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本期目次分隔線
88
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
活動報導
館藏導覽
item01
電影海報圖
分隔線
新進館藏
新進館藏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主題書展】醫在原鄉:1865

content-1-1-img

1865年,是一個起點,來自英國的異鄉人馬雅各醫生,在1865年開啟了他在臺灣的醫療宣教之路。

初來乍到的馬雅各,首先駐點於臺灣府(臺南府城),以精湛的醫術免費為民眾治療,可惜途中遭遇不順遂,迫使馬雅各黯然離開臺灣府,轉而前往原鄉部落。起初他先是拜訪了臺灣府附近的平埔社,替當地的村民治療瘧疾、發燒、眼疾等等的疾病,爾後馬雅各前後抵達了排灣族居住的荖濃與美壠社、木柵(現高雄市內門區)、拔馬社、崗仔林等原鄉部落,積極地進行醫療宣教事業。身為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第一位來臺的傳教士,也是第一位來臺的西醫醫師,馬雅各可說是原住民醫療的開路先鋒,也間接奠定了臺灣原住民部落醫療宣教事業的基礎。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西方傳教士放棄在國外家園的舒適圈,毅然決然地踏上這段充滿荊棘的臺灣醫療宣教旅程?在臺灣、在原鄉,這些西方傳教士們又遭遇了什麼樣的故事,讓他們愛上臺灣這片土地,終其一生心之所念、心之所想,皆是臺灣的種種?原圖中心特別規劃「醫在原鄉:1865」主題書展,讓您一窺馬雅各以及其他諸多醫療宣教士在臺灣原鄉的故事。

點此觀看內文與書單。

展出時間: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4月30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回本期目次
近期活動標題圖檔

【推廣活動】花現原圖──臺大杜鵑花節系列活動

content-1-2-img

配合臺大杜鵑花節,原圖中心規劃了闖關小遊戲來帶領讀者認識原圖中心環境與中心內獨特的館藏。讀者於每回闖關完成後,除能獲贈參加獎外更能取得一次抽獎機會,獎品內容豐富,中心於3/12起連續三個週六將公開抽出各種獎項之得獎者,歡迎各位讀者踴躍前往挑戰!

故事從這裡開始──

3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大家正歡天喜地的準備到國立臺灣大學參加一年一度的杜鵑花節,不料,大地遭受詛咒,竟出現兩個太陽,兩個太陽時常一起出現導致大地花草樹木相繼枯死,杜鵑花節亦無法順利展開,人們不堪其擾,於是英勇的泰雅族勇士便帶著耆老與族人的期待,準備出發射日。出發前,耆老給了泰雅族勇士3個錦囊,指示他們先到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後才能打開,並依錦囊指示照做即可破除詛咒……。

點此觀看內文。

活動日期:105年2月22日至3月26日(為期5週)
活動時間:原圖中心之開館時間。(週一到週五:8:00-18:00;週六:9:00-17:00)
地點: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說明:參加活動之讀者於櫃台領取闖關卡,並依指示作答,答對者可領取參加獎並獲得一次抽獎機會。原圖中心將於3/12、3/19及3/26之下午2時(週六電影院開演前)公開抽獎。

回本期目次
活動報導title

送書到原鄉:臺東縣東河鄉興昌書屋

#

地點|臺東縣東河鄉興昌書屋
時間|2016年1月29日(五) 16:00

圖、文/游凱婷

今年度原圖中心部落贈書的第一站來到臺東縣東河鄉的興昌書屋。2015年7月,館員無意間從電視節目上看到興昌書屋的介紹,得知興昌書屋雖名為書屋,但並非書店或圖書館類型的機構,而是一個為了幫助當地部落隔代教養及單親家庭所建置的小天地。興昌書屋位於臺東縣東河鄉的興昌村,創辦人本於對部落長輩的關懷,進而發現老人家們除了要養活自己之外,還要照顧父母都到外地工作的孫子,相當辛苦,便決定到鄰村的都蘭書屋幫忙,協助照顧當地隔代教養下的孩子。後來在創辦人的努力與一些人的幫助下,興昌部落終於在2013年時也有了自己的在地書屋,能夠給興昌有需要的孩子最溫暖的照顧。

興昌部落的年輕人口外移比例高,多數隔代教養的家庭生活過得十分辛苦,阿公阿嬤只能靠勞力賺錢,家境多半清苦,加上隔代教養產生的問題:阿公阿嬤不知道如何關心孩子,更不曉得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們溝通。興昌書屋的創辦便是為了協助這樣的家庭,讓來到這裡的孩子能將書屋當成自己溫暖的家,除了學業上的知識,更能了解品格的重要,讓善良與愛的循環由此開始……。

點此觀看全文。

活動報導title

2016原舞者國家戲劇院年度製作《Maataw浮島》

#

地點|國家戲劇院
時間|2016年1月22-24日

圖/原舞者、文/高紫瓊

Maataw一意
Maataw ,雅美(達悟)語意指「漂浮在海中的島嶼」,形容島嶼在海洋的波浪中,蘊含著多樣層次的豐富樣態;字根ataw,原意為「海洋」,加上前綴詞「Ma」,其意思則轉變為呈現由波動的海面眺望而得的島嶼影像。

《Maataw 浮島》核心內容
此樂舞劇主要以海洋與島嶼的共生關係為核心,轉化達悟人的神話、歌謠、舞蹈及造型藝術並融合於舞台中,以小島世代與島相隔、宿命卻又無法相離的雅美(達悟)族歌謠為主軸;反映小島的現況及處境,欲傳達海洋島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國家關係……。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消失的國度

本書封面圖《消失的國度》
邱金士(奧崴尼‧卡勒盛)著;麥田,2015

文/廖偉辰

《消失的國度》是作者奧崴尼‧卡勒盛以自身的經驗,用批判又抒情、描述綿密的散文,談1945年以來,在魯凱好茶部落身上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作者出生在一個名叫古茶部安(Kochapongan)的部落,而在作者出生的那一年,被更名為好茶。作者說道,雖然好茶這個新名字並不難聽,但後來的人一定會誤以為我們的部落生產高等的茶葉,而不知道「雲豹的故鄉」這一個原意。之後,新生活運動、定耕政策、將原屬部落的土地劃歸國有地等等政策,大大改變了部落的面貌,而不同教派基督教會也依序傳入部落,誠如作者所言,從好的一面來看,基督宗教雖然把族人從傳統禁忌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但是將傳統一律視為落伍與迷信,也把過去好的一面給破壞殆盡,更把族人弄的四分五裂,作者感嘆,也許我們老覺得別人的祖先比我們的祖先聰明,以至於把我們祖先的信仰加以妖魔化,最終,原始文化就如同枯萎的五葉松一樣,走向永恆的消失……。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風土餐桌小旅行:12個小地方的飲食人類學筆記

本書封面圖 《風土餐桌小旅行:12個小地方的飲食人類學筆記》
洪震宇 著;遠流,2014

文/蕭如雅

時而是座上客人,時而為料理製作的幫手角色,作者在依山環海的福爾摩沙探索「吃」的美學,尋訪臺灣十二處的滿桌佳餚。文字中書寫各地差異的習慣、不同的口味及烹調手法背後意義,不僅僅記錄每一口味道的享受,更深入探索這些地方的地理和歷史源頭,讓讀者發現這些「菜」融合的,除了在地食材外,還有人群移動遷移所混和出的烹煮交流,讀出在一個小小島泛論臺灣菜的總和之下,裡面還有其他的千變滋味。
十二張餐桌內容有山林裡的原住民飲食,比如:海端和延平、那瑪夏。也有傍海漁業生活的豐濱、貢寮。家族凝聚強的客家族群如美濃,以及曾經風光的港灣都市鹽埕以及其他地區等。
每章中以三至四篇短文細述此區料理的特別之處,佐之菜色照片,味道彷彿能以眼見。文裡除了食材取得、如何烹調的介紹,少不了作者對地區歷史人文觀察的紀錄感想,各篇彼此相關又獨立,資訊廣而豐富。作者筆觸細膩真誠,字裡行間讀得出豐沛的好奇心,和對每一道飲食淵源的在意和重視,並且關心歷史土地,關心這塊島嶼中需要被看見的生活經歷……。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08

【圖書】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學習思考的旅程

本書封面圖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學習思考的旅程》
徐銘謙 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

文/古文君

十年前,有一位臺灣女子本著一股對自然環境的珍愛、對山的熱忱、對步道的執著,毅然決然打破對自己絕不踏入美國國土的誓言,只為親身經歷那傳說中的夢幻步道──美國阿帕拉契山徑。該位臺灣女子就是本書作者徐銘謙,現任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及臺大國發所、清大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她在2006年獲客委會築夢計畫補助,得以實現自我的夢想,回國後,不僅寫書分享此趟旅程經驗,也將其所見所聞透過各項計畫與活動推廣於國內,十年後,在集結各界的努力下,也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成果……。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International India Treaty Council (IITC) 印地安國際協定委員會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iitc.org/
整理:林恬慈

IITC於1974年,在拉科塔傳統領地(美國南達科塔州)內的Standing Rock保留區成立,當時的聚會共有98個原住民族、超過5千位代表參與。耆老們為IITC選出連接南北美洲的神聖煙斗為象徵標記,代表所有原住民族共享對土地的共同精神連結,以及對傳統文化和思想的尊重。
IITC在地方、國家、與國際場合中為原住民人權、部落與族群權利宣傳、發言。其中一個IITC的指導原則即肯定「原住民族在世界面前為自己發聲」是自治不可分割的面向。IITC製造並促進原住民直接參與地方、區域、國家與國際場合的機會,並藉由資訊傳播、網絡、聯盟、倡議、人員訓練和技術支援,表達他們的生存和其他權利。IITC的核心計畫包含捍衛人權、食物自主、環境健康與永續、以及協議權。
1977年,IITC是第一個獲得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諮詢席次的原住民組織。2011年7月,IITC則晉升至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的常任諮詢席次,此次晉升對IITC長期且廣泛參與聯合國組織事務,表達原住民立場,協助推動、履行承認原住民人權的國際法規與機制表示肯定。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goodweb

臺灣原住民合作社

網站圖

網站連結:http://www.twla.org.tw/index.php
整理:曾薔

「原住民合作社」是指原住民社員超過該合作社社員總人數百分之八十以上之合作社,依據合作社法所成立的法人團體,並以共同經營的方式向外承攬勞務、分配給社員工作,以減少中間剝削、增加收益之自立自助的經濟組織。亦即,在平等與互助原則下,以共同經營方式,謀社員之經濟利益與生活改善之勞作與技術性團體。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提升原住民合作社的經營及開拓市場能力,訂定原住民合作社獎勵補助計畫,獎勵考核成績升等及維持的原住民合作社,以及補助丙等以上合作社營運相關費用與新設立合作社開辦費用等,申請受理期間為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止。

點此觀看全文。

回本期目次
10
circle 鄒吧!走吧!來趟阿里山部落之旅
circle 立足之地-馬郁芳Aruwai.Matilin 個展
circle 山地實驗農場「春陽‧巴萊」在地文化生態體驗營
circle 只要我長大
circle 看見未來
circle 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105年度主題活動-「瑪寶小旅行~原鄉琴櫻」
circle 山地實驗農場「2016春之饗宴」
circle 聽見‧稻穗裡的溫柔力量
circle 與貝神共舞
circle 主題書展:醫在原鄉:1865
circle 臺博館海端鄉布農族百年文物返鄉特展
circle 第三屆Pulima藝術獎徵件
回本期目次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