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中心課程快訊電子報!
:
2010年臺灣大學暑期生物技術課程,整合「醫學院」、「醫學卓越研究中心」、「生命科學院」、「生農學院」等各領域優秀師資、教學研究技術及儀器設備等資源,在暑期開授「幹細胞及再生醫學」、「基因體及蛋白質體之臨床應用」、「新藥及中草藥產業」、「檢驗及醫材產業」、「畜禽產業」等5個專業領域課程共61門,課程的規劃以核心與專業並重為主旨,並藉由「跨領域高階課程」、「專業領域課程」與「實習課程」之設置,以期培育出具備專業學理知識、技術實作、與產業經營管理能力等各階層之生技人才,提供國內生技產業發展之所需。有意於暑期進修者,請千萬不要錯過,課程均經過台大校內老師們精心規劃設計,師資一流、授課內容精彩,歡迎把握機會前來進修,報名截止日期為 6月18日,未額滿課程將於7月初繼續開放報名,至各課程額滿或開課前1週止。本中心電子報將陸續發行專題系列介紹
►「跨領域高階課程」:動物產品創新研發與行銷、基因體學於轉譯醫學
之應用、轉譯科學倫理學、生物產業經營管理、
生物技術與智慧財產權、臺灣生技產業前景與座
談、從產業學界看臺灣生技產業等課程。
►「專業領域課程」:
★ 幹細胞及再生醫學 ★ 基因體及蛋白質體之臨床應用
★ 新藥及中草藥產業 ★ 檢驗及醫材產業
★ 畜禽產業
http://www.csie.ntu.edu.tw/~nbsc/
系列一「跨領域高階課程」
系列二「幹細胞及再生醫學課程」
專業領域課程—「基因體及蛋白質體之臨床應用」
「蛋白體學於轉譯醫學之應用」
上課期間:2010/07/19-07/30 週一至週五10:00~12:00
課程代碼: G10
課程大綱:
蛋白質體有複雜且多樣的化學特性,可執行種種的生物功能,在不同表現時期有不同的蛋白質體,經由蛋白質體研究,探討生命現象及疾病的發生,找出具有臨床意義或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體,進而發展出疾病檢測與治療方法,或與生物晶片結合,製作成蛋白質晶片,廣泛運用於臨床或產業界。本課程擬邀請生技產業領導人才,介紹臺灣醫療生技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分子病理機轉與臨床治療」
上課期間:2010/08/09-08/20 週一至週五上午10:00~12:00
課程代碼: G20
課程大綱:
本課程的目的期望學員銜接基礎研究理論到臨床試驗的最新研究觀點,讓學員能更瞭解轉譯醫學對於疾病的診斷、發生、治療及藥物開發等方面的運用,來進行個人化治療 (Personalized Therapy)。
「DNA質譜鑑定癌症基因型」
上課期間:2010/07/05-07/16 週一至週五14:00~17:20
課程代碼: G31
課程大綱:
分子診斷近年來由於方法學的進步,掀起了一波醫學知識的革命,從人類基因的解碼到到疾病標靶藥物的發展,皆快速發展,生物醫學界更瞭解疾病與個人基因之關係。此間,許多新的檢測產品或服務,朝向病患預後預測甚至預防醫學的方向發展,成為所謂的P3 概念產品(Prediction、Prevention與Personalized),使個人化醫療(Personalized Medicine)成為一個未來醫學發展的新趨勢。如何針對疾病標記發展一個居高準確度及高齡敏度的檢測技術,乃為藥物基因體學的重要課題。因此,在本實驗課程將介紹運用DNA 質譜儀的高準確性與靈敏性,針對當今世上與台灣造成癌症死因第一位的肺癌研發專一性的探針。可以鑑定在肺癌標靶藥物治療中決定性分子(EGFR)的突變型,建立藥物基因體學的數據提供臨床用藥的參考。
「免疫蛋白體學實驗技術」
上課期間:2010/07/19-07/30 週一至週五 14:00~17:20
課程代碼: G41
課程大綱:
本實驗技術課程的目標在於使學員了解與熟悉蛋白體學相關的實驗技術與分析方法,使學員能在將來應用此課程所學於藥物開發與醫療診斷研發等相關研究。
本課程擬利用台大醫學卓越研究中心蛋白體暨蛋白質功能核心實驗室的設備進行包括樣品製備,¬二維電泳免疫轉漬分析、西方墨點法、膠體染色、電泳結果的掃描與分析,以及後續的 LC/MS/MS 或基醫大樓410 實驗室之MALDI-TOF 質譜儀鑑定分析。本課程所利用的場地皆具有完善的實驗操作台以及相關設備。基於空間限制,本課程最多可容納實習學員二十四人,將分組實地操作。本課程並將配合舉辦MALDI-TOF 與LC/MS/MS 質譜圖譜結果之分析、比對、解讀與預測的講習會。
「原位雜合反應及顯微注射」
上課期間:2010/08/09-08/20 週一至週五 14:00~17:30
課程代碼: G51
課程大綱:
斑馬魚為當今基礎生物醫學研究相當重要的脊椎模式動物。本實驗課程主要介紹並實際操作應用此模式動物時兩個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生物學技術--原位雜合反應及基因轉殖顯微注射。此為實驗室內可運用之技術課程。內容是介紹技術層面之發展,以及技術之基本原理、方法。因此,本課程著重在實際操作及應用,以期學習後能實際運用到基礎生物醫學研究之活體實驗上。
「如何鑑定致癌基因」
上課期間:2010/08/23-09/03 週一至週五11:00~18:30
課程代碼: G61
課程大綱:
本課程的目的主要是敎授學員利用一些基本簡單的實驗來觀察某致癌基因如何調控細胞生長(Colony formation assay)、移動及侵襲(Invasion assay & Migration assay )、如何促進血管新生 (Tube formation& plug-in assay)、最後再利用小鼠實驗來觀察癌細胞在活體內的生長及轉移情形(In vivo tumorigenicity assay & Tail vein Injection)。本課程的流程為一開始敎授學員如何建立及篩選持續表現特定基因的肺癌細胞株。接著利用肺癌細胞株固著依賴性細胞聚落分析及肺癌細胞株非固著依賴性細胞聚落分析觀察癌細胞生長情形。再來會利用肺癌細胞株遷移及侵襲能力之分析方法觀察細胞株遷移及侵襲能力是否會受某致癌基因之影響。接著再利用肺癌細胞株刺激血管新生能力之實驗分析其刺激血管新生能力之高低。以上為in vitro 實驗部份。in vivo部分則是利用活體腫瘤形成實驗與小鼠尾巴靜脈注射觀察癌細胞在活體內生長及轉移之情形。再佐以plug-in assay證明是否與血管新生能力有關。
聯絡方式
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Tel: 02-3366-5800
E-mail: biotech@ntu.edu.tw
http://www.cbt.ntu.edu.tw
|