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十 月 號 NO.5
【最新消息】 新增多場國高中教師研習  歡迎報名
【GIS專欄 】 地景史研究:多時期地理資訊之整合
【交流園地】 找尋最佳定位-----與GPS漫游世界
【書味相投】

跟著鐵道探險去

【地理時事】 2098年小行星撞地球 我國參與發現
 
新增高中研習場次 歡迎報名
  新增多場國高中教師研習場次,課程內容包括GPS、Q-GIS、Google Maps操作,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研習地點皆在該校的電腦教室,欲報名者請點此選取場次線上填寫報名表。

國中場次(議程)

時間 主題 地點
10/26(二) Google Earth及網站資源融入教學應用 台南縣
新營高中
10/27(三) Google Earth及網站資源融入教學應用 雲林縣
水林國中
11/11(四) Google Earth及網站資源融入教學應用 彰化縣
和美國中
11/18(四) Google Earth及網站資源融入教學應用 南投市
南投國中

 

高中場次(議程)

時間 主題 地點
10/11(一) 應用地理之GIS分析 中壢高中
10/15(五) GIS之資料收集(GPS操作) 員林高中
10/16(六) 應用地理之GIS分析 員林高中
10/30(六) 應用地理之GIS分析 台南市慈濟高中

*高中場次目前已全部額滿,感謝大家的支持。若有缺額會再開放報名。

*課程異動消息,請隨時密切注意GIS加油站最新消息公告。

 

地景史研究:多時期地理資訊之整合

文/ 林明璋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前言
  土地利用/覆蓋(land use/cover)變遷研究通常會以多時期影像(multi-date imagery),例如衛星影像或航空照片,來分析不同時期的地貌變化。近年來,一些聚落或地形變遷研究也採用多時期地圖來標定及佐證不同時期的聚落範圍或地形侵蝕與堆積之變化量。地理資訊(又稱空間資訊)泛指與空間位置有關的資訊,包括直接的位置描述(如經緯度座標、左營舊城東十里)或間接的位置連結(如IP位址、郵寄地址)。與空間位置有關的地圖、航空照片、衛星影像、全球定位系統(GPS)是地理研究常用以分析地理現象分布類型、擴散、變化歷程與互動的工具,這些工具泛稱地理資訊。地理問題的理解、評估與決策需要許多地理資訊,從遠古到二十世紀中葉,文字記載與手繪地圖一直是記錄空間資訊的主要方式。電腦科技的進展促使電腦繪圖與計算能力大幅提昇,也造就了地理資訊系統科技的發展。利用地理資訊系統軟體,多時期/多種類地圖、航照、衛星影像,以及屬性資料的整合已不再窒礙難行。

 

地圖:多時期地理資訊的來源之一  

   地圖的繪製可遠溯自西元前7世紀左右的「古巴比倫地圖」(泥板地圖)。早期地圖的幾何變形量較大,而且不規則,直到麥卡托於1569年出版的地圖集使用地圖投影法繪製地圖後,才改善這項缺點。地圖是運用地圖投影方法將龐大地球球體(立體)加以縮小成可以直接觀察的紙本(平面)。地球儀直接將地球縮小,除了體積縮小外,一切幾何性質保持不變,可說是最正確的地圖。不過由於地球儀並非紙本,而且攜帶、存放、量測均不便,一般不視為地圖。
  將球體表面的線條投影至平面一定會發生變形,因此必須使用地圖投影(projection)方法,在平面與球面之間建立相對應的函數關係,有系統地將地球表面上的線條投射至平面。地圖投影法發展至今已有數百年,投影方法也有數百種,一般而言,投影方法主要分為幾何投影法和數學解析法。幾何投影法依據幾何原理推算投影變形,適用於比較簡單的投影;數學解析法是利用笛卡爾提出的解析幾何理論推算投影變形,適用於比較複雜的投影。依投影變形分類,可分為正形投影(等角投影)、等積投影及任意投影。
  測量儀器準確度的提昇使測量誤差變得很小,也大幅改善地圖測繪的品質,使地圖套繪的準確性大增。近年來,電腦科技普及更造就了電子地圖產業的發展,結合全球定位系統及電子地圖的導航儀器更是市場上的熱門產品。各國的官方及民間測繪機構每年均繪製數量龐大而準確的地圖,供地政、都市計畫、工程建設、交通導航、科學研究等機構使用。

 

遙測影像:多時期地理資訊的來源之二

  遙測影像包括航空照片(紙本)、數位航攝影像與衛星影像。航測與航照判讀技術的發展可追溯自二次大戰時期,當時以航空相機拍攝的照片來分析敵軍佈防或確認轟炸目標。數位航攝相機是新發展的空拍技術,透過光學鏡頭、感測元件及前向運動校正技術記錄解析度10公分以下的高解析地表影像(解析度高低視飛航高度而定)。附圖1是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的紅外光假色影像(群立科技公司提供),解析度10公分。從細緻的建築物、清晰的車輛及色彩層次分明的植被中,可以確認數位航攝影像的品質已超越傳統航空照片,預期未來數位航攝將逐步取代傳統航拍作業。

附圖1:數位航攝紅外光假色影像-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地面解析度10公分。(圖片來源:群立科技公司)


  衛星遙測的發展始自1972年美國發射的Landsat大地衛星,當時衛星影像的解析度是80公尺。歷經多年努力後,台灣在2004年5月21日也發射福爾摩沙衛星二號(以下簡稱福衛二號),開啟台灣衛星影像產業。福衛二號衛星軌道高891公里,與太陽同步軌道,每日通過台灣上空二次,其掃瞄影像的像幅寬24公里,對地解析度為全色態(黑白)影像 2公尺,多頻譜(彩色)影像 8公尺,預計任務壽命5年以上。
  附圖2是高雄縣、市交界處,金獅湖、澄清湖、八卦寮至觀音湖一帶的紅外光假色影像,解析度8公尺(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從2005至2007年的影像比對,可明顯看出該地的水域變化與地景變遷。隨著太空與感測科技的進展,2008年9月6日美國發射的GeoEye-1衛星,在684公里高的軌道上已可傳回50公分的高解析度影像(美國境內為40公分),持續不斷為地表記錄影像。

 

附圖2:福衛二號紅外光假色影像-金獅湖、澄清湖、八卦寮與觀音湖一帶的地景變遷,地面解析度8公尺。(圖片來源:中央大學太遙中心) 

 

地景史的研究取向

  Simmons提到除了狩獵採集的社會型態以外,人類一直發展科技與利用能源來支配著周遭環境及馴養動物來滿足人類之所需。有些環境(或地景、土地利用)變遷會引起人們的焦慮,因此許多研究著眼於探討這些變遷的歷史脈絡,以及人類對自然與環境的觀感。雖然複雜的自然與社會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難以預測,不過人類活動的遺跡深印於地表,仍然有跡可循。
  地景生態學者或地理學者常使用多時期遙測影像(航照或衛星影像)進行土地利用/覆蓋變遷方面的研究,並從這些詳實記錄著地貌的影像及相關資料中,推論變遷的成因、過程與結果,研究中有時會考量政治、社會、經濟及個人的因素。文化地景或地景圖像學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究隱蔽於地景背後的人類文化與社會結構,詮釋隱含於文化地景中的社會與歷史脈絡,地景詮釋會因人而異。地景史則是研究某地的自然環境外觀被人類改變的方式/歷程,應用歷史地理學、環境史、地景考古學的研究方法重現研究區的地景變遷與歷史。
  相對於歷史地理學、環境史、地景考古學而言,地景史的研究社群(community)較小,現今只有少數大學設立地景史學系(department of landscape history),地景史學者(academic landscape historians)大多任教於考古學系、歷史學系、鄉土史學系、進修推廣(continuing education)部。地景史的課程通常開設於研究所或體制外(extramural)的教學活動,因此,許多地景史的研究工作都是由非學院派的研究者執行,不過通常都有學院派的學者負責監督。地景史的研究取向包括:

  • (人類)土地利用的物質與文化評價;
  • 以敏銳而容易理解的方式推導地景變遷過程,全面的敘述史前與歷史地景的價值;
  •  理解地景變遷過程如何被影響,以便管理與經營現在的地景。


  地景史的研究取向與歷史地理學、環境史、地景考古學都有著程度不一的重疊,與其說地景史是這幾個研究領域的交集或次領域,倒不如將地景史詮釋為專注於討論古地景、地景變遷歷史(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changes)與人景互動模式(model of human-landscape interaction)的研究領域。地景史的研究觀點與文化地景不同的是,後者認為自然地景只是呈現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場域,並不是研究的主體,自然地景只是文化景觀的附屬品,並未以全面性或平衡的觀點來探究地景的變遷歷史。
  由於圖資種類的多樣化與內容的歧異化,具備整合不同種類圖資與準確定位能力的地理資訊系統(GIS)科技勢必會逐漸融入於地景史研究,以建構地景敘事(landscape narrative)。

 

地景史的研究主題
  地景史之研究起源於英格蘭(England),肇始於1955年W. G. Hoskins出版的著作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之後的研究主題包括出版英格蘭一些縣(counties)的地景史研究成果、古地景的研究、特定地景的研究(如礦場、村落、林地等)。地景史的研究範圍(scope)從特定的地景到涵蓋數百平方英哩的地區,近年來的研究主題(topics)包括:
1. 聚落的形態(the form or morphology of settlements):例如集村或散村;
2. 廢棄的中古世紀村落(deserted medieval villages):用來研究早期的生活型態;
3. 輪作制(field systems):用以推定日期或闡釋早期的地景;
4. 田野界線或行政區界(field boundaries or boundaries of larger units):例如庄界、鄉鎮區界或縣市界;
5. 地名(Place-names):含有地景型態的地名,例如赤山、凹仔底。

 

地景史的研究架構

  地景史研究採用跨學科的地景概念,以地景與人類之間的互動為主軸,探討地景的變遷過程,研究著重於人景互動模式(附圖3)。在人景互動模式中,心智圈代表人類的心智維度,是人類文化的具體展現(附圖3的上層虛線水平橢圓),地圈與生物圈則代表空間維度,是地景所在的自然環境(附圖3的下層虛線水平橢圓)。構成地景的這兩個維度會隨著時間維度(附圖3的箭頭)而變,形成一個動態的複合系統(系統維度),在系統中自然環境與人類文化並非對立,而是互補關係,連結於地景(連結維度)。

 

附圖3  人景互動模式  (改繪自Tress & Tress, 2001, p.151)


  附圖3的實線垂直橢圓分別代表人景互動模式中的感知地景(右側)及人類(左側),人與地景的互動可區分為物質互動循環與心智互動循環。前者發生在自然環境(下層迴圈),人類活動對地景產生作用,地景也提供人類原料、空間、食物及其他生存的必要物資。後者與人類文化相關(上層迴圈),人類感知地景及其變遷,從而產生反應。從思考與反應中,人類會構想地景,並產生一幅心智圖像(mental image),再從構想的預期現實(expected reality)與實際感知的感知現實(perceived reality)的比較中作出結論。這種比較行為會影響人類的後續活動之決策,以及修正未來的行為,導引地景系統的發展方向。
  

  地景史研究必須從地景現場及其他場所蒐集與整合諸多地景相關圖資記錄,以勾勒古地景,推導地景變遷過程與人景互動模式。從而瞭解研究區的地景歷史,再以過去經驗為本,管理與經營現代的地景系統,其研究架構詳如附圖4。

 

附圖4  地景史的研究架構

 

地景史的研究方法
  地景史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調查(fieldwork )與文案調查(desk research)。田野調查是指實際至地景現場履勘,以確認地景(或潛在地景)的類型與特徵。文案調查包括查閱地景特徵(landscape features)相關的一手與二手資料,例如地圖、航空照片、書籍/方志、期刊/雜誌、報紙、電話簿等。透過多時期的航照可以確認消失的地景特徵,以及地景變遷的趨勢與過程。地景特徵可用以推測早期的土地利用狀態,例如採礦剩餘的雜石會堆放於附近,時間一長就堆置成一座小丘,有人稱之為「捨石山」,從捨石山之地景特徵可以推測該地的早期礦業活動。
  Crosby(2005)指出有些研究者對目前看到的地景相當感興趣,進而深入研究其演進過程,例如Wittering的研究團隊探討Thriplow村落(鄰近Cambridge)的地景史,研究方法包括:

  • 文獻瀏覽:從報紙、書籍、研究報告、期刊、雜誌、電子媒體及其他相關資料裡找尋研究相關的資訊,並瞭解;
  • 田野調查(現場觀察):地景本身是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唯有實地查訪才能深入探索地景,這也是地景史研究裡無可取代的一件工作;
  • 深度訪談/問卷調查:瞭解受訪者的想法或感知也是地景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可採用結構化、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形式進行深度訪談或問卷調查;
  • 圖像分析:地圖或航照將地景現況圖像化,每一幅圖像把特定時間內的地景「凍結」,多時期的圖像可用以推論地景變遷的演進過程,驗證地物或地理現象存在與否,或作為推估存續期間的參考;
  • 圖資比對與分析:有些書面記錄屬於不精確的間接證據,必須與田野調查記錄、地圖(或平面圖)判釋成果、文獻史料記載進行交叉比對(cross-reference)與分析,以驗證地景變遷理論的正確性;
  • 跨學科研究:有必要時必須尋求其他學科專家或研究部門的專業協助,例如考古挖掘工作。

 

高雄港扇形車庫:地景史研究舉例
  扇形車庫是日治時期台鐵西部幹線開通後,興建用來維修與保養蒸汽機車的場所。台灣的扇形車庫共有六座,分別位於現在的台鐵台北站、新竹站、彰化站、嘉義站、高雄站、高雄港站。彰化扇形車庫共有12股道,每個股道的角度為8.25度,總計扇形角度為99度,是台灣僅存的扇形車庫,也是世界仍在使用的少數扇形車庫之一,彌足珍貴。高雄市的兩座扇形車庫,位於高雄港站者較大,稱為「高雄港扇形車庫」,位於高雄站者較小,謹稱為「高雄扇形車庫」,以資區分。
  二次大戰期間,美軍轟炸高雄濱線鐵路及高雄港碼頭,高雄港扇形車庫並未倖存於此次轟炸。此外,扇形車庫的相關文件也未能留存,只有幾張扇形車庫的航照與照片留存,難以探究車庫的興建歷史。從農航所拍攝的4張不同時期航照(附圖5)可明顯看出,台灣光復後台鐵當局只有局部修復這個慘遭炸毀的扇形車庫,在1983及1985年航照裡仍可見機車或車廂停在扇形車庫的鐵道上(附圖5左及中左),可見台鐵當時仍在使用這個車庫。1989年航照中沒有機車或車廂停在扇形車庫(附圖5中右),不過車庫的結構仍相當完整,在1993年航照裡高雄港扇形車庫已被夷為平地(附圖5右),拆毀日期介於1989至1993年間。

 

附圖5:1983-1993年航照中的高雄港扇形車庫 (圖片來源:農航所)


  附圖6是1945年美軍測繪的高雄都市圖,經校正及套疊後,確認高雄港扇形車庫遺址位於高雄港站的南方偏東約220公尺處,臨近漁人碼頭,現在已經改建為停車場供遊客使用。航照中由樹林與鐵軌形成的扇形弧線仍舊清晰可見(附圖6右),車庫遺址北側正在進行高雄捷運橘線西子灣站(O1站)建造工程;中間與南側為停車場,轉車台遺址則成為聯外道路的一部份。

 

附圖6:高雄港扇形車庫遺址套疊 (圖片來源: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群立科技公司)


  高雄港扇形車庫的影像被日治時的無名攝影師透過鏡頭保存下來,附圖7是高雄港扇形車庫的翻攝影像,北側4股道庫房屋頂上貼近屋簷的煙囪是其主要特徵(原始圖片由林育如小姐提供,翻拍自高雄港車站前的解說牌)。車庫的牆壁、窗戶、屋簷與煙囪排列而成的圓弧線條和周圍的鐵道弧線形成鮮明對比,其旁的平坦空地,更加凸顯了這個圓弧結構體的動感曲線,只可惜現代人已無緣親睹這個有著圓弧造形且風格獨特的高雄港扇形車庫。

 

附圖7:老照片中的高雄港扇形車庫  (翻攝:林明璋,原始圖片由林育如小姐提供,翻拍自高雄港車站前的解說牌)

 

地理資訊系統科技在地景史研究的定位
  地景史的研究取向類同於歷史地理學、環境史、地景考古學,相較之下,地景史可被詮釋為專注於討論古地景、地景變遷歷史與人景互動模式的研究領域。地景史的研究觀點與文化地景的歧異在於,文化地景的研究視自然地景為呈現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場域,並非研究主體,自然地景只是文化景觀的附屬品,並未以全面性或平衡的觀點來探究地景的變遷歷史。
  地景史研究應用歷時性地理資訊系統(diachronic GIS)方法,以地理資訊系統為工具,使用大量及多時期地理資訊,例如地圖、航照、衛星影像、空間統計及文獻史料等來解析地景變遷歷程。這些圖資種類繁多、內容歧異,因此具備整合不同種類圖資與準確定位能力的地理資訊系統科技勢必會逐漸融入於地景史研究,以建構地景敘事。

 

結語

  地景史研究首重圖資蒐集,每一份圖資就像是一片拼圖,研究者試圖從拼圖中拼湊出該地的地景史。研究的相關圖資通常難以蒐集齊全,根據殘缺圖資推論而來的地景史或地景變遷理論可能只是歷史全貌的管窺。隨著時間消逝,能夠用以重建地景史的拼圖勢必會日漸殘缺,研究工作也將會日益難行。地理資訊系統科技的進展使圖資的處理、分析與準確性大幅提昇,對於地景史研究助益甚巨。


註:本文改寫自林明璋(2009)地理資訊與地景史,科學發展,439:14-21。

 

 

找尋最佳定位-----與GPS漫游世界

文/周梅英 國立花蓮女中地理教師

       高中地理新課綱實施以來,突顯了地理資訊系統在地理教學、田野實察、生活應用上的重要性。以第一冊而言,地圖學中TM2座標的原理,數值地圖、遙測衛星影像與航照的判讀、地理資料的蒐集與處理,乃至指導學生上機實作,處理圖形資料、展現成果,在在都需要深厚的理論基礎與豐富的實務經驗。而此次研習,即針對地理教師概念建立、實務操作而來。
        地圖是地表的縮影,因此在地圖教學之前,必須對球體、定位的基準進行深入的了解。課程一開始賴教授提及地球有長、短軸的差異,扁平率雖不大,但仍非正圓,屬於橢球體(Geoid)。因地表崎嶇不平,海洋板塊、陸地板塊又有密度大小之分,因此各國專家根據海水基準面訂定數百個橢球體,並制訂不同的經緯度標示。由於不同座標系統所得的定位結果可能會有差異,例如TM2投影之下,GRS67與TWD97所選擇的橢球體(Geoid)不同,以至於同一位置可能產生不同的座標,對於精密度需求較高的土地測量、消防安全而言造成不便,因此定位時

 

◎校園航點之一----游泳池

◎校外航點之一----古厝

◎校外航點之二----菁華橋

宜採取一致的系統。目前國際通用的WGS84與TWD97所選擇的橢球體相同,這是我們在GPS中選擇該座標格式的原因。地表上方約20,200公里的高空中,目前有6個軌道,24顆衛星在運作。賴教授繪圖說明多顆衛星不僅可以減少誤差,且可利用GPS換算衛星電磁波傳輸訊號的時間,直接獲取位置、高度資料。此外,我們也了解到基準點與參考點之不同,地籍測量點與水準原點在距離、高度上所具有的意義。

  中午的實察,30餘位教師兩至三人一組,手持Oregon 550t的GPS至校園附近蒐集航點、軌跡資料,並在各定點拍攝能顯示經緯度位置之相片。範圍主要在花蓮女中步行可及的太平洋濱、美崙溪菁華橋等地。回到研習會場後,教授與助理一面講解,一面協助大家利用Google瀏覽器及其附屬的Gmail、Picasa、Google Earth、Google Maps,將實察成果連同軌跡、航點、相片、說明,圖文並茂的打包成kmz檔,寄到教授的信箱。過程中每個環節教授都細心解釋,使我們不僅了解到如何做(How),更瞭解為何這樣作(Why)。Google一系列的軟體,使我們可以利用它來製作教學檔案、戶外實察記錄,更可將國內外旅遊的足跡記錄下來,印證理論並增加生活的知性與深度。此外,研習中亦介紹了Q-GIS的操作,由於此軟體可以免費下載,且中文介面清晰易懂,上網擷取各項空間、屬性資料後,可隨心所欲的製作各種地圖,對於GIS教育在基層的推廣真是裨益良多。



  本次研習有來自花蓮、台東、桃園、嘉義各地的老師,主辦單位提供了精美的研習手冊以及數位典藏論文集,使老師在教學之餘,可試著將資訊科技與人文學科相互融合,提升性靈層次與生活品質。在此對於賴教授團隊,包括美華助理、偉嘉、淑雯的熱心付出深表感謝。主辦單位周到的主題策劃、深入淺出的講義製作、鉅細靡遺的操作闡釋,不僅符合地理教師的需求,更使許多教學構想得以付諸實現,在此藉篇幅一角致上深深的感謝。
 
 

 

 

----------------------------------------------
學習,欲罷不能

文/陳暐婷 國立花蓮高中地理教師

       「地理科是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學科」,地理教材內容與時俱進,伴隨高中地理最新課綱,地理資訊在中學課程的重要性逐漸提升。如何將GIS融入教材、帶領學生操作儀器,都考驗著地理教師們。
        賴進貴教授一開始帶入了最新的99年指考考題--坐在堤岸寫生的GPS定點有如散彈打鳥為例,提到GPS可能受電磁波、大氣等干擾而產生誤差;也提到一則新聞:玉山高度究竟是3952公尺還是3978公尺,原來是因為使用的基準不同,其中一個是用地球的橢面、另一個是根據海平面,從這樣生活化的例子帶入GPS設定,在使用時可以多加注意避免產生更多誤差。

 

 

 

  接下來,賴教授提到了今年地理奧林匹亞15份報告裡約12份在做商圈調查、消費者分析,許多參賽者擅長做問卷調查,但對於地理三大傳統之一的「空間傳統」連結較薄弱,有些可惜;而空間資料的蒐集,只要配合適當的儀器,例如藉由GPS來做航跡、航點的紀錄,來進一步進行空間分析,強化地理學注重的空間概念。
  研習中覺得最實用的,就是帶著GPS實際操作一遍的過程了!這次所使用的機型有照相功能,只要在戶外空曠處、無高壓電塔干擾之下,搜尋到四顆以上的衛星,把看到的任何景點拍下照片,就可以同時記錄影像及所在座標,這一點真是太令人稱許了!帶學生從事考察時,若有這樣的器材協助,不但景點容易回想、串聯,也可以結合PICASA和Google Earth,將所有的照片一次匯入到地圖中,一目瞭然!在設定的地方調好時間(如每10秒定點紀錄座標值),還可以按照先後順序繪成航跡,根據行進速度的快慢,就產生航點間距的差異,相信學生若有實際操作經驗對於99年指考的GPS航點間距的答題背景知識可以更加豐富。



  研習中學到了不但可以將GPS器材用來協助學生撰寫小論文、或是搜集空間資料完成學期地理報告融入教學,GPS的航跡設定也可以應用在考察探路、路線規劃、或是旅遊分享,輕輕鬆鬆就可以同時記錄照片、絕對位置,功能多多。 另外,今天也學到了如何編輯走過的航點,如插入圖片、網址等,更加豐富版面,結合在高中教學中還滿實用的,編輯好的檔案也可進行網路共享,讓更多資源可以相互流通。

  除了感謝賴進貴教授,也要特別感謝兩位充滿熱誠的助教,可惜的是由於時間有限,所以其中的一個主題--QGIS軟體實作沒有足夠的時間更進一步接觸,賴教授說光QGIS就可以講上一整天,有句話說「留點遺憾,下次再來」,希望下回有機會還可以請到賴教授來進行QGIS或其他地理資訊的相關研習。

 
 

 

跟著鐵道探險去

文/楊孝博 研究生 

 

         台灣過去為了開發地方,除了官方經營的鐵路外,更包含了地方的產業鐵道:林業、糖業、鹽業及礦業等等,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軌道運輸系統,但近年來私有運輸工具興起,使得地方紛紛放棄成本較高的軌道運輸,因此地圖上的鐵路逐年減少。近年來旅行風氣的盛行,促使許多已停駛的鐵道重新開創第二生命。《台灣鐵道地圖散步》這本書介紹了許多台灣的舊鐵道,今日以不同的風貌展現在國人面前,有的改作觀光列車,也有的將舊有路線開闢為自行車道等等。透過地圖導覽的方式,將舊鐵道路線與現今的地圖重疊,讓讀者以閱讀地圖的方式了解舊鐵道的路線位置以及所行經的地點,除了介紹舊鐵道以外,更是將許多不為人知的鐵道路線介紹給讀者們認識。
       相對於今日的資訊發達,舊時代除了資訊匱乏以外,許許多多的鐵道路線被視作「國家機密」而無法公開。兩位作者親自對舊鐵道進行實地訪查,並蒐集各種相關的老照片、車票等文物,完整將舊鐵道的風貌呈現於書中,其毅力令人十分佩服。透過書中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今日許多著名的鐵馬道均是由舊鐵道改建而來,而在台灣的基隆、高雄兩大港口曾經也都有完善的臨港線鐵路;在充滿鹹味的海邊曾有採收鹽田的鹽業小火車,深山裡也曾有許多運送著各大林場木材的森林小火車等。本書用舊鐵道的地圖拼湊屬於台灣上一個時代軌道運輸系統的繁榮,更一一介紹了各個舊鐵道的現況。閱讀本書,除了驚奇於台灣曾經擁有的鐵道路線外,也勾起人們上一代舊鐵道的回憶,進一步思索其背後的歷史意義。

    
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 
作者:古庭維、鄧志忠
出版社:晨星出版
出版時間:2010 年8月

 

三峽藍染公園完工 體客家文化
水田愈減 洪水來得愈快
私立高中職 超收學生就罰
2098年小行星撞地球 我國參與發現 
明年大學術科考試 簡章發售
慶祝教師節 「老師 I LOVE U」學童排圖騰謝恩
台東三光部隊? 資源回收啦
山老鼠 趁颱風盜伐牛樟
彰化媽遶境有GPS 輕鬆上網跟著跑
標下台灣館 新竹將募款
800生碧潭淨灘 清出800公斤垃圾

屏東來義部落 險成小林村第二

被師刺激 全盲生苦讀攻博士
 
服務電話:
02-33665835    
傳真號碼:

02-23621499

   
聯絡人:
王美華    
Email:
gisedu@ntu.edu.tw    
 指導單位: 
教育部 
發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聯絡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地圖與多媒體研究室)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