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113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重訪伊能嘉矩

content-1-2-img

集人類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家等身分於一身的伊能嘉矩,是歷來臺灣學者公認的臺灣研究先驅。日治初期,伊能嘉矩隨著日本政府來臺從事人類學研究,以臺灣總督府下層官員的身份,展開「臺灣人類學」研究計畫,調查全島原住民,並提出了全島原住民族群分類體系,打破以往在清政府撫番時所做生番、熟番的劃分。

歷史學家楊雲萍曾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日治時期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是近代臺灣的先行者。在臺短短的十年期間,先後出版了《臺灣蕃人事情》、《臺灣志》、以及《臺灣蕃政志》等重要著作。1906年返鄉後,伊能嘉矩仍持續進行臺灣研究,1925年因病過世,過世後三年,在其弟子奔走下完成巨作《臺灣文化志》的出版,也是伊能嘉矩三十多年研究及寫作生涯的集大成之作。

1990年代,伊能嘉矩許多作品在臺翻譯出版,戰前出版的著作也陸續再版發行,當年,伊能嘉矩透過諸多文獻與踏查資料來詮釋臺灣,一百年後,我們藉由對伊能嘉矩的再踏查,讓臺灣歷史知識的研究得以在其所構築的巨峰上繼續前進……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原圖中心2018年4-6月「館藏導覽」徵稿

content-1-1-img

原圖中心為鼓勵讀者使用中心資源,並增加「館藏導覽」專欄文章的多元性,開辦館藏導覽徵稿,歡迎對原住民族議題、閱讀與寫作有興趣之讀者,一起加入原圖中心的開卷者行列,並領取專屬獎勵!

2018年4-6月的館藏導覽徵稿的書單已經出爐(點此看徵稿書單),歡迎有興趣投稿的讀者於於6/20(三)之前,以標題「原圖中心館藏導覽投稿_您的姓名」,將稿件寄至承辦人信箱:ntutiprc@ntu.edu.tw。

點此觀看詳細辦法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開幕暨專題演講

#

地點︱臺大圖書館國際會議廳、日然廳
時間︱2018年3月8日上午10時-11時

記錄/廖偉辰;攝影/原圖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人類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圖書資訊中心於臺大圖書館日然廳辦理「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特展」,並於107年3月8日假臺大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特展」的開幕活動暨專題演講。

開幕活動首先由國立臺灣大學代理校長郭大維、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光華、國立臺灣大學類學系系主任林開世、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國史館館長吳密察等人致歡迎詞,預祝展覽順利成功。在短暫的剪綵儀式後,由此次的策展人陳偉智老師進行展場導覽並分享策展心得陳老師指出,展場的中心是一個臺灣全島的概念,將伊能嘉矩在田野所採集的文物,放回適當的相應位置中,企圖使人類學標本可以重新與田野脈絡相互結合。其次則規劃了「遭逢:遇見臺灣」、「建構:成為殖民地人類學家」、「發聲:誰是報導人」、「旅行:臺灣田野調查與採集」、「再現:當代多元迴響」、「伊能嘉矩年譜」、「伊能嘉矩臺灣踏查GIS」等不同展覽主題,試圖以多元面貌重建伊能嘉矩在過去與現代的影響。特別一提的是,陳老師指出本次展覽展出兩年前噶哈巫族人透過人類學博物館所藏文物並調查後所重製傳統服飾,這些都是近年來,博物館試圖讓文物走出庫房,透過各式各樣不同方式和族人與部落進行交流,並成為部落文化復振下的一些助力的見證……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專題論壇

#

地點︱臺灣大學國際會議廳
時間︱2018年3月8日下午

記錄/布朗;攝影/原圖中心

接續著上午的開幕式及笠原教授的專題演講,午後的同名專題論壇共分為兩場次,探討百年後的現在,面對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吾人應該如何看待?如何解讀?主辦單位特於開幕式同一天下午邀請噶瑪蘭、泰雅、賽夏與噶哈巫族等不同族群的報導人來「重返田野」,分享對伊能嘉矩探究臺灣多元族群社會的「部落觀點」;此外,也邀集國史館吳密察館長、臺大人類學系林開世教授、童元昭教授,以及本次特展策展人陳偉智老師,暢談「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的「學者觀點」。

部落對談

第一場次部落對談由國史館吳密察館長擔任主持,邀請噶瑪蘭族的潘朝成教授、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賽夏族潘秋榮議員,以及噶哈巫文教協會常務監事潘正浩,從部落的觀點進行對談。主持人吳館長強調,本次特展的重點之一,即是探討百年前伊能嘉矩所留下的知識蒐集,如何與其原來的社會進行對話,也因此特別邀請了當時伊能嘉矩曾經前往田野調查的地方的人們,來談談這位不僅是他者觀點,更帶有殖民主義性質來調查、紀錄與詮釋的伊能嘉矩……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見與不見:從鐵路華工談史丹佛大學

#

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時間︱2018年3月10日,14:00-16:00
講者︱梁一萍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記錄/mercury

2018年3月10日在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舉辦了「正視大學的歷史與責任:從臺大與原住民族談起」系列演講的第二場:見與不見:從鐵路華工談史丹佛大學,本場演講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的梁一萍老師為我們分享史丹佛大學與北美鐵路華工間的關係以及該大學教授組織的相關團隊因而發起「北美鐵路華工研究計畫」的研究成果。

一開始梁一萍老師尚未直接破題說明史丹佛大學與北美鐵路華工間的關係,而先帶領大家認識史丹佛大學,該校在全球排名方面僅次哈佛大學,每年錄取率4%為全美最難進的大學,每年學費折合約新臺幣兩百萬,市面上許多知名公司創辦人為該校校友或學生,包括Apple、Google、Nike、Yahoo、Instagram、Victoria’s Secret等等,該校圖書館系統也十分豐富,包含900萬多卷藏書、150萬筆電子書、150萬多筆有聲書、26萬件稀有或特殊書籍等等。另藏有牛頓的原文書籍以及古騰堡的聖經,甚至還有關於星際大戰主角Luke Skywalker的手稿。此外,蔣中正日記的手稿也在史丹佛。非學生身分只要有證件,一年有七次可以免費入內參觀並看書。這樣一間頂尖卓越的大學,其誕生起因於Leland and Jane Stanford夫婦的喪子之痛,他們決定以把他人的小孩都當成自己的小孩來愛的方式以紀念他們不幸於15歲病逝的兒子,並將他們大部分的財產與土地(超過8,000英畝,與等於32平方公里多)都捐出來,花了六年的時間,終於在1891年10月1日在加州介於舊金山(San Francisco)與聖荷西(San Jose)間的帕羅奧多市(Palo Alto)正式建立了史丹佛大學……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夏天已過去

本書封面圖 《夏天已過去》
呂紹澄著;儲嘉慧繪;四也文化,2017

文/mercury

每個人的學生時期都有一段最珍貴的回憶。《夏天已過去》是由呂紹澄校長藉由自身在原住民鄉國小服務的經驗,透過原住民小學生的視角撰寫一位泰雅族國小男學童生活日常的故事。故事內容生動有趣,細細品味更別有一番滋味,時而爆笑時而傷感,平凡的敘事中同時蘊藏著溫暖和諷刺的暗示,帶出各種不同層次的衝擊,如此豐富完美的作品,實在讓人對作者深感敬佩。
故事主要敘述主角林大國在國小畢業前的夏季發生的點點滴滴。林大國在學校的成績並不突出,更一度「逃避」學校,因為這是面對父母親為了買賣土地意見分歧爭吵不休,母親因而離家出走,父親酗酒不斷,全家只剩他和妹妹等一連串問題時,他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選擇處理的方式,而後老師終於發現事情原委,警察也出面協助尋母,故事有了圓滿的結局。但作者同時在故事情節上也有所保留,像是外來宗教對原住民族產生什麼影響、林大國是否有機會成為詩人等,讓讀者延續想像……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走過尼伯特:香蘭社區的生命故事

本書封面圖 《走過尼伯特:香蘭社區的生命故事》
黃淳浩等文字採訪、撰稿;臺東縣:臺東縣文化處、東臺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2016

文/廖偉辰

2016年7月8日,尼伯特颱風登陸臺東,重創太麻里鄉香蘭村,除房屋受損外,農作物損失更為嚴重,居住於此地的村民在生活心理層面上受到嚴重的創傷,本書《走過尼伯特:香蘭社區的生命故事》便是透過大量訪談,記錄香蘭地區各聚落中不同族群在風災過後,對未來前途的思考,以及社區重新再出發的故事。
透過作者的導覽,首先我們來到舊香蘭聚落。根據文獻記載,舊香蘭聚落原為恆春阿美族的居地,日本統治時期,客家人開始遷居至此,1930年代,日本殖民政府為防止族群衝突的擴大,將原居於此地的阿美族遷往新香蘭地區,二次大戰後初期,不少高屏地區的客家人也遷移至此地居住,由於歷史上的遷移變動,此地成為太麻里鄉中以客家人為主的聚落……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博物館社會學:以社會文化理論對博物館的考察

本書封面圖 《博物館社會學:以社會文化理論對博物館的考察》
廖世璋著;五南,2017

文/翁稷安

當「展示」成為當前熱議的焦點,「展示」成為傳達知識和訊息的主要方式時,「博物館」所扮演的角色,益發為學界所重。作為重要的知識載體和媒介,不只是如何佈展的技術層面,博物館所具有的學術性質和抽象意義,也成為值得深入探查和論述的對象。《博物館社會學:以社會文化理論對博物館的考察》一書作者廖世璋,經歷豐富、完備,長期處於教學研究和實際行政的第一線,對文化政策和產業的不同層面,都有深入的觀察和分析,是對博物館社會學這樣的議題,撰寫教科書的不二人選。
全書一開始即指出,博物館的長期以來都是外來文化的產物,在臺灣博物館的經營多半皆以外國為參考和仿傚的對象,以此為標準,作為對博物館的品評,甚或連帶也批判了博物館所承載的地方知識,成為區隔了菁英和社會兩種不同階級的高牆,甚至和週遭的在地空間抽離,成為外來植入的空中樓閣,無法發揮博物館該有的效能,原本該是文化發展的促進者,反過來成為地方文化的壓抑者。本書便是從實踐的批判觀點,由社會學及文化研究出發進行的反思,是以破除博物館迷思為目的的概覽和導讀……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World Council of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s (WCAA)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s://www.wcaanet.org/
整理:林恬慈

世界人類學協會(WCAA)是一個連結區域、國家以及國際的協會網絡,致力於提升人類學在世界上的溝通與合作。主要的任務有以下幾點:

  • 在國際的脈絡下建立人類學的學術標準。
  • 提升世界各地人類學家的合作與資訊分享。
  • 舉辦具學科論證性質的集會活動。
  • 合作執行研究活動並散播人類學相關知識。
世界人類學聯盟(World Anthropological Union, WAU)
世界人類學聯盟由世界人類學協會(WCAA)和國際人類民族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 IUAES)組成。雙協會的運作模式使得兩個協會都能各自獨立運作。WAU的成立規章和管理章程目前都已開始運作,並且取代WCAA跟IUAES 的成立規章,於是WCAA此後正式成為WAU其中一個組會成員。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魚・山川・海洋──原住民環境知識匯聚平台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iknowledge.tw/zh-hant
整理:吳慈恩

臺灣原住民族傳承數千年來先人留下的環境智慧,悠遊於山林海洋之間, 與大自然和平共生共存。然而受到環境開發破壞、人口外移、原住民族的孩童漸漸接受西方科學教育的概念等多重影響下,漸漸流失了先人累積下來的環境知識,甚至連族語都漸漸佚失。
過去的研究多半由學者主導,透過訪談紀錄,設法保存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智慧,原住民族則處於被動的資料提供者角色。然而,單靠學者之力緩不濟急,且翻譯的過程中難免有所誤漏。因此本研究計畫採用自發性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的概念,建立了一個開放的網路平台:「魚、山川、海洋──原住民環境知識匯聚平台」。
「魚、山川、海洋──原住民環境知識匯聚平台」由每一位原住民族人作為主動的知識提供者,讓每人都可以隨時隨地上傳自己所知的原住民族環境知識。除了文字,也可以附加照片或影片,讓知識條目更加生動。平台不僅僅提供數位典藏的功能,更如同維基百科一般,提供了隨時隨地學習與應用的機會。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
circle 年度巡迴音樂會 盛夏的孩子
circle 走鄒──《mayasvi 戰祭》文化特展
circle 重生・連結──排灣族皮雕師 姥瑰工藝創作展
circle 2018原鄉部落兒童攝影展
circle 【第17屆大武山文學獎】即日起開始徵件
circle 原帽・重現──臺灣原住民族帽飾特展
circle 《Kitulu・學習》2018原住民族藝術產業人才培育:第一階段研習課程招生
circle 2018徵件啟事: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研究分享會
circle 第五屆MATA獎──說我們的故事
circle 《只要我長大》電影播映
circle 2018「Together in Taitung」世界南島文化交流工作坊:Mother tree椰子樹從植物到食物
circle 2018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術論壇:大武山論見
circle 2018 花東青少年英語生活營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