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96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我唱故我在:用歌聲尋根

content-1-1-img

由「音樂」來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是很合適的一種途徑,原住民朋友們也的確給人「天生就是會唱歌」的印象,透過音樂,演唱者可藉以表達對土地家鄉的愛,亦可娓娓訴說他們的心聲,不同於文字作品較受限於語言隔閡,在欣賞不同於自己母語的樂曲時,縱使不懂歌詞內容的用字遣詞,卻還是能感受到其豐沛的情感與生命力。因為音樂的創作世界包羅萬象,舉凡描寫愛情親情或懷鄉思土之情等,都是寫詞寫曲的靈感,就像一段段不同的故事,有喜有悲,令人神往。

對於族語的傳承,許多原住民歌手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臺灣是南島語系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小小一個島嶼上,包含南島語系中的28種語言,在漢人強勢文化的影響下,很多年輕一輩的原住民朋友幾乎不再說族語,而這些原住民音樂創作者揉合家鄉古調與流行樂等不同音樂素材,用族語唱出一首一首的動人又朗朗上口的歌曲,讓人跟著唱的同時,無形中也學到不少母語的說法。

原圖中心本次的主題書展《我唱故我在:用歌聲尋根》展期自2016年9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我們從館藏中精心挑選了與「原住民、土地、音樂」有關的作品,除了目前流行音樂市場上的知名原住民歌手,還有許多不那麼知名,但也持續在原住民音樂領域中努力耕耘的創作者,他們用與生俱來的好歌喉,唱出一首首獨具原味的作品,就待讀者朋友們來原圖中心仔細聆賞了。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二樓特展室
時間︱2016年10月17日(展覽期間:2016年10月1日~11月15日)

圖/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林恬慈,文/林恬慈

臺大人類系助理教授羅素玫老師,長期耕耘於臺東都蘭部落從事田野調查與學術研究,並為臺灣小有名氣的人類學部落格「芭樂人類學」的共筆作者之一。此次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與都蘭部落的特展由羅素玫老師協助促成,結合博物館、部落夥伴團體與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系原住民專班三方合作策展,並由部落族人自行提供展品與故事。希望能透過族人提供的物件、陳述的故事中,體會到族人對家鄉土地的情懷,和與部落交織共生的記憶與文化力量,是一個心態別具開放的特展,也正如羅素玫老師所說,是「一個不太典型的特展」……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016公共論壇

#

地點︱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時間︱2016年10月22日(六)上午8:40

文/林恬慈

2015年《博物館法》三讀通過,條文中明定「為蒐藏、保存、研究原住民族文獻、歷史與文物,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應設置原住民族博物館,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永續發展」,使得原住民族文物的來源以及其與博物館之間的關係再度受到關注。2016年,臺大原研中心將「原住民族與博物館」定為公共議題的主題,於上半年辦理一系列的講座,並於今天和執行「大館帶小館」計畫的臺灣博物館一同合作舉辦公共論壇,廣邀各方機關主管、學者專家、工藝師討論原住民藏品與原住民和典藏機構的關係。

講座分為三部分,第一場次為「文物/文化的所有權與流動」、第二場次為「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文物的新關係」,第三場次則為綜合座談。論壇一開始先由孫大川副院長致詞,他提到臺灣原住民嚴重的文化流失問題,並認為原住民族的文物是除了原住民族語言、文字以外認識原住民文化的重要環節之一……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電影】只要我長大

本書封面圖《只要我長大》
陳潔瑤編劇、導演,渠愛倫製片;飛擎國際,2016

文/高紫瓊

本片是電影《不一樣的月光》導演陳潔瑤Laha Mebow,歷經5年的嘔心瀝血,終於完成該片。故事劇情圍繞在三個於環山部落長大的小男孩,並以三個小男孩幽默又純真的視角呈現他們所看見的人、事、物。
瓦旦,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因酗酒而過世,母親也不見蹤影,哥哥家虎因長時間在外地求學,瓦旦就和阿嬤祖孫倆人在部落生活,自給自足。
晨皓,從小雖沒有母親的呵護與陪伴,但身邊仍有位愛他的父親,倆人相依為命;只是晨皓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希望能與多年未見的母親見上一面…
林山,父親是樂團鼓手,他以父親為傲,期許有一天父親能於舞台上唱自己的歌,讓更多人聽見與看見。母親於年輕時便懷了他,家中有4個弟弟妹妹;而讓林山最難以忍受的是父親總以酗酒逃避現實……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合歡越嶺道 : 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

本書封面圖 《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
徐如林,楊南郡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6

文/廖偉辰

《合歡越嶺道》是楊南郡先生和徐如林女士,繼講述以大分事件為核心的《大分.塔馬荷:布農抗日雙城記》、與霧社事件相關的《能高越嶺道》以及見證南臺灣東西兩岸交易歷史的《浸水營古道》後,另一本結合自然古道生態之美以及古道歷史的力作。如同副標題「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所言,本書主要又可分成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太魯閣戰爭之前發生在太魯閣地區的故事,太魯閣地區位於臺灣島東邊,是距今1500萬年前,由三次巨大的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在水流經過之處,形成適合人居的河階平原,而根據考古學家研究,大約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先住民在此居住。
根據現存的文字史料,最早居住此地的民族稱為猴猴族(Qauqaut),他們世居立霧溪下游,以採金為業,主要和巴賽族(Basay)以及日本海商作生意;其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取代了日本海商,成為猴猴族交易的主要對象;到了十八世紀中葉,加禮宛族(Kebalan)則取代猴猴族,成為此地主要的勢力。……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 你聽,台東的聲音:台東音樂的手札記

本書封面圖 《你聽,台東的聲音:台東音樂的手札記》
陳淑慧總編輯;臺東縣政府,2010

文/蕭如雅

「音樂對你而言,是甚麼呢?」「對我來說,就是快樂。」形象豪邁的龍哥在影片中輕吐白煙,話中處處是哲理的對鏡頭這麼說。
這本記錄臺灣臺東音樂的小書,內容從後山音樂人才到發展皆有,藉採訪十位音樂家勾勒出臺東音樂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音樂廣度也從歌曲創作、人聲歌唱、器樂演奏全面地涵蓋。不論每篇採訪從何種角度描繪,最終都連結到臺東音樂的生成原因,是居民在生活中處處歌唱的習慣。如南王姊妹花所說「唱歌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唱歌,並非刻意……。」
後山的傳奇之音──龍哥人生曲曲折折,最後藉音樂得到真實做自己的生命救贖,歌唱不僅給他快樂,也讓身體不便的他,與外界有更深度的交流。結合阿美族及卑南族的南王姊妹花女聲團體,是近年獨立唱片潮流中,同期好友陳建年的創作夥伴。她們說專輯的出現是水道渠成的天意,因從小他們就在常態聚會中,從自在唱歌時哼唱、配搭出曲調……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

本書封面圖 《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
邱貴芬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文/翁稷安

邱貴芬教授所著《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這本於2016年出版的新書,絕對是臺灣紀錄片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臺灣學界對於臺灣電影的論文很多,但專書甚少,盧非易出版於上世紀的《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至今幾乎仍是唯一的經典。以一本書的份量,從發展歷史的角度討論臺灣紀錄片無疑更少,除了少數論文和資料合輯外,直到近年才出現李晨的《光影時代:當代台灣紀錄片史論》(2014)、郭力昕《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2014)等專著,然而李晨的著作由中國大陸出版,用力甚深,但流通有限,亦無法填補繁體世界相關著作從缺的遺憾;郭力昕的著作則是專論和評論的集結,以明確的問題意識,追問臺灣紀錄片(甚至所有紀錄片)所面對最深沈的張力,論述精闢,然過於針對的書寫,對一般不甚了解臺灣紀錄片發展脈絡的讀者,在閱讀上不免有些吃力,專論評論交錯,也或多或少失之零亂。此外,長期致力臺灣紀錄片的李道明,2015年修訂再版的《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修訂二版)》,則又針對紀錄片的整體為對象,而非針對臺灣的專論……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Indigenous Environmental Network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ienearth.org/
整理:林恬慈

Indigenous Environmental Network(IEN)於1990年在美國境內由一般原住民民眾為倡導環境與經濟正義而成立,IEN的行動包含促使原住民社群和民族政府發展保護聖域、土地、水源、空氣、自然資源與物種健康的機制,並建立經濟永續的社群。為達成這些目標,IEN的方法為成立資訊交流中心、組織訴求活動、引導公眾行為與意識、協助社群或部落提倡環境與經濟正義和發展提案以影響政策制定,另外還與原住民社群、部落、部落結盟或原住民組織、弱勢民族組織、信仰與女性團體、青年、勞工、環境團體等等進行結盟。IEN召開地方、區域性和國家型聚會討論環境和經濟正義議題,並提供以北美洲為主的原住民社群與青年支持、資源和專業人士指引,近年來則會將這項幫助推行至全球。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daanriver.org.tw/
整理:曾薔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工作團隊,成立於921地震隔年,協會前身為中華至善大安溪部落工作站,採取社區發展模式從事災後重建,一開始為外來工作者進駐,至今大多為當地泰雅族人所組成的工作團隊,於2006年結合大安溪畔13個泰雅族部落,成立為在地團隊「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德瑪汶dmavun」是泰雅族語「深耕」的意思。台中和苗栗分界的大安溪畔,散落著13個泰雅族部落,在此成立了部落廚房──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推廣「土地是生命,深耕才發芽」理念,用部落自己的力量發展部落共同廚房、部落共同照顧、市民農園認養及部落特色產業(如:工藝品、特色餐點、深度旅遊等),其中部落共同廚房傳承泰雅族人精神文化的核心「Gaga」,以共食共作方式進行,部落一起耕作、一起打獵收成和收穫、一起分享,親族之間一起共食共享,而將部落共同廚房、部落體驗農場營收,回饋部落共同照顧體系,提供學童照顧、青少年陪伴、老人、弱勢照顧及原住民就業。實際的作為包括經營共同農場、共同廚房照顧和深度旅遊觀光產業,並建立部落貨幣機制(換工、以物易物等),在尊重傳統泰雅族文化的同時,形成永續性的社區福利產業……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部落共同照顧一起走
circle 2016 Pulima藝術節論壇
circle 2016年第三屆全國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
circle 「內本鹿回家15年行動與轉型正義」特展
circle Kamaro'an i'Atolan 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
circle 2016原無疆界知識系列座談會─秋季
circle 織布│ 男人X女人
circle Mayaw Kakalawan星星 — 颯旮啦旦老
circle Inak To Dan我的路-司慈聖個人首次創作展覽
circle 思.繡-排灣族衣飾圖騰文化展覽
circle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用血汗打造一個都會,把原鄉留在夢裡
circle 2016 Pulima藝術節─o loma no adingo靈魂的所在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