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驚蟄】三月六日。驚蟄聞雷,穀米賤似泥。
【春分】三月二十一。春分有雨病人稀,五穀稻作處處宜。
【諺語】做牛著拖,做人著磨。(做人本來就要勞苦,就像做牛就要拖犁、拖車一樣)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日發行


蓬萊米命名八十八週年紀念專刊




米故事 敬邀參加米壽紀念活動
    ※尋根臺灣好米系列,暫停一次。
米歷史 蓬萊米壽
米人物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米研究 「中村種」復活記—竹子湖要種回有歷史記憶的米
米活動
會務報告


 

人間四月天 磯小屋有請
敬邀參加米壽紀念活動

今年的4月24日(2014.04.24)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是臺灣「蓬萊米」命名後屆滿八十八週年的日子,也就是所謂的「米壽」日。
國立臺灣大學磯永吉學會將在4月24日起連續四天舉辦米壽日的紀念活動,
活動的內容包括:舉辦三場以「米」為主題的演講、
並展出蓬萊米誕生之經過以及自史前時期至今之臺灣稻作演進史。
蓬萊米的誕生是日治時期臺灣稻作改良初步的成功經驗,
對於其後的稻作改良具有很深的啟發性與鼓舞,
本學會將回顧對這一段歷史與臺灣稻作史,讓社會大眾瞭解先人的努力,
並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臺灣未來的稻作改良事業。

「蓬萊米」一如今天大家熟知的「池上米」、「富麗米」,是食用米的一個商品名,泛指當代從日本引進的稉型水稻在臺灣生產出的食用米,並非專指某一特定品種所產出之食用米。

日本在1895年2月的馬關條約取得臺灣,並於6月17日開始了對臺灣的統治,在蓬萊米命名之時已歷經29年,其間歷經了不少的摸索與嘗試,其中最關鍵的步驟是末永仁技師提出早苗插植法,大幅改善了日本型稉稻過早抽穗與出穗不整齊的栽培問題。「蓬萊米」的命名意味著日本型水稻在臺灣栽培初步的成功,對於往後稻作的改良具有相當的鼓舞效應,不久之後在1929年由臺中改良場的末永仁場長育出了臺中65號,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品種,被標記在臺中改良場的豐收紀念碑上以茲紀念。這個在臺灣育出的「蓬萊稻」很神奇的克服了對於日長與溫度敏感的問題,這些都是日本稻引進臺灣栽培面臨到無法突破的瓶頸,甚至顛覆了臺灣先民對於稻種的認知,竟然同一品種可以栽種在第一期與第二期。這是磯永吉教授與末永仁場長團隊運作的成果,多年後仍深具啟發性。

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也注意到臺灣高等農業科學教育也發軔在此時,在臺北富田町,於1922年成立的高等農林學校,開始了「作物學」(1923)與「育種學」(1923-1924)的教學,前省政府農林廳主任秘書闕榮興與光復後臺東改良場的第二任場長饒烈,他們兩位就是當年的學生。隨後在1930年成立的臺北帝大的「作物學講座」由磯永吉教授主持,更引進歐美的尖端作物學知識,進行本土作物學的研究。藉由一代代的教學,陸續培養了幾個世代的水稻研究學者與專家,例如:岡彥一、陳炯松、林正義、賴光隆、謝順景、林克明、黃真生、蔡新聲、郭益全、許志聖、盧虎生等,孕育了臺灣稻作改良蓬勃發展的基業。

另一方面,臺灣各農業試驗場所也於1902年後陸續成立,以磯永吉教授與臺中區農事試驗場末永仁場長的師生情同父子互動來看,磯永吉教授必與各地的農事試驗場關係密切,而他所建立以農民需求為主體的農業研究典範更深植在農業研究人員的心中,各農事試驗場稻作人員莫不以他為標竿。此種影響不但引發江壬卿、莊商路、楊遜謙等前輩育成臺南5號、臺農70號、臺中秈3號等寫下臺灣稻作歷史的品種,更造就目前農業試驗所各稻作人員的專業、努力與親切的形象。透過教學及農業研發與農民輔導的兩股影響力,磯永吉教授的精神典範至今仍影響稻作從業人員。

根據盧虎生教授在2012年的敘述,2010年夏天日本盛夏之時,出現罕見的高溫,他與臺灣地區水稻研究者許志聖、張素貞等一行7人於9月前往日本九州參訪。當地糧商想改善高溫對稻米品質的影響,早將臺稉九號引進日本試種,他觀察到九州與四國種植的臺稉九號水稻適應當地的高溫,其生長勢甚佳,白米晶瑩剔透(或許是生育期較長,穀粒充實期避開高溫所致),當地糧商也表示臺稉九號遠較日本品種強稈,對強風、雨的逆境抗性較強,並與臺中場簽約技轉授權,其後,雖由於臺稉九號已踰越日本品種權申請年限,無法在日本登錄販售,但也說明了1924年4月24日蓬萊米栽培成功的故事,啟發並鼓舞日後臺灣的改良者持續育出「臺中秈十號」、「益全香米」、「臺稉九號」、「臺南十六號」(越光同源系米)等優良品種,引發日本延伸與臺灣的學術交流至業界對臺灣研發的注目。

2014年2月20日China Post(中國郵報)以「a tale inspired two nations」的標題來描述「嘉農棒球隊」在1931年獲得日本高中棒球甲子園準優勝(銀牌)的故事,這支棒球隊的表現啟發了後來臺灣地區興盛的棒球運動,也讓日本認知到臺灣的棒球運動深具潛力,並引導兩國在棒球運動的發展。我們認為蓬萊米成功的故事也有著相當類似的情形。

最後,我們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米壽的紀念活動,共同來緬懷這段歷史,感念先人的努力,同時對於以水稻栽培與育種之研究為終身志業者給予熱烈掌聲,更攜手一同來關心未來的水稻改良事業,確保國內的糧食無虞。順道呼籲政府的農政單位及大學的相關學院,持續關注在全球變遷下的水稻改良事業,因為糧食安全問題攸關國家生存,忽視不得。

註:中國郵報(China Post)對於魏德聖所導演的影片「Kano」(嘉農棒球隊)的故事所用的完整標題如下:Experience this epic tale of a youth baseball team that inspired two nations

彭雲明 / 磯永吉學會秘書長

回頁首


 

蓬萊米壽

圖 1 第十九屆大日本米穀大會於臺灣鐵道旅館開會現場

2014年4月24日是臺灣蓬萊米的88歲生日,也是米壽紀念日。

蓬萊米這個名字誕生於1926年第19屆大日本米穀大會。當時日本種(內地種)水稻在臺灣剛種植成功,隨著種植面積逐漸擴展,且在日本國內的試食會上獲得好評,為更徹底的打開這種日本稉米在日本國內的知名度,總督府與日本米商皆希望能有一特定的名稱來作為宣傳之名。時值第19屆大日本米穀大會將在臺灣舉辦,屆時全日本的米商皆會齊聚臺灣,正是行銷宣傳的大好時機。

當時的總督府指示磯永吉博士提供命名的建議,因而提出了「蓬萊米、新臺米、新高米」三種名稱供伊澤多喜男總督選擇,總督最後選定了「蓬萊米」這個頗具意義的名稱,並在1926年4月24日米穀大會第二日的會議上由殖產局長片山三郎做了宣布,蓬萊米因此正式誕生,成為在臺日本稉稻的代名詞。這是蓬萊米誕生時饒富戲劇性的一幕。

資料來源:蔡承豪(2009)蓬萊米是那天誕生的?
劉建甫 整理

回頁首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1886~1972)

圖 2 1930年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成立「農學、熱帶農學科」第三講座(作物學),由磯永吉先生擔任講座教授並兼附屬農場場長。(圖片來源:《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出版)

圖 3 因成功開發臺灣稉稻栽培要領,磯永吉獲得終身免費食用蓬萊米的禮遇。(圖片來源:《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出版)

磯永吉先生在臺灣農業圈耕耘的時間超過其人生壽算的一半以上,除了致力於農學的精進,還推動了日本種稉稻的普及與改良,後人稱之為「蓬萊米之父」。

1886年出生於日本廣島。1911年畢業於東北帝國大學農科 (今北海道大學),1912年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手、技師。1915年在臺中廳農事試驗場擔任米質改良農務技師,指導及監督臺中州內的農業。任內指導末永仁進行在來稻改良與日本稻改良的研究,日後末永仁因此育成「臺中65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新時代。

1921年任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1927年獲聘為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講師。1928年以「臺湾稲の育種学的研究」獲博士學位,並獲頒日本農學會農學賞。1930年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成立「農學、熱帶農學科」第三講座(作物學),由磯永吉先生擔任講座教授並兼附屬農場場長。1942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1945年戰爭結束後獲國民政府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省農林廳顧問,1954年完成其畢生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直到1957年始以71歲高齡退休返日。1961年獲頒日本學士院賞。

磯永吉為臺灣農業奉獻畢生心力,被尊稱為「臺灣蓬萊米之父」,對農業研究、實務、教育皆有卓越的貢獻,包括前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先生、已故臺大農藝系陳烱崧教授皆其門下,對臺灣近代農業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退休之時,臺灣省主席嚴家淦先生代表政府頒贈景星勳章,省議會亦提案通過贈予磯氏終生食用蓬萊米每年1,200公斤,以表彰他對臺灣農業無可抹滅的貢獻。

劉建甫 / 磯永吉學會理事

回頁首


 

「中村種」復活記—竹子湖要種回有歷史記憶的米

今年(2014)是我們香噴噴好吃的蓬萊米的88歲生日(米壽),
「中村種」就是88年前用栽培技術在緯度完全不同的臺灣,
成功生產的第一個日本型的水稻品種,
由當時的總督伊澤多喜男命名為「蓬萊米」。
此後,「蓬萊米」一詞指的就是在臺灣選育、改良、生產的日本型米(稉米)。

1895年(清光緒20年)清日甲午戰爭結束,兩國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從清廷手中獲得割讓的臺灣與澎湖。旋即於1896年(日本曆法明治29年),在當時的總督府殖產部長官官邸(現在的北一女中附近)前約20公畝的水田,開始試種從日本引進的「內地種」(日本型水稻)。顯然,當時初抵臺灣的日本人是完全無法適應臺灣本地慣食的「在來稻」(印度型水稻)與「陸稻」的米質;隨後於1899年在臺北成立農事試驗場,也立即從日本農商務省農事試驗場九州支場取得10個品種試種,其燃眉之急可見一斑!

第一批引進臺灣的日本稻

「中村種」就是這10個品種中的一個;此後,陸續從日本內地的各個府縣取得更多的品種,在臺灣與在來種進行比較與試作。及至1908年,在臺灣各廳的試作,由於沒有適當的栽培技術,導致提早抽穗、抽穗不整齊,再加上鳥害嚴重,均以失敗收場。當時檢討其失敗原因,咸認為是「內地種」非常不適合氣溫偏高的平地種植,所以只有在氣溫偏涼的山地稍有收成,其中尤其以條件酷似日本九州的大屯山麓的竹子湖臺地表現最好。在當時試作的「內地種」品種之間比較,則以「中村種」差強人意,雖無法與在來種相提並論,但至少已有「內地種」的日本米可以供應。這個時候,產官學幾乎已經斷了能在平地試種的念頭。1911年,總督府農事實驗場依照以往的收成,決定分配「中村種」至淡水、小基隆(現在的三芝)、金包里(金山)的農會支會區域內,試種於靠近山邊坡地,並且補助肥料,派有耕作指導員。試種的效果良好,但是在官方農事主管單位已定調嚴令不支持日本型水稻的研究,而是以改良臺灣原有的在來稻為主要政策。

這樣,「中村種」被侷限在山邊坡地,困在由地方農會主導「試作」的窘境,前後延續了20餘年,一直到1923年的「幼苗插植法」─ 亦即:將一期作的秧期由60天改為30天,二期作的秧期由30天改為17天,可使本田之生育正常,延後抽穗,提高產量且穩定 ─ 整個局面才因之翻轉。利用此法改良栽培「中村種」水稻,栽培面積立即擴大為2,403公頃,比前一年增加六倍,產量38,968石。此後栽培面積逐年迅速增加,走出山區擴及平地,並由北往南移。1925年伊澤總督斷然決定廢止前令,進入獎勵日本稻作的時代,得到解令之後日本稻品種改良與試作推廣工作才導入正軌,日本稻栽培之基礎從此確立,「中村種」在這一年正式推廣。

承擔採種田重任的竹子湖

緊接這種態勢而來的農家種子的需求激增,當時在平地「中村種」的種植跟其他在來稻一直都沒有特殊的隔離,發生自然的異花授粉的現象是很有可能的,例如當時的「中村種」在黃熟期的稻穗中,就有呈現綠色且不稔的稻穗參差其中。因此若就此放任留種,在制種時沒有去雜去僞,會是一大隱憂,好的品種可能因為被污染而衰退。有鑑於此,當時的臺北州農會不得已必須設置培育純正優質稻種的繁殖田,於是農會從農業部取得了「原種」,在當時的七星郡竹子湖、淡水郡水梘頭(現在的新北市淡水區水源里)、阿里磅(現在的新北市石門區)、基隆郡大坪(推測是現在的新北市萬里區大坪地區)等集團栽培地設置採種田,採得的稻種分發給州下的農民,以期更新內地種的稻種。當時,出自竹子湖的稻種,發芽率高,病蟲害少,生長整齊統一,數量多,被大家公認是非常優良的稻種,因而聲名大噪。平地的農家都非常期望取得竹子湖生產的稻種。這不但一掃稻種混雜混偽的問題,也是使得竹子湖的組合(工會)形勢比人強而繼續經營下去,在農會的推行之下設置了「原種田」。竹子湖除了先前因氣候條件試作生產蓬萊米之外,又因其地理隔絕的環境條件,承擔起供應農家耕種用的水稻種子的重責大任。

轉眼匆匆來到70年代,時空背景迥異,農政官衙的糧食政策運作大異於前;再者,各農試單位蓬萊稻的育種改良迭有新作、處處鳴放,前景一片欣欣向榮,竹子湖也就逐漸淡出臺灣稻作的行列。及至吾人習以為常每年陽明山花季,遊客絡繹於途,信步再訪竹子湖時,方才驚覺30年代原種田時期的阡陌梯田榮景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忙於生計的海芋花田以及櫛比鱗次的塑料頂棚野菜餐廳,只有生計的追逐與忙碌,只有市儈鼎沸的人聲與錢潮,完全嗅不到它曾經有過總綸蓬萊米產業兵符氣勢的絲毫剩餘氣息。竹子湖已從早期縱橫50年光榮的臺灣稻作史之後,完完全全地「失憶」,那蓬萊米歷史的「基因」在失憶中封存安息。更有甚者,最終也竟至「中村種」的種原疑似從臺灣各角落徹底遺失之窘境,不禁讓人浩嘆河東河西!

重塑歷史「基因」的鐵三角

2010年8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文化大學景觀系郭育任、邢玉玫兩位教授執行「陽明山國家公園竹子湖入口地區文化意象整體規劃」計畫案,期望重現竹子湖地區重要歷史價值與重塑在地特色之內涵,以引導竹子湖地區適地適性的發展方向 ─ 這是在過往一甲子之後,首次有人為竹子湖的「歷史失憶症」把脈處方;在此同時,臺大農藝系賴光隆教授也指出,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認定為文化古蹟的「北投穀倉」、「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及「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即臺大農藝系育種準備室,暱稱「磯永吉小屋」)三者分別扮演日治時期蓬萊米稻作的貯藏空間、原種繁殖及學術研發基地,共同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史中蓬萊稻作的誕生;遙想當年相關農業單位技術官員,絡繹來回於竹子湖原種田及臺北高等農林學校之間,宛如穿梭於臺灣北部的蓬萊米走廊。緣此,遂有策略聯盟之議;竹子湖地靈人傑,沒有因工於生計,而拙於活化已封存40餘年的蓬萊米歷史的「基因」。2011年3月10日,由邢玉玫教授的媒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竹子湖社區產業發展合作社推動小組」以及臺大農藝系正式對外揭示「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的夥伴關係。

2012年2月,竹子湖社區隨即成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穀東俱樂部」,推動水稻田復耕蓬萊米。社區展現劍及履及的氣勢,於頂湖覓得大家長高于玄先生提供之水田,由社區耆老帶領居民、湖田國小與薇閣兩校師生種下「臺稉九號」秧苗,宣示竹子湖重現「水稻田」與「蓬萊米」;9月收割,糶米竹子湖,讓歷史重演。10月12日,分別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竹子湖召開「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第二次會談會議及「2012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穀東俱樂部」穀東大會,並品嚐新米。臺大農藝系在會議中期勉再接再厲「種好吃的米,種有故事的米」,加速了聯盟伙伴的心跳與脈動,「中村種」光榮歷史的記憶於焉被喚醒 ─ 她115年前來到臺灣,88年前引領風騷,開創了「蓬萊米」的歷史,這個「歷史記憶」我們臺大農藝系有義務協助找回,並還給我們的夥伴竹子湖斯土斯民。

喚醒沉睡30年的「中村種」

2013年開春,我們在臺灣疑似徹底遺失「中村種」的窘境之下,即刻動手蒐尋她的芳蹤何在。我們在國家種原庫找到繼「中村種」之後承接臺灣光榮的蓬萊稻作歷史的「名種」 ─ 嘉義晚2號、神力、龜治及臺中65號,但是如果我們找不到這個領航歷史的品種 ─「中村種」,那個故事裡的「遺缺」會是我們竹子湖的夥伴的「遺憾」,它更會是臺大農藝系作為遺傳育種學專家永遠無法平復的「痛」!所以首先,我們在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的「張德慈遺傳種源中心」找到兩個有「名」(品種名與編號)無「實」(種實)的紀錄,讓我們空歡喜一場。後來,我們在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種原庫名錄,終於找到了她的芳蹤;只是日方資料顯示,這批種子收成於1983年,她已在冷藏庫裏沉睡了30年,「理論」發芽率為30%,我們不敢奢求100%發芽的新鮮種子,我們只能在那生機狹縫裡,等待奇蹟。我們備妥所有的發芽技術,承接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寄贈的10顆「中村種」種子,以最虔敬的心情開始發芽,也昭告天下仁人志士方家集氣催生,然仍難抵30年冷藏歲月的摧殘,氣若游絲的10顆種子竟全軍覆沒,嗚呼哀哉!

2014年1月,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有感於我們的失落以及「中村種」對臺灣稻作史的非凡意義,再次慨贈50顆種子;這次,我們不敢造次地背水一戰 ─ 我們央請臺中農業試驗所協助,新舊技術伺候,異地異人分散風險。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終於在2月裡得到3株「中村種」沉睡30年種子甦醒的幼苗(臺北30顆種子發芽2株,臺中胚培養12顆發芽1株),連同先前覆沒的第一批種子,我們實得發芽率僅 5.76 %,驚險復活;30年物換星移,臺大農藝系除了奠基作物科學的研究與教學之外,終於也行有餘力來承擔「治史」的重責大任。30年俱往矣!「中村種」等待我們,我們也在眾裡尋她千百度,最終有幸在這個驚險的夾縫裡盼到她在燈火闌珊處的甦醒,她將重現江湖見證這段歷史。3月春暖花開,她們的生命力重現,已亭亭玉立矣!

軍刀農政下也有動人篇章

我們回顧這段88年的歷史,不免也會百感交集。蓬萊稻作的緣起,其實也不過是日治時期當時殖民政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1857-1929)的「特別統治主義」(德國式科學殖民主義) 的延伸,也是「軍刀農政」的一環。曾幾何時,在種植在來稻的農家,執意推廣種植日本稻也是動用警察鎮壓過的;彼時臺灣民間有諺語說:「天下第一憨,種甘蔗ㄏㄡ會社磅」(臺語),其實「蓬萊稻作」就是「第二憨」了;只是,生命的生存與生計是一個活絡的動態系統,孰料昔日殖民統治者「威迫利誘」一樁糧食生產,進而還會譜成史詩般的米食文化,最終還納入歷史中動人的一段故事。它不但是臺灣稻作發展史的一章,也是臺灣歷史裡活生生的一頁,不由人的「史觀」或「意識型態」可以輕易去除或抹滅的。

我們今天復活了「中村種」,夥同我們聯盟伙伴活化這段歷史,我們有感於這88年的「蓬萊稻作」歷史連同400餘年的「臺灣在來稻作」歷史,再加上屬於「南島語族」的原住民上千年的「臺灣陸稻稻作」歷史,方允為完整的「臺灣稻作史」,三者的基因組多樣性與珍貴的遺傳資源,在千年的稻作栽培改良過程中,發生過無數微妙的突變與演進,讓我們驚艷自然界的神奇,更讓歷代的作物育種家激賞不已,進而攸哉放手一搏,名種佳作迭起;對此,我們只能說這是上蒼給予斯土斯民的恩賜,88年的「蓬萊稻作」的奇蹟是發生在最接近我們年代的一次;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相信今後每當我們捧起一碗香噴噴的米飯時,我們會知道,那種心情絕對不再僅止於「始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之古諺名訓,而是會虔敬地合什感恩,珍惜著上蒼給斯土斯民屢次的恩賜,紀念著每一段動人的歷史。

後 記

我本學術中人,專長遺傳育種,教學研究凡事講究科學證據與邏輯,而不輕言怪力亂神。這次復活「中村種」,一路困難重重,終竟也偏離正道,祭之以集氣、念力、祈禱,外加密宗神秘祝福等等與植物發芽生理無關之「密技」,無所不用其極,凡此無非是深感背水一戰對這段歷史有無可取代的決定性;如今事成,為文紀念,特別要感謝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 倉田のり博士與 古海弘康博士的情義相挺,兩度寄贈「中村種」種子,以及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 邢禹依博士、蔡元卿博士,臺中農業試驗所 李長沛博士在正規技術上的鼎力相助,也很感謝跟我一樣心情的天下仁人志士方家一致的努力。

最後,我也要向「磯永吉小屋」志工魏敏智先生翻譯的「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一書,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翻譯這本1931年「臺北州」出版的史籍,是臺大農藝系「磯永吉學會」向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的一個補助案,敏智是主譯,我是審校。敏智學養俱豐、效率行事,補助案還在簽約,他就譯完給我。敏智譯筆流暢,完全擺脫日文氣息,讓人讀來愛不釋手。我有幸拜讀第一手譯稿,適巧正在寫作相關史事,就斗膽掠人之美,直接參考引用;此外,邢玉玫教授2012年12月印行「辦理園區社區環境改造輔導與審議,建立民間夥伴關係與校際合作推動計畫」的報告,給予本文諸多珍貴資料,以及邢老師在聯盟、復耕農事的推動上,竭盡心力的折衝與斡旋,方能成事等,均在此特申謝忱。

謝兆樞 / 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 磯永吉小屋團隊

圖 4 1925年3月6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敘述1923年起三年間,在竹子湖試種「中村種」表現甚佳,開啟了蓬萊米時代來臨之門。

圖 5 30年代竹子湖頂湖地區的阡陌梯田榮景。這裡就是「中村種」試作與採種的地方;即便到後來有了後繼優良品種同時推廣,進行農家種子的採種,頂湖一直都是「中村種」的基地。「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穀東俱樂部」在2012年復耕蓬萊米「臺稉九號」,就是在頂湖地區,展現社區居民很強的氣勢要找回歷史記憶。(照片中右上方,泛白山凹處,就是小油坑噴氣孔的位置)。

圖 6 2012年「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穀東俱樂部」復耕蓬萊米「臺稉九號」,由地方耆老帶領晚輩下田插秧,宣示竹子湖再現「水稻田」與「蓬萊米」。

圖 7 2012年9月糶米竹子湖,讓蓬萊米歷史重演。手捧新米嚐,懷抱新米歸,我們雖然都是本行專家,但都無心對這次的糶米米質苛求挑剔,只有滿心的感動。

圖 8 2012年10月,聯盟夥伴「作夥」在竹子湖品嘗新米後留影,紀念踏出第一步。每一張笑容綻放著信念 ─ 不是海芋、野菜美食的市井賣點,而是竹子湖歷史角色的尋根與活化。不是時代所趨,不是巧合,而是許多人有心的努力。笑容裡大家誓言要種回「好吃的米、有故事的米」的夢想。

圖 9 2013年初,我們在國家種原庫找到繼「中村種」之後承接臺灣光榮的蓬萊稻作歷史的「名種」 ─ 嘉義晚2號、神力、龜治及臺中65號,就是找不到「中村種」的蹤影,「中村種」真的從臺灣各角落徹底遺失了。(年份是該品種出現在育種事例的時間)。

圖10 2013年夏天,我們在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的「張德慈遺傳種源中心」找到兩個有「名」(品種名與編號)無「實」(種實)的紀錄,讓我們空歡喜一場。

圖11 2013年秋,我們找到的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水稻品種收集名錄(部分)。上:磯 永吉(E. Iso) 致贈從菲律賓收集之熱帶型稉稻(爪哇型)。下:中村種(T0564 NAKAMURA)。

圖12 2013年底,我們接到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寄來的10顆「中村種」種子,雀躍之情不免形之於色。寶貝的10顆種子,我們就從這10顆種子重新出發,來就地活化歷史。 (攝影:蔡元卿)

圖13 2013年底,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寄贈的10顆「中村種」種實。據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稱,這批種子是在1983年繁殖的。之後,她跟其他品種都按照標準程序「沉睡」在冷藏庫裡。在國立遺傳研究所的品種名錄中,她和包括磯 永吉教授所致贈的品種一樣,只是一個「種原」,但是在臺灣的水稻稻作史,她卻是「蓬萊米」的領航品種。只可惜我們沒有被她30% 的「理論」發芽率庇蔭,終致全軍覆沒,又是空歡喜一場。(攝影:蔡元卿)

圖14 近觀此物,誰知她有一段輝煌歷史?(攝影:蔡元卿)

圖15 2014年1月,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有感於我們的失落以及「中村種」對臺灣稻作史的非凡意義,再次慨贈50顆「中村種」水稻種子。(攝影:蔡元卿)

圖16 第二批50顆「中村種」水稻種子,其中的30顆留在臺北中研院植微所,由蔡元卿博士進行一般發芽處理,其餘20顆寄請臺中農試所李長沛博士協助以胚培養技術繁殖。(攝影:蔡元卿)

圖17 臺北30顆種子發芽2株,臺中進行12顆的胚培養,獲得1株,連同先前覆沒的第一批種子,我們實得發芽率 5.76 %,驚險復活。(攝影:魏甫錦)

圖18 30年一覺飄花夢,今朝夢醒,重整沉澱已久的生命律動,她的「夢醒」為的是成就我們「作夢」!(攝影:魏甫錦)

圖19 2014年2月16日,臺北的兩株幼苗在11度寒流中幾乎停止生長。(攝影:蔡元卿)

圖20 2014年3月2日,移苗入暖房,葉片漂亮展開。3月春暖花開,她們的生命力重現,已亭亭玉立矣!(攝影:蔡元卿)

回頁首


 

磯小屋志工研習

本學會「志工事務委員會」於3月1日上午在農藝系系館舉辦志工研習,此次研習之主題是「1925年的高等農林學校」。主要的目的是讓志工伙伴瞭解磯小屋的建造年代(1925年)的時代背景。研習內容包含:高農的校園、校舍、當年農業試驗所與高農的關係、高農的教師、高農的課程、高農的畢業生就業情形、高農校長大島金太郎的官舍。研習時間從上午10:00至下午1:00,此次研習由學會秘書長彭雲明主持。

 

外賓參訪磯小屋

2014年3月1日,日本愛知縣星城大學師生共12位,及10位南山扶青團員於下午參訪磯永吉小屋。

 

圖21 日本星城大學師生及南山扶青團成員參訪磯小屋

2014年3月10日,參與臺大生農學院農業訓練課程之越南學員共15位,於上午參訪磯永吉小屋。

回頁首


 

● 米壽紀念慶祝活動

在2月10日第二學期開學後,學會之「建物與文物委員會」與「秘書組」即開始籌備米壽紀念的慶祝活動事宜,已經大致決定布展之相關事宜並且發包給相關之廠商,此等事宜包括:展場空間之使用、燈光之配置、展版陳設之位置、觀眾導覽之動線規劃、紀念品之製作等。

● 學會年度大會之籌備

本學會103年之年度大會將於4月26日上午舉行,「秘書組」擬於3月15日前將會議通知寄出。會議通知中亦邀請與會之會員在當天午餐後前往磯小屋參觀「米壽紀念活動」之展覽。

● 第一屆第四次理監事聯合會議

本學會之第一屆第四次理監事聯合會議將於年度大會當天下午2:30在農藝系會議室舉行。會議中將報告已經於3月8日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簽約之計畫「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以及草擬中之農糧署計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