長李炎壽:專業人才是關鍵
閱讀全文
   
日核災食品 開放日核災區食品輸台 藍綠混戰討論失焦
閱讀全文
   
國家公園法 朝向分級分類管理 立委擬大修《國家公園法》
閱讀全文
                      
生態城市 改善污染土地 陳菊:引生態城市概念
閱讀全文
   
   
課程資訊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招生中,歡迎踴躍報考!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碩博士學位學程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TUIPCS

 

 
   
全變中心學程課程畫表 永續資源學程課程規劃表

地球系統科學學程課程規劃表

能源科技學程課程規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